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8845发布日期:2018-06-19 21:1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高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尤指一种自行车座垫、椅子座垫或桌子用的高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为符合骑乘者身高不同的需求,自行车的座垫高度需要设计为可调整。习用自行车座垫用的高度调整装置一般系安装在自行车的座管与座垫立管之间,藉由线性位移作动使座管与座垫立管两者相对位置可产生变化来调整座垫高度。习用自行车的座垫高度调整结构大致分为「机械式」、「气油压式」、及「混合式」等,其中「气油压式」的结构一般都需要利用一个制动组件来控制高度调整装置的开关,具体而论,需要操作制动组件使座垫的高度为可调整状态(即开阀状态)来调整座垫高度,且当座垫调整至预定高度时,再操作制动组件使座垫高度为固定状态(即闭阀状态)。

习用自行车的座垫高度调整装置在实施上虽然已能达成预期的调整效果,然而,藉由制动组件的操作来控制油路的开阀或闭阀状态,造成座垫高度调整装置的结构复杂、组装麻烦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缘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调整装置,该高度调整装置适用于自行车座垫、椅子座垫或桌子的高度调整,且具有操作简易、结构简单且成本降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缸体,其包含一上端及一下端,该缸体的内部具有邻近该上端的一气室及邻近该下端的一油室;

一作动杆,其包含在一纵向分隔的内段与外段,该作动杆的内段容纳在该缸体内且该作动杆可沿着该纵向相对该缸体位移,该内段具有一缩减外径的底部,该底部设有一上环槽及一与该上环槽分隔的下环槽,该作动杆的外段延伸出该缸体的上端外侧;

一活塞,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内段的底部且位在该缸体内,该活塞与缸体之间具有一外部油路通道,该活塞与该作动杆之间具有一内部油路通道,该外部油路通道与该内部油路通道用以提供该油室内的油流通,该活塞的外周围设有一第一缩小段及一第二缩小段,该第一缩小段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缩小段,该活塞的内部设有一能与该作动杆的上环槽或下环槽对齐的环凹槽;

一外O型环,其安装在该活塞的外周围且受限在该第一缩小段与第二缩小段之间;

一内O型环,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内段的底部且能容纳在该上环槽或下环槽内定位,该内O型环能受该作动杆带动而容纳在该活塞的环凹槽内或是与该凹槽分离;

一垫片,其安装在活塞的外周围以定位该活塞且将外O型环限制在该第一缩小段与第二缩小段的位置;及

一底座,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底部且位在该活塞的下方,该底座与该活塞分隔且能相对该活塞移动而接触该活塞,

其中当该作动杆向上移动时,该外O型环会位在该第二缩小段的外周围而使该外部油路通道打开,且当该作动杆向下移动时,该外O型环会位在该第一缩小段的外周围而使该外部油路通道关闭;

其中当该内O型环容纳在该活塞的环凹槽内时,该内O型环会封闭该内部油路通道,使得该作动杆不能相对该缸体向下移动,但能相对该缸体向上移动,且当该内O型环脱离该活塞的环凹槽时,该内部油路通道开放,使得该作动杆能相对该缸体向下与向上移动。

其中,该垫片与该底座之间设有一弹簧。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不用额外设置制动组件来控制油路的开阀或闭阀,因而,较先前技术具有结构简化、组装容易及成本降低的优点,此外,只需操作座垫的上升及/或下降就可直接进行座垫的高度调整,在操作上相当便利,具有相当的进步性。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参照所附图式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图1的高度调整装置的一剖视图。

图3:显示图1的高度调整装置的一局部分解图。

图4:显示图3的活塞组件的元件分解图。

图5:显示图2的高度调整装置的作动杆向上移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显示图5的作动杆向下移动的示意图。

图7:显示图6的作动杆向下移动至一低点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显示图7的作动杆更进一步向下移动的示意图。

图9:显示图8的作动杆向上移动的示意图。

图10:显示图9的作动杆向下移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仅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所附图式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结构内容说明如下:

