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罩内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930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罩内板在保证刚度的情况下,存在重量较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其上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横截面积依次递减的主筋、辅筋和补强筋;主筋为两条,均从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向后延伸,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前后方向逐渐增大;两条主筋之间的区域为补强区,分别位于两条主筋外侧的两个区域为两个加强区;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辅筋,辅筋从发动机罩内板边缘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主筋,并与主筋相接;补强筋位于补强区内,并连接至主筋和/或发动机罩内板边缘,形成连接两条主筋和发动机罩内板前后边缘中至少两处的补强网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在保证刚度的情况下,重量轻,利于实现轻量化。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罩内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内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逐渐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对汽车的功能、美观提出要求,更对汽车的乘用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发动机罩用于遮盖发动机,覆盖整个发动机舱,将发动机包裹在罩体内可有效地降低汽车发动机的噪音,并可防止发动机被灰尘污染,减少震动,是整车的一个重要的外观件。
[0003]发动机罩主要结构由内板和外板组成,内板与外板通过翻边、粘结、滚焊等方式结合在一起,其结构要求除了美观之外,还需要满足机械力学性能要求、被动安全性等要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加强筋的方式来提高发动机罩内板的刚度。
[0004]然而,现有的发动机罩内板在满足机械力学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重量均较重,不利于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罩内板在满足机械力学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重量较重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内板。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内板,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横截面积依次递减的主筋、辅筋和补强筋;所述主筋具有两条,均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向后延伸至发动机罩内板后边缘,并且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位于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区域为补强区,分别位于所述两条主筋外侧的两个区域为两个加强区;所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所述辅筋,并且所述辅筋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所述主筋,并与所述主筋相接;所述补强筋位于所述补强区内,并连接至所述主筋和/或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形成连接所述两条主筋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后边缘中至少两处的补强网络。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中,将加强筋进行分类设置,采用两条横截面积最大的主筋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且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此时,两条主筋可提供较大刚度。同时,在上述基础上,在上述加强区内设置横截面积稍小的辅筋,可对发动机罩内板的刚度提供部分补充,且保证发动机罩内板的扛扭转性能;最后,在补强区内,通过横截面积最小的补强筋对该区域内的机械性能进行进一步补充,且保证发动机罩内板的抗凹性能。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罩具有全面的刚度性能。
[0009]同时,在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主筋提供大部分刚度的情况下,针对发动机罩内板的不同区域的刚度需求,采用横截面积稍小的辅筋以及横截面积功效的补强筋对特定区域进行补强,使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避免各处加强筋采用同一结构时,发动机罩内板刚度产生不必要的过量而导致加强筋重量过大,利于实现轻量化。
[0010]另外,由于不同车型发罩受力类型相似,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具有上述两个主筋的前提下,采用仿真技术,先由仿真拓扑优化,再校核的方法不仅可以得到较合理的加强筋,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开发时间。可以指导后续车型的设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辅筋。
[0012]进一步的,所述补强区内设置有连接至所述主筋,并从所述主筋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的斜向补强筋。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斜向补强筋与主筋的连接点和所述辅筋与所述主筋的连接点重口 ο
[0014]进一步的,所述重合的连接点两侧的辅筋和斜向补强筋共线。
[0015]此时,可实现主筋、辅筋和补强筋之间力的顺利转移,利于提高整体加强筋的受力状况。
[0016]进一步的,所述补强区内还设置有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和/或后边缘的直向补强筋;所述斜向补强筋与所述直向补强筋相接。
[0017]此时,可在采用较少数量补强筋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抗凹刚度,利于实现轻量化。
[0018]进一步的,以沿发动机罩内板前后方向且过发动机罩内板左右方向中点的直线为对称轴,所述加强筋呈轴对称分布。
[0019]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为边框,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框的前部和后部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主筋包括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均从所述边框前部中点向后延伸至边框后部,并且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之间为补强区,第一主筋外侧为第一加强区,第二主筋外侧为第二加强区;所述第一加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辅筋和第二辅筋;所述第一辅筋和第二辅筋均从边框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一主筋,并均与第一主筋相接;所述第二加强区内设置有第三辅筋和第四辅筋;所述第三辅筋和第四辅筋均从边框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二主筋,并均与第二主筋相接;所述补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补强筋、第二补强筋和第三补强筋;所述第二补强筋从所述第一辅筋与第一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后部;所述第三补强筋从所述第四辅筋与第二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后部;所述第二补强筋与第三补强筋相交;所述第一补强筋从所述边框前部中点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延伸至第二补强筋与第三补强筋的交点。