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4818发布日期:2020-02-14 16:4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车辆产业的讯速发展,电动车辆的零部件设计也向着高强度、轻量化的目标进行设计。对车辆的整车性能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好的电动车辆d柱结构,可以保证尾门铰链、气撑杆等的安装强度,提高整车扭转刚度,以此来提高电动车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目前传统的燃油车辆的d柱,在d柱腔体部分无支撑,或者是通过增加隔板结构来提高d柱的结构强度,但是d柱的强度依旧较差,并且d柱的扭转刚度低,且还会由于增加隔板,而造成多套模具,导致增加成本等问题,从而导致传统的燃油车辆的d柱并不适合应用在电动车辆上,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电动车辆的d柱处的强度不足、容易出现疲劳破坏等问题,成为了车企的痛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身,该车身的d柱的扭转刚度好,可以满足电动车辆的车身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具有a柱、b柱、c柱和d柱,所述d柱包括:d柱内板、d柱下加强板以及d柱上加强板,所述d柱下加强板包括:下加强板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加强板本体边缘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适于与所述d柱内板固定,所述下加强板本体适于与所述d柱内板间隔开,以在所述下加强板本体与所述d柱内板之间形成中空腔体,所述d柱上加强板位于所述d柱下加强板的前上方,且所述d柱上加强板包括:上加强板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加强板本体边缘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适于与所述c柱的c柱内板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通过设置d柱下加强板以及d柱上加强板,有利于加强d柱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身整体的扭转刚度。并且d柱下加强板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与d柱内板固定连接后,可在下加强板本体与d柱内板之间形成中空腔体,由此保证d柱下加强板与d柱内板之间的刚度好,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身的扭转刚度。并且d柱上加强板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适于与c主柱内板连接,从而实现d柱上加强板与c柱固定连接,进而实现d柱与c柱的固定连接,并且通过第二隔板与c柱内板固定连接,还可以提高d柱上加强板的结构刚度,从而保证d柱的整体刚度好,进而保证车身的扭转刚度较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d柱上加强板和所述d柱下加强板设置在所述d柱内板的朝向车外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d柱内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c柱内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d柱内板之间具有多个第一焊点,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c柱内板之间具有多个第二焊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d柱下加强板还包括:前翻边和后翻边,所述前翻边设置在所述下加强板本体的前侧边缘,所述后翻边设置在所述下加强板本体的后侧边缘,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前翻边和所述后翻边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前翻边和所述后翻边的一部分适于与车身的侧围内板固定,另一部分适于与车身的后围内板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d柱上加强板包括: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上翻边设置在所述上加强板本体的上侧边缘,所述下翻边设置在所述上加强板本体的下侧边缘,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上翻边和所述下翻边之间。

进一步地,且所述上翻边适于与车身的顶盖固定,所述下翻边适于与所述侧围内板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加强板本体与所述第一隔板为一体成型件,所述上加强板本体与所述第二隔板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身中c柱与d柱以及侧围内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d柱下加强板与d柱内板的示意图;

图3是d柱上加强板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焊点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第二焊点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c柱10、c柱内板11、d柱20、d柱内板21、d柱下加强板22、下加强板本体221、第一隔板222、前翻边223、后翻边224、d柱上加强板23、上加强板本体231、第二隔板232、上翻边234、下翻边235、第一焊点30、第二焊点40、侧围内板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具有a柱、b柱、c柱10和d柱20,其中,c柱10的部分(即下面所提到的c柱内板11)与d柱20的部分(即下面所提到的第二隔板232)固定连接,从而为车身提供支撑。

具体地,参考图2-图5所示,d柱20可以包括:d柱内板21、d柱下加强板22以及d柱上加强板23,d柱内板21位于d柱下加强板22的内侧,且与d柱下加强板22固定连接,d柱上加强板23位于d柱下加强板22的前上方,且d柱上加强板23可与d柱下加强板22固定连接,也可与d柱下加强板22分离开。

通过设置d柱下加强板22以及d柱上加强板23,有利于加强d柱20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身整体的扭转刚度。

进一步地,参考图2、图4所示,d柱下加强板22可以包括:下加强板本体221以及设置在下加强板本体221边缘的第一隔板222,即第一隔板222位于下加强板本体221的边缘一侧,具体地,第一隔板222位于下加强板本体221的前上方,且与下加强板本体22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隔板222为固定下加强板本体221提供了可能。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第一隔板222适于与d柱内板21固定,下加强板本体221适于与d柱内板21间隔开,以在下加强板本体221与d柱内板21之间形成中空腔体,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22所在平面与下加强板本体221所在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且当第一隔板222与d柱内板21固定后,下加强板本体221与d柱内板21之间形成中空腔体,从而可以加强d柱20的结构刚度,进而可以提高d柱下加强板22的扭转刚度,可以防止电动车辆的后部载荷较大,由于d柱20的扭转刚度不足而导致车身发生的断裂。

优选地,该中空腔体是封闭的,由此保证d柱下加强板22处的扭转刚度较好。

并且,下加强板本体221可以通过第一隔板222与d柱内板21直接进行固定连接,不需要借助其他零部件,因此,通过设置第一隔板222,可以减少车身的零件数量以及降低重量,从而可以降低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22还可以与d柱上加强板23的下方固定连接,从而实现d柱上加强板23与d柱下加强板22固定连接,因此,通过设置第一隔板222,既实现了d柱下加强板22与d柱内板21的固定连接,又实现了d柱上加强板23与d柱下加强板22固定连接,提升了第一隔板222的利用率,可以保证车身的外观整洁。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5所示,d柱上加强板23位于d柱下加强板22的前上方,与d柱下加强板22固定连接,且d柱上加强板23可以包括:上加强板本体231以及设置在上加强板本体231边缘的第二隔板232,即第二隔板232位于上加强板本体231的边缘一侧,具体地,第二隔板232位于上加强板本体231的前方,且与上加强板本体23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隔板232为固定d柱上加强板23提供了可能。

