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横梁,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横梁的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常需要将一些部件悬空设置,为了方便设置,需要设置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整体支撑架固定,而需要固定的部件,则安装在横梁的中部。
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设置方便,一般都采用杆件作为横梁,而横梁的两端则是通过搭接、焊接或者抱箍等部件固定。但是这些横梁的连接位置受限很大,进而不方便连接。同时现有技术的横梁还存在连接不牢靠的问题,很难满足挂重物的需求。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横梁的连接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梁,该横梁可以有效地解决横梁的连接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横梁的车架。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横梁,包括连接盘和一体成型的中间管体,所述中间管体包括主管部和一端与所述主管部的中部连通的分管部,所述主管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主管部垂直设置,所述分管部的安装端向下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管部与所述分管部内部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管部与所述分管部之间弧形过渡,且所述弧形的凹口朝外。
优选地,所述分管部的安装端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与所述分管部之间设置有多个围绕所述分管部外侧面均匀布置的筋板。
优选地,还包括边沿分别与所连接盘、所述主管部和所述分管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板,以及边沿分别与所述主管部、所述分管部和所述安装盘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主管部的横截面为长圆形,且所述长圆形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优选地,所述主管部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用于分别连接所述主管部与所述连接盘的筋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盘呈椭圆形,且所述椭圆形的短轴竖直设置。
优选地,包括两个所述分管部,所述主管部上位于两个所述分管部中间的部分下侧设置有连接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横梁,该横梁包括连接盘和中间管体。其中连接盘主要起到连接的作用,以使横梁与车架上的纵梁固定连接。其中,中间管体一体成型,即一般为一体铸造成型,保证了该中间管体各个部分的连接强度,当然还可以切削成型。其中中间管体包括主管部和分管部,其中主管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盘,进而主管部通过连接盘连接到车架的纵梁上。其中分管部的一端与主管部的中部连接,通过分管部以将各个部件安装到横梁上。当存在承重件时,避免了直接在主管部设置连接位置,而影响主管部的截面质量,继而降低了主管部的承载能力,其中分管部的安装端应当向下延伸设置,以使分管部的延伸方向即为受力方向,以尽量避免分管部本身产生扭矩。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需要在两个车架的纵梁之间悬挂或安装特定的部件时,如安装车辆的提升桥时,通过两个连接盘与纵梁之间的连接,使横梁与纵梁固定在一起,同时将需要安装的部件安装到中间管体的分管部上,以安装到横梁上,进而能够将该安装部件间接的固定到纵梁上。其中分管部将横梁上的安装位置进行下移,不仅方便了安装部件的安装,同时避免了主管部上设置连接位置而造成强度降低。同时通过连接盘,使横梁与纵梁之间形成固定连接,避免横梁的两端需要搭接到纵梁上,同时方便将横梁与纵梁设置在同一平面内,进而有效地保证横梁与纵梁之间位置紧凑,避免了其它部件的安装。所以该横梁能够有效地解决横梁的连接方式不合理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架,该车架包括上述任一种横梁,横梁的连接盘与车架的纵梁固定连接。由于上述的横梁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横梁的车架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的正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连接盘1、主管部2、分管部3、安装盘4、第一加强板5、第二加强板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横梁,以有效地解决横梁的连接方式不合理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的正视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梁,该横梁包括连接盘1和中间管体。其中连接盘1主要起到连接的作用,以使横梁与车架上的纵梁固定连接,具体的可以是可拆卸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和卡接等,还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如焊接。考虑到横梁后期的维修,以及安装的方便性,此处优选在连接盘1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以方便后期采用螺栓将横梁与纵梁螺栓连接。
