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4855发布日期:2018-06-30 03:1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式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中的转向器,具体是一种整体式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循环球动力转向器总成附带的自动形成卸荷阀为分体式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11是行程阀座一,12是齿条活塞A,13是行程阀杆一,14是弹簧一,15是导向杆一。即行程阀座一11、行程阀杆一13、弹簧一14和导向杆一15是分开布置在齿条活塞A12内部。

分体式结构对转向器10的齿条活塞A12深孔要求较为严格,若尺寸及粗糙度超差,极易造成整车在转向卸荷过程中出现转向不平顺等现象。整车转向不平顺,提升整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使整车在转向卸荷过程中平顺,提升整车安全性,特提出一种整体式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整体式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包括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的齿条活塞一端设有左行程阀座,另一端设有右行程阀座,左行程阀座和右行程阀座之间的空腔内设有套筒,套筒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套有弹簧,导向杆在左行程阀座的一端设有行程阀杆,行程阀杆延伸至左行程阀座内,通过套筒将导向杆、弹簧和行程阀杆集成为整体式卸荷阀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套筒内壁两端安装左行程阀座和右行程阀座处的粗糙度为Ra1.6,套筒内壁与行程阀杆配合处的粗糙度为Ra6.3。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分体式卸荷阀结构集成在套筒内部;对于齿条活塞内孔粗糙度要求降低,由Ra6.3降为Ra12.5; 采用整体式卸荷阀,在总成装配工艺方面,减少装配工序,加快节拍,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减小漏装带来的风险;整车在转向卸荷过程中,平顺性更好,提升了整车的安全性,给用户带来更好是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原卸荷阀为分体式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式卸荷阀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总成结构剖视图。

图中 1是齿条活塞,2是左行程阀座,3是行程阀杆,4是套筒,5是弹簧,6是导向杆,7是右行程阀座,8是定位面,9是安装口,10是转向器总成,11是行程阀座一,12是齿条活塞A,13是行程阀杆一,14是弹簧一,15是导向杆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2/3所示。

一种整体式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包括转向器10,所述转向器10的齿条活塞1一端设有左行程阀座2,另一端设有右行程阀座7,左行程阀座2和右行程阀座7之间的空腔内设有套筒4,套筒4内设有导向杆6,导向杆6上套有弹簧5,导向杆5在左行程阀座2的一端设有行程阀杆3,行程阀杆3延伸至左行程阀座2内,通过套筒4将导向杆6、弹簧5和行程阀杆3集成为一体式结构。

套筒4内壁两端安装左行程阀座2和右行程阀座7处的粗糙度为Ra1.6,套筒4内壁与行程阀杆3配合处的粗糙度为Ra6.3。

在安装时在转向器10内的齿条活塞1一端设有定位面8.然后从安装口9将上述总成装入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式自卸荷阀结构,在总成装配工艺方面,由原先多个零件装配改为装配一个整体式卸荷阀分总成,减少装配工序,加快节拍,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减小漏装带来的风险;整车在转向卸荷过程中,平顺性更好,提升了整车的安全性,给用户带来更好是使用体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