具体地,第二隔板232适于与c柱10的c柱内板11固定,从而实现d柱上加强板23与c柱10固定连接,进而实现d柱20与c柱10的固定连接,并且通过第二隔板232与c柱内板11固定连接,还可以提高d柱上加强板23的结构刚度,从而有利于提高d柱上加强板23的扭转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通过设置d柱下加强板22以及d柱上加强板23,有利于加强d柱20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身整体的扭转刚度。并且d柱下加强板22设有第一隔板222,第一隔板222与d柱内板21固定连接后,可在下加强板本体221与d柱内板21之间形成中空腔体,由此保证d柱下加强板22与d柱内板21之间的刚度好,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身的扭转刚度。并且d柱上加强板23设有第二隔板232,第二隔板232适于与c柱内板11连接,从而实现d柱上加强板23与c柱10固定连接,进而实现d柱20与c柱10的固定连接,并且通过第二隔板232与c柱内板11固定连接,还可以提高d柱上加强板23的结构刚度,从而保证d柱20的整体刚度好,进而保证车身的扭转刚度较好。

进一步地,d柱上加强板23和d柱下加强板22设置在d柱内板21的朝向车外的一侧,因此可以保证d柱上加强板23和d柱下加强板22不占用车辆的驾驶室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隔板222与d柱内板21之间焊接固定,第二隔板232与c柱内板11焊接固定。也就是说,第一隔板222与d柱内板21以及第二隔板232与c柱内板11均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焊接方式简单、可靠,可以保证第一隔板222与d柱内板21以及第二隔板232与c柱内板11连接坚固。

进一步地,第一隔板222与d柱内板21之间具有多个第一焊点30,多个第一焊点30均位于第一隔板222与d柱内板21的连接处,并且多个第一焊点30沿第一隔板222与d柱内板21的连接边均布排列,从而保证d柱下加强板22与d柱内板21连接的可靠性高。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焊点30的数量为三个,当然,在未展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焊点30的数量可以为4个、或者5个等。

具体地,第二隔板232与c柱内板11之间具有多个第二焊点40,多个第二焊点40均位于第二隔板232与c柱内板11的连接处,并且多个第二焊点40沿第二隔板232与c柱内板11的连接边均布排列,从而保证c柱10与d柱上加强板23连接的可靠性高。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焊点40的数量为两个,当然,在未展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焊点40的数量可以为3个、或者4个等。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d柱下加强板22还可以包括:前翻边223和后翻边224,前翻边223设置在下加强板本体221的前侧边缘,后翻边224设置在下加强板本体221的后侧边缘,第一隔板222位于前翻边223和后翻边224的前上方,且第一隔板222连接前翻边223和后翻边224,前翻边223以及后翻边224可以与车身其他部位进行连接,从而保证d柱下加强板22与d柱内板21之间可以形成密封空腔,不仅保证了d柱下加强板22的固定可靠性高,而且可以保证d柱20的扭转刚度好,还可以为车身的其他部位提供较好的支撑。

进一步地,前翻边223和后翻边224的一部分适于与车身的侧围内板50固定,另一部分适于与车身的后围内板固定,在具体实施中,前翻边223适于与车身的侧围内板50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为车身侧围提供支撑,后翻边224适于与车身的后围内板固定连接,或者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中,前翻边223和后翻边224的前上部分均与车身的侧围内板50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为车身侧围提供支撑,前翻边223和后翻边224的后下部分均与车身的后围内板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为车辆的尾门铰链、气撑杆提供支撑,保证尾门的稳定性较好。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d柱上加强板23可以包括:上翻边234和下翻边235,上翻边234设置在上加强板本体231的上侧边缘,下翻边235设置在上加强板本体231的下侧边缘,第二隔板232位于上翻边234和下翻边235的前方,且第二隔板232连接上翻边234和下翻边235,上翻边234以及下翻边235可以与车身其他部位进行连接,从而保证d柱上加强板23的固定可靠性高,而且可以提高连接c柱10及d柱20连接可靠性以及扭转刚度。

具体地,上翻边234适于与车身的顶盖固定,可以为车身的顶盖进行支撑,下翻边235适于与侧围内板50固定,可以为车身的侧围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下加强板本体221与第一隔板222为一体成型件,上加强板本体231与第二隔板232为一体成型件,具体地,d柱上加强板23以及d柱下加强板22可以冲压一体成型,不仅可以保证下加强板本体221与第一隔板222以及上加强板本体231与第二隔板232连接可靠,提高d柱上加强板23以及d柱下加强板22的强度,而且可以缩短d柱上加强板23以及d柱下加强板22的生产周期,从而减少d柱上加强板23以及d柱下加强板22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身。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具有以下特点:

车身的d柱20具有d柱上加强板23以及d柱下加强板22,并且还可以形成d柱空腔,保证d柱20具有良好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d柱20中的d柱上加强板23以及d柱下加强板22均可以通过冲压一体成型,不仅可以保证d柱20结构简单,模具数量较少,节省d柱20的生产成本,还可以保证d柱20的焊接工艺性较好;并且d柱20与车身进行连接后,可以满足安装尾门铰链、气撑杆等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防止由于d柱20结构的强度与刚度不够而导致车身异响、断裂等问题的发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