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0151发布日期:2019-04-03 03: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车身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从底板连续至前围板的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考虑一种用于在车辆因正面碰撞而发生了变形时,缓和前座乘员的下肢受到的荷载的车身构造。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车身构造:在底板或前围板的上弯部(乘员下肢处的底板面的水平部与从水平部前端向前方且向上方倾斜的底板面的倾斜部之间的弯曲部)沿前后配置两个前围横梁,将沿着底板架配置于上方的加强架的前端与这两个前围横梁结合来强化上弯部,在正面碰撞时,使通过从车辆前部延伸的前侧车架向车室传递的碰撞荷载分散于加强架和前围横梁。

并且,通过成为这样的强化上弯部的车身构造,在正面碰撞时,抑制了车室中乘员的下肢部分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924331号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强化上弯部的车身构造中,在正面碰撞时上弯部不会变形,但加强架后方的强度低的部位会折曲,会以该强度低的部位为支点以大的旋转半径旋转。由于这样的旋转,接近下肢的车身部位朝向下肢的变形量与以上弯部为支点的情况相比增大。接近下肢的车身部位是图1的附图标记85a的后方侧的部位,是恰好与车宽方向外侧的下肢对峙的车身部位。在轮拱形状的向下肢侧突出的部位,在左舵车中,左脚侧的前围下构件或底板的车室部位与之相当。关于加强架的后方的强度低的部位,若该加强架被沿前后分割则其接合部位(图1的与下纵梁结合的斜支撑件与加强架的结合部附近)、冲压加工的定位和/或电泳涂料的排液孔(图1的加强架的上表面的孔)等与之相当。

在为了降低这样的朝向下肢的变形量而通过使加强架的板厚增加或增多加强部件来提高强度的结构中,会导致车辆重量增大,并且制造成本增大。

另外,在将弱的地方一个一个逐步加强的做法中,存在在预想之外的部位产生超出预想的变形的隐患。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方面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车辆重量及制造成本的增加、且在车辆碰撞时能够在预想的部位产生变形来吸收碰撞荷载的车身构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车身构造,具备:前围板,其由沿着车宽方向配置且划分出动力室和车室的板状部件构成;底板,其由与该前围板的下缘连续且构成该车室的底板面的板状部件构成;前侧车架,其至少在前围板的面向动力室的外板面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加强架,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至少在底板的面向车室的内板面上,至少一部分与该前侧车架重叠;以及前围板加强部件,其配置在面向车室的内板面上,该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加强架的前端配置至上弯部,前围板加强部件具备至少沿着前侧车架的倾斜部配置的前侧车架加强部,使上述加强架与前围板加强部件的前侧车架加强部之间隔开规定间隔而设定为脆弱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辆重量及制造成本的增加、且在车辆碰撞时能够在预想的部位产生变形来吸收碰撞荷载的车身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车身的驾驶席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车身的从下表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4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车身的驾驶席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道部分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6是表示下纵梁与下侧前围横梁的连结结构的、从车室侧观察到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下纵梁与下侧前围横梁的连结结构的、从车外侧观察到的主要部分截面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安装底板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车身的驾驶席部分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车身的驾驶席部分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适当参照附图详细进行说明。对相同结构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的车辆v如图1、图2所示,在车身的前部设有收容发动机等动力源的动力室r1,供乘员乘坐的车室r2邻接于动力室r1的后方。

另外,车辆v具备前围板10、底板20、下纵梁30、通道部件40、前侧车架50、加强架60、副车架70及前围板加强部件80。

此外,车身构造1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左侧(驾驶席侧)的构造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前围板10由通过冲压加工等成形为规定形状的板状部件构成,划分出动力室r1和车室r2,并形成车室r2的前端部。

另外,前围板10具备前板部11、倾斜部12、地板部13、车轮罩部14及切缺部15。

前板部11以板面面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在车辆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上延伸。

