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桥后架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317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桥后架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桥后架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前桥是传递车架与前轮之间各向作用力及其所产生的弯矩和转矩的装置,前桥的副车架与车体的纵梁连接。因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会传递给纵梁。现有的前桥后架与纵梁的连接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此外,通常仅采用焊接连接,造成刚度不足,在车辆长时间行驶后易出现连接不稳固,车体产生异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强度更好,连接更稳定,寿命更长的汽车前桥后架加强结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前桥后架加强结构,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纵梁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L型主体,第一加强部,第二加强部和第三加强部,所述L型主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第二侧板通过转角部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部设置在第一侧板上,第二、第三加强部设置在第二侧板上,第三加强部包括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第一边部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加强部连接,第二边部一端与第一边部连接并沿转角部方向延伸。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U型卡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位于U型卡槽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加强部为L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纵梁中部设有配接板,配接板与纵梁连接,配接板与纵梁侧面之间通过三角加强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桥后架加强结构能够有效的提升纵梁和前桥连接的强度,使得连接部能够承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各个方向的应力,避免长期使用后出现松动及异响;此外,能够提升纵梁和前桥的安装效率,减少焊接作业,有利于降低作业难度,提升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桥后架加强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部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前桥后架加强结构包括连接部1,连接部1与纵梁2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加强部11,第二加强部12,第三加强部13和L型主体14,所述L型主体14包括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第一、第二侧板3、4通过转角部5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部11设置在第一侧板3上,第二、第三加强部12、13设置在第二侧板4上。第三加强部13包括第一边部131和第二边部132,第一边部131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加强部11、12连接,第二边部132一端与第一边部131连接并沿转角部5方向延伸。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第二、第三加强部,使得连接部的第一侧板、第二侧部及转角部的强度均能提高,从而可承受各个方向的应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连接部损坏,延长连接部的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侧板3上设有U型卡槽31,通过U型卡槽可使前桥与纵梁配接,再通过焊接等工艺,从而增强连接的稳固性。所述第一侧板3上设有固定孔32,固定孔32位于U型卡槽31一侧,通过固定孔32可通过紧固件进一步加强前桥和纵梁的连接,提高安装效率。所述第三加强部13为L型。所述纵梁2中部设有配接板5,配接板5与纵梁2连接,配接板5与纵梁2侧面之间通过三角加强板6连接,从而进一步加强纵梁和车辆底板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汽车前桥后架加强结构能够有效的提升纵梁和前桥连接的强度,使得连接部能够承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各个方向的应力,避免长期使用后出现松动及异响;此外,能够提升纵梁和前桥的安装效率,减少焊接作业,有利于降低作业难度,提升作业安全性。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