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电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9172阅读:1603来源:国知局
中置电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配件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车用中置电机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作为代步用的非机动车辆已在大小城市广泛使用,而市面上通用的电动车的电机,主要有轮毂电机、侧挂电机、齿轮电机。轮毂电机存在功率密度小、体积大、速度低等缺点。侧挂电机后平叉簧下重量重,重心偏离车轮中心位,影响整车的稳定性。齿轮电机的制造难度大,噪音大,结构复杂、传动平稳性差,易突变、需加入润滑油,维护、保养麻烦。

为此,人们在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中提出了一种电动车用驱动装置[申请号:CN201621085988.7;公告号:CN206086373U],包括壳体,壳体内的一侧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主驱动轮,另一侧设有由主驱动轮驱动的副驱动轮,副驱动轮上安装有输入轴,输入轴上设有输入齿轮,输入轴的一侧设有伸出壳体外的输出轴,壳体内的输出轴上设有与输入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壳体内的输出轴为花键轴,输出齿轮上设有与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主驱动轮和副驱动轮均为齿形带轮,两齿形带轮之间通过齿形带连接。在主驱动轮和副驱动轮之间的壳体内设有贴紧齿形带的外圈侧面的张紧轮。

上述的电动车用驱动装置,将原有的电动车驱动系统进行改进,设计成二级传动结构,在利用花键轴和花键孔的配合,解决了直接传动以及一级传动扭矩做不大的缺陷。然而上述的电动车用驱动装置长期使用后齿形带磨损严重,张紧轮无法自动调节同步带的张紧力,皮带容易打滑且磨损加剧,传动效率也会降低; 中间轴和输出轴暴露在外,容易有杂质进入,齿轮齿面磨损加剧,使用寿命降低,同时由于齿轮的厚度变薄,啮合间隙增大,出现响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中置电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中置电机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置电机组件,包括罩壳、均设置在罩壳内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上固定连接有伸出罩壳外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与电机相连,所述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上固定连接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有输入齿轮,所述中间轴的一侧设有伸出罩壳外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与输入齿轮相啮合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的齿数少于输出齿轮的齿数,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罩壳内设有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内具有封闭的减速室,所述输出轴与中间轴设置于减速室内,所述罩壳内设有张紧轮座,所述张紧轮通过张紧轮轴固定在张紧轮座上,所述张紧轮座与罩壳内侧壁之间连接有能使张紧轮紧贴同步带外圈侧面的拉簧。

当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时,主动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动轮转动,此时中间轴转动并带动与中间轴齿轮啮合的输出轴转动。而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张紧轮紧紧贴靠在同步带外圈侧面上,使同步带处于压紧状态。同步带磨损后处于松弛状态,张紧轮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向拉簧的方向移动,使同步带保持压紧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输出轴与中间轴设置于减速室内,减速室处于封闭状态,传动时外部杂质不会进入到减速室内,齿轮的寿命提高,从而提高整体使用寿命;张紧轮能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使 同步带保持压紧状态,当同步带磨损后处于松弛状态时,不需要手动调节压紧轮的位置,张紧轮会自动调节相应位置,此为根据输出轴的负载情况的变化,张紧轮能调节对同步带的张紧力,使在大负载时不会出现同步带打滑的现象,同步带与主从动轮的磨损较小,提高了同步带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整体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中置电机组件中,所述张紧轮座底部具有连接孔,所述拉簧的一端通过连接孔与张紧轮座相连接,所述罩壳内侧壁上具有固定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座上。

采用上述结构,拉簧一端连接在张紧轮座上,另一端连接在固定座,能将张紧轮紧贴在同步带上的自动张紧机构简单,故障率低,整体使用寿命提高了。

在上述的中置电机组件中,所述罩壳内具有呈矩形的导向槽,所述张紧轮座卡在导向槽内且可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沿导向槽移动。