倾斜部12从前板部11的下端朝向车辆后方向下方倾斜,延伸至车室r2的底板面的高度。

地板部13从倾斜部12的下端(后端)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构成车室r2的底板面的一部分。另外,在地板部13的后端部接合有底板20。在此将上述倾斜部12与地板部13之间的弯曲部称为上弯部。

车轮罩部14如图4所示,设定于前围板10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构成将车辆v的前轮(未图示)的上半部分覆盖的车轮罩(未图示)的一部分。另外,车轮罩部14以跨着前板部11和倾斜部12的方式,形成为向车室r2侧鼓出的球面形状,是接近下肢的车身部位。

切缺部15由在前围板1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下开口的コ字形状的切缺构成,在前板部11、倾斜部12及地板部13的范围形成。并且,在切缺部15上接合有后述的通道部件40。

底板20由通过冲压加工等成形为规定形状的板状部件构成,构成了车室r2的底板面。另外,在底板20上,在车宽方向的外侧端缘,下纵梁30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而且,在底板20上,在其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分,通道部件40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底板20上,在车宽方向上位于下纵梁30与通道部件40之间的车室r2侧的板面上,加强架60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下纵梁30示出了内构件,由与未图示的外构件一起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具有棱柱形状的中空部件构成。并且,下纵梁30构成了车室r2的底板面中的侧缘部分。另外,下纵梁30的前端部分与前围板10的车宽方向端部(左右端部)接合。

如图1、图2、图5所示,通道部件40在底板20中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另外,通道部件40通过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顶板部41、和从顶板部41的车宽方向的两端缘向下方延伸的一对侧壁部42,而具备向下开口的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槽形状。

而且,通道部件40由前侧通道40f和后侧通道40r构成。

前侧通道40f以顶板部41越趋向后方而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与一对侧壁部42一起形成槽形状(コ字槽)。

另外,前侧通道40f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设有通道支撑件43。

通道支撑件43是用于防止コ字槽的开口缘的间隔扩大的结构。通道支撑件43由形成于顶板部41的顶板加强筋部44、和配置在前侧通道40f的コ字槽内的支撑部件45构成。

顶板加强筋部44在前侧通道40f的顶板部41中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由具有向车室r2侧凸出的截面コ字形状的突条构成。

支撑部件45是使带状板材与前侧通道40f的コ字槽内表面形状匹配地折曲成コ字形状的部件,设置在前侧通道40f的コ字槽内的与顶板加强筋部44重叠的部位。

另外,支撑部件45具备支撑加强筋部46。

支撑加强筋部46在带状板材中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从一方的侧壁部42通过顶板部41向另一方的侧壁部42延伸,由具有向车室r2的相反侧凸出的截面コ字形状的突条构成。并且,通过顶板加强筋部44和支撑加强筋部46形成了闭合空间。

后侧通道40r与前侧通道40f的后方连续,顶板部41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具有大致水平的コ字槽形状。并且,在顶板部41的前端缘和一对侧壁部42的前端缘,形成有从槽形状的内侧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未图示),这些凸缘部与前围板10的切缺部15接合。另外,从槽形状的开口缘部(侧壁部42的下端缘)向车宽方向伸出的凸缘部与左右的底板20接合。

此外,在通道部件40的槽内部,收纳有传动轴(未图示)、排气管(未图示)等。

如图1、图2所示,前侧车架50由一对部件构成。各前侧车架50在从前围板10到底板20范围内的动力室r1侧的板面上,以隔着通道部件40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相互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设置。

另外,各前侧车架50具备支承腕部51、弯曲部52。

支承腕部51由形成为大致四棱柱形状的中空骨架部件构成,在动力室r1内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呈水平地配置,支承发动机等动力源装置(未图示)。

弯曲部52从支承腕部51的后端连续形成至上述上弯部,在前围板10和底板20的范围内,在面向动力室r1的外板面fr1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弯曲部52在前围板10和底板20的前端部的范围内,具有朝着面向动力室r1的外板面fr1开口的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槽形状,从槽形状的开口缘部分向车宽方向伸出的凸缘部52a与外板面fr1接合。并且,弯曲部52与外板面fr1一起形成截面四边形形状的闭合截面。

