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座椅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8873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排座椅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一种双排座椅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作为环保健康的交通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工业领域的发展,交通工具也日渐增多,但自行车仍然因其安全方便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现在市场上的自行车绝大多数是通过脚驱动曲柄,同时手控制车把来控制方向的,这样势必会对中轴的高度有所要求,即中轴不能过低,由于人的高度一定,那么车座也就要求不能过低,结果导致现行自行车的重心比较高,不适合休闲观光之用。

例如CN205256548U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并排双人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包括单体自行车一,单体自行车二,所述单体自行车一,单体自行车二通过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固定和连接,所述单体自行车一的车把右侧设置一个圆环一,所述单体自行车二的车把左侧设置一个圆环二,所述圆环一和圆环二之间设置一个连接杆一,所述单体自行车一的后轮中轴右边末端处设置一个圆环三,所述单体自行车二的后轮中轴右边末端处设置一个圆环四,所述圆环三和圆环四之间设置一个连接杆二。该专利公开的自行车虽然可以双人骑行,但是仍然采用传统的转向方式,无法解决现有自行车不适合休闲观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座椅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排座椅自行车,包括转向机构、传动机构和车架;

所述车架上设置有2个座椅,每个所述座椅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传动机构用于驱动车轮转动,每组所述传动机构设有前驱动链轮、后驱动链轮和末端链轮,所述前驱动链轮和后驱动链轮之间设置有至少1个夹紧链轮,所述前驱动链轮、后驱动链轮和末端链轮的两侧均啮合链条,所述夹紧链轮的一侧啮合链条,所述链条、前驱动链轮、后驱动链轮和末端链轮之间形成动力闭合链;

所述转向机构设有转向盘,所述转向盘安装在车架上,所述转向盘用于驱动下叉架,所述下叉架设有一插销,所述插销插入到自行车的轮毂中,且所述插销的轴线与自行车的轮毂轴线相重合。

双排座椅自行车车架长,导致链条较长,在运转过程中,容易松脱,而前驱动链轮和后驱动链轮之间设置有夹紧链轮,并且其上啮合有链条,可以起到承托和张紧链条之用,从而有效地避免链条的脱落。同时转向盘的设置也改变了骑行姿态,大大提高了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转向盘套设在转向杆的一端,所述转向杆远离转向盘的一端连接在万向节上,所述万向节远离转向杆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活动连接转盘,所述转盘固定在下叉架上,所述下叉架设有一插销,所述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插销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插销插入到自行车的轮毂中,且所述插销的轴线与自行车的轮毂轴线相重合,当转动所述转向盘时,所述插销获得动力。

通过转向盘的转动,转向杆也获得了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扭矩,进而通过万向节将其传递至转动杆,转动杆将扭矩传递至转盘上,而转盘又固定在下叉架上,因此下叉架也获得了扭矩,进而插销也是设在下叉架上的,同时其轴线与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相垂直,故其扭矩方向可以将轮毂转动,改变自行车的行进方向,而不是用于驱动轮毂转动。

优选地,包括一对转向机构,所述的一对转向机构通过插销分别安装在不同的轮毂上,每一个所述转向机构的下叉架上还设置有1根联动杆,所述的一对转向机构上的2根联动杆分别活动连接在互联杆的两端,当1个所述转向机构上的转向盘转动时,通过互联杆的作用可以使得另一个转向机构上的插销也获得动力。所述的一对转向机构上的2根联动杆分别铰接在互联杆的两端。

在游览观光自行车上,通常设置有一对方向控制轮胎,故而需要两者同步转向,因此通过互联杆传递力矩,使得其中任何一个轮胎转动时,另一个也将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向盘上设有通孔,所述转向杆插入设置在转向盘上的通孔,所述转向杆的另一端伸入到万向节的上端安装孔内,所述万向节上远离转向杆的一侧设置有内花键安装孔,所述转动杆一端设置有外花键,所述转动杆设置有外花键的一端伸入到转向杆的内花键安装孔中。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上还安装有齿轮,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内齿圈,所述齿轮啮合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嵌合在转盘上,且其分度圆的展开弧长小于分度圆自身周长的一半,所述下叉架上设置有转盘安装轴,所述转盘安装轴的轴线垂直于插销的轴线。

优选地,所述夹紧链轮安装在夹紧链轮轴上,且所述夹紧链轮轴延伸至夹紧链轮轴之外穿入在夹紧轮滑移槽上,所述夹紧轮滑移槽设置在夹紧轮安装板上,所述夹紧轮安装板安装在车架上。

夹紧链轮轴穿入在滑移槽上,可以在滑移槽内移动,进而调节夹紧链轮与链条之间的距离,如此便可以在安装时进行微调,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链条松紧程度的需求。另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链轮和链条的磨损,或者夹紧链轮轴在滑移槽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也可以对夹紧链轮与链条之间的距离重新调节,以适应新的工况。

