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672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运动方向变为轴向方向X或横向方向Y。根据操作杆28的操作,第二接合构件30沿着接近设置在第一托架20中的第一接合构件的方向运动。在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由于第二接合构件30的运动而彼此接合时,可以防止第二托架21在竖向方向Z上相对于第一托架20相对地运动。换言之,第二托架21处于在倾斜方向上被固定的状态。同时,在通过操作操作杆28而使第二接合构件30沿着与第一托架20的第一接合构件分离的方向运动时,能够解除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之间的接合。在这种状态下,第二托架21能够沿着倾斜方向运动。换言之,能够进行倾斜调整
[0128]其后,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修改示例。
[0129]图8为适用于图1中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本发明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此处,图8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1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8中,将对与上述构件类似的构件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0130]参照图8,当沿着轴向方向X观察时,本发明的第一修改示例中的下套17呈大致U形。换言之,下套17为槽形构件,该槽形构件的上侧为敞开的。详细地,下套17包括在横向方向Y上定向的一对侧板部17C以及弯曲连接部17D,弯曲连接部17D将该一对侧板部17C在其下侧的端部处进行连接。上述操作杆28的旋转轴29(参照图3)松弛地插入穿过形成在该一对侧板部17C中的长孔(未示出,与按压构件42的贯穿孔47形状相同)。旋转轴29由该一对侧板部17C支承而能够沿着长孔运动。
[0131]在第一托架20的平板部20A的前端部处在横向方向Y上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凹槽50,该凹槽50在后侧上凹入而呈凹形形状。凹槽50沿着竖向方向Ζ贯穿平板部20Α。
[0132]壳体(管壳)51的一部分填充在凹槽50内。当沿着横向方向Υ观察时,壳体51呈梯形盒形状。当从上方观察时,壳体51容置在下套17内(在上套16上方)并且向上露出。另外,当沿着横向方向Υ观察时,壳体51与下套17的侧板部17C大部分重叠。凹槽50设置成防止壳体51与平板部20Α在倾斜调整时彼此干涉。因此,当壳体51设置在当沿着竖向方向Ζ观察时壳体51没有与平板部20Α重叠的位置处时,不需要凹槽50。
[0133]图9为适用于图3中的图示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图10为适用于图6中的图示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图9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3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另外,图10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6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9和图10中,将对与上述构件类似的构件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0134]参照图10,在壳体51中设置有空间52。例如,当沿着横向方向Υ观察时,空间52呈以大致90°逆时针倾斜的L形。因此,在空间52中,前侧部在竖向方向上比后侧部小。为了限定这种空间52,在上侧在壳体5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阶差部51C。另外,空间52向下从壳体51露出。
[0135]参照图9,第一修改示例的第一接合构件27构造成包括仅主体部32和接合部37。换言之,在第一修改示例的第一接合构件27中,省略了上述连接部38和冲击吸收部33(参照图3)。主体部32呈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沿横向方向Υ细长的多个接合孔34(^^ —个,与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接合孔相同)设置在主体部32中。接合孔34沿着厚度方向贯穿主体部32并且在轴向方向X上以等间隔布置。主体部32沿着上套16的八角形外周向表面16B(最上面的平表面16C)设置。另外,在第一修改示例的第一接合构件27中,在主体部32中没有设置肋部39(参照图3)。
[0136]—个接合部37相对于主体部32的前端部32A的在横向方向Y上的整个区域以连续的方式设置。在第一修改示例中,接合部37的上述平板部37A成为主体部32的一部分。
[0137]在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中,省略了上述定位部45(参照图3)。
