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自行车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26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自行车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改良的自行车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其中(1)前叉竖管不具有螺纹;(2)车把立管插入前叉竖管内且其上设置有一阶段部以压住压力调整束子组件,此压力调整束子组件包括一具有缺口的锥圈,其呈上下两个锥面,上锥面配合调整束子的锥面以产生适当的压力同时向下将下锥面压入车首碗组上碗盖内的同一斜度锥面,以使固定住垂直中心,去除不必要的间隙,如此车首碗组的轴承才能平滑转动。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减少很多螺纹加工与焊接处,降低成本,增加安全度,而且简化装配程序,减少需用的工具。
习用的自行车车把立管及前叉组合结构,大致有下述三种结构结构I其中前叉竖管具有阳螺纹,且在上轴承的碗盖内的径向有同一尺寸的阴螺纹,碗盖的上端再套设有同一尺寸的具有阴螺纹的螺帽,以此二阴螺纹构件对迫以防止轴承组松动,车把立管插入前叉竖管内得并不压迫到轴承组或螺帽。
结构II其中前叉竖管具有阳螺纹,在上轴承碗盖上端装设有同一尺寸阴螺纹之螺帽两个,以此二螺帽对迫以防止轴承组松动,车把立管插入前叉竖管内但并不压迫到轴承组或螺帽。
结构III如美国专利第5,095,770号,其中前叉竖管不具有阳螺纹,在上轴承的碗盖内的径向设置有一锥面,其中装设有同一斜度且有缺口的单向锥圈后,再套上车把立管,然后以竖管顶端内设置的阴螺纹配合竖管上方顶盖的阳螺纹形成一上迫紧组件以下压车把立管,使车首碗组产生适当的压力。
然而上述习用结构具有如下的缺点
1.结构I与II因前叉竖管要车制螺纹且要搭配两个大螺帽,致使制造成本增加,同时有螺纹的管壁强度减小。而且在装配调整时要用很大尺寸的开口扳手,故须要技术熟练的技工(如自车行店)才能调整压力。
2.结构III套接车把立管须要很多焊接工作与加工,成本较高。前叉竖管内套设具有阳螺纹的顶盖也须特别工具,使装配修理工作困难而成本高。
为克服上述习用结构的诸多缺失,申请人乃潜心研究一种改良的自行车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自行车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良的自行车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中,车把立管插入前叉竖管中,该立管为一上大下小形成有一阶段部,该阶段部可紧抵在前叉竖管顶部的压力调整柬子的上端面,以使压力调整束子产生向下传递的压力,又在该内管的底端下方设有一舌状管,该舌状管的顶端亦设置有与该内管底端斜面配合的斜面,且该舌状管的顶端亦设置有与该内管底端斜面配合的斜面,且该舌状管底端设有一螺纹孔,使得当组装车把立管于前叉竖管中时,可借助一螺栓自其面端穿入并螺入该舌状管中,并于旋进该螺栓时,借助舌状管的斜面与立管底端的斜面产生偏向移动而使立管与舌状管的相对侧边分别与前叉竖管的内壁产生迫紧作用,进而使车把立管定位于前叉竖管中并与之紧密接合以达到轴向与径向定位。
上述结构中的车把立管亦可不具有一阶段部,而于立管的外表面适当处设置螺纹以与一锁紧螺母螺合,使得当组合车把立管于前叉竖管时,该锁紧螺母可紧抵在压力调整束子上而发挥如上述实施例的立管阶段部的功能。
又,舌状管下端亦可车制一环沟以装设O形环,使舌状管与前叉竖管内壁产生阻力,如此可在固定车把立管时产生一向下压的力量以减少整个轴承碗组组件的间隙。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1)由于车把立管的螺纹与焊接处较少,故制造容易,成本较低;(2)由于车把立管为插入式,故前叉竖管可不需伸出车首管许多,因此其高度可以较前述习知的结构III的前叉竖管短;(3)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使用如结构I,II大尺寸开口扳手,也不需要其他特殊工具以植入结构III的前叉竖管内的具有阳螺纹的顶盖,只须以一般习用的六角扳手即可作装配调整工作;且(4)车把立管及前叉竖管的焊接与车制部位最少,因而,大大地增加构件强度。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优点更容易了解起见,申请人将配合下列附图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
图1的结构的组合剖视图,其中显示车把立管组件的螺栓尚未被旋紧的状态;图3为
图1结构的组合剖视图,其中显示车把立管组件的螺栓被旋紧的状态;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4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请参阅
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主要由一前叉竖管10、一下碗轴承组件20、一车首管30、一上碗轴承组件40、一防水圈50、一压力调整束子组件60及一车把立管组件80所组成。其中该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及其组合方式将详细说明如下该下碗轴承组件20包括一下球塞21、一下珠巢23及一下碗24,该组件依上述元件的顺序依序被组合地套设于该前叉竖管10的底端。
而后该前叉竖管10自车首管30的底端穿入且其顶端只伸出车首管30的顶端一小部分。
该上碗轴承组件40包括一上碗41、一上珠巢42及一上球塞44。该组件亦依上述元件的顺序依序被组合于车首管30的顶端。该防水圈50及压力调束子组件60(包括具有缺口之锥圈61及压力调整束子62),其亦依序放置在该上碗轴承组件40上面。
