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672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关(点火开关)100。固定释放部57电连接至控制单元(例如,电子控制单元(ECU),未示出),该控制单元控制固定释放部57在竖向方向Z上的位置。控制单元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由单独安装的传感器进行检测)等于或大于预定大小时在车辆被驱动的状态下维持锁定部58的位置。换言之,锁定部维持在插入穿过锁定孔59的状态下。锁定部58的在这种状态下的位置将被称为“前进位置”。同时,控制单元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等于或小于预定大小时使锁定部58向上运动。然后,锁定部58进入固定释放部57的内部,从而不会向下从底表面57A露出,从而维持其状态。因此,锁定部58维持在向上与锁定孔59分离的状态。锁定部58在这种状态下的位置将被称为“回退位置”。详细地,控制单元引爆铺设在点火开关100中的火药,从而使锁定部58从前进位置运动至回退位置。
[0158]参照图12,在锁定部58处于前进位置处的状态下,冲击吸收部33的第二板部55的在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由固定释放部57决定。因此,在二次碰撞时,第一接合构件27、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以及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根据上套16的运动而朝向车身12的前侧移动。然而,第二板部55在轴向方向X上被固定并且不可以朝向前侧移动(维持在二次碰撞之前的状态下)。
[0159]因此,当第一板部54由于二次碰撞而朝向前侧运动,冲击吸收部33变形成看起来如同弯曲部56朝向前侧运动。根据冲击吸收部33的变形,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被吸收。以这种方式,为了使冲击吸收部33在二次碰撞时变形,固定释放部57可以在轴向方向X上固定冲击吸收部33的第二板部55(—部分)。
[0160]另外,同样在二次碰撞时,主体41向上偏压冲击吸收部33。因此,当第一板部54朝向前侧运动时,第一板部54的顶表面54D压靠在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上。因此,第一板部54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还由于在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在顶表面54D与底表面42C之间的摩擦而被吸收。
[0161 ]以这种方式,在二次碰撞时(在车辆碰撞时),冲击吸收部33可以通过附随着上套16发生变形或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而在二次碰撞时吸收冲击。
[0162]参照图13,在锁定部58处于回退位置处的状态下,锁定部58与锁定孔59分离。因此,冲击吸收部33的由锁定部58在轴向方向X上定位的第二板部55被释放。因此,在二次碰撞时,除了第一接合构件27、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以及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之夕卜,第二板部55(8卩,冲击吸收部33整体)也根据上套16的运动而朝向车身12的前侧运动。因此,冲击吸收部33几乎不变形。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由于在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和第二板部55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顶表面54D与底表面42C之间的摩擦,以及底表面55C与顶表面42D之间的摩擦)而被吸收。以这种方式,固定释放部57可以释放冲击吸收部33的在轴向方向X上固定的部分(第二板部55),以使冲击吸收部33在二次碰撞时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
[0163]如上文所述,可以根据车辆碰撞时的冲击的大小通过利用固定释放部57的位置(锁定部58的前进位置或回退位置)选择冲击吸收部33的变形或使冲击吸收部33(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而适当地吸收冲击。
[0164]随后,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修改示例。
[0165]图14是应用于图12中的图示的本发明的第二修改示例的图示。图15为应用于图13中的图示的第二修改示例的图示。图14和图15中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6中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14和图15中,对与上文所述的构件类似的构件将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0166]参照图14,在第二修改示例中,在主体41与按压构件42之间设置有沿着冲击吸收部33延伸的第二冲击吸收部62。第二冲击吸收部62形成为与冲击吸收部33大致相同并且包括第一板部63、第二板部64和弯曲部65。
[0167]第一板部63呈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第一板部63插置在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与按压构件42之间。第一板部63的后端部63B结合(通过进行上文所述的焊接等)至第一板部54的后端部54B。
[0168]第二板部64呈板状,其设置成面对第一板部63且比第一板部63更靠近上侧。第二板部64在横向方向Y上具有与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63的尺寸相同的尺寸。第二板部64的前端部64A在轴向方向X上设置在与第一板部63的前端部63A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另外,第二板部64的后端部64B比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63的后端部63B更靠近前侧设置。换言之,第一板部63在轴向方向X上长于第二板部64。第二板部64插置在冲击吸收部33的第二板部55与按压构件42之间。在第二板部64中一体地设置有在后端部64B处向上折弯的肋部66。肋部66从后侧抵接在壳体51的后端部51E上。因此,第二板部64(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一部分)在轴向方向X上被固定。