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主筋包括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均从所述边框前部向后延伸至边框后部,并且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之间为补强区,第一主筋外侧为第一加强区,第二主筋外侧为第二加强区;所述第一加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辅筋和第二辅筋;所述第一辅筋和第二辅筋均从边框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一主筋,并均与第一主筋相接;所述第二加强区内设置有第三辅筋和第四辅筋;所述第三辅筋和第四辅筋均从边框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二主筋,并均与第二主筋相接;所述补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补强筋、第二补强筋、第三补强筋、第四补强筋、第五补强筋、第六补强筋和第七补强筋;所述第二补强筋从所述第一主筋与边框前部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补强筋从所述第二主筋与边框前部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补强筋相交;所述第四补强筋从所述第一辅筋与第一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五补强筋从所述第四辅筋与第二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四补强筋相交;所述第六补强筋从所述第二辅筋与第一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后部;所述第七补强筋从所述第三辅筋与第二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后部,并在边框后部与所述第六补强筋相交;所述第一补强筋从第二补强筋和第三补强筋的交点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经过第四补强筋和第五补强筋的交点延伸至边框后部的第六补强筋和第七补强筋的交点处;所述第一辅筋和第四补强筋共线,所述第二辅筋和第六补强筋并线,所述第三辅筋和第七补强筋共线,所述第四辅筋和第五补强筋共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示意图。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5]11、第一主筋;12、第二主筋;
[0026]21、第一辅筋;22、第二辅筋;23、第三辅筋;24、第四辅筋;
[0027]31、第一补强筋;32、第二补强筋;33、第三补强筋;34、第四补强筋;35、第五补强筋;36、第六补强筋;37、第七补强筋;
[0028]4、边框;
[0029]51、第一加强区;52、第二加强区;
[0030]6、补强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的定义如下:
[0033]“前”、“后”:以发动机罩内板装配于汽车上的状态,发动机罩内板朝向车头的方向为“前”,发动机罩内板朝向车尾(即与“前”相对)的方向为“后”。本文中,“前后方向”定义为从正前到正后的方向;“向后”定义为向正后方或向斜后方。
[0034]“左”、“右”:以发动机罩内板装配于汽车上的状态,发动机罩内板朝向车身左侧的方向为“左”,发动机罩内板朝向车身右侧的方向为“右”。
[0035]“内”、“夕卜”:朝向发动机罩内板内部(朝向中心)的方向为“内”,朝向发动机罩内板外部(远离中心)的方向为“外”。
[0036]上述定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横截面积依次递减的主筋、辅筋和补强筋;所述主筋具有两条,均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向后延伸至发动机罩内板后边缘,并且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位于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区域为补强区,分别位于所述两条主筋外侧的两个区域为两个加强区;所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所述辅筋,并且所述辅筋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所述主筋,并与所述主筋相接;所述补强筋位于所述补强区内,并连接至所述主筋和/或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形成连接所述两条主筋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后边缘中至少两处的补强网络。
[0038]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的加强筋根据其作用,具体分为三类,包括主筋、辅筋和补强筋。
[0039]其中,主筋用于提供大部分刚度,其具有最大的横截面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加强筋通常为条状,可以理解的上述横截面积为沿垂直条状加强筋的长度方向的平面剖开加强筋后得到的断面轮廓所围区域的面积。
[0040]然而,并非具有较大横截面积的主筋按任意方式设置均可提供符合要求的刚度。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发动机罩内板包括两条主筋,两条主筋均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向后延伸至发动机罩内板后边缘,并且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
[0041]此时,两条主筋前端可以连接至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的同一处,也可以连接至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的不同处。可以理解的,当两条主筋前端连接至同一处时,两条主筋与发动机罩内板的后边缘形成三角形;当两条主筋前端连接至不同处时,两条主筋与发动机罩内板的后边缘形成梯形。
[0042]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两条主筋将发动机罩内板划分为三块区域。本实用新型中,位于两条主筋之间的区域定义为补强区,分别位于两条主筋外侧的两个区域为两个加强区。
[0043]上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辅筋。本实用新型中,辅筋用于在上述加强区内补充发动机罩内板的抗扭刚度。在具有前述结构的主筋的情况下,位于加强区内的辅筋的横截面积小于主筋的横截面积,此时即可保证刚度需求,也可减轻重量。
[0044]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辅筋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所述主筋,并与所述主筋相接。
[0045]针对不同结构的发动机罩内板或不同刚度需求的发动机罩内板,两个加强区内的辅筋数量和设置方式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辅筋。每个加强区内,多个辅筋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0046]本实用新型中,位于两个主筋之间的补强区内设置有补强筋。本实用新型中,补强筋用于在上述补强区内补充发动机罩内板的抗凹刚度。在具有前述结构的主筋和辅筋的情况下,位于补强区内的补强筋的横截面积小于辅筋的横截面积,此时即可保证刚度需求,也可减轻重量。
[0047]补强区内,补强筋的具体设置方式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变化。可以知晓的,上述补强筋需连接至所述主筋和/或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以便形成连接至两条主筋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后边缘中至少两处的补强网络,该补强网络可将补强区内受到的载荷有效传递至前述主筋或者发动机罩内板的边缘,从而起到抗凹的效果。对于上述补强网络,具体可是连接至两个主筋或者连接至发动机罩内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或者同时连接至主筋和发动机罩内板的前边缘和/或后边缘。
