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8193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车,使继传动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具有节能、充电速度快以及航程能力长的有点,整车造型美观、操作方便,驾驶更安全,对于喜欢生活方便的朋友来说绝对是非常适合的一种选择,给生活添加多一分乐趣。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05752247 A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包括车体底座、支撑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车把组件及龙头立柱、刹车装置以及电池组件,所述车把组件包括车把和龙头立柱,车把的中部与龙头立柱的上端部通过第一旋转锁定机构连接,龙头立柱上设有第二旋转锁定机构,后轮组件连接在车体底座的后部,刹车装置装配在后轮组件上。上述结构的滑板车,车把和龙头立柱都设置了旋转锁定机构,滑板车折叠后整体宽度更小,滑板车高度很低,可以大幅度缩小滑板车的占地空间,但是,它的整体长度无法缩小,这使得携带不够方便,而且,这种结构的滑板车,不能获得直观的车辆运行时的性能参数,外形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它可以缩短整车的长度,便于携带,在行驶时,能够直观的观察车辆的运行性能,同时,提高了车辆的美观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滑板车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踏板架、固定在踏板架后端的后轮、固定在踏板架前端的转向柱管、插设在转向柱管内的转向立柱,所述转向立柱的底部连接前轮,转向立柱的顶端设有龙头立柱,所述龙头立柱的顶端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呈倾斜状,且向下倾斜的一端朝向驾驶者方向;龙头立柱的底端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插设在转向立柱的顶部,所述龙头立柱的前端具有截面为长腰形的嵌槽,所述嵌槽上固定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的上半部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灯罩,灯罩内设置照明灯,所述照明灯整体嵌设在安装孔内;所述前面板内端面的下半部设有容置槽,蜂鸣器安装在容置槽内,且在前面板上匹配容置槽的位置设有蜂鸣孔;所述龙头立柱的前端还设有牵引钩,所述牵引钩处于嵌槽的下方;所述龙头立柱的后端电路槽,在电路槽内安装电路控制装置,通过在电路槽上设置电路面板罩,从而将电路控制装置隐藏在电路槽内;所述转向立柱的左端、右端分别延伸有左控制把、右控制把,所述左控制把、右控制把分别连接有手把。

所述踏板架包括前踏板、中踏板与后踏板,所述前踏板与中踏板之间、中踏板与后踏板之间分别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内设有两个间隔的滚轮,两个滚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在转轴的中心铰接有铰链一,所述铰链一的另一端铰接铰链二的一端,铰链二的另一端铰接铰链三的一端,铰链三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设于中踏板,轨道设于前踏板与后踏板;所述前踏板、中踏板与后踏板的底部的两边分别设有共线的加强板,在加强板上设有贯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活动穿设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后轮的固定轴、转向转向柱管上。

所述前踏板、中踏板与后踏板的顶面设有若干平行的防滑条,在前踏板、后踏板的底面设有与防滑条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处于加强板的底面。

所述龙头立柱的截面为圆心,在龙头立柱的底部插接有蓄电池壳体,所述蓄电池壳体内设有若干导线穿设孔,导线穿设孔的上端对接第一连接插口,所述第一连接插口设于电路槽内并与电路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导线穿设孔的下端处于蓄电池壳体的底部,且在蓄电池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插口;导线连接第一连接插口与第二连接插口,且导线处于导线穿设孔内;所述蓄电池壳体内还设有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显示屏朝向驾驶者倾斜,驾驶者观察更加方便,照明灯整体嵌设在安装孔内,防水效果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踏板架上设置了伸缩装置,在收纳存放时,抽出支撑骨架,前踏板、中踏板与后踏板可相对靠拢,从而缩短长度;而在电动滑板车使用时,支撑骨架插入固定孔,为踏板架起到了足够的支撑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车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车的龙头立柱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车的龙头立柱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车的龙头立柱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车的前踏板与中踏板之间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车的前踏板与中踏板之间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车的前踏板与中踏板之间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车的龙头主体与蓄电池壳体之间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踏板架1、固定在踏板架1后端的后轮2、固定在踏板架1前端的转向柱管3、插设在转向柱管3内的转向立柱4,所述转向立柱4的底部连接前轮5,转向立柱4的顶端设有龙头立柱6,所述龙头立柱6的顶端设有显示屏7,所述显示屏7呈倾斜状,且向下倾斜的一端朝向驾驶者方向;龙头立柱6的底端设有连接法兰8,连接法兰8插设在转向立柱4的顶部,所述龙头立柱6的前端具有截面为长腰形的嵌槽9,所述嵌槽9上固定有前面板10;所述前面板10的上半部开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内设有灯罩12,灯罩12内设置照明灯(图中未画出),所述照明灯(图中未画出)整体嵌设在安装孔11内;所述前面板10内端面的下半部设有容置槽13,蜂鸣器(图中未画出)安装在容置槽13内,且在前面板10上匹配容置槽13的位置设有蜂鸣孔14;所述龙头立柱6的前端还设有牵引钩15,所述牵引钩15处于嵌槽9的下方,便于滑板车的拖行;所述龙头立柱6的后端设有电路槽16,在电路槽16内安装电路控制装置,通过在电路槽16上设置电路面板罩17,从而将电路控制装置隐藏在电路槽16内;所述转向立柱4的左端、右端分别延伸有左控制把18、右控制把19,所述左控制把18、右控制把19分别连接有手把20。

