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4533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涉及汽车减噪【技术领域】,为解决取消前风窗下横梁下板后导致的车内声压峰值较高的问题而发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其总成与前围上板相适应,其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上板连接,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上板与前围中横梁的前围加强筋,所述前围中横梁位于所述前围上板与前围下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版用于汽车的减噪。
【专利说明】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版。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研发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振动引起的怠速及不同转速下车内轰鸣问题,直接影响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并且车辆的噪声会引起驾驶人员疲劳。因此车辆的NVH(Noise Vibrat1n 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们对汽车品牌印象。为了解决汽车的噪声问题,现有的减噪技术是通过降低车身顶棚贡献量和车身前风窗下横梁贡献量,减弱噪声对驾驶人和乘坐人的影响。
[0003]在实现上述汽车减噪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为了满足出口欧盟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对整车噪声的标准,要对前风窗横梁进行弱化,因而取消了前风窗下横梁下板,但是取消前风窗下横梁下板后,其不稳定性也随之增加,无法抑制发动机左右悬置点与前减震器左右安装点对于后排座椅中间位置乘客耳部的声压值,导致车内声压峰值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版,能够解决取消前风窗下横梁下板后导致的车内声压峰值较高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前围加强结构,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与前围上板相适应,其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上板连接,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上板与前围中横梁的前围加强筋,所述前围中横梁位于所述前围上板与前围下板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前围上板上的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同的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前围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总成上的最大通孔的两侧并呈对称型,所述前围加强筋之间的距离自所述前风窗下横梁上板至所述前围中横梁方向逐渐增大。
[0009]优选的,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上端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上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贴合在所述前围上板上,并通过点焊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前围加强筋的下端与所述前围中横梁采用二保焊的方式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前围加强结构为钣金冲压成型件。
[00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板,包括前围上板,与所述前围上板连接的前围中横梁,与所述前围中横梁连接的前围下板,以及与所述前围上板相适应的如上所述的前围加强结构。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围加强结构,通过将前围加强结构贴合、固定于前围上板上,以前围加强筋连接前风窗下横梁上板和前围中横梁的途径,抑制前风窗下横梁上板的上下及前后运动,降低发动机的左右悬置点和前减震器的左右安装点对于后排座椅中间位置的耳部声压值,即通过所述前围加强结构优化了振声传递函数的结果,从而降低了汽车因前风窗下横梁贡献量导致的车内声压峰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所述汽车前围加强结构的正视图;
[0016]图2为所述汽车前围加强结构的同轴前视图;
[0017]图3为所述汽车前围加强结构的仰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前风窗下横梁上板,2-前围加强筋,3-前围上板,4-前围中横梁,5-前围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围加强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围加强结构,参照图1所示,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与前围上板3相适应,其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上板I连接,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上板I与前围中横梁4的前围加强筋2,所述前围中横梁4位于所述前围上板3与前围下板5之间。其中,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贴合、固定于所述前围上板3上,不仅使得前风窗下横梁在z方向上的运动得到了约束,而且所述前围加强筋2对于汽车前围板的包络作用,使得汽车前围板在X方向上的运动也得到了抑制;所述前围加强筋2连接前风窗下横梁上板I和前围中横梁4,能够抑制前风窗下横梁上板I的上下及前后运动,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左右悬置点和前减震器的左右安装点对于后排座椅中间位置的耳部声压值;并且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安装优化了振声传递函数的结果,将整车的NTF(Noise Transfer Funct1n,噪声传递函数)分析声压值降低,最终改善噪声水平,避免车内轰鸣声的产生。
[0021]参照图2所示,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面上开设有与前围上板3上的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同的通孔。使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面上的通孔与前围上板3上的通孔完全一致,以便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安装更方便以及安装后的稳定性更强,所述前围加强结构与所述前围上板3的贴合度越好,贴合后二者之间的缝隙越小,焊接越稳固,相对稳定性越好;亦能够利用其结构代替其他安装点,比如取代线束安装支架,发挥其具有的多功能性。
[0022]参照图1所示,所述前围加强筋2设置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总成上的最大通孔的两侧并呈对称型,所述前围加强筋2之间的距离自所述前风窗下横梁上板I向所述前围中横梁4方向逐渐增大。为使整个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受力均衡,不致于在长期使用后其薄弱部分由于长时间受力不均衡而断裂或者出现其他损伤,将所述前围加强筋2设置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总成上的最大通孔的两侧并呈对称型,可使所述前围加强筋的加强作用更加显著且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最大通孔处受力均衡,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变形。
[0023]参照图1至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上板I之间为焊接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避免对所述前风窗下横梁上板I的结构本身的大幅改造,较其他连接方式节省空间,稳固性较强;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贴合在所述前围上板上,并通过点焊连接,使其连接处更加紧密、稳固;所述前围加强板的下端与汽车前围中横梁采用二保焊的方式连接,二保焊的焊接方式具有抗裂性能好,焊接变形小,适应变形范围大的特点,使所述前围加强板2的下端与汽车前围中横梁4的连接处的抗裂性更强,即使经过长期使用产生变形,其连接处能够承受的变形范围也较大。
[0024]优选的,所述前围加强结构优选为钣金冲压成型件。钣金冲压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尺寸稳定等特点,重量轻易于焊接的进行,强度高的特点更能突出其对汽车前围板及前风窗下横梁上板的加强作用,不易变形。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围加强结构,通过将前围加强结构贴合、固定于前围上板3上,以前围加强筋2连接前风窗下横梁上板I和前围中横梁4的途径,抑制前风窗下横梁上板I的上下及前后运动,降低发动机的左右悬置点和前减震器的左右安装点对于后排座椅中间位置的耳部声压值,即通过所述前围加强结构优化了振声传递函数的结果,从而降低了汽车因前风窗下横梁贡献量导致的车内声压峰值。
[0026]基于上述前围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板,包括前围上板3,与所述前围上板3连接的前围中横梁4,与所述前围中横梁4连接的前围下板5,以及与所述前围上板3相适应的如上所述的前围加强结构。
[002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围板,由于在其所述前围上板3上贴合并固定了所述前围加强结构,而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上端直接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的上板连接并固定,使得所述汽车前围板与前风窗下横梁之间的相对运动得到抑制,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汽车前围板的稳定性;所述汽车前围板也由于增设了所述前围加强结构而能够减少磨损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前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与前围上板相适应,其上端与前风窗下横梁上板连接,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前风窗下横梁上板与前围中横梁的前围加强筋,所述前围中横梁位于所述前围上板与前围下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前围上板上的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同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总成上的最大通孔的两侧并呈对称型,所述前围加强筋之间的距离自所述前风窗下横梁上板至所述前围中横梁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上端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上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的总成贴合在所述前围上板上,并通过点焊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加强筋的下端与所述前围中横梁采用二保焊的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加强结构为钣金冲压成型件。
8.一种汽车前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上板,与所述前围上板连接的前围中横梁,与所述前围中横梁连接的前围下板,以及与所述前围上板相适应的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前围加强结构。
【文档编号】B62D25/14GK203854746SQ201420153092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李凤东, 周丹丹, 徐鹏, 刘二宝, 刘鹏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