图1至图4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度调整装置10,该高度调整装置10可用来安装在一自行车架的座管(未图示)内,使得自行车的座垫高度为可调整。然而,该高度调整装置10亦可实施安装于一椅子座垫或一桌子,致使获致缓降的功能。该高度调整装置10包含一缸体12、一作动杆14及一活塞组件16。该缸体12包含一上端18及一下端20,该缸体12的内部具有邻近上端18的一气室22及邻近下端20的一油室24,该上端18的内部具有培林26、油封28与油封座30。该下端20具有一开口32且结合一底盖34,该底盖34的内面36具有一凹部38,该下端20的内部具有一抵压环40,该抵压环40抵靠该底盖34的内面36。再者,该缸体12的内壁设有一阻挡部41,在本实施例中,该阻挡部41为形成在该缸体12内壁的一环状凸缘。

该作动杆14包含在一纵向分隔的内段42与外段44,该作动杆14的内段42容纳在该缸体12内且该作动杆14可沿着该纵向相对该缸体12位移。该内段42具有一阶部46以界定一减缩外径的底部47(见图3)。该内段42的底端48结合一螺帽50,且该内段42的底部47在该底端48与该阶部46之间设有一上环槽52及一下环槽54,该下环槽54的下端与该上环槽52的下端分隔一第一距离(D1)。该作动杆14的外段44延伸出该缸体12的上端18外侧且系可操作地和一自行车的座垫(未图示)结合,使得该作动杆14得以透过该座垫的操作来上下移动。

该活塞组件16包含一活塞56、一外O型环58、一内O型环60、一垫片62、一底座64以及一弹簧66。该活塞56的中间具有可供该作动杆14的内段42的底部47穿过的一穿孔68。该活塞56套装在该作动杆14的底部47且位在该缸体12内,使得该活塞56与缸体12之间具有一外部油路通道69(见图6),且该活塞56与该作动杆14之间具有一内部油路通道70(见图6)。当该作动杆14相对该缸体12做升降移动时,该缸体12的油室24内的油可透过该外部油路通道69与该内部油路通道70流通。该活塞56的顶面71系可与该内段42的阶部46接触或分离,且该活塞56的顶面71设有可作为油路的数个凹槽72。该活塞56的外周围设有第一缩小段74、第二缩小段76及第三缩小段78,第一缩小段74的外径大于第二缩小段76与第三缩小段78,且第二缩小段76的外径大于第三缩小段78,使得该活塞56具有由上往下渐缩小的外径。该穿孔68的孔壁在邻近该活塞56的底端设有一环凹槽80,该环凹槽80可与该作动杆14的上环槽52或下环槽54对齐。该外O型环58安装在该活塞56的外周围且受限在该第一缩小段74与第二缩小段76之间,当该外O型环58位在该第一缩小段74时,该外O型环58会封闭该活塞56与该缸体12之间的外部油路通道69,当该外O型环58位在该第二缩小段76时,该外部油路通道69将会开放。

该内O型环60套装在该作动杆14的底部47且可容纳在该内段42的上环槽52或下环槽54内定位。再者,该内O型环60系可受该作动杆14带动而容纳在该活塞56的环凹槽80内或是与该环凹槽80分离。当该内O型环60容纳在该活塞56的环凹槽80内时,该内O型环60封闭该活塞56与该作动杆14之间的内部油路通道70,当该内O型环60脱离该活塞56的环凹槽80时,该内部油路通道70将会开放。

该垫片62安装在活塞56的外周围用以定位活塞56且将外O型环58限制在该第一缩小段74与第二缩小段76的位置。该垫片62的周围设有数个缺口82,使得垫片62具有可供油液流通的空隙。在本实施例中,该垫片62安装在该活塞56的第三缩小段78处且藉由该弹簧66定位,然而,该垫片62也可利用其它结构来定位(例如以C型扣来取代该垫片62)。

该底座64的中间具有可供该作动杆14的底部47穿过的一穿孔84。该底座64套装在该作动杆14的底部47且位在该活塞56的下方。该底座64系设为与该活塞56分隔一第二距离(D2)且可相对该活塞56移动而接触该活塞56。在本实施例中,该弹簧66安装在该垫片62与该底座64之间以施加偏压给该底座64,使得该底座64可受弹力而与该活塞56分隔该第二距离且抵于该螺帽50定位,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不用弹簧。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距离(D2)与该下环槽54与该上环槽52分隔的第一距离(D1)相等。再者,该底座64的外周围具有至少一切边86,使得该底座64与该缸体12之间具有可供油液流通的空隙。

