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卡车及其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4310阅读:19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卡车及其车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卡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型卡车及其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是重型卡车的主要承重载体,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工况复杂,车架会承受来自风的阻力、车辆自身及货物的重力、路面的冲击力、大气的压力和发动机的牵引力等多方面影响,因此,需要对车架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加强方式保证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提升整车的安全性能。

现有技术中的车架加强方式多采用增加侧连接板的方式来加强车架,但该种加强方式有其局限性,具体如下:

(1)仅能用于车架的局部加强,不能实现车架纵梁整体的加强。

(2)仅能提升车架纵向刚度,不能有效提升车架抗扭强度。

(3)侧连接板加强方式连接板高于车架上翼面,影响底盘装配及上装改装。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卡车车架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卡车车架,所述重型卡车车架包括:纵梁,两根所述纵梁间隔并排布置;横梁总成,多个所述横梁总成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从前至后隔开布置;和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纵梁的外表面,所述加强梁的首端以所述纵梁上的第一预设位置为起点,并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纵梁尾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与所述纵梁的首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纵梁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梁具有腹面,该腹面上设置有通过螺栓构件或铆钉连接在所述纵梁的腹面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梁呈L型,还具有上翼面,该上翼面贴设在所述纵梁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梁上的与重型卡车中桥车轴中心线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槽,以利于车辆板簧导向板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重型卡车车架还包括:侧连接板,所述侧连接板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加强梁的外表面,螺栓构件或铆钉沿所述横梁总成的长度方向从外到内依次穿过所述侧连接板、所述加强梁、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总成的端面,以将所述侧连接板、所述加强梁、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总成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侧连接板的首端与所述纵梁的首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纵梁总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侧连接板的尾端与所述纵梁的尾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纵梁总长度的二十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侧连接板上的与重型卡车后桥车轴中心线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避让槽,以利于车辆板簧导向板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重型卡车,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重型卡车车架。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纵梁的外表面增设了加强梁,并且将加强梁的首端以所述纵梁上的第一预设位置为起点,并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纵梁尾端,这种方式既可以实现车架总成局部加强,也可实现车架总成的整体加强,能够有效提升车架的强度和刚度,特别是车架的抗扭强度,提升整车行驶安全性,进而为整车的有效承载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长轴距重型卡车车架,例如:4轴重型卡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重型卡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型卡车车架,所述重型卡车车架包括纵梁、横梁总成和加强梁,其中:两根所述纵梁间隔并排布置。多个所述横梁总成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从前至后隔开布置。所述加强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纵梁的外表面,所述加强梁的首端以所述纵梁上的第一预设位置为起点,并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纵梁尾端。

由于本实施例在纵梁的外表面增设了加强梁,并且将加强梁的首端以所述纵梁上的第一预设位置为起点,并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纵梁尾端,这种方式既可以实现车架总成局部加强,也可实现车架总成的整体加强,能够有效提升车架的强度和刚度,特别是车架的抗扭强度,提升整车行驶安全性,进而为整车的有效承载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

下面以4轴重型卡车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1所示,纵梁包括左纵梁3和右纵梁4,左纵梁3和右纵梁4间隔并排布置。左纵梁3和右纵梁4采用槽型结构。

多个所述横梁总成包括前横梁总成1、第一横梁总成6、第二横梁总成9、第三横梁总成11、第四横梁总成12、平衡轴横梁总成15、第五横梁总成16和后横梁总成17,各横梁总成沿着纵梁的长度方向从前至后隔开布置。各横梁总成采用槽型横梁和管状横梁组成。

加强梁包括右加强梁7和左加强梁8,右加强梁7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右纵梁4的外表面,左加强梁8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左纵梁3的外表面,右加强梁7和左加强梁8采用钢板冲压成型工艺制造而成。

右加强梁7的首端以右纵梁4上的第一预设位置为起点,并沿着右纵梁4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右纵梁4的尾端。左加强梁8的首端以左纵梁3上的第一预设位置为起点,并沿着左纵梁3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左纵梁3的尾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位置可以是所述纵梁的首端,但是这样会增加车架的整体重量,不利于节约成本。

