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货汽车货箱底板骨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载货汽车货箱,其底板骨架的中间纵梁、横梁及边纵梁普遍采用槽钢,并且将横梁连接在两件中间纵梁之上,在横梁的左、右两边分别连接一件边纵梁。这样做的好处是,底板骨架的生产加工较为方便,不需要冲压设备。但质量大,重心高,不符合轻量化设计原则,并采用该种货箱的载货汽车,由于重心高,行驶稳定性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载货汽车货箱底板骨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中间纵梁、中间横梁、外伸横梁、边纵梁及连接板组成;中间横梁置于中间纵梁之间并牢固连接,外伸横梁连接在两中间纵梁两侧,外伸横梁两侧均连接有边纵梁,两中间纵梁的竖直面外下部的相应位置连接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纵梁为Z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横梁为槽形,其一边为直角,另一边的夹角大于90°以便与外伸横梁外形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伸横梁为梯形槽形,并且将其内端上部切割一部分与中间纵梁的上部平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板矩形直角,其连接板水平面上设有螺栓安装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它非常方便巨大石头装载,并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在工地专用道路上进行巨大石头的运输的专用自卸汽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D-D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E-E剖视图。
1、边纵梁;2、外伸横梁;3、中间纵梁;4、中间横梁;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看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货汽车货箱底板骨架由两件中间纵梁3、七件中间横梁4、十四件外伸横梁2、两件边纵梁1及八件连接板5组成;中间纵梁3用钢板下料成矩形后折弯成Z字形;中间横梁4用钢板下料成矩形后折弯成槽形,外伸横梁2用钢板下料成梯形后折弯成不等截面槽形,其内端截面尺寸大,外端截面尺寸小,成为近似的等强度梁,并且将其内端上部切割一部分以便与中间纵梁的上部平齐连接;边纵梁1用钢板下料成矩形后折弯成槽形,其一边为直角,另一边的夹角大于90°以便与外伸横梁2外形相匹配,连接板5用钢板下料成矩形后折弯成直角,并在其水平面上加工两个螺栓安装孔,将七件中间横梁4置于两中间纵梁3之间并牢固连接,在七件中间横梁4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将七件外伸横梁2牢固连接在中间横梁4左、右两边的中间纵梁3的左、右两边;在左边的七件外伸横梁2的左端牢固连接一件边纵梁1;同理,在右边的七件外伸横梁2的右端牢固连接一件边纵梁1;分别在两中间纵梁3的竖直面外下部的相应位置连接四件连接板5,以便在货箱吊装在载货汽车底盘的车架上时与车架上对应位置铆接的车架连接板连接定位;这种载货汽车货箱底板骨架结构简单,质量小,重心低,符合轻量化设计原则,并采用该种货箱的载货汽车,由于重心低,行驶稳定性较好。这种轻量化设计的载货汽车货箱底板骨架可以广泛应用于载货汽车货箱。
以上所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