另外,弯曲部52具有安装托架53及加强板54、55(参照图3)。

安装托架53由用于支承副车架70的托架构成,隔着前围板10而设置在后述的前围板加强部件80的相反侧(动力室r1侧)。

副车架70与支承腕部51一起支承动力源装置。并且,在碰撞时,当设定值以上的荷载(碰撞荷载)施加于副车架70时,副车架70从安装托架53脱离,使动力源装置从车辆v分开。

加强板54、55配置在弯曲部52的槽内,该弯曲部52隔着前围板10,而位于配置有后述的凸缘部85a的部位的相反侧。并且,加强板54、55与弯曲部52的槽内的、槽形状的两侧壁及底壁接合。

也就是说,前围板加强部件80和安装托架53相对地配置,在彼此相对的凸缘间配置加强板54、55,在弯曲部52内形成有长方体状的闭合空间。

加强架60如图1、图3、图4所示,在前围板10的上弯部和底板20的范围内,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在面向车室r2的内板面fr2上延伸。另外,加强架60具有加强架主体61面向底板20且向下开口的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槽形状,经由从开口缘部分向车宽方向伸出的凸缘部62而与底板20接合。

加强架60的前端部分在俯视下与前侧车架50的后端部分重叠,并且加强架60在与前围板加强部件80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

另外,加强架60以前端部分(接近脆弱部17这一侧的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下纵梁30的前端部分(前围板10侧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参照图4的辅助线l1)。

并且,前围板10及前侧车架50中的在前围板加强部件80与加强架60之间的部位被设定为与其他部位相比强度低的脆弱部17(易变区域:相对于外力而优先变形的区域)。

而且,加强架60的前端部分与前侧车架50的后端部分的相互重叠的部位处的面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的截面面积被设定成分别小于其他部位的截面面积。

在此基础上,而且,各槽形状(高度尺寸)平滑地变化,使得由前侧车架50和前围板10形成的闭合截面的截面面积与由加强架60和前围板1o形成的闭合截面的截面面积之和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固定。

前围板加强部件80如图4所示,由配置在前围板10的内板面fr2上的多个加强部件(中心纵架81、上横梁82、制动主液压缸安装托架83、上前围横梁84及下前围横梁85)构成。

中心纵架81由隔着通道部件40配置的左右一对部件构成,在构成通道部件40的顶板部41与一对侧壁部42的边界的棱线部分的延长线l2上(车辆上下方向),在前板部11的车室r2侧板面上平行地配置。

中心纵架81具有面向前板部11向前开口的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槽形状,经由从开口缘部分向车宽方向伸出的凸缘部81a而与前围板10接合。

上横梁82由隔着通道部件40配置的左右一对部件构成,在成为前侧通道40f的顶板部41中的前端缘与前板部11的边界的棱线部分的延长线l3上(车宽方向),配置在前板部11的车室r2侧板面上。

上横梁82具备面向前板部11向前开口的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槽形状,经由从开口缘部分向上下方向伸出的凸缘部82a而与前围板10接合。

制动主液压缸安装托架83位于驾驶席侧的加强架60的前端侧延长线(车辆前后方向)上,且在与上横梁82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分连结的状态下配置于前板部11的车室r2侧板面上。

上前围横梁84由隔着通道部件40配置的左右一对部件构成,车宽方向上的车内侧端部位于成为前板部11与倾斜部12的边界部分的车室r2侧板面上,并且与制动主液压缸安装托架83的下方邻接。

另外,上前围横梁84随着趋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从前板部11与倾斜部12的边界部分位于车轮罩部14上。

并且,上前围横梁84具备面向前围板10向前开口的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槽形状,经由从开口缘部分向上下方向伸出的凸缘部84a而与前围板10接合。