也可以将第一预设位置设在第一预设位置与所述纵梁的首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纵梁总长度的五分之一的位置。所述纵梁总长度的五分之一的位置即所述纵梁上与前二桥板簧前支架后部相对应的位置。本实施例充分考虑了两点:(1)自二桥板簧前支架之前所有安装在车架腹面零部件及转向系统、悬架系统的通用性。(2)二桥板簧前支架之前车架垂直受力来自于驾驶室及乘员的质量之和,因基础车架前部强度足够因此车架前部无需加强。本实施例的车架增设加强梁充分考虑了重型卡车车架受力情况和改装特点,因此既能提升车架中后部的承载性能,同时也方便上装改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梁具有腹面8a,该腹面8a上设置有通过螺栓构件或铆钉连接在所述纵梁的腹面的安装孔8d。该安装孔8d在所述纵梁的腹面分布具有规律性,例如:图3中的安装孔8d在腹面8a的上侧和下侧密布,所述加强梁的腹面8a通过螺栓或铆钉穿过安装孔8d后,与所述纵梁的腹面连接。这样便于组装及安装、不易变形、紧固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梁呈L型,还具有上翼面8b。上翼面8b为无孔平面,该上翼面8b贴设在所述纵梁的上表面,而不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连接。因此可以不影响所述纵梁的腹面和翼面零件装配,提高了上装布置的可适应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梁上的与重型卡车中桥车轴中心线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槽8c,以避让其它部件的安装,满足装配需求,比如:利于车辆板簧导向板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型卡车车架还包括:

侧连接板,所述侧连接板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加强梁的外表面,螺栓构件或铆钉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从外到内依次穿过所述侧连接板、所述加强梁、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的端面,以将所述侧连接板、所述加强梁、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在一起。

参阅图1和图2,所述侧连接板包括右侧连接板13和左侧连接板14,其中:

右侧连接板13沿着右纵梁4的长度方向布置在右加强梁7的外表面,螺栓构件或铆钉沿所述横梁总成(比如:第四横梁总成12、平衡轴横梁总成15、第五横梁总成16)的长度方向从外到内依次穿过右侧连接板13、右加强梁7、右纵梁4和所述横梁总成的端面,以将右侧连接板13、右加强梁7、右纵梁4和所述横梁总成固定连接在一起。

左侧连接板14沿着左纵梁3的长度方向布置在左加强梁8的外表面,螺栓构件或铆钉沿所述横梁总成(比如:第四横梁总成12、平衡轴横梁总成15、第五横梁总成16)的长度方向从外到内依次穿过左侧连接板14、左加强梁8、左纵梁3和所述横梁总成的端面,以将左侧连接板14、左加强梁8、左纵梁3和所述横梁总成固定连接在一起。

显然,上述安装方式不仅利于组装以及提高通用性,而且还有利于提升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提升整车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连接板的首端与所述纵梁的首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纵梁总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侧连接板的尾端与所述纵梁的尾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纵梁总长度的二十分之一。

通过对所述侧连接板的首端与所述纵梁的首端之间的距离的设置,可以保证所述侧连接板对车架总成强度和刚度的增加,又可以使所述侧连接板高出车架上翼面部分与上装实施必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连接板上的与重型卡车后桥车轴中心线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避让槽,例如图1中的第二避让槽14a。通过第二避让槽,可以避让其它部件的安装,满足装配需求,比如:利于车辆板簧导向板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型卡车车架还包括内衬梁、L型连接板和L型内角板,其中:所述内衬梁匹配性地布置在所述纵梁的内表面。四个所述L型连接板布置在所述横梁的四角,并且,每一所述L型连接板的一面通过螺栓构件或铆钉固定连接到所述纵梁,另一面通过螺栓构件或铆钉固定连接到所述横梁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两个所述L型内角板布置在所述横梁的上表面的两个角,并且位于所述L型连接板与所述内衬梁之间。

例如:如图1所示出地,所述内衬梁包括右内衬梁5和左内衬梁,右内衬梁5嵌于右纵梁4的槽内,左内衬梁嵌于左纵梁3的槽内,以增加车架总成强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重型卡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为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重型卡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立足车辆基本功能需要,结合长轴距重型卡车的特殊作业需求,提供了一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车架加强设计方案。经过可靠性试验及上装安装验证,此车架加强梁和该类型车架强度及刚度均能满足承载需求,结构布置也可满足上装的需要。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所增加的加强梁结构及在车架上的安装方式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重型卡车运输车质心位置高且装载运输流动介质的整车(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质心位置发生变化造成整车的侧向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