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56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



背景技术:

为了给人们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性,许多城市都设置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各个租赁点设置有多个锁车器。

锁车器包括底板和立柱,当前行业内的锁车器底板的螺丝外露在外面,设备容易被盗;不美观;易腐蚀生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减小设备被盗的风险、提高美观度,降低腐蚀生锈的可能性。

一种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前后两侧的边沿和位于中部的凸起部分,凸起部分的中部设置有车轮卡位,凸起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应力释放缺口,应力释放缺口包括中部的长方形缺口和与长方形缺口在长方形缺口的顶点处对接的两个半圆形缺口;凸起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2个以上的用于穿过地脚螺丝的连接孔,锁车器的柱体四周封闭上端开口,锁车器的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孔对应的过孔,地面安装的地脚螺丝穿过锁车器的柱体的过孔和锁车器底板的连接孔,在过孔上部拧紧螺母,达到固定锁车器底板的作用;锁车器安装完成后,柱体的上端的开口封住,锁车器底板不会看到外露的螺丝。

优选的,每一侧的连接孔的数量为4个,其中,2个连接孔位于应力释放缺口的上部和下部,另外的2个连接孔位于应力释放缺口的对角的外侧。

优选的,凸起部分的左右两侧的应力释放缺口对此设置;凸起部分的左右两侧的连接孔对称设置。

优选的,本体的表层为喷漆层。

优选的,喷漆层的内层为镀锌层。

优选的,车轮卡位包括2个呈倒“凹”字型的定位杆。

优选的,定位杆的底部与本体焊接,本体的底部预设有贯穿孔,定位杆的底部焊接于贯穿孔处。

优选的,贯穿孔的直径比定位杆的直径大2~4mm。

优选的,定位杆的底部与本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本体的底部预设有贯穿孔,定位杆的底部穿过贯穿孔,定位杆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定位杆的螺纹部分穿过贯穿孔,贯穿孔的下部通过螺母锁定定位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前后两侧的边沿和位于中部的凸起部分,凸起部分的中部设置有车轮卡位,凸起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应力释放缺口,应力释放缺口包括中部的长方形缺口和与长方形缺口在长方形缺口的顶点处对接的两个半圆形缺口;凸起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2个以上的用于穿过地脚螺丝的连接孔,锁车器的柱体四周封闭上端开口,锁车器的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孔对应的过孔,地面安装的地脚螺丝穿过锁车器的柱体的过孔和锁车器底板的连接孔,在过孔上部拧紧螺母,达到固定锁车器底板的作用;锁车器安装完成后,柱体的上端的开口封住,锁车器底板不会看到外露的螺丝,能减小设备被盗的风险、提高美观度,降低腐蚀生锈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的一个视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的另一个视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本体;11-边沿;12-凸起部分;121-应力释放缺口;122-连接孔;13-贯穿孔;2-车轮卡位;21-定位杆;3-柱体;31-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螺丝无外露的锁车器底板,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前后两侧的边沿11和位于中部的凸起部分12,凸起部分12的中部设置有车轮卡位2,凸起部分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应力释放缺口121,应力释放缺口121包括中部的长方形缺口和与长方形缺口在长方形缺口的顶点处对接的两个半圆形缺口;凸起部分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2个以上的用于穿过地脚螺丝的连接孔122,锁车器的柱体3四周封闭上端开口,锁车器的柱体3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孔122对应的过孔31,地面安装的地脚螺丝穿过锁车器的柱体3的过孔31和锁车器底板的连接孔122,在过孔31上部拧紧螺母,达到固定锁车器底板的作用;锁车器安装完成后,柱体3的上端的开口封住,锁车器底板不会看到外露的螺丝。

本实施例中,每一侧的连接孔122的数量为4个,其中,2个连接孔122位于应力释放缺口121的上部和下部,另外的2个连接孔122位于应力释放缺口121的对角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凸起部分12的左右两侧的应力释放缺口121对此设置;凸起部分12的左右两侧的连接孔122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本体1的表层为喷漆层。

本实施例中,喷漆层的内层为镀锌层。

本实施例中,车轮卡位2包括2个呈倒“凹”字型的定位杆21。

本实施例中,定位杆21的底部与本体1焊接,本体1的底部预设有贯穿孔13,定位杆21的底部焊接于贯穿孔13处。

本实施例中,贯穿孔13的直径比定位杆21的直径大2~4mm。

本实施例中,定位杆21的底部与本体1可拆卸连接。

作为替换方案,也可以是,本体1的底部预设有贯穿孔13,定位杆21的底部穿过贯穿孔13,定位杆21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定位杆21的螺纹部分穿过贯穿孔13,贯穿孔13的下部通过螺母锁定定位杆21。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交叉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另外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