在图2中显示该作动杆14向上移动到一高点位置,使得活塞56接触该缸体12的阻挡部41而受阻挡无法向上移动,且显示该内O型环60封闭该内部油路通道70。图5中显示在此高点位置再进一步使该作动杆14向上移动时,该底座64会与该活塞56接触而形成一定位点,且使得该下环槽54与该活塞56的环凹槽80对齐,因而,该内O型环60会落在该下环槽54与该活塞56的环凹槽80内。图6中显示在图5的状态下使该作动杆14向下移动时,该底座64会与该活塞56分离,且结合在该下环槽54内的内O型环60将会脱离该活塞56的环凹槽80,使得该内部油路通道70打开,因而,该作动杆14可以顺利向下移动。要说明的是,当该作动杆14向下移动时,该外O型环58会位在该第一缩小段74的外周围而封闭该外部油路通道69。

图7中显示在图6的状态下使该作动杆14向下移动到一低点位置,使得底座64接触该抵压环40而受阻挡无法向下移动。图8中显示在此低点位置再进一步使该作动杆14向下移动时,该活塞56会与该底座64接触而形成一定位点,且使得该上环槽52与该内O型环60对齐,因而,该内O型环60会落在该上环槽52内。图9中显示在图8的状态下使该作动杆14向上移动时,该活塞56会与该底座64分离,且结合在该上环槽52内的内O型环60会位在该活塞56的环凹槽80,使得该内部油路通道70关闭,因而,该作动杆14能向上移动,但不能向下移动。因为,在图9的状态将该作动杆14向下移动时,该外O型环58会位在该第一缩小段74的外周围而封闭该外部油路通道69(见图10),使得该外部油路通道69与该内部油路通道70都被封闭,因而,油室24中的油就不能经由该外部油路通道69或该内部油路通道70向上流动,所以,被该作动杆14间接支撑的座垫在高度位置将会固定(即不能向下移动,所以骑乘者可稳固地坐在座垫上)。另一方面,在图9的状态将该作动杆14向上移动时,该外O型环58会位在该第二缩小段76的外周围而使该外部油路通道69打开(如图9所示),因而,油室24中的油就能经由该外部油路通道69向下流动。所以,骑乘者只要操作座垫使该作动杆14向上移动,就可将座垫上升到一所要的高度位置,且当坐垫向上调整到所要的高度位置后,若骑乘者乘坐在座垫上时,座垫将会固定在调整后的高度位置上(即该外O型环58会回到该第一缩小段74的外周围而封闭该外部油路通道69)

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整装置10应用在自行车的座垫高度调整的实施上,如上所示,当作动杆14与活塞组件16位在图9所示的状态时,骑乘者可以轻易地将座垫往上调整高度,亦即,只要施力操作坐垫或是其他与作动杆14结合的元件使作动杆14向上移动,就可将座垫上升到所要的高度位置,上升高度的调整作业相当便利。另一方面,当作动杆14与活塞组件16位在图9所示的状态时,骑乘者也可以轻易地将座垫往下调整高度,亦即,只要施力操作坐垫或是其他与作动杆14结合的元件将作动杆14向上移动到图5所示的高点位置,使得该内部油路通道70打开,接着,将作动杆14向下移动到图8所示的低点位置,使得该内部油路通道70关闭,接着,就可将座垫向上调整到所要的高度位置(因为作动杆14已位在低点位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成的高度调整装置10不用额外设置制动组件来控制油路的开阀或闭阀,因而,较先前技术具有结构简化、组装容易及成本降低的优点,此外,只需操作座垫的上升及/或下降就可直接进行座垫的高度调整,在操作上相当便利,具有进步性。

在前述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仅是就一特定实施例做描述,而依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仍可有多种变化或修改。是以,对于熟悉此项技艺人士可作的明显替换与修改,仍将并入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