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682阅读:5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处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的走入千家万户,经济型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成本控制已成为汽车生产厂家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方面。汽车副车架与承载式车身之间刚性连接的车在经济型轿车中应用广泛,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等优势。

汽车传统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处的结构一般是副车架上板和下板直接焊合组合成类似管型结构。或参见图1,在副车架上板1a、副车架下板1b之间再焊接一个连接套管2,连接套管为圆柱形管结构,连接套管两端分别与副车架上板1a和副车架下板1b贴合。还有的是只有一个副车架上板直接冲成U型结构的单层板结构,这些结构易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但存在局部刚度不足,易出现焊接缺陷,或者易引起连接部位出现异响。

综上所述,传统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处的结构不可靠,并且易出现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汽车副车架总成中与车身连接部位的结构形式,提出一种汽车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通过该结构与副车架上板、副车架下板焊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能提升车身局部刚度,解决焊接缺陷,同时解决连接部位异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包括副车架上板、副车架下板和连接套管。连接套管连接在副车架上板与副车架下板之间,所述连接套管中心为一通孔,用于螺栓连接副车架与车身;其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套管分成下部的圆柱形小端,中间的锥面过渡结构和上部的圆柱形大端,圆柱形小端紧抵在副车架下板上,锥面过渡结构和圆柱形大端穿过副车架上板,副车架上板在锥面过渡结构下方与连接套管焊接固定。该结构由于减少了紧固螺栓的力传递路径,从副车架下板至车身安装板,仅三个零件,有效解决连接部位窜动导致的异响问题。同时可有效防止焊接过程中焊渣飞溅于套管端面上,亦可使焊缝完全低于端面,有效减少因焊接造成的安装端面不平,残余焊渣等缺陷。另外,本结构中连接套管的上端面大于主体部分,有效增大了连接套管与车身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连接结构更加的牢靠。

进一步,将连接套管的上端端面设计成具有扇形滚齿结构,用于与车身安装板连接,扇形滚齿结构可增加副车架与车身连接点之间的摩擦力。

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改传统连接套管管型结构,同时改变焊接位置,使新连接结构能有效的解决连接部位异响,连接更可靠,结构更简单,产品质量一致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传统的副车架连接车身结构图;

图2本结构的副车架连接车身结构图;

图3本结构的连接套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连接结构由副车架上板1a、副车架下板1b、连接套管2共三部分组成,其中连接套管2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心为一通孔,用于螺栓连接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套管2下部为圆柱形小端21,中间为一锥面过渡结构22,上部为较下部直径更大的圆柱形大端23,其上端端面为扇形滚齿结构24。

再参见图2,连接套管2连接在副车架上板1a与副车架下板1b之间,其圆柱形小端21紧抵在副车架下板1b上,锥面过渡结构22和圆柱形大端23穿过副车架上板1a,副车架上板1a在锥面过渡结构下方与连接套管2焊接固定。

在连接时,首先将副车架上板1a和副车架下板1b焊接固定,然后将连接套管2穿过副车架上板1a上的孔,压紧在副车架下板1b上,然后将连接套管2与副车架上板1a焊接在一起,焊接位置低于锥面过渡结构22。

在总装进行副车架装配时,连接套管2的上端面扇形滚齿结构24与图2中所示的车身安装板3贴紧配合,扇形滚齿结构24可增加副车架与车身连接点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结构由于减少了紧固螺栓的力传递路径,从副车架下板1b至车身安装面板3,仅三个零件,有效解决连接部位窜动异响的问题。另外,连接套管2与副车架上板1a焊接位置位于过渡锥面下方,可有效防止焊接过程中焊渣飞溅于带齿端面上,亦可使焊缝完全低于带齿端面,可有效减少因焊接造成的安装端面不平,残余焊渣等缺陷,其可有效的减少异响。连接套管2的带齿端面大于连接套管主体部分,有效增大了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结构更加的牢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