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封入式自行车减振座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171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封入式自行车减振座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减振座垫的发明。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自行车座垫均以敷设一定厚度的柔软物(如海棉等)为主,对冲击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同时改善了乘坐舒适性,这样的座垫仍存在两个问题一、对振动和冲击不能进行有效地衰减;二、人体与座垫接触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没有充分考虑人体生理结构的特点,座垫表面支承面与非支承面布局不合理,以上两个缺陷往往引起人体各种不适。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开发一种自行车减振坐垫,它的工作原理是流体在管路内流动时,流体对管壁及流体内各部分之间的粘性摩擦就要消耗能量。同时针对人体生理结构的特点,对座垫表面设计了相应的凸起和凹陷区,增强了座垫表面气体对流,及时排出人体与座垫接触所产生的热量,改善了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由座垫和固定机构组成,固定机构将座垫和自行车座联结为一体,固定机构可和座垫做成一体,也可分成两个单独的部件,分别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给出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二、图三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液腔部件结构图,其中图二是正视图,图三是俯视图。
图四、图五是本实用新型的副液腔部件实施方案一结构图,其中图四是正视图,图五是俯视图。
图六、图七是本实用新型的副液腔部件实施方案二结构图,其中图六是正视图,图七是俯视图。
图八、图九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机构部件结构图。其中图八是正视图,图九是俯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由图一可知,本实施例将固定机构(5)和座垫做成一体。固定机构(5)由两对绑带构成,可通过绑带两端的固定孔把本实用新型和车座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由隔板(1)、主液腔(2)、副液腔(3)、液体、阻尼机构、固定机构(5)组成,隔板(1)、主液腔(2)、副液腔(3)粘接为一体。
由图八、图九可知阻尼机构可由在隔板(1)上装配空心螺栓(11),螺母(10)等构成,也可采用中空细管直接焊到隔板(1)上构成。
图四、图五是副液腔(3)的一种实施方案,副液腔(3)由单一材料制成。
图六、图七是副液腔(3)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副液腔(3)通过副液腔膜(8)及罩盖(9)构成,副液腔膜(8)和罩盖(9)粘结在一起,密闭于罩盖内的空气相当于一个强力弹簧,和副液腔膜(8)一起工作。
主液腔(2)、副液腔(3)是两个封闭的空腔,由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二者位于隔板(1)两侧,充满于两腔中的液体通过装配在隔板(1)上的阻尼机构相联通。主液腔(2)是座垫的主要部分,它通过固定机构(5)固定在车座上,主液腔(2)上表面直接承受人体重量,下表面与车座表面相贴合。副液腔(3)沿着车身纵向布置于主液腔(2)、隔板(1)后侧,主液腔(2)、副液腔(3)可随充装液体量发生膨胀。在平衡状态时两个液腔内液体压差为零,液体不发生流动,当主液腔(2)受压,体积缩小,其内部液体压力发生瞬时增大,两液腔存在压差,这时主液腔(2)内液体通过装配在隔板(1)上的阻尼机构流向副液腔(3),副液腔(3)由于充装液体量的增加发生膨胀,引起弹性变形,从而提高了副液腔(3)内液体压力,降低了主液腔(2)、副液腔(3)内液体压差,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主液腔(2)、副液腔(3)内压差为零,在相反周期,又有部分液体通过装配在隔板(1)上的阻尼机构从副液腔(3)流回主液腔(2)。二液腔内流体通过装配在隔板(1)上的阻尼机构高速窜动时产生强烈的摩擦,故使部分的振动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散掉,衰减了振动与冲击。
由图二、图三可知为了防止主液腔(2)由于表面受力不均匀而造成的液体偏流,导致座垫倾斜,可在主液腔(2)内部设置多个相联通的小液腔,本实施例考虑到制造方便将主液腔(2)分为两个小腔。这两个小液腔内液体通过中间肋(6)上孔隙(7)相联通。针对人体生理结构的特点,对座垫表面设置了相应的凹陷区和弹性凸起(4)区,凹陷区位于上表面中央区域,弹性凸起(4)分布在凹陷区两侧,且间隔排列,这种结构增强了气体对流,使人体与座垫接触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同时这种结构合理调整了支承面与非支承面的布局,改善了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所选的液体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应能在较宽泛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正常工作;应有适当的粘度,且粘度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变化;应有较高的沸点和较低的凝固点,且对金属、橡胶不产生有害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主液腔(2)、副液腔(3)的刚度、液体的粘度及阻尼机构面积与通流长度可最大程度的衰减振动和冲击能量。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减振座垫,由座垫和固定机构(5)构成,固定机构(5)将座垫和自行车座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座垫由液体、包围液体的弹性腔和腔间的阻尼机构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腔由隔板(1)、主液腔(2)、副液腔(3)和装配在隔板(1)上的阻尼机构组成,主液腔(2)、副液腔(3)是两个弹性封闭充液腔,二者位于隔板(1)两侧,两液腔中的液体通过隔板(1)上的阻尼机构相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阻尼机构可由在隔板(1)上装配空心螺栓(11)等构成,也可采用中空细管直接焊到隔板(1)上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液腔(2),其上表面由间隔排列的弹性小凸起(4)和上表面中间部分的凹下区构成,间隔排列的弹性小凸起(4)位于凹下区两侧,主液腔(2)内部由分隔腔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液腔(3)可由单一材料制成,也可通过副液腔膜(8)及罩盖(9)构成,密闭于罩盖内的空气相当于一个强力弹簧,和副液腔膜(8)一起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主液腔(2)其内部的分隔腔为两个腔,两腔内液体通过两腔肋(6)间的孔隙(7)相联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旨在开发一种自行车减振座垫,通过固定机构(5)和车座固定在一起,由隔板(1)、主液腔(2)、副液腔(3)、液体、阻尼机构组成。主液腔(2)、副液腔(3)均为弹性封闭充液腔,腔间液体通过装配在隔板(1)上的阻尼机构相联通,液体在管路内流动时,液体对管壁及液体内各部分之间的粘性摩擦就要消耗能量,从而衰减了振动和冲击,同时针对人体生理结构的特点,对座垫表面设计了相应的弹性凸起(4)和凹陷区,增强了座垫表面气体对流,及时散热,改善了乘坐舒适性。
文档编号B62J1/26GK2215444SQ9520837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9日
发明者杜红世 申请人:杜红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