[0138]在按压构件42中,在位于前侧的端部部分42E处一体地设置有盒状部53。盒状部53为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盒状部53的底表面与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齐平。另外,盒状部53在横向方向Y上的两个侧表面与对应侧板部42B在横向方向Y上的外表面齐平。另外,侧板部42B的上端部与盒状部53的顶表面重合。换言之,按压构件42整体上为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并且呈从后上侧部分地开槽口的形状。平板部42A和一对侧板部42B通过槽口而形成在盒状部53的后侧部分中。
[0139]冲击吸收部33设置在主体41与按压构件42之间。冲击吸收部33包括第一板部54、第二板部55以及弯曲部56。
[0140]第一板部54呈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第二板部55呈板状,其设置成面对第一板部54且比第一板部54更靠近上侧。第二板部55在横向方向Y上具有与第一板部54的尺寸相同的尺寸。第二板部55的前端部55A在轴向方向X上设置在与第一板部54的前端部54A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另外,第二板部55的后端部55B设置成比第一板部54的后端部54B更靠近前侧。换言之,第一板部54在轴向方向X上比第二板部55长大致数倍。
[0141]弯曲部56呈连接前端部54A与前端部55A的弯曲板形状。弯曲部56弯曲成比前端部54A和前端部55A向前凸出更远,并且弯曲部56将第一板部54与第二板部55平滑地连接。这种冲击吸收部33的形状通过使一片板材的梢端弯曲成向后折叠而形成。因此,第一板部54的底表面54C通向第二板部55的顶表面55D,并且第一板部54的顶表面54D通向第二板部55的底表面55C。
[0142]在第一修改示例中,主体41的顶表面41A和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没有彼此接触。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的底表面54C从上方与主体41的顶表面41A接触。另外,底表面54C与顶表面41A例如通过焊接而彼此结合。作为结合底表面54C与顶表面41A的方法,胶合、压紧、接合(钩挂)等可以作为示例(这在下文中也适用)。由于底表面54C与顶表面41A结合在一起,冲击吸收部33与主体41 一体地设置。
[0143]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从上方与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的顶表面54D接触(面接触)(参照图10)。另外,第二板部55的底表面55C从上方与按压构件42的盒状部53的顶表面42D接触(面接触)。以这种方式,按压构件42的盒状部53处于被第一板部54和第二板部55竖向地夹紧的状态。然而,第一板部54的顶表面54D和第二板部55的底表面55C(即,冲击吸收部33整体)没有结合至按压构件42,由此能够相对地移动。
[0144]参照图10,上述壳体51设置成从上方覆盖冲击吸收部33的第二板部55和弯曲部56以及按压构件42的盒状部53的前侧部分。在壳体51中,一对侧板部51B设置在壳体51的底表面51A的位于横向方向Y上的两端处。该一对侧板部51B从底表面51A向下延伸并且彼此面对。侧板部51B沿着盒状部53的位于横向方向Y上的两个侧表面延伸并且到达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的附近。在壳体51的空间52中,将固定释放部57固定成不相对于壳体51相对地移动。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固定释放部57呈以90°逆时针倾斜的L形,并且固定释放部57为沿着横向方向Y延伸的块。详细地,固定释放部57的底表面57A为平表面,并且固定释放部57的顶表面上的前侧区域设置有阶状部57B,在该阶状部57B中,前侧区域向下凹入。由于阶状部57B,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固定释放部57展示出L形。
[0145]另外,固定释放部57的底表面57A设置有从底表面57A向下延伸的柱状锁定部58。在冲击吸收部33的第二板部55中,在沿着轴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与锁定部58重合的位置处设置有锁定孔59。锁定孔59呈略大于锁定部58的柱状形状。锁定孔59竖向地贯穿第二板部55。
[0146]此外,在按压构件42的盒状部53中,在与锁定部58重叠的位置处设置有锁定孔60。锁定孔60呈从盒状部53的顶表面42D向下延伸的凹形形状,并且当从上方观察时,锁定孔60比锁定孔59大不止一点。锁定部58插入穿过锁定孔59。由于锁定孔60如上文所述在尺寸上较大,因此可以用足够的空间接纳锁定部58的突出穿过锁定孔59的部分以防止按压构件42与锁定部58接触。然而,锁定部58不是必需突出至锁定孔60。
[0147]此处,在盒状部53的前端部分中形成有沿着横向方向Y贯穿盒状部53的贯穿孔53A。另外,在壳体51的一对侧板部51B中,在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与贯穿孔53A重叠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贯穿孔51D。中心轴61插入穿过贯穿孔53A和贯穿孔51D。中心轴61呈沿着横向方向Y延伸的柱状形状。中心轴61还插入穿过下套17的一对侧板部17C。相应地,盒状部53和壳体51通过下套17支承成能够以中心轴61为中心摆动。