在此处须说明的是,上述的前叉竖管10的下碗轴承组件20、车首管30、上碗轴承组件40、防水圈50、具有缺口的锥圈61及压力调整束子62均属自行车使用的习知构件,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故在本实用新型中不拟对其详细结构及作用多加叙述。
该车把立管组件80包括一舌状管81、一车把立管82、一龙头管塞83及一螺栓84。其中,该龙头管塞83具有一中央穿孔831且安装于该车把立管82的顶端。该车把立管82底端为一斜面823。该舌状管81则位于该车把立管82下方,且其顶端设有与该立管底端斜面823配合的斜面811;又其底部设有一螺纹孔812。该舌状管81的下端车制一环形沟槽814,可用以安置一O型环815。借助将螺栓84自龙头塞83的中央穿孔831穿入并穿过车把立管82而与车把立管82下面的舌状管81的螺纹孔812螺合在一起(但螺栓尚未旋紧)而组合好车把立管组件80后,再将车把立管组件自压力调整束子62上方插入车首管30内的前叉竖管10中,此时车把立管82上的阶段部822可抵靠在压力调整束子62上。又在确定车把立管的高度之后,便可将螺栓84旋紧,而借助舌状管81的斜面811与车把立管82底端的斜面823产生偏向移动,以使立管82与舌状管81的相对侧边分别与前叉竖管10的内壁产生迫紧作用,进而使车把立管82定位于前叉竖管10中并与之紧密接合(请参阅图3)。此后,再将压力调整束子62利用螺栓63栓紧,则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此外由于螺栓84的旋转,阶段部822可紧抵压力调整束子62,使其产生向下传递的压力以固定上碗轴承于正确位置上。又,舌状管81下端由于具有O型环,可使该舌状管81与前叉竖管10内壁产生阻力,如此可在固定车把立管时,产生一向下压的力量以减少整个轴承碗组组件的间隙。
若要调车把立管的高度,则可先将螺栓84及63旋松,再将立管82拉起后,于压力调整束子62上放置垫片(未显示于图中)来达成所需车把立管的高度,再旋紧螺栓84及63即可。
请参阅图4及图5,其显示本实用新型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除车把立管组件与
图1~3所示略有不同外,其余部分则皆相同。因此,下文中仅对该图4及图5的车把立管组件加以说明。
图4及图5的车把立管组件80’由一锁紧螺母85、一舌状管81、车把立管82’及一螺栓84所组成。与
图1~图3的车把立管组件80相较之下,此处的车把立管82’并无一阶段部822,但立管82’的表面适当处设置有螺纹824,可与锁紧螺母85结合在一起。该锁紧母85的作用类似
图1~3中的车把立管阶段部822的作用。类似于
图1结构的组合方式,组合时,螺栓84依然是穿过车把立管82’并与舌状管81螺合,而锁紧螺母85则与立管82’的螺纹824螺合在一起以形成车把立管组件80’,然后将该车把立管组件80’自压力调整束子62上方向下插入前叉竖管10中,其中该锁紧螺母85会抵靠在压力调整束子62上,此时将锁紧螺母85旋紧后,再将螺栓84旋紧,并将压力调整束子62螺栓63旋紧便可完成组合。
又欲调整图4结构的车把立管高度时,仅需靠锁紧螺母85来微调车把立管的高度而不需如
图1的结构需靠垫片的增减来调整车把立管高度。
本实用新型即由上述元件所构成,能完全避免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习用结构的缺点,不仅制造容易,组配容易,且可获得牢固的整体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自行车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一前叉竖管、一下碗轴承组件、一车首管、一上碗轴承组件、一防水圈、含有一压力调整束子和一具有缺口的锥圈的压力调整束子组件及一车把立管组件,其中该下碗轴承组件套接于该前叉竖管底端,且该前叉竖管自车首管底端插入并被收容于该车首管中,又依序在车首管顶端套设该上碗轴承组件、防水圈及压力调整束子组件,并将该车把立管组件自压力调整束子组件上方组设于前叉竖管中;其特征在于该车把立管组件包括一车把立管、一具有中央穿孔且装设于该车把立管顶端之龙头套塞、一位于车把立管下方的舌状管及一螺栓,其中该立管为一上大下小形成有一阶段部,且该立管底端为一斜面;该舌状管顶端设置有一与该立管底端斜面相互配合的斜面,且其底部有一螺纹孔;且该舌状管的下端可设一环形沟槽以放置一O型环,借此可使舌状管与前叉竖管内壁产生阻力,如此可在固定车把立管时产生一些下压的力量以减少整个轴承组件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自行车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可借助在压力调整束子上面置放垫片来调整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自行车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把立管组件也可由一车把立管、一位于车把立管下方的舌状管、一锁紧螺母及一螺栓所构成;该车把立管并无一阶段部而于立管适当处设置有螺纹可与该锁紧螺母螺合,该螺栓自立管顶端穿入并与该舌状管螺合以形成车把立管组件,当该车把立管组件插入前叉竖管中时,该锁紧螺母会紧抵在压力调整束子上。
专利摘要改良的自行车把立管与前叉组合结构,车把立管组件内插于前叉竖管中,该车把立管组件的立管有一阶段部可紧靠在前叉竖管顶端的压力调整束子上,以使压力调整束子产生向下传递的压力以固定上碗轴承组件于正确位置上,又车把立管组件利用立管及其下方舌状管的彼此互相配合的斜面产生偏向移动,而使立管及底部有一O型环的舌状管相互侧边紧抵住前叉竖管内壁上,以使车把立管组件与前叉竖管紧密接合而达成轴向与径向定位。
文档编号B62K21/18GK2256395SQ95227919
公开日1997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7日
发明者陈胜伦 申请人:太雅康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