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72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隔设置在主体41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八个接合突起43。详细地,在横向方向Y上布置有两列接合突起43,两列中的每一列构造成包括沿着轴向方向X布置的四个接合突起43。所有的接合突起43彼此平行。每个接合突起43相对于轴向方向X朝向后下侧倾斜(参照图2)。
[0100]在主体41的轴向方向X上的两侧的每一侧上设置有两个偏压部44。位于主体41的两侧中的每一侧上的两个偏压部44在横向方向Υ上彼此隔开。每个偏压部44沿着接合突起43被切割且突出的方向(向下)折弯并且相对于主体41沿轴向方向X从主体41向外(前方向和后侧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倾斜。在每个偏压部44中,位于连接至主体41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以及位于与连接至主体4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44Α沿轴向方向X从主体41向外折弯从而与主体41平行。
[0101]在主体41的轴向方向X上的两侧中的每一侧上设置有一个定位部45。每个定位部45设置在沿着横向方向Υ布置的两个偏压部44之间。每个定位部45呈小方形件形状并且沿着与接合突起43被切割且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向上)延伸。
[0102]参见图3,在主体41中,偏压部44的四个端部部分44Α从上方与第一接合构件27的主体部32的顶表面32Β接触。在这种状态下,位于横向方向Υ上的两侧上的偏压部44跨过接合孔34并且设置在位于右侧和左侧肋部39之间的内侧上。另外,在横向方向Υ上,接合突起43分别位于与接合孔34相同的位置处(从严格意义上讲,位于接合孔34的内侧上)。
[0103]按压构件42呈向上开口的槽形状(当沿着轴向方向X观察时为大致U形)。按压构件42在轴向方向X上为长形。具体地,按压构件42在轴向方向X上的尺寸与主体41的定位部45之间在轴向方向X上的间隔大致相同,并且按压构件42在横向方向Υ上的尺寸与主体41在横向方向Υ上的尺寸大致相同。详细地,按压构件42—体地包括平板部42Α和一对侧板部42Β,其中,该平板部42Α在轴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Υ上为平坦的,一对侧板部42Β从平板部42Α的横向方向Υ上的两个端部向上延伸。
[0104]在侧板部42Β的轴向方向X上的大致中央处分别设置有朝向与平板部42Α分离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48。在按压构件42的横向方向Υ上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贯穿孔47,每个贯穿孔47跨越突出部48和侧板部42Β并且沿着竖向方向Ζ延伸。贯穿孔47沿着厚度方向(横向方向Υ)贯穿突出部48和侧板部42Β。贯穿孔47在竖向方向Ζ上为长形的。贯穿孔47的在竖向方向Ζ上的两个端部为倒圆的。
[0105]在按压构件42中,平板部42Α的底表面42C从上方与主体41的顶表面41Α接触。在这种状态下,按压构件42在轴向方向X上设置在两个定位部45之间并且按压构件42在轴向方向X上的运动受到限制。换言之,按压构件42通过定位部45而定位在主体41中。
[0106]当沿着横向方向Υ观察时凸轮31呈大致椭圆形形状。在沿着横向方向Υ观察的凸轮31中,在偏离主轴线方向上的中心的位置处设置有圆形通孔31Α,该圆形通孔31Α沿着横向方向Υ贯穿凸轮31。凸轮31设置在按压构件42中的一对左右侧板部42Β之间。当沿着横向方向Υ观察时,凸轮31的通孔31Α与按压构件42的贯穿孔47的一部分彼此重叠。在凸轮31中,夕卜周向表面31C的一部分从上方与按压构件42的平板部42Α的顶表面42D接触。
[0107]沿着与轴向方向X相交(从严格意义上讲,与轴向方向X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29插入穿过贯穿孔47和通孔31Α。旋转轴29为独立于第二接合构件30的部件。旋转轴29能够沿着竖向方向Ζ在贯穿孔47内运动。然而,由于贯穿孔47在轴向方向X上的宽度与旋转轴29的直径大致相同,因此限制旋转轴29沿着轴向方向X在贯穿孔47内运动。同时,旋转轴29能够在贯穿孔47内绕轴线旋转。
[0108]参见图1,旋转轴29还插入穿过第二托架21的贯穿孔21B和第一托架20的上述倾斜槽(未示出)。旋转轴29在贯穿孔21B和倾斜槽内能够绕轴线旋转并且能够沿着倾斜槽在竖向方向Z上运动。由于旋转轴29沿着倾斜槽运动,能够执行上述倾斜调整。同时,由于每个倾斜槽(在轴向方向X上)的槽宽度的尺寸与旋转轴29的直径大致相同,因此限制旋转轴29在轴向方向X上的运动。换言之,旋转轴29在轴向方向X上与车身12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
