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65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在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两轮手推车和自行车组合成的人力驱动交通运输及代步工具,属自行车技术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于1994年12月21日公告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专利号为93226531.6。该实用新型具有可合可分和两只前轮可同步转向等功能,同时也解决了两车对接不够牢固和骑行不够平稳的问题。但它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1、由于自行车前斜管向后倾斜度较大(一般为25°),而与之对接的手推车亦呈前高后低状态,因此,装在自行车前叉上的后导轮的钢丝绳要与前导轮的轮槽基本上要处于同一条平行的直线上进行连结及转动,因此,必须特制一种车架前斜管倾斜度相当小的自行车,并在手推车车架后侧两端各装一只钢丝绳张力轮,调节钢丝绳与后导轮的角度,才能实现自行车把手与两只前轮的同步转向。这样势必增加生产成本,既影响本实用新型技术在现有自行车上的应用,又不利于普及推广。再则,原设计的后导轮置于自行车前叉的横管上,两车分与合均须用手拆装导轮上的钢丝绳,使用既不方便,又影响外观。
2、原设计的同步拉紧机构,虽然可以用夹圈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但因两车对接的牢固性要求甚高,所以该机构的安装只有利用车架上加强管或加强筋,才能达到牢固性要求。同时该机构与夹环的间距是固定的,难以调节,因此,两者的连接精度要求相当高,从而导致制造难度较大。
3、原设计考虑到手推车在单独使用时重心不宜太高,致使手推车难以与较大轮径的自行车组合配套,影响普及推广应用。
4、原有导轮上的钢丝绳因受定位螺栓的摩擦影响,很易断裂。
5、原有手推车轮架、车轮的定位皆采用一般的弹簧销,不但难以控制伸缩,而且多达四只,使用不便,成本高。
6、原自行车车架前斜管的油漆因在两车对接中极易磨损,若采用部分区段镀铬工艺加工,显然成本高。
7、原有万向轮的折叠是采用万向轮活动支架的一侧装上一只套管、弹簧、限位圈,并在套管的上下两侧各装一定位片,另在垂直支架下端前后各装一只半圆的支撑片和加强筋,以套管上的定位片扣住某一侧的支撑片的下端而定位。这种结构,不但零件较多,而且由于定位片与支撑片的接触面相当小,很易磨损,且维修不便。
8、固定式踏脚板,使用相当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原组合式自行车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的改良设计方案,以增强其实用性和适用性。具体的说,提供以下几种新型机构1、同步转向机构;2、调节同步拉紧机构与夹环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3、可伸缩的手推车脚叉;4、钢丝绳不易磨损的定位螺栓;5、用于手推车轮架、车轮定位的弹簧销;6、免除自行车前斜管受磨损的护罩;7、改进可折式万向轮;8、可折式两用踏脚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手推车车架后侧中间横管带轴销(5)的连接板(4)上,将设有轴套(6)的导轮(即后导轮)套进连接板上的轴销(5),并紧固;另在自行车前叉横管前侧装一前端有槽口的拨叉(2),拨叉的槽口套入后导轮(1)上的圆杆(7),将绕过两只前导轮(35)的钢丝绳(3)并绕过后导轮(1)后侧两端相接后,用定位螺栓(8)将钢丝绳(3)定位于后导轮(1)后侧的半圆凹槽内,即可实现两只前轮与自行车的同步转向。
为便于钢丝绳与后导轮的连接和分离,另在手推车车架后侧适当部位(如图2所示)装一钢丝绳张力调节机构(见图3)。该机构由反面有齿纹和长槽口的连接板(10)、小滑轮(15)、偏心轮(11)、销杆(12)、弹簧(13)、有齿纹的垫圈(14)和持绳圈(16)等构成。当把偏心轮向上扳起时,有齿纹垫圈(14)与连接板(10)脱开并沿长槽口移动,便可调节钢丝绳(3)的张力,从而便于钢丝绳(3)与后导轮(1)的连接和分离。
同步拉紧机构(17)与夹环(22)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是由上段设有长槽口的夹圈(18)、两端有螺牙的偏心轮销套(20)、螺母(21)、调节螺栓(19)等构成。它安装在自行车车架前段,紧靠车架加强管之后,借以增强牢固性。