[0048]可以理解的,上述补强筋形成的补强网络中,补强筋可直接连接至两个主筋、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发动机罩内板后边缘中的两个,也可以通过多个补强筋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该整体与两个主筋、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发动机罩内板后边缘中的两个连接,此时,其中的补强筋可能不直接与两个主筋、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发动机罩内板后边缘中的两个连接。
[0049]对于上述补强筋,可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布置,优选情况下,补强筋可连接至所述主筋,并从所述主筋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为便于描述,对具有上述结构和布置形式的补强筋定义为斜向补强筋。
[0050]此时,主筋同时与辅筋和斜向补强筋相接。为便于加工,同时为改善发动机罩内板上加强筋的载荷分布状况,优选情况下,所述斜向补强筋与主筋的连接点和所述辅筋与所述主筋的连接点重合。
[0051]更优选情况下,所述重合的连接点两侧的辅筋和斜向补强筋共线。
[0052]此时,可实现主筋、辅筋和补强筋之间力的顺利转移,利于提高整体加强筋的受力状况,提高主筋、辅筋以及补强筋提供刚度的效率,利于在保证刚度的情况下,减轻重量。
[0053]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补强区内,在具有斜向补强筋的同时,优选还具有竖直补强筋,具体的,所述补强区内还设置有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和/或后边缘的直向补强筋;所述斜向补强筋与所述直向补强筋相接。
[0054]本实用新型中,为更好的保证发动机罩内板整体的刚度性能,优选情况下,发动机罩内板上的加强筋呈左右对称状态分布,具体的,以沿发动机罩内板前后方向且过发动机罩内板左右方向中点的直线为对称轴,所述加强筋呈轴对称分布。
[0055]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发动机罩内板边缘通常为边框,该边缘同时可以赋予发动机罩内板一定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框的前部和后部连接。
[0056]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5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具体的,该发动机罩内板包括边框4及位于边框4内的加强筋。加强筋包括横截面积依次递减的主筋、辅筋和补强筋。
[0058]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主筋包括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均从所述边框4前部中点向后延伸至边框4后部,并且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上述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与边框4后部呈三角形布局。
[0059]发动机罩内板内,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之间为补强区6。第一主筋11外侧为第一加强区51,第二主筋12外侧为第二加强区52。
[0060]第一加强区51内设置有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均从边框4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一主筋11,并均与第一主筋11相接。
[0061]第二加强区52内设置有第三辅筋23和第四辅筋24。与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类似的,第三辅筋23和第四辅筋24均从边框4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二主筋12,并均与第二主筋12相接。
[0062]补强区6内设置有第一补强筋31、第二补强筋32和第三补强筋33。
[0063]其中,第二补强筋32从第一辅筋21与第一主筋11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4后部。
[0064]第三补强筋33从第四辅筋24与第二主筋12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4后部。
[0065]第二补强筋32与第三补强筋33相交。
[0066]第一补强筋31从边框4前部中点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延伸至第二补强筋32与第三补强筋33的交点。
[0067]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具体的,该发动机罩内板包括边框4及位于边框4内的加强筋。加强筋包括横截面积依次递减的主筋、辅筋和补强筋。
[0068]具体的,主筋包括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
[0069]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均从所述边框4前部向后延伸至边框4后部,并且所述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上述边框4前部、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与边框4后部共同构成梯形布局。
[0070]发动机罩内板内,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之间为补强区6,第一主筋11外侧为第一加强区51,第二主筋12外侧为第二加强区52。
[0071]第一加强区51内设置有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 ;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均从边框4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一主筋11,并均与第一主筋11相接。
[0072]第二加强区52内设置有第三辅筋23和第四辅筋24 ;与上述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类似的,第三辅筋23和第四辅筋24均从边框4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二主筋12,并均与第二主筋12相接。
[0073]上述补强区6内设置有第一补强筋31、第二补强筋32、第三补强筋33、第四补强筋34、第五补强筋35、第六补强筋36和第七补强筋37。
[0074]其中,上述第二补强筋32从第一主筋11与边框4前部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
[0075]第三补强筋33从第二主筋12与边框4前部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补强筋32相交。
[0076]第四补强筋34从第一辅筋21与第一主筋11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一辅筋21和第四补强筋34共线。
[0077]第五补强筋35从第四辅筋24与第二主筋12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并与第四补强筋34相交。并且,第四辅筋24和第五补强筋35共线。
[0078]第六补强筋36从第二辅筋22与第一主筋11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4后部。并且,第二辅筋22和第六补强筋36共线。
[0079]第七补强筋37从第三辅筋23与第二主筋12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4后部,并在边框4后部与第六补强筋36相交。并且,第三辅筋23和第七补强筋37共线。
