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车用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942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二轮车用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轮轿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二轮车用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

[

背景技术:
]

前支撑脚是指安装在车体前部两侧的用于支撑车体、保车安全的支撑脚,前支撑脚适用于较高车速的二轮车。现有的二轮车前支撑脚技术是名称为“一种推拉杆转向、敞闭两用二轮轿车”发明专利所采用的“上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这种上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特点属于摆动式+上置式,所谓“上置式”,是指在平常备用期间,前支撑脚近竖直的处在支撑脚摆动轴上方位置,这样,当强力制动停车进行启用上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时,前支撑脚所受的自身惯性力的作用方向是向前方的,所以前支撑脚就难以下摆至撑地位置进行撑地扶车,也就难以起到保车安全的作用。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当高速行驶的二轮车紧急制动停车时,只凭单只前车轮支撑车体很难避免翻车,为了保障车辆安全,采用立即伸出车体两侧的前支撑脚进行撑地的办法将车体支撑住,从而做到平稳停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二轮车用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包括二轮车原有的车体,前车轮,后车轮和两只后支撑轮,其特征在于,在二轮车车体1两侧并近于车体1前端的车体上各安装有左、右支撑脚摆轴座24,在每一侧的支撑脚摆轴座24上分别安装有支撑脚摆轴9,前支撑脚3的上端安装在支撑脚摆轴9上,前支撑脚3的下端为自由端,前支撑脚3围绕支撑脚摆轴9的轴心进行顺时针向或逆时针向旋转摆动,从而使前支撑脚3能够下摆撑地实现对车体1的支撑,也使前支撑脚3能够上摆抬起以便进行二轮行车。

在前支撑脚3通过撑地对车体进行支撑之前的准备期间,前支撑脚3是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这种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是指支撑脚摆轴9与车尾之间的位置。

并且还要在以支撑脚摆轴9为轴心的前支撑脚3上端的外圆上固定安装带有棘齿的棘轮8,并且在棘爪转轴7上安装与棘轮8相配套的棘爪6,棘爪6能围绕棘爪转轴7正向或反向转动,当棘爪6通过转动抬起脱离开棘轮8时,前支撑脚3能够围绕支撑脚摆轴9的轴心进行顺时针向或逆时针向摆动,当棘爪6以适当的力触压着棘轮8时,这种配套的棘轮8、棘爪6使前支撑脚3只能顺着棘爪6进行单方向摆动,而不能逆向摆动。

另外还可在前支撑脚3下端安装滚轮,并通过调节对滚轮的制动力以做到前支撑脚3对行车的制动力是适度的。

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的前支撑脚3受有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一个是能使前支撑脚3围绕支撑脚摆轴9的轴心顺时针方向摆动的力,简称为支撑脚顺摆力,另一个是能使前支撑脚3围绕支撑脚摆轴9的轴心逆时针方向摆动的力,简称为支撑脚逆摆力,支称脚逆摆力具有随时被施加或被撤消的特点。

对于通过棘爪转轴7安装在车体1上与棘轮8相配套的棘爪6,还需在棘爪6尾部固定棘爪弹簧5,棘爪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车体1上,棘爪弹簧5的拉力也称作棘爪下压力;另外还在棘爪6处的车体1上安装棘爪电磁铁4,棘爪电磁铁4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引力对铁质的棘爪6具有吸引力,这个电磁引力也称作棘爪上抬力。棘爪上抬力能抗据棘爪下压力使棘爪6上抬而微微脱离开棘轮8,棘爪上抬力具有随时被施加或被撤消的特点。在前支撑脚3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期间,棘爪电磁铁4必须处在断电状态而不对棘爪6产生电磁吸引力,也就是使棘爪6处在撤消棘爪上抬力的状态,这期间棘爪6便在棘爪弹簧5产生的棘爪下压力的作用下以适当的压力触压着棘轮8,这使得前支撑脚3只能顺着棘爪6进行单方向摆动,而不能逆向摆动。

另外还在车体1上固定一个限位肖块11,将限位肖块11固定在车体1上的具体方法是,当前支撑脚3处在垂直于地面位置时,紧贴着前支撑脚3的左侧将限位肖块11固定在车体上。限位肖块11限定了前支撑脚3顺时针方向摆动的最终位置。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大都被封闭在支撑脚罩18内。