可伸缩手推车脚叉由脚叉套管(23)、套管螺帽(25)、上端有齿槽的脚叉伸缩管(24)、上棘爪(27)、下棘爪(28)、棘爪支架(26)(兼作加强筋)、操纵环(29)、弹簧(13)和钢丝绳(3)等组成。扳动操纵环(29)、上棘爪(27)便将脚叉伸缩管(24)向外推动,下棘爪(28)随之将脚叉伸缩管(24)定位;操纵环(29)尽量向外扳动,同时将钢丝绳(3)向上拉动,使上下棘爪均脱离齿槽,脚叉伸缩管(24)便可伸缩,以便与不同规格的自行车组合。当手推车作座椅使用时,可尽量缩短脚叉,降低重心,并使车轮(37)制动。
钢丝绳定位螺栓的改进(见图6),是在管状螺母(30)中增置一小圆杆(31),以便定位螺栓(8)转动时的摩擦力作用于小圆杆(31)上,以免磨损钢丝绳(3)。
手推车轮架和车轮定位弹簧销的改进,是在手推车前横管(34)两端各插入一只弯杆(32),用定位螺栓(8)进行定位,弯杆(32)向后的一端设有定位弹簧销(33),并在前导轮(35)的前侧设一销孔。当手推车轮架(36)向前移动到位,定位弹簧销(33)便进入前导轮(35)前侧的销孔内,即把轮架(36)和车轮(37)进行定位。为美化外观,在弯杆(32)上设一装饰性的有机玻璃反光罩(50)。
自行车车架前斜管的保护是采用钢皮制成的护罩(39)(见图7),它装在自行车车架前斜管(38)上,用螺栓予以紧固。为减少镀铬量和不影响标牌的显露,凡是斜管(38)不需要保护之处皆予以镂空。
改良的可折式万向轮是由偏心轮(11)、销杆(12)、弹簧(13)、内侧有齿纹的夹圈(44)和外沿有齿纹的轮子(43)构成偏心夹紧机构与活动支架(41)、支撑片(42)等组成。其中弹簧(13)的设置是为了增强夹紧机构的可靠性。
可折式两用踏脚板是由一端有齿纹的套管(47)、踏脚板支架(46)、限位圈(49)等组成。另由内侧有齿纹的夹圈(44)、偏心轮(11)、销杆(12)和弹簧(13)构成踏脚板(45)的夹紧定位机构。齿纹夹圈(44)与车架前横管的套管(48)点焊连接。踏脚板(45)下垂供成人之用,向上竖起便是乘坐儿童的安全栏杆和拉手,向内平放便可置于座位底下,便于搬动、放置或作座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同步转向机构的改进,提高了适用性,由于手推车脚叉采用了可伸缩机构的专有技术,更可使手推车可与较大轮径(如22″、24″自行车)组合配套,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普及应用范围。
2、同步拉紧机构、轮架和车轮的定位弹簧销、万向轮和踏脚板结构的改进,以及自行车前斜管采用护罩的保护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便于制造,使用方便和易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下列附图给出


图1为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外观图,可作摘要附图用。
图2为同步转向机构、轮架和踏脚板等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导轮;2-拨叉;3-钢丝绳;4-带轴连接板;5-轴销;6-轴套;7-圆杆;8-定位螺栓;9-手推车车架;10-连接板;11-偏心轮;12-销杆;13-弹簧;32-弯杆;33-定位弹簧销;34-车架前横管;35-前导轮;36-轮架;37-车轮;44-内侧有齿纹的夹圈;45-踏脚板;46-踏脚板支架;47-有齿纹的套管;48-车架前横管的套管;49-限位圈;50-反光罩。
图3为钢丝绳张力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中10-连接板;11-偏心轮;12-销杆;13-弹簧;14-有齿纹垫圈;15-小滑轮;16-持绳圈。
图4为用于调节同步拉紧机构与夹环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中17-同步拉紧机构;18-有槽夹圈;19-调节螺栓;20-偏心轮销套;21-螺母;22-夹环。
图5为可伸缩手推车脚叉结构图。
图中23-脚叉套管;24-脚叉伸缩管;25-套管螺帽;26-棘爪支架;27-上棘爪;28-下棘爪;29-操纵环;3-钢丝绳;13-弹簧。
图6为可伸缩手推车脚叉结构A-A剖面图。
图中23-脚叉套管;24-脚叉伸缩管;25-套管螺帽;26-棘爪支架;27-上棘爪;28-下棘爪;29-操纵环;3-钢丝绳;13-弹簧。