采用上述结构,张紧轮座能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在导向槽内移动,且可发生小幅度偏移。张紧轮座一直处于导向槽内,使张紧轮能紧密地抵靠在同步带外圈侧面上,不易脱离同步带,提高了张紧轮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中置电机组件中,所述张紧轮座上可拆卸的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罩壳内具有呈矩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导向槽十字交叉且相互连通,所述限位槽具有限位面一和限位面二,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面一和限位面二之间且能抵靠在限位面一或抵靠在限位面二上。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限位槽上的限位面一与限位面二来控制限位块的移动范围,间接控制张紧轮座的相对位置,张紧轮作用于同步带的张紧力适宜,防止同步带传动时上下跳动导致同步带磨损失效,提高了同步带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中置电机组件将中间轴与输出轴设置于封闭的减速室内,防止杂质进入相啮合的齿轮之间,提高了传动齿轮的使用寿命;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还设有张紧轮,张紧轮能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能自动调节作用在同步带上的张紧力,同步带不易出现打滑现象且磨损小,同步带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传动稳定性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中置电机组件俯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中置电机组件正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中置电机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罩壳;1a、减速室;1b、固定座;1c、导向槽;1d、限位槽;1da、限位面一;1db、限位面二;2、主动轮;3、从动轮;4、同步带;5、输入轴;6、中间轴;6a、输入齿轮;7、输出轴;7a、输出齿轮;8、张紧轮;9张紧轮轴;10、张紧轮座;10a、连接孔;11、拉簧;12、限位块;13、滚动轴承;1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中置电机组件包括罩壳1、主动轮2和从动轮3,主动轮2设置在罩壳1的一侧,从动轮3设置在罩壳1相对与主动轮2的另一侧,主动轮2上安装有伸出罩壳1外的输入轴5,输入轴5与电机14相连驱动,主动轮2通过同步带4传动连接从动轮3,从动轮3上安装有中间轴6。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2与输入轴5键连接,从动轮3键连接在中间轴6上,主动轮2和从动轮3均为齿形带轮,同步带4选用齿形带,与普通带相比,工作时不易打滑,稳定性好,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1所示,中置电机组件的罩壳1内还设有减速室1a,减速室1a内设有输出轴7和中间轴6,中间轴6上设有输入齿轮6a,输出轴7上设有与输入齿轮6a相啮合的输出齿轮7a,输入齿轮6a的齿数比输出齿轮7a的齿数少。输出轴7伸出罩壳1外的一端与轮毂相连,中间轴6的一端伸出减速室1a到罩壳1内与从动轮3键连接,主动轮2和从动轮3设置在减速室1a外部。在本实施例中,输出齿轮7a为斜齿轮,输入齿轮6a为与输出齿轮7a相匹配的斜齿轮,使用斜齿轮可以保证传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体使用寿命。输出轴7上装设有三个滚动轴承13,多于现有技术的两个滚动轴承13,提高了输出轴7的承载能力,而不选择安装四个及四个以上的滚动轴承13,是因为输出轴7上安装超过三个以上的滚动轴承13,难以保证所有滚动轴承13的同心度,传动效率低,输出轴易磨损,使用寿命低。

如图2所示,主动轮2与从动轮3之间的罩壳1内设有张紧轮8,张紧轮8通过张紧轮轴9固定在张紧轮座10上,张紧轮座10底部具有一连接孔10a,拉簧11的一端通过连接孔10a与张紧轮座10相连接,拉簧11的另一端连接在罩壳1内的固定座1b上。在拉簧11的弹力作用下,张紧轮8紧贴在同步带4外圈侧面上。在电机14工作时,随着负载、工况的变化,拉簧11可以自动调节张紧轮8作用在同步带4的张紧力,同步带4平稳转动,与主从动轮的磨损较小,增加同步带4的使用寿命,同步带4不易出现打滑的现象,降低了传动噪音,且提高了传动效率。

如图2所示,罩壳1内具有呈矩形的导向槽1c,张紧轮座10卡在导向槽1c内且可在拉簧11的弹力作用下向固定座1b方向移动,张紧轮座10不易发生摆动,保证了张紧轮8能始终紧贴在同步带4上。张紧轮座10上连接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螺钉固定在张紧轮座10上,方便拆装。罩壳1内还具有呈矩形的限位槽1d,限位槽1d与导向槽1c十字交叉且相互连通,限位槽12内具 有限位面一1da和限位面二1db,限位块12能抵靠在限位面一1da或限位面二1db上,限位面一1da能防止张紧轮8作用于同步带4上的张紧力过松,导致同步带4易出现打滑现象,磨损严重;限位面二1db能防止张紧轮8作用于同步带4上的张紧力过紧,导致同步带4与主从动轮的磨损严重;限位块12只能在限位面一1da和限位面二1db之间移动,保证张紧轮8作用于同步带4的张紧力适宜,同步带4的磨损较小,提高同步带4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当电机14驱动主动轮2转动时,主动轮2通过同步带4带动从动轮3转动,此时中间轴6转动并带动与中间轴6齿轮啮合的输出轴7转动,最终连接在输出轴7上的轮毂转动。而在拉簧11的弹力作用下,张紧轮8紧紧贴靠在同步带4外圈侧面上,根据轮毂负载情况的变化或同步带4的磨损情况,能自动调节作用在同步带4上的张紧力,防止同步带4发生打滑现象,达到传动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