当高速行驶的二轮车进行强力制动紧急停车时,由于制动的强大惯性,只凭单只前车轮支撑车体很难避免车身向前侧方向翻车,这时为了保障车辆安全,须立即启动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启动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的具体措施就是立即撤消作用在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的前支撑脚3上的支脚逆摆力,于是车两侧的前支撑脚3便在自身重力、支脚弹簧10弹力、以及刹车惯性力的共同协调作用下快速顺时针方向摆动,直至触及限位肖块11而垂直于地面或处于触地位置,再有棘轮8、棘爪6的单向定位的作用,两只前支撑脚3无法反向摆动,于是即使地面不平两只前支撑脚3也能对车体进行可靠的支撑、使车安全的停下来。

当使撑地的前支撑脚3恢复到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采取如下程序,首先使小车前进或后退活动一下,消除因车重而产生的棘爪6、棘轮8之间的顶紧力,再通过一按钮使棘爪电磁铁4通电而产生棘爪上抬力,棘爪上抬力则抗据棘爪弹簧力使棘爪上抬而微微脱离开棘轮,然后再启动支脚逆摆力,支脚逆摆力通过支脚牵引绳2牵引前支撑脚3逆时针向摆动直至前支撑脚3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最后再将支脚牵引绳2固定住即可,以上程序未启用“施加或撤消支撑脚逆摆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的后置是指在前支撑脚3通过撑地对车体进行支撑之前的准备期间,也就是在备用期间的前支撑脚3是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所述支撑脚摆轴9的后方位置是指支撑脚摆轴9与车尾之间的位置。将前支撑脚3设置在支撑脚摆轴9的后方位置的原因是,当撤消前支撑脚3的支撑脚逆摆力时,前支撑脚3受有的自身重力、支脚弹簧10的弹力以及刹车惯性力三个力的作用目标是一致的,这使得前支撑脚下摆撑地更快速、更可靠。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的摆动是指前支撑脚3能够围绕支撑脚摆轴9轴心进行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摆动。本发明的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的特点是:摆动式+后置式。

综上所述,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是为了保证二轮车行车、驻车安全而设置的专用装置。当二轮车采用两只车轮或三只车轮行车或驻车难以做到安全时,就再通过两只前支撑脚3快速、可靠的伸出撑地的办法对车体1进行支撑并适当制动,从而使二轮车做到行、驻车安全。当高速行驶的二轮车进行强力制动急停车时,由于制动的强大惯性,很容易使车身向前侧方向翻车,这是将本装置设置在车体1尽量前部两侧的原因。在实际上本装置很少使用,是一种应急护架装置,但不可或缺。车辆性能及驾车技术越是成熟,本装置使用频率越低。

特别说明如下:1,为了完成同一个程序,若车体1左侧的前支撑脚3须进行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摆动,则车体1右侧的前支撑脚3则须进行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摆动,正好是反过来的。2,图中的车体1、前车轮12、后车轮20和两只后支撑轮19是二轮车原有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二轮轿车高速行车和停车平稳、安全;

(2)使二轮轿车能够领到在城市马路上及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证。

[附图说明]

图1是图2B-B向视图

图2是图1A向局部剖视图

1二轮车车体,2支脚牵引绳,3前支撑脚,4棘爪电磁铁,5棘爪弹簧,6棘爪,7棘爪转轴,8棘轮,9支撑脚摆轴,10支脚弹簧,11限位肖块,12前车轮,13定滑轮,14滑杆搭扣,15搭勾,16塔形弹簧,17杠杆体电磁铁,18支撑脚罩,19后支撑轮,20后车轮,21惯性球,22杠杆体,23杠杆体转轴,24支撑脚摆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二轮车用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包括二轮车原有的车体,前车轮,后车轮和两只后支撑轮,其特征在于,在二轮车车体1两侧并近于车体1前端的车体上各安装有左、右支撑脚摆轴座24,在每一侧的支撑脚摆轴座24上分别安装有支撑脚摆轴9,前支撑脚3的上端安装在支撑脚摆轴9上,前支撑脚3的下端为自由端,前支撑脚3围绕支撑脚摆轴9的轴心进行顺时针向或逆时针向旋转摆动,从而使前支撑脚3能够下摆撑地实现对车体1的支撑,也使前支撑脚3能够上摆抬起以便进行二轮行车。