其中,中间管体一体成型,即一般为一体铸造成型,保证了该中间管体各个部分的连接强度,当然还可以切削成型。采用管体能够有效地降低横梁的整体重量,继而达到成本节省。其中中间管体包括主管部2和分管部3,其中主管部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盘1,进而主管部2通过连接盘1连接到车架的纵梁上。考虑到,布置空间有限,同时考虑到横梁的长度限制,可以使连接盘1与主管部2垂直设置,以使连接盘1可以连接车架纵梁的内侧面,进而可以使横梁与纵梁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以有效的压缩空间,避免因横梁的设置,干涉了其它部件的设置。其中考虑到主管部2的受力方向一般为竖直方向,为此,可以使主管部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分别连接主管部2与连接盘1的筋板,当然主管部2的左右两个方向若是空间位置允许,也可以在主管部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在主管部2与连接盘1之间的筋板。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筋板是安装在两个部件的相交侧面之间,以固定两者之间夹角,避免两者夹角变化,同时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
其中分管部3的一端与主管部2的中部连接,通过分管部3以将较重部件安装到横梁上。当存在承重件时,避免了直接在主管部2设置连接位置,而影响主管部2的截面质量,继而降低了主管部2的承载能力。通过分管部3延伸出去,可以便于设置连接位置,同时分管部3能有效避免连接位置降低主管部2的连接强度。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横梁的作用,其中分管部3的安装端应当向下延伸设置,以使分管部3的延伸方向即为受力方向,以尽量避免分管部3本身产生扭矩。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在两个车架的纵梁之间悬挂或安装特定的部件时,如安装车辆的提升桥时,通过两个连接盘1与纵梁之间的连接,使横梁与纵梁固定在一起,同时将需要安装的部件安装到中间管体的分管部3上,以安装到横梁上,进而能够将该安装部件间接的固定到纵梁上。其中分管部3将横梁上的安装位置进行下移,不仅方便了安装部件的安装,同时避免了主管部2上设置连接位置而造成强度降低。同时通过连接盘1,使横梁与纵梁之间形成固定连接,避免横梁的两端需要搭接到纵梁上,同时方便将横梁与纵梁设置在同一平面内,进而有效地保证横梁与纵梁之间位置紧凑,避免了其它部件的安装。所以该横梁能够有效地解决横梁的连接方式不合理的问题。
其中分管部3的一端与主管部2的中部连接,若为了制造方便,根据实际生产工艺,主管部2与分管部3的内管道可以连通,也可以不连通。但需要知道的是,考虑到主管部2上位于分管部3管道处的部分对分管部3起到的支撑力会很小,所以此处优选主管部2和分管部3的中部管道连通设置,进而在不对支撑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下,能够有效地降低整体质量。进一步的考虑到,主管部2和分管部3之间的受力特性,主管部2与分管部3之间若是折线式的过渡,一般导致主管部2与分管部3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基于此,可以使主管部2与分管部3之间弧形过渡,即主管部2的管道壁到分管部3的管道壁之间是光滑过渡,而并非是形成折边式,尤其直角折边。如当主管部2的侧面形成开口,则主管部2的管壁可以自然弯曲以与分管部3的管壁进行弧形连接。此处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考虑到主管部2对分管部3的支撑力,其中弧形弯曲的方向应当顺应变形力的方向,具体的该弧形的凹口应当朝外,即外侧看来,形成一个光滑过渡的圆弧。
其中分管部3可以与安装部件焊接,或者采取其它方式连接。为了安装部件安装方便,可以在分管部3的安装端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安装盘4,安装盘4一般设置有螺栓孔,以方便与安装部件螺栓连接。当设置螺栓孔时,一般在四角分别设置。考虑到安装端向下延伸,为了加强安装盘4与分管部3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在安装盘4与分管部3之间设置筋板,且设置多个筋板,该多个筋板为围绕分管部3的外侧面均匀布置。
为了进一步加强连接盘1、主管部2以及分管部3之间的相对固定关系,避免产生变形,而影响整体强度。基于此,可以设置有第一加强板5,该第一加强板5的边沿分别与连接盘1、主管部2和分管部3固定连接,此处优选焊接,以起到筋板的作用,保持各个部件之间的稳定性。同理,此处还可以设置第二加强板6,其中第二加强板6的边沿分别与主管部2、分管部3和安装盘4固定连接,此处优选焊接,此处第二加强板6也用于起到筋板的效果。
考虑到车架在高度方向的要求比较大,所以横梁的高度有非常大的限制,为了保证主管部2横截面的面积不进行缩小,可以使主管部2的横截面呈长圆形,且该长圆形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即表示主管部2扁平设置,以避免高度方向的高度过高,而干涉其它部件的布置。相应的,也可以将连接盘1的盘面设置呈扁形,具体的可以使连接盘1呈椭圆形,而该椭圆形的短径竖直设置,以顺应主管部2的形状。同时连接盘1若设置用于连接纵梁的螺栓孔,应当将多个螺栓孔沿着连接盘1的边沿依次设置,以保证边沿的稳定性。
在实际使用中,横梁的分管部3的安装端一般用于安装车桥,具体的一般安装提升桥,为了保证足够的支撑力,可以在横梁上设置有两个分管部3,两个分管部3一般优选分开设置。一般还会在横梁上安装一些质量较轻的部件,基于此可以在主管部2上位于两个分管部3中间的部分设置连接螺栓孔,且最好设置在主管部2的下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横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架,该车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横梁。由于该车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横梁,所以该车架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