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37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代步交通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
目前,虽发明的折叠自行车种类繁多,但大多采用楔型或向心齿形的车架折叠机构,这种机构结构复杂,加工费用高,结合部位强度差,易损坏,另在车架折叠前没有保险锁紧装置,易在骑行中出现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折叠轻便,占地空间小,安全可靠的折叠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它有车架、车把和折叠脚蹬机构组成,其独特之处在于它设有车架折叠机构,将车架的立管截为三段,车架的叉座管、斜叉管及横管分别焊装在立管的上、中、下三段上,且在段与段衔接处立管内的心轴上分别滑配合安装有相互咬合的压齿套,压齿套内装有弹簧,在立管上端的心轴上铰装有压把,压把的另一端设有与固装在斜叉管上的挂环相对应的弹性挂勾;还设有车把的折叠机构,将车把中管的斜坨内的中心钉倒装,其螺纹部分穿过车把中管与上端的把手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折叠轻便,占地空间小,经久耐用之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图2、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折叠机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车把折叠机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折叠机构,2车把折叠机构,3脚蹬折叠机构,4立管,5叉座管,6斜叉管,7横管,8心轴,9压齿套,10弹簧,11压把,12弹性挂勾,13挂环,14车把中管,15斜坨,16中心钉,17把手,18锁母,19销轴,20车把。
如图3所示将截为三段的立管4内装入心轴8,在立管4段与段衔接处的心轴8上滑配合安装有锯齿形相互咬合的压齿套9,在压齿套9内孔中装有弹簧10,心轴8下端设有的锁母18将立管4锁紧和定位,心轴8上端通过销轴19与压把11铰接,压把11的另一端固装有与斜叉管6上的挂环13相对应的弹性挂勾12,其车把20折叠机构2由原车把中管14斜坨15内的中心钉16经倒装后上端螺纹部分连接有把手17。
若需折叠自行车,将压把上的挂勾12脱开挂环13,通过压齿套9内的弹簧10将相互咬合的压齿套9脱开后,转动斜叉管6上连件,将前、后车轮并拢。再通过车把上的把手松动车把将其转动为与车轮同一方向,即折叠完毕。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自行车,有车架、车把和脚蹬机构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设有车架折叠机构,将车架的立管截为三段,车架的叉座管,斜叉管及横管分别焊装在立管的上、中、下三段上,且在段与段衔接处立管内的心轴上分别滑配合安装有相互咬合的压齿套,压齿套内装有弹簧,在立管上端的心轴上铰装压把;还设有车把的折叠机构,将车把中管的斜坨内的中心钉倒装,其螺纹部分穿过车把中管与上端的把手连接。
2.根据权利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把另一端还设有与固装在斜叉管上的挂环相对应的弹性挂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它设有车架折叠机构和车把折叠机构,车架折叠机构是将车架的立管截为三段,在段与段衔接处立管内的心轴上分别滑配合装有相互咬合的压齿套,压齿套内装有弹簧,且在立管上端的心轴上铰装有压把,压把的另一端设有与固装在斜叉管上的挂环相对应的弹性挂钩;车把的折叠机构是将车把中管的斜坨内的中心钉倒装,其螺纹部分穿过车把中管与上端的把手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折叠轻便,占地空间小,安全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B62K15/00GK2283027SQ9621845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0日
发明者丁国民 申请人:丁国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