所述踏板架1包括前踏板21、中踏板22与后踏板23,所述前踏板21与中踏板22之间、中踏板22与后踏板23之间分别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轨道24,所述轨道24内设有两个间隔的滚轮25,两个滚轮25之间通过转轴26连接,在转轴26的中心铰接有铰链一27,所述铰链一27的另一端铰接铰链二28的一端,铰链二28的另一端铰接铰链三29的一端,铰链三29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座30上,所述固定座30设于中踏板22,轨道24设于前踏板21与后踏板23;所述前踏板21、中踏板22与后踏板23的底部的两边分别设有共线的加强板31,在加强板31上设有贯通的固定孔32,所述后轮2、转向柱管3上分别设有固定轴33,在固定轴33上设有与固定孔32匹配的支撑孔(图中未标注),支撑骨架34穿过支撑孔(图中未标注)、固定孔32且支撑骨架34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后轮2的固定轴33、转向柱管3的固定轴33上。

所述前踏板21、中踏板22与后踏板23的顶面设有若干平行的防滑条35,在前踏板21、后踏板23的底面设有与防滑条35相匹配的滑槽36;所述滑槽36处于加强板31的底面。

所述龙头立柱6的截面为圆心,在龙头立柱6的底部插接有蓄电池壳体37,所述蓄电池壳体37内设有若干导线穿设孔38,导线穿设孔38的上端对接第一连接插口39,所述第一连接插口39设于电路槽16内并与电路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导线穿设孔38的下端处于蓄电池壳体37的底部,且在蓄电池壳体37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插口40;导线连接第一连接插口39与第二连接插口40,且导线处于导线穿设孔38内;所述蓄电池壳体37内还设有蓄电池。导线通过导线穿设孔38使得电动滑板车的电机与电路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得以实现,又能保证蓄电池的正常安装。

在左控制把18与右控制把19上设置了多个触摸式控制按键,其中右控制把19上设有电源触摸键、密码开锁键,左控制把18上设有刹车触摸键。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在行驶时,前踏板21、中踏板22与后踏板23处于同一平面,支撑骨架34依次穿过后轮2固定轴33上的支撑孔(图中未标注),后踏板23、中踏板22、前踏板21的固定孔32以及转向柱管3固定轴33上的支撑孔(图中未标注),支撑骨架34的两端由于支撑在后轮2、转向柱管3的固定轴33上,获得了较好的支撑,为踏板0的承重提供了基础;当电动滑板车收纳时,从后轮2固定轴33的支撑孔(图中未标注)抽出支撑骨架34,然后向下压中踏板22,中踏板22相对前踏板21、后踏板23下移,当中踏板22下移的位移到达极限时,此时,中踏板22顶面的防滑条35匹配在前踏板21、后踏板23底面的滑槽36内,然后,推动中踏板22朝向前踏板21靠拢的方向移动,滚轮25在导轨0内向前滑动,从而使中踏板22收拢在前踏板21的下方,而后踏板23此时处于中踏板22的上方,以相同的方式朝向中踏板22靠拢,从而使后踏板23收拢在中踏板22的上方,最终完成踏板0的收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滑板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