优选地,所述前驱动链轮通过前轮轴安装在车架上,所述前轮轴延伸出前驱动链轮的两个端面之外的两端上均安装有曲柄,每一个所述曲柄上均安装有脚踏板。

优选地,所述后驱动链轮通过后轮轴安装在车架上,所述后轮轴延伸出后驱动链轮的两个端面之外的两端上均安装有曲柄,每一个所述曲柄上均安装有脚踏板。

优选地,所述末端链轮通过末端转轴安装在轮毂上,所述末端转轴的两端架设在车架上。

优选地,每组所述传动机构中设置有2个夹紧链轮,所述的2个夹紧链轮的轴线互相平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骑行方式较为舒适,适合多人骑行游玩,转向灵便,链条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双排座椅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机构、传动机构和车架1;

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2个座椅2,每个所述座椅2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传动机构用于驱动车轮3转动,每组所述传动机构设有前驱动链轮c1、后驱动链轮c2和末端链轮c4,所述前驱动链轮c1和后驱动链轮c2之间设置有至少1个夹紧链轮c3,所述前驱动链轮c1、后驱动链轮c2和末端链轮c4的两侧均啮合链条c5,所述夹紧链轮c3的一侧啮合链条c5,所述链条c5、前驱动链轮c1、后驱动链轮c2和末端链轮c4之间形成动力闭合链;

所述转向机构设有转向盘b1,所述转向盘b1安装在车架1上,所述转向盘b1用于驱动下叉架b6上,所述下叉架b6设有一插销b61,所述插销b61插入到自行车的轮毂中,且所述插销b61的轴线与自行车的轮毂轴线相重合。

本实施例的自行车乘坐舒适,可以在每个座椅2上至少并排坐上2个成年人,同时每人都能操控转向机构和刹车装置,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趣味性,并且通常车轮3设置有前后各4个,稳定性高。

所述转向机构设有转向盘b1,所述转向盘b1套设在转向杆b2的一端,所述转向杆b2远离转向盘b1的一端连接在万向节b3上,所述万向节b3远离转向杆b2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杆b4,所述转动杆b4活动连接转盘b5,所述转盘b5固定在下叉架b6上,所述下叉架b6设有一插销b61,所述转盘b5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插销b61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插销b61插入到自行车的轮毂中,且所述插销b61的轴线与自行车的轮毂轴线相重合,当转动所述转向盘b1时,所述插销b61获得动力。

包括一对转向机构,所述的一对转向机构通过插销b61分别安装在不同的轮毂上,每一个所述转向机构的下叉架b6上还设置有1根联动杆b62,所述的一对转向机构上的2根联动杆b62分别活动连接在互联杆b7的两端,当1个所述转向机构上的转向盘b1转动时,通过互联杆b7的作用可以使得另一个转向机构上的插销b61也获得动力。

所述的一对转向机构上的2根联动杆b62分别铰接在互联杆b7的两端。

所述转向盘b1上设有通孔,所述转向杆b2插入设置在转向盘b1上的通孔,所述转向杆b2的另一端伸入到万向节b3的上端安装孔b31内。

所述万向节b3上远离转向杆b2的一侧设置有内花键安装孔b32,所述转动杆b4一端设置有外花键,所述转动杆b4设置有外花键的一端伸入到转向杆b2的内花键安装孔b32中。所述转动杆b4上还安装有齿轮b41,所述转盘b5上设置有内齿圈b51,所述齿轮b41啮合内齿圈b51。所述内齿圈b51嵌合在转盘b5上,且其分度圆的展开弧长小于分度圆自身周长的一半。所述下叉架b6上设置有转盘安装轴b63,所述转盘安装轴b63的轴线垂直于插销b61的轴线。

所述夹紧链轮c3安装在夹紧链轮轴c31上,且所述夹紧链轮轴c31延伸至夹紧链轮轴c31之外穿入在夹紧轮滑移槽c61上,所述夹紧轮滑移槽c61设置在夹紧轮安装板c6上,所述夹紧轮安装板c6安装在车架1上。

所述前驱动链轮c1通过前轮轴c11安装在车架1上,所述前轮轴c11延伸出前驱动链轮c1的两个端面之外的两端上均安装有曲柄c7,每一个所述曲柄c7上均安装有脚踏板c8。

所述后驱动链轮c2通过后轮轴c21安装在车架1上,所述后轮轴c21延伸出后驱动链轮c2的两个端面之外的两端上均安装有曲柄c7,每一个所述曲柄c7上均安装有脚踏板c8。

如图1所示的自行车上设置有2个座椅2,每个座椅2上的人都能通过脚踏板c8踩踏,因此链条c5的传递距离就较远,故而在夹紧链轮c3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避免链条c5从前驱动链轮c1、后驱动链轮c2和末端链轮c4之中任意一个链轮上松脱下来。

所述末端链轮c4通过末端转轴c41安装在轮毂上,所述末端转轴c41的两端架设在车架1上。

同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用,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列举,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保护范围。采用等同技术手段、等同设备等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改进应当认为是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