在前支撑脚3通过撑地对车体进行支撑之前的准备期间,前支撑脚3是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这种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是指支撑脚摆轴9与车尾之间的位置。

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的前支撑脚3受有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一个是能使前支撑脚3围绕支撑脚摆轴9的轴心顺时针方向摆动的力,简称为支撑脚顺摆力,另一个是能使前支撑脚3围绕支撑脚摆轴9的轴心逆时针方向摆动的力,简称为支撑脚逆摆力,支称脚逆摆力具有随时被施加或被撤消的特点。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另外在以支撑脚摆轴9为轴心的前支撑脚3前端的外圆上安装棘轮8,并且还要在安装在车体1上的棘爪转轴7上安装与棘轮8相配套的棘爪6,棘爪6能围绕棘爪转轴7正向或反向转动,当棘爪6通过转动抬起脱离开棘轮8时,前支撑脚3能够围绕支撑脚摆轴9的轴心进行顺时针向或逆时针向摆动,当棘爪6以适当的力触压着棘轮8时,这种配套的棘轮8、棘爪6可实现前支撑脚3只能顺着棘爪6进行单方向摆动,而不能逆向摆动。

实施例三

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使前支撑脚围绕支撑脚摆轴9的轴心逆时针方向摆动的力,简称为支撑脚逆摆力,施加或撤消支撑脚逆摆力还可以由一个专用装置来完成,此专用装置简称为施加或撤消支撑脚逆摆力装置,施加或撤消支撑脚逆摆力装置的结构是,先在车体1上安装一个杠杆转轴23,再将杠杆体22安装在杠杆转轴23上,杠杆体22能围绕杠杆转轴23转动,杠杆体22长臂的端部设置有惯性球21,杠杆体22的短臂端部设置有搭勾15,再在杠杆体22的长臂处的车体1上安装杠杆体电磁铁17,杠杆体电磁铁17的电磁力通过一个安钮启动,另外将一个塔形弹簧16的塔顶端固定在杠杆体22的短臂上,将塔形弹簧16的塔底固定在车体1上,另外还要在通过定滑轮13导向的牵引着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的前支撑脚3的支脚牵引绳2上的适当位置设置滑杆搭扣14,当前支撑脚3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9后方位置时,处在支脚牵引绳2的适当位置上的滑杆搭扣14上的搭扣孔正好对准搭勾15,杠杆体22短臂上的塔形弹簧16的弹力就将搭勾15推进滑杆搭扣14上的搭扣孔内,这时再将牵引滑杆搭扣14的支脚牵引绳2松弛下来,于是便由施加或撤消支撑脚逆摆力装置来承担对前支撑脚3施加的逆摆力;

采用施加或撤消支撑脚逆摆力装置来撤消对前支撑脚3的逆摆力的步骤是,当进行紧急刹车并按下杠杆体电磁铁17的启动按钮后,这时不管是制动惯性力还是杠杆体电磁铁17电磁力哪个先起作用,都推动杠杆长臂使杠杆体22转动,从而将搭钩15从滑杆搭扣14的搭扣孔中脱离出来,从而撤消了近平卧的处在支撑脚摆轴后方位置的前支撑脚的逆摆力。于是,两前支撑脚3便在自身重力、刹车惯性力及支脚弹簧10弹力的共同作用下,快速向下前方摆动直至撑地,将车体撑住,做到安全停车。不管同时或分别启动惯性球21和杠杆体电磁铁17,惯性球21的惯性力或杠杆体电磁铁17的电磁斥力皆可使车两侧的搭勾15与滑杆搭扣14脱离。惯性球21的惯性力决定于刹车惯性力和惯性球21的质量以及杠杆臂长等。

概括来说,施加或撤消支撑脚逆摆力装置是为了保证后置摆动式前支撑脚装置的前支撑脚3对欲翻的车体能做到快速、可靠的支撑而设置的专用装置。前支撑脚3对欲翻的车体去进行支撑,能否做到快速、可靠是决定二轮轿车行车安全的首要因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