[0080]第一补强筋31从第二补强筋32和第三补强筋33的交点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经过第四补强筋34和第五补强筋35的交点延伸至边框4后部的第六补强筋36和第七补强筋37的交点处。
[00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具有优异且全面的刚度性能。并且,在特定区域内采用满足强度须有的横截面小的加强筋,在保证刚度性能的同时,实现了发动机罩内板整体的轻量化。
[008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包括横截面积依次递减的主筋、辅筋和补强筋; 所述主筋具有两条,均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向后延伸至发动机罩内板后边缘,并且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位于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区域为补强区(6),分别位于所述两条主筋外侧的两个区域为两个加强区; 所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所述辅筋,并且所述辅筋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所述主筋,并与所述主筋相接; 所述补强筋位于所述补强区(6)内,并连接至所述主筋和/或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形成连接所述两条主筋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后边缘中至少两处的补强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辅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区(6)内设置有连接至所述主筋,并从所述主筋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的斜向补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补强筋与主筋的连接点和所述辅筋与所述主筋的连接点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的连接点两侧的辅筋和斜向补强筋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区(6)内还设置有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和/或后边缘的直向补强筋;所述斜向补强筋与所述直向补强筋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以沿发动机罩内板前后方向且过发动机罩内板左右方向中点的直线为对称轴,所述加强筋呈轴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为边框(4),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框(4)的前部和后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包括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所述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均从所述边框(4)前部中点向后延伸至边框(4)后部,并且所述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之间为补强区(6),第一主筋(11)外侧为第一加强区(51),第二主筋(12)外侧为第二加强区(52); 所述第一加强区(51)内设置有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所述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均从边框(4)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一主筋(11),并均与第一主筋(11)相接;所述第二加强区(52)内设置有第三辅筋(23)和第四辅筋(24);所述第三辅筋(23)和第四辅筋(24)均从边框(4)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二主筋(12),并均与第二主筋(12)相接; 所述补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补强筋(31)、第二补强筋(32)和第三补强筋(33);所述第二补强筋(32)从所述第一辅筋(21)与第一主筋(11)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4)后部;所述第三补强筋(33)从所述第四辅筋(24)与第二主筋(12)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4)后部;所述第二补强筋(32)与第三补强筋(33)相交;所述第一补强筋(31)从所述边框(4)前部中点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延伸至第二补强筋(32)与第三补强筋(33)的交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包括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所述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均从所述边框(4)前部向后延伸至边框(4)后部,并且所述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之间为补强区(6),第一主筋(11)外侧为第一加强区(51),第二主筋(12)外侧为第二加强区(52);所述第一加强区(51)内设置有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所述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均从边框(4)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一主筋(11),并均与第一主筋(11)相接;所述第二加强区(52)内设置有第三辅筋(23)和第四辅筋(24);所述第三辅筋(23)和第四辅筋(24)均从边框(4)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二主筋(12),并均与第二主筋(12)相接; 所述补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补强筋(31)、第二补强筋(32)、第三补强筋(33)、第四补强筋(34)、第五补强筋(35)、第六补强筋(36)和第七补强筋(37);所述第二补强筋(32)从所述第一主筋(11)与边框(4)前部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补强筋(33)从所述第二主筋(12)与边框(4)前部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补强筋(32)相交;所述第四补强筋(34)从所述第一辅筋(21)与第一主筋(11)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五补强筋(35)从所述第四辅筋(24)与第二主筋(12)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四补强筋(34)相交;所述第六补强筋(36)从所述第二辅筋(22)与第一主筋(11)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4)后部;所述第七补强筋(37)从所述第三辅筋(23)与第二主筋(12)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4)后部,并在边框(4)后部与所述第六补强筋(36)相交;所述第一补强筋(31)从第二补强筋(32)和第三补强筋(33)的交点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经过第四补强筋(34)和第五补强筋(35)的交点延伸至边框(4)后部的第六补强筋(36)和第七补强筋(37)的交点处; 所述第一辅筋(21)和第四补强筋(34)共线,所述第二辅筋(22)和第六补强筋(36)并线,所述第三辅筋(23)和第七补强筋(37)共线,所述第四辅筋(24)和第五补强筋(35)共线。
【文档编号】B62D25/10GK204110170SQ201420522505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张万才, 刘向征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