下前围横梁85由隔着通道部件40配置的左右一对部件构成,在从下纵梁30到前侧通道40f的范围内,沿着车宽方向配置在前围板10的车室r2侧板面上。另外,下前围横梁85位于上前围横梁84的下方(后方),并且沿着车轮罩部14与倾斜部12的边界部分在倾斜部12上沿车宽方向延伸。

下前围横梁85具备面向前围板10向前开口的截面大致l字形状的槽形状,经由从开口缘部分向上下方向伸出的凸缘部85a而与前围板10接合。另外,下前围横梁85在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具备外侧凸缘部85b,在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具备内侧凸缘部85c。

外侧凸缘部85b如图6、图7所示,由从l字形状的纵壁部向车辆后方折曲的折片构成。并且,外侧凸缘部85b从下纵梁30的前端插入到下纵梁30的柱内,与下纵梁30的端部内表面接合。

内侧凸缘部85c由向l字形状的外侧伸出的折片构成。并且,内侧凸缘部85c与前侧通道40f的设置有通道支撑件43的侧壁部42的部位接合。

也就是说,驾驶席侧的下前围横梁85与副驾驶席侧的下前围横梁85在中间夹着通道支撑件43而将左右两侧的下纵梁30相连。

另外,下前围横梁85在俯视观察时,在与前侧车架50重叠的部位,以重叠于上横梁82的方式具备向上方(前方)延伸的架桥部85d。

因此,沿着前侧车架50,从前方(上方)朝向后方(下方),制动主液压缸安装托架83、上前围横梁84、架桥部85d、下前围横梁85连续,而且隔着脆弱部17延伸有加强架60。

也就是说,在供前侧车架50延伸的前围板10及底板20中的部位的车室r2侧板面上,除了脆弱部17以外,配置有加强部件。

前围板加强部件80如图8所示,将前述的各加强部件组合,构成了车轮罩加强部80a、前侧车架加强部80b、转向轴开口周围加强部80c。

车轮罩加强部80a以由上下的前围横梁包围的四边形区域构成。并且,车轮罩加强部80a在发生小偏置碰撞a(小面积重叠碰撞)时,产生反力。

前侧车架加强部80b在前围板10及底板20中的、供前侧车架50延伸的部位的车室r2侧板面上,配置有制动主液压缸安装托架83、上下的前围横梁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前侧车架加强部80b对于全平面正面碰撞b的施加于前侧车架的外力,产生反力。

转向轴开口周围加强部80c以由上下的前围横梁、制动主液压缸安装托架83、上横梁82、中心纵架81、通道支撑件43包围的四边形区域构成。

并且,转向轴开口周围加强部80c在由于碰撞而动力源装置在动力室r1内后退并碰撞到了前围板10时c,产生反力。

接下来,参照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的正面碰撞时的动作。

由于小偏置碰撞、全平面正面碰撞等前方碰撞、及这些形式的碰撞而导致在前侧车架50和副车架70中输入了碰撞荷载。

在输入到前侧车架50和副车架70的碰撞荷载的大小为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副车架70从车架脱离,前侧车架50以脆弱部17(易变区域)为中心折曲。

输入到前侧车架50的碰撞荷载作为经由支承腕部51将前围板10的前板部11向后方推压的荷载而发挥作用。

此时,在输入的碰撞荷载比规定值小的情况下,前侧车架50及前围板10在发生挠曲等弹性变形后,恢复到碰撞前的形状。然而,在输入的碰撞荷载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前侧车架50及前围板10以强度比其他部位低的脆弱部17产生折曲,变形为附图标记50a的形状。

另外,在输入到副车架70的碰撞荷载超过了与前述不同的规定值的情况下,副车架70从安装托架53脱离。

以上说明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中,加强架60在与下前围横梁85(前围板加强部件80的前侧车架加强部80b)之间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并且,前围板10及前侧车架50中的、在前围板10与加强架60之间的部位被设定为强度比其他部位低的脆弱部17。

由此,在车辆v发生碰撞而在前侧车架50和前围板10中输入有碰撞荷载时,前侧车架50和前围板10以脆弱部17折曲,与后方的上弯部处的折曲变形相比缩小旋转半径,能够降低车室(车轮罩部)向下肢的变形量。

