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减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童车减震装置,包括前轮连接杆、前轮和减震机构,所述前轮连接杆和前轮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前轮上安装有轮架;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钢板、下钢板、伸缩杆、调节旋钮、定位板、减震弹簧、弹簧盖和弹簧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和冲击时间短、稳定性高、舒适性好的童车减震装置。
【专利说明】一种童车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童车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减震装置主要用来缓和路面冲击时产生的震荡,如果减震装置刚度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波动;如果减震装置刚度太硬,就会产生太大的阻尼力,影响车体正常工作。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童车主要分为无减震型童车和减震型童车,无减震型童车在路面波动较大时,存在冲击大导致车座内的婴儿不舒服的现象;减震型童车车轮和前把连接杆之间使用竖直弹簧进行简单减震,虽然缓和了路面波动的冲击,但是缓和冲击时间长,童车车体的整体稳定性和舒适性均较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车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缓和冲击时间长、稳定性差、舒适性差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童车减震装置,包括前轮连接杆、前轮和减震机构,所述前轮连接杆和前轮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前轮上安装有轮架;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钢板、下钢板、伸缩杆、调节旋钮、定位板、减震弹簧、弹簧盖和弹簧座,所述下钢板下侧固定在轮架上,所述下钢板上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伸缩杆底端,所述两个伸缩杆顶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上钢板下侧左右两端,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减震弹簧下端连接弹簧座上侧,上端连接弹簧盖下侦牝所述弹簧座下侧固定在下钢板上侧中部,所述弹簧盖上侧固定在定位板下侧,所述定位板上侧连接前轮连接杆底端,所述前轮连接杆上端穿过上钢板中部并且与其固定连接。
[0005]所述前轮为双轮。
[0006]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上端连接在前轮连接杆上,下端连接在轮架上。
[0007]所述定位板上侧与前轮连接杆之间设有缓冲垫。
[0008]所述定位板与两个伸缩杆之间均留有一定空隙。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0]1、本实用新型采用减震弹簧和两个伸缩杆相互配合的结构设计方式,路面波动时实现软度和硬度的均衡调节,达到了缓和冲击时间短、稳定性高、舒适性好的效果。
[0011]2、本实用新型的前轮为双轮,双轮可以使童车行走的过程中更稳,而且当收到路面冲击时,童车整体的摇摆力度小。
[0012]3、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机构还包括套筒,长时间使用时,套筒可以使减震机构的内部部件保持清洁,提高整体美观度、延长使用寿命。
[0013]4、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上侧与前轮连接杆之间设有缓冲垫,路面冲击力度大时,缓冲垫可以避免定位板与上钢板之间的撞击损坏。
[0014]5、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与两个伸缩杆之间均留有一定空隙,路面冲击力度大时,避免定位板两侧与其相近的伸缩杆之间出现摩擦碰撞,影响童车车体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_前轮连接杆,2-前轮,3-减震机构,4-轮架,5-上钢板,6-下钢板,7-伸缩杆,8-调节旋钮,9-定位板,10-减震弹簧,11-弹簧盖,12-弹簧座,13-套筒,14-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前轮连接杆1、前轮2和减震机构3,前轮连接杆I和前轮2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3,前轮2上安装有轮架4 ;减震机构3包括上钢板5、下钢板6、伸缩杆7、调节旋钮8、定位板9、减震弹簧10、弹簧盖11、弹簧座12和套筒13,下钢板6下侧固定在轮架4上,下钢板6上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伸缩杆7底端,两个伸缩杆7顶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上钢板5下侧左右两端,伸缩杆7上设置有调节旋钮8,减震弹簧10下端连接弹簧座12上侧,上端连接弹簧盖11下侧,弹簧座12下侧固定在下钢板6上侧中部,弹簧盖11上侧固定在定位板9下侧,定位板9上侧连接前轮连接杆I底端,定位板9上侧与前轮连接杆I之间设有缓冲垫14,前轮连接杆I上端穿过上钢板5中部并且与其固定连接,套筒13上端连接在前轮连接杆I上,下端连接在轮架4上。
[0019]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当路面不平时,前轮2就会产生波动,前轮2上的轮架4也会随之波动,当波动较小时,上钢板5和下钢板6之间的两个伸缩杆7利用其本身刚度可以吸收轮架4带来的波动,从而避免了上钢板5上端的前轮连接杆I给童车车身带来的震动;当波动较大时,上钢板5和下钢板6之间的两个伸缩杆7只能吸收轮架4带来的一部分波动,弹簧盖11与弹簧座12之间的减震弹簧10会出现反弹力,反弹力通过定位板9抑制前轮连接杆I的震动。还可以根据路况的不同自行调节所需减震阻尼比例,先将套筒13从前轮连接杆I和轮架4上卸下,拧松伸缩杆7上的调节旋钮8,将上钢板5下压或上拉带动两个伸缩杆7下移或上移,达到所需减震阻尼位置则拧紧调节旋钮8将伸缩杆7固定,再将将套筒13安装在前轮连接杆I和轮架4上,车体变可以正常行走。
[0020]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童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连接杆、前轮和减震机构,所述前轮连接杆和前轮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前轮上安装有轮架;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钢板、下钢板、伸缩杆、调节旋钮、定位板、减震弹簧、弹簧盖和弹簧座,所述下钢板下侧固定在轮架上,所述下钢板上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伸缩杆底端,所述两个伸缩杆顶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上钢板下侧左右两端,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减震弹簧下端连接弹簧座上侧,上端连接弹簧盖下侧,所述弹簧座下侧固定在下钢板上侧中部,所述弹簧盖上侧固定在定位板下侧,所述定位板上侧连接前轮连接杆底端,所述前轮连接杆上端穿过上钢板中部并且与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为双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上端连接在前轮连接杆上,下端连接在轮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侧与前轮连接杆之间设有缓冲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与两个伸缩杆之间均留有一定空隙。
【文档编号】B62K9/00GK204056121SQ20142034252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曹建芹 申请人:天津市三合顺工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