图7为钢丝绳不易磨损定位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中3-钢丝绳;30-管状螺母;8-定位螺栓;31-小圆杆。
图8为自行车车架前斜管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38-车架前斜管;39-护罩。
图9为可折式万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40-万向轮;41-活动支架;42-支撑片;43-外沿有齿纹的轮子;44-内侧有齿纹的夹圈;11-偏心轮;12-销杆;13-弹簧。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由两轮手推车和自行车组合而成,其机械结构有同步转向机构及钢丝绳张力调节机构、同步拉紧机构与夹环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可伸缩的手推车脚叉、钢丝绳不易磨损的定位机构、免除自行车前斜管受磨损的护罩、可折式万向轮、可折式两用踏脚板,其特征在于在手推车车架后侧中间横管带轴销的连接板(4)上,把设有轴套(6)和圆杆(7)的后导轮(1)套进连接板(4)上的轴销(5),并紧固,另在自行车前叉横管前侧装一前端有槽口的拨叉(2),拨叉(2)的槽口套入后导轮(1)上的圆杆(7),将绕过两只前导轮(35)的钢丝绳(3)并绕过后导轮(1)后侧两端相接后,用定位螺栓(8)将钢丝绳定位于后导轮(1)后侧的半圆凹槽内,为便于钢丝绳(3)与后导轮(1)的连接和分离,在手推车车架(9)后侧装一钢丝绳张力调节机构,它由开有长槽、反面有齿纹的连接板(10)、小滑轮(15)、偏心轮(11)、销杆(12)、弹簧(13)、有齿纹的垫圈(14)和持绳圈(16)等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自行车车架前段装有同步拉紧机构(17)与夹环(22)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它由上段设有长槽口的夹圈(18)、两端有螺牙的偏心轮销套(20)、螺母(21)、调节螺栓(19)等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由脚叉套管(23)、套管螺母(25)、上端有齿槽的脚叉伸缩管(24)、上棘爪(27)、下棘爪(28)、棘爪支架(26)、操纵环(29)、弹簧(13)和钢丝绳(3)构成可伸缩的手推车脚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两只前导轮上的钢丝绳不易磨损的定位机构是由管状螺母(30)、定位螺栓(8)和小圆杆(31)等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自行车车架前斜管(38)上装有用钢皮制成的护罩(3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改良的可折式万向轮由偏心轮(11)、销杆(12)、弹簧(13)、内侧有齿纹的夹圈(44)和外沿有齿纹的轮子(43)构成偏心轮夹紧机构与活动支架(41)、支撑片(42)等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可折式两用踏脚板由一端有齿纹的套管(47)、踏脚板支架(46)、限位圈(49)等组成,另由内侧有齿纹的夹圈(44)、偏心轮(11)、销杆(12)和弹簧(13)构成踏脚板的夹紧定位机构,内侧有齿纹夹圈(44)与车架前横管的套管(48)用点焊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组合式三轮自行车。它由两轮手推车和自行车组合而成。其改良结构包括同步转向机构;同步拉紧机构与夹环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可伸缩的手推车脚叉;钢丝绳不易磨损的定位螺栓;用于手推车轮架、车轮的定位弹簧销;免除自行车前斜管受磨损的护罩;可折式万向轮的改进;可折式两用踏脚板。通过改良,使本车具有结构更趋完善,骑行平稳轻快,乘坐舒适,转向灵活,拆装方便等优点,是城乡居民理想的短途运输和代步工具。
文档编号B62K13/00GK2247629SQ9524666
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8日
发明者顾正 申请人:顾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