另外,不会为了设定脆弱部17而新追加加强部件,因此不会使车辆重量及制造成本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中,加强架60和前侧车架50的、相互重叠的部位的面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的截面面积被设定为小于其他部位。

由此,能够确保针对前后方向的碰撞荷载的充分刚性,同时能够实现加强架60的轻量化,并且能够以脆弱部17变形。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中,下前围横梁85(前围板加强部件80)经由所具备的凸缘部85a而配置在前围板10上。并且,在前侧车架50上,隔着前围板10在配置有凸缘部85a的部位的相反侧,设有加强板54、55。

由此,能够提高脆弱部17的前围板10侧周边的刚性。并且,由于脆弱部17与其周边的刚性差变大,所以能够通过车辆v发生碰撞时的碰撞荷载更可靠地在脆弱部17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中,前侧车架50在隔着前围板10与下前围横梁85(前围板加强部件80)相对的部位,具备支承副车架70的安装托架53。

通过在安装托架53支承副车架70,车辆v发生碰撞时的碰撞荷载除了从前侧车架50输入以外,还经由副车架70输入到前围板10。

由此,碰撞荷载不会集中于一个部位,会分散地输入到前围板10,因此抑制在所输入的部位的变形,能够更可靠地在脆弱部17变形。

另外,由于碰撞荷载输入到脆弱部17附近,所以从输入的部位到脆弱部17之间能够变形的区域变少,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在脆弱部17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中,下前围横梁85(前围板加强部件80)具备截面大致l字状的槽形状,经由槽形状的开口缘具备的凸缘部85a而配置在前围板10上。

因此,由下前围横梁85(前围板加强部件80)和前围板10形成了三角形的闭合截面。

由此,能够以更小的设置空间配置下前围横梁85(前围板加强部件80),并且无论碰撞荷载的输入方向如何,都能够稳定发挥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中,加强架60配置成前端部分(接近脆弱部17这一侧的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下纵梁30的前端部分(前围板10侧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参照图4的辅助线l1)。

因此,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碰撞,能够提高脆弱部17的底板20侧周边的刚性。

由此,脆弱部17与其周边的刚性差变大,能够通过车辆v发生碰撞时的碰撞荷载更可靠地在脆弱部17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中,下前围横梁85(前围板加强部件80)在车宽方向的外端具备的外侧凸缘部85b与下纵梁30的内表面接合,在车宽方向的内端具备的内侧凸缘部85c与通道支撑件43接合。

由此,输入到下前围横梁85(前围板加强部件80)的冲击荷载传递到下纵梁30和通道支撑件43,因此能够增大可由前围板加强部件80吸收的冲击能量。

另外,由此,在下前围横梁85(前围板加强部件80)中,使得以下纵梁30的前端部分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输入了车辆v发生碰撞时的冲击荷载,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在脆弱部17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中,前围板加强部件80由多个加强部件构成,各加强部件被配置成至少一部分与前侧车架50重叠。

由此,能够进行针对全偏置正面碰撞及小偏置碰撞(小面积重叠碰撞)的碰撞荷载的吸收。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中,前围板10具备地板部13,为经由地板部13将底板20安装于前围板10的结构。

因此,如图10所示,能够在前围板10上预先安装了前围板加强部件80的状态下,将底板20安装到前围板10。

由此,能够减少制造工序、提高生产率,并且容易设定脆弱部17。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中,各槽形状平滑地变化,使得由前侧车架50和前围板10形成的闭合截面的截面面积与由加强架60和前围板10形成的闭合截面的截面面积之和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固定。

因此,能够在从前侧车架50到加强架60的范围内,减小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刚性不均。

由此,能够明确形成脆弱部与其他部位的刚性差,因此在输入了碰撞荷载时,能够更可靠地在脆弱部17变形。

此外,前侧车架加强部80b只要是沿着前侧车架配置在前围板的室内侧的加强板即可。除了实施例的上前围横梁84、下前围横梁85、架桥部85d以外,还可以使架桥部85d从制动主液压缸安装托架83的下方延长。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车身构造