[0109]如上文所述,凸轮31附接至旋转轴29并且旋转轴29通过第二托架21支承。另外,第二接合构件30(S卩,旋转轴29插入穿过其贯穿孔47的按压构件42以及定位在按压构件42中的主体41)经由旋转轴29通过第二托架21支承(还参见图3)。
[0110]参见图3,在凸轮31中遍布限定通孔31A的表面(凸轮31的内周向表面)上的整个圆周设置有沿着横向方向Y延伸的花键31B。同时,旋转轴29中的插入穿过通孔31A的部分的外周向表面29A上设置有花键29B。因此,凸轮31与旋转轴29处于花键配合状态并且能够一体地旋转。
[0111]操作杆28连接至旋转轴29的一端(在图3中,为横向方向Y上的位于右内侧的端部29C)。另外,如上文所述,旋转轴29通过第二托架21支承。因此,旋转轴29能够根据操作杆28的操作而旋转,并且凸轮31能够根据操作杆28的操作而偏心地旋转。同时,在位于沿横向方向Y与端部29C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29D中的外周向表面29A上形成有螺纹槽29E。此处,旋转轴29的端部29C和端部29D定位在第二托架21的框架21A的横向方向Y上的外侧。因此,能够通过将螺母等(未示出)相对于螺纹槽29E螺纹连接来限制旋转轴29在横向方向Y上的运动。为了方便说明,在图1和图3中,操作杆28的左右位置颠倒。另外,在图1中,操作杆28(下文进行描述)的一部分(上侧部)被省略,并且该部分通过双点划线来指示。
[0112]图6为图示了处于锁定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此处,在图6中,每个构件以沿着轴向方向X截取的截面来描绘。然而,按压构件42、凸轮31以及操作杆28没有使用截面来描绘。主体41以通过接合突起43截取的截面来描绘,并且第一接合构件27以通过接合孔34截取的截面来描绘。在图6中,轴向方向X为向纸张的左右侧延伸的方向,横向方向Y为与纸张垂直地延伸的方向,并且竖向方向Z为相对于纸张竖向地延伸的方向。另外,在图6中,纸张的左侧指示车身12的前侧并且纸张的右侧指示车身12的后侧。
[0113]参照图6,如上文所述,当操作杆28操作并且旋转轴29旋转时,凸轮31偏心地旋转。凸轮31从上方与按压构件42的平板部42A的顶表面42D接触。因此,当凸轮31的向下进入量根据旋转轴29的旋转而增大时,平板部42A被凸轮31向下按压。相应地,在旋转轴29到达贯穿孔47的上端部47A之前,按压构件42整体向下移动。根据按压构件42的运动,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被按压构件42按压并且向下移动。由于主体41向下移动,偏压部44的每个端部部分44A相对于第一接合构件27的主体部32的顶表面32B沿轴向方向X向主体41的外侧滑动。相应地,每个偏压部44从而接近主体部32的顶表面32B,并且主体41处于在按压构件42与第一接合构件27之间被整体竖向地压缩的状态。换言之,按压构件42通过被凸轮31按压而使主体41压靠第一接合构件27。相应地,主体41的每个接合突起43通过在轴向方向X上相同的位置处从上方配装至接合孔34中而与接合孔34接合。当接合突起43以这种方式与接合孔34接合时的第二接合构件30的位置(在竖向方向Z上的位置)将被称为“锁定位置”。在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接合的状态下,上套16不能够沿着轴向方向X运动。因此,转向构件2在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被固定。另外,转向构件2的位置以这种方式被固定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将被称为“锁定状态”。
[0114]图7为图示了处于解锁状态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此处,图7中的姿态与图6中的姿态一致。
[0115]在操作杆28在第二接合构件30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沿着与前例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操作并且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旋转轴29顺时针(可以小于一转)旋转时,凸轮31的向下进入量逐渐减小。另外,由于主体41中已翘曲的每个偏压部44的回复力导致按压构件42被向上偏压。因此,随着旋转轴29的旋转,按压构件42倾向于回复至被压缩之前的状态,并且因而按压构件42向上移动。如图7中所示,当按压构件42整体向上移动直到旋转轴29到达贯穿孔47的下端部47B时,操作杆28的操作停止。在这种状态下,已配装至接合孔34中的所有接合突起43此时向上从接合孔34脱开。因此,解除了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之间的接合。当接合突起43以这种方式从接合孔34脱开时的第二接合构件30的位置(在竖向方向Z上的位置)将被称为“解锁位置”。如上文所述,处于翘曲状态中的每个偏压部44总是朝向解锁位置偏压第二接合构件30。
