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把驱动前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954阅读:1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车把驱动前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把驱动前轮装置。
目前人们通常使用的自行车是用脚驱动后轮向前运动的,市场上还未见有前轮驱动的自行车。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在现有自行车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可用车把驱动自行车前轮的装置,供人们在骑行时可手动、脚踏或者手脚并动,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自行车的立管顶端固定一横轴,该横轴装有两套轴承支承外壳,在外壳中部焊接车把,外壳前端焊接或铆接驱动盘。在自行车前轮花鼓两侧各装一齿数相等的飞轮,右飞轮用右旋螺纹,左飞轮用左旋螺纹;两滚子链分别套装在左右飞轮上,滚子链一端连接驱动索,另一端连接回链索,驱动索和回链索上端分别固定在驱动盘两侧。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在自行车前轮挡泥板上可固定一滑轮,以防止左右两回链索碰到挡泥板。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可在车把下方的立管上固定一限制器,以控制车把摆动的角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把车把直接焊接在横轴的外壳中部,驱动盘焊接或铆接在该外壳的前端,因而,人们可以通过上提和下压车把,带动驱动盘转动。当右手下压左手上提车把时,驱动盘逆时针转动,左驱动索上提带动左滚子链使飞轮和前轮向前滚动,与此同时左边的回链索同步下降。与其同步的右边驱动索下移,而回链索上移,反之,当左手下压右手上提车把时,则驱动右飞轮带动前轮前进,如此循环下去,则就带动前轮不停地向前运动。因该前轮驱动装置是加装在前轮和立管上,并没有改变原自行车的脚踏后轮驱动部分,所以该自行车可以实现手动、脚动或手脚并动,达到理想的健身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把、驱动盘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轮花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把,2—横轴,3—轴承,4—驱动盘,5,5′—左右飞轮,6—限制器,7,7′—滚子链,8,8′—驱动索,9,9′—回链索,10—滑轮,11—前轮,12挡泥板,13—花鼓,14—立管,15—外壳。
实施例参照
图1-4,在自行车立管(14)顶端固定一横轴(2),由于该横轴(2)有两轴承(3)支承着外壳(15),在外壳(15)中部焊接车把(1),前端焊接或铆接驱动盘(4),所以该驱动盘(4)可以随车把(1)的上下转动而转动。同时在前轮(11)花鼓(13)两侧各装上一个齿数相等的飞轮(5.5′),两条滚子链(7.7′)分别套装在左右飞轮(5.5′)上,该两条滚子链(7.7′)一端连接驱动索(8.8′),另一端连接回链索(9.9′),驱动索(8.8′)和回链索(9.9′)的上端分别固定在驱动盘(4)的两侧。这样,当人们用手转动手把(1)时,就可以带动驱动盘(4)转动,从而通过驱动索(8.8′)带动滚子链(7.7′)移动和飞轮(5.5′)转动,以实现手动带动自行车运动的目的。
为了防止左右两回链索(9.9′),碰到前轮(11)挡泥板(12),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前轮(11)的挡泥板(12)固定有小滑轮(10)。
为了控制车把(1)转动的角度,本实用新型同时在自行车车把(1)的下方立管(14)上装有限制器(6),该限制器(6)可以在立管(14)上下移动,来达到控制车把(1)转动的角度。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车把驱动前轮装置,具有车把、立管、前轮、花鼓、挡泥板,其特征在于a、立管顶端直接固定有横轴,该横轴装有两套轴承支承着外壳,外壳中部焊接车把,外壳前端焊接或铆接驱动盘;b、前轮花鼓两侧各装一个齿数相等的飞轮;c、飞轮上套装有滚子链,该滚子链一端连接驱动索,另一端连接回链索,驱动索和回链索上端分别固定在驱动盘两侧,滚子链、驱动索、回链索分为左右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把驱动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轮挡泥板上固定一小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车把驱动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把下方有一限制器,该限制器固定在立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把驱动前轮装置。其主要结构为:在自行车立管顶端固定一横轴,横轴上装有轴承支承着外壳,在外壳中部焊接车把,前端焊接或铆接驱动盘;在前轮花鼓两侧各装有飞轮,飞轮套装滚子链,滚子链一端连接驱动索,另一端连接回链索,驱动索和回链索的上端分别固定在驱动盘两侧。该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用手动带动自行车向前运动,也可以用脚踏,或手脚并动,是一种理想的代步和健身工具。
文档编号B62M1/00GK2292069SQ9624532
公开日1998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3日
发明者赵明哲 申请人:赵明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