10前围板

12倾斜部

13地板部

17脆弱部

20底板

30下纵梁

40通道部件

43通道支撑件

50前侧车架

52a凸缘部

53安装托架

54、55加强板

60加强架

62凸缘部

70副车架

80前围板加强部件

85a凸缘部

85b外侧凸缘部

85c内侧凸缘部

fr1外板面

fr2内板面

r1动力室

r2车室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车身构造,具备:

前围板,其由沿着车宽方向配置且划分出动力室和车室的板状部件构成;

底板,其由与所述前围板的下缘连续且构成所述车室的底板面的板状部件构成;

前侧车架,其至少在所述前围板的面向所述动力室的外板面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加强架,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至少在所述底板的面向所述车室的内板面上,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前侧车架重叠;以及

前围板加强部件,其设在面向所述车室的内板面上,

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架的前端配置至上弯部,

所述前围板加强部件经由所述前围板加强部件所具备的凸缘部而配置在所述前围板上,

所述前围板加强部件具备至少沿着所述前侧车架的倾斜部配置的前侧车架加强部,

设定有使所述加强架与所述前围板加强部件的所述前侧车架加强部之间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的脆弱部,

所述前侧车架在隔着所述前围板与配置有所述凸缘部的部位的相反侧具备加强板,

所述前侧车架在隔着所述前围板与所述前围板加强部件相对的部位具备由所述加强板支承的安装托架,

所述安装托架在所述脆弱部的前方支承在所述动力室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副车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架和所述前侧车架的相互重叠的部位处的面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的截面面积被设定成分别比其他部位小。

3.(删除)

4.(删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围板加强部件具备截面大致l字状的槽形状,

所述前围板加强部件经由槽形状的开口缘具备的凸缘部而配置在所述前围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在车宽方向的端缘部分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

所述加强架的接近所述脆弱部这一侧的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下纵梁的所述前围板侧的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围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具备通道部件,所述通道部件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向下开口的槽形状,

所述通道部件具备折曲成波板状的通道支撑件,

所述前围板加强部件在车宽方向的外端具备的外侧凸缘部与所述下纵梁的内表面接合,在车宽方向的内端具备的内侧凸缘部与所述通道支撑件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围板加强部件由多个加强部件构成,

所述加强部件被配置成一部分与前侧车架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围板具备:

从所述动力室侧朝向所述车室侧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和

从所述倾斜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地板部,

所述前围板经由所述地板部与所述底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车架具备面向所述前围板开口的槽形状,

所述加强架具备面向所述前围板开口的槽形状,

各槽形状平滑地变化,使得由所述前侧车架和所述前围板形成的闭合截面的截面面积与由所述加强架和所述前围板形成的闭合截面的截面面积之和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固定。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中国专利局pct处:

以下是根据

pct第19条

□pct第28条/pct第41条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附件

所作修改的说明,其中

1.用修改后的权利要求第1-10项替换

原权利要求第1-10项;

2.用修改后的说明书第______页替换

原说明书第______________页;

3.用修改后的附图第________页替换

原附图第_______________页。

4.用修改后的摘要_________替换

原摘要_________________。

具体修改请见替换页。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2019年2月2日

基于条约第19条(1)的说明

在权利要求1为独立权利要求的状态下,改为将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4的技术特征及国际公开文本第0020段、图3、图9所公开的结构与其组合。

删除了权利要求3、4。

权利要求1-10的技术方案中具有的“所述前侧车架在隔着所述前围板与配置有所述凸缘部的部位的相反侧具备加强板,所述前侧车架在隔着所述前围板与所述前围板加强部件相对的部位具备由所述加强板支承的安装托架,所述安装托架在所述脆弱部的前方支承在所述动力室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副车架”这一特征,在国际检索报告所引用的文件1-3中均没有记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