[0116]在解锁位置,第一接合构件27在轴向方向X上的运动没有通过第二接合构件30来限制。因此,通过使转向构件2沿着轴向方向X来回移动而与第一接合构件27的接合部37接合的上套16能够沿着轴向方向X移动。换言之,能够进行伸缩调整。以这种方式,由于第二接合构件30通过设置在主体41中的偏压部44而可靠地移动至解锁位置,接合突起43能够从接合孔34脱开以便进行转向构件2的位置调整。当进行伸缩调整时,由于第二接合构件30的偏压部44在第一接合构件27的主体部32的顶表面32B上滑动,因此没有施加至伸缩调整的不必要的负载。另外,已锁定的转向构件2以这种方式解锁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将被称为“解锁状态”。
[0117]此外,在操作杆28在第二接合构件30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下操作并且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旋转轴29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接合构件30由于凸轮31的偏心旋转而被按压,由此再次到达如图6中所示的锁定位置。换言之,通过凸轮31根据旋转轴29的旋转而偏心地旋转,第二接合构件30能够在锁定位置(参照图6)与解锁位置(参照图7)之间移动。换言之,凸轮31使第二接合构件3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以这种方式,可以以附接至旋转轴29的凸轮31偏心地旋转的简单构型而使第二接合构件3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0118]其后,将就在车辆碰撞(特别地,所谓二次碰撞)时转向装置1的操作给出说明。
[0119]在二次碰撞时,转向轴3和柱套4由于从转向构件2传递的冲击而收缩。为响应该收缩,上套16沿着轴向方向X向车身12的前侧移动,如图6中通过虚线指示的。然而,通常,由于在车辆被驱动时第二接合构件30处于锁定位置,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接合。因此,第一接合构件27的主体部32在二次碰撞时也维持与车身12的相对位置固定的状态。相应地,在收缩的同时仅与上套16的前端部16A接合的接合部37倾向于朝向前侧移动。随后,狭缝40沿着图3中在变形部33中指示的虚线前进,并且变形部33由此撕裂(变形)。换言之,通过在二次碰撞时在附随着上套16的同时发生变形,变形部33在二次碰撞时吸收冲击(EA:能量吸收)。以这种方式,在二次碰撞时,转向装置1除了通过转向轴3和柱套4的收缩之外还通过变形部33的变形来吸收冲击。如上文所述,主体41不仅能够执行锁定转向构件2的位置的功能而且能够执行在二次碰撞时吸收冲击的功能。
[0120]另外,第二接合构件3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向(竖向方向Z)不同于旋转轴29的旋转方向S。
[0121]因此,即使二次碰撞时的冲击施加于转向装置1并且倾向于导致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二接合构件30移动至解锁位置,由于第二接合构件30的运动需要转换成旋转轴29的旋转运动,因此旋转轴29没有立即旋转。其结果是,可以在保持处于锁定位置时维持第二接合构件30。此外,由于接合突起43能够弹性地变形从而由于接合突起43的弹性变形而不会在二次碰撞时从接合孔34脱开,这也可以在保持处于锁定位置时维持第二接合构件30。
[0122]相应地,在该转向装置1中,能够防止转向构件2的已锁定位置突然地解锁。
[0123]另外,当操作杆28操作以使第二接合构件30移动至锁定位置时,即使接合突起43与第一接合构件27的接合孔34在轴向方向X上没有彼此重合,接合突起43仍然能够通过与第一接合构件27(除接合孔34之外的其它部分)接触而弹性地变形。因此,由于操作杆28的操作不会在中途变僵,可以将操作杆28操作到底。随后,当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在二次碰撞等时出于某些原因而彼此重合时,由于接合突起43能够通过弹性地变形而与接合孔34接合,可以在此之后防止转向构件2的已锁定位置突然地解锁。
[0124]此外,在处于锁定位置时的第二接合构件30中,由于按压构件42使设置有接合突起43的主体41压靠第一接合构件27,因此可以在保持处于锁定位置时维持第二接合构件30。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转向构件2的已锁定位置突然地解锁。
[0125]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能够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0126]例如,在第二接合构件30中,主体41和按压构件42可以彼此成一体。
[0127]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锁定机构13还可以应用于倾斜构型。在这种情况下,限制第二托架21在竖向方向Z上相对于第一托架20的相对运动,第二接合构件30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