[0148]在第一修改示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凸轮31从上方与按压构件42的平板部42A的顶表面42D接触。因此,当凸轮31的向下进入量根据由于操作杆28的操作引起的旋转轴29的旋转而增大时,平板部42A被凸轮31向下按压。相应地,在旋转轴29到达按压构件42的贯穿孔47的上端部47A之前,按压构件42整体向下运动(摆动)。根据按压构件42的运动,在第二接合构件30中,每个偏压部44翘曲,并且主体41经由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被按压构件42按压,由此向下运动。相应地,主体41的每个接合突起43通过在轴向方向X上的相同位置从上方配装至接合孔34中而与接合孔34接合。换言之,第二接合构件30到达上述锁定位置。由于在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被强有力地夹紧在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与按压构件42之间的状态下上套16不能够在轴向方向X上运动并且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接合,因此转向构件2在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
[0149]图11为适用于图7中的图示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图11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7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11中,将对与上述构件类似的构件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0150]参照图11,凸轮31的向下进入量通过从第二接合构件30已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反向地操作操作杆28而逐渐地被减小。结果,按压构件42由于主体41中的已翘曲的每个偏压部44的回复力而被向上偏压。因此,根据通过操作杆28的操作引起的旋转轴29的旋转,按压构件42倾向于回复至被压缩之前的状态。此处,如上文所述,中心轴61插入穿过壳体51、按压构件42以及下套17。相应地,已被向上偏压的按压构件42以中心轴61为中心逆时针摆动。如图11中所示,当按压构件42整体摆动直到旋转轴29到达按压构件42的贯穿孔47的下端部47B时,操作杆28的操作停止。在这种状态下,在按压构件42中,后侧与前侧相比处于略微向上倾斜的状态。由于在这种状态下的每个偏压部44在偏压按压构件42的同时倾向于回复至被压缩之前的状态,因此位于前侧的偏压部44比位于后侧的偏压部44翘曲更多。因此,在主体41的顶表面41A中,后侧相对于前侧处于向上倾斜的状态。据此,已结合至主体41的冲击吸收部33处于以与顶表面41A的角度相同的角度倾斜的状态。
[0151]另外,与按压构件42类似,由于壳体51也被中心轴61插入穿过,因此壳体51处于根据旋转轴29的摆动以与按压构件42的角度相同的角度倾斜的状态。根据壳体51的倾斜,固定至壳体51的固定释放部57处于以与壳体51的角度相同的角度倾斜的状态。
[0152]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已配装至接合孔34中的接合突起43在那个时候向上从接合孔34脱开。因此,解除了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之间的接合。换言之,接合孔34已到达上述解锁位置。处于翘曲状态中的每个偏压部44 一直朝向解锁位置偏压第二接合构件30。
[0153]当执行伸缩调整时,由于第二接合构件30的偏压部44在第一接合构件27的主体部32的顶表面32B上滑动,因此可以顺利地执行伸缩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转向装置1处于解锁状态。
[0154]其后,将就在第一修改示例中在车辆碰撞时(在二次碰撞时)的转向装置1的操作给出说明。
[0155]图12图示了在二次碰撞之后的图6中的图示的状态。图13图示了在第一修改示例中在固定释放部57已释放冲击吸收部33的固定部的状态下在二次碰撞之后的状态。图12和图13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6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12和图13中,将对与上述构件类似的构件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0156]参照图12和图13,如上文所述,由于二次碰撞时转向轴3和柱套4的收缩,因此上套16沿轴向方向X向车身12的前侧运动。由于正常状态下的第二接合构件30处于锁定位置处,所以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接合。因此,由于整合在一起,第一接合构件27、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以及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在二次碰撞时根据上套16的运动朝向车身12的前侧运动。
[0157]这里,在正常状态下,固定释放部57的锁定部58插入穿过冲击吸收部33的锁定孔59(参照图10)。锁定部58可以根据二次碰撞时冲击的大小而维持在退回固定释放部57内或从固定释放部57突出的状态。详细地,固定释放部57也为点火技术开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