[0169]弯曲部65呈板状,其连接前端部63A与前端部64A。弯曲部65弯曲成比前端部63A和前端部64A向前凸出更远,并且弯曲部65平滑地连接第一板部63和第二板部64。与冲击吸收部33类似,这种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形状通过使一片板材的稍端弯曲成向后折叠而形成。因此,第一板部63的底表面63C通向第二板部64的顶表面64D,并且第一板部63的顶表面63D通向第二板部64的底表面64C。弯曲部65从后侧平行于冲击吸收部33的弯曲部56。详细地,弯曲部65的前表面(通向顶表面64D和底表面63C的表面)与弯曲部56面接触。以这种方式,第二冲击吸收部62设置成与冲击吸收部33重叠。
[0170]第二冲击吸收部62在二次碰撞时附随着上套16而发生变形。详细地,由于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第一板部63在后端部63B上固定至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因此第一板部63与第一板部54、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以及第一接合构件27—起附随着上套16沿轴向方向X运动。同时,由于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第二板部64通过肋部66在轴向方向X上固定,因此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第二板部64不能附随上套16。因此,当第一板部63由于二次碰撞而朝向前侧运动时,第二冲击吸收部62变形成看起来如同弯曲部65朝向前侧运动。根据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变形,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被吸收。以这种方式,在二次碰撞时,第二冲击吸收部62可以通过附随着上套16发生变形而在二次碰撞时吸收冲击。
[0171]这里,同样参照图15,在与第一修改示例类似的第二修改示例中,固定释放部57在竖向方向Z上的位置由控制单元控制,并且锁定部58可以在前进位置与回退位置之间运动。因此,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等于或大于预定大小时,锁定部58在上套16由于二次碰撞而向前侧运动时维持处于前进位置的状态。同时,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等于或小于预定大小的情况下,锁定部58在上套16由于二次碰撞而向前侧运动时维持正处于回退位置的状态。
[0172]此外,不管锁定部58在前进位置与回退位置之间定位于何处,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第一板部63的顶表面63D都相对于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滑动。另外,如图15中所示出的,当锁定部58处于回退位置时,除了顶表面63D与底表面42C的滑动之外,第二板部55的底表面55C相对于第二板部64的顶表面64D滑动。
[0173]如上文所述并且如图14中所示出的,在锁定部58处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由于冲击吸收部33和第二冲击吸收部62两者的变形以及顶表面63D与底表面42C之间的摩擦而被吸收。同时,如图15中所示出的,在锁定部58处于回退位置的状态下,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由于仅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变形、顶表面63D与底表面42C之间的摩擦、以及底表面55C与顶表面64D之间的摩擦而被吸收。因此,可以通过根据车辆碰撞时冲击的大小而仅使第二冲击吸收部62变形或使冲击吸收部33和第二冲击吸收部62两者都变形来适当地吸收冲击。
[0174]已经给出了关于冲击吸收部33和第二冲击吸收部62—对一地彼此重叠的构型的描述,可以适当地改变冲击吸收部33和第二冲击吸收部62中的每一者的数量。另外,其中每个冲击吸收部可以具有局部变化的宽度。
[0175]随后,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修改示例。
[0176]图16为应用于图3中的图示的本发明的第三修改示例的图示。图16中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3中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16中,将对与上文所述构件类似的构件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0177]参照图16,第三修改示例中的第二接合构件74包括主体部75、接合部76、接合突起77和偏压部78。主体部75呈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主体部75沿着上套16的八角形外周向表面16B(最上面的平表面16C)设置。主体部75延伸至上套16的前端部16A,并且接合部76设置在主体部75的前端部75A处。一个接合部76贯穿横向方向Y上的整个区域以连续的方式设置。接合部76包括平板部76A和竖立部76B,其中,该平板部76A在其在下侧与主体部75间隔开的同时延伸为与主体部75平行,该竖立部76B在上套16的前端部16A的前侧上竖立于平板部76A的前端部与主体部75的前端部75A之间。因此,第二接合构件74通过接合部76钩挂至上套16的前端部16A。
[0178]接合突起77和偏压部78—体地设置在主体部75的后侧上。
[0179]例如,每个接合突起77呈小的方形件形状并且构造成通过使当沿竖向方向Z观察主体部75时以通道状的方式冲压的部分向上折弯而形成。换言之,接合突起77为从主体部75上被切割并向上提起的部分。由于接合突起77为由片簧形成的主体部75的一部分,因此接合突起77是弹性可变形的。另外,在主体部75中,通过切割出并提起接合突起77而形成孔□ 80。
[0180]在主体部75中在轴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上以均匀的间隔设置有多个接合突起77。在第三修改示例中,设置有八个接合突起77。详细地,在横向方向Y上布置有两列,其中每一列构造成包括沿轴向方向X布置的四个接合突起77。所有接合突起77彼此平行。每个接合突起77相对于轴向方向X朝向前上侧倾斜。
[0181]沿轴向方向X在设置接合突起77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对偏压部78,该一对偏压部78设置为朝向主体部75的在横向方向Y上的两外侧突出。该一对偏压部78在沿竖向方向Z观察时呈大致T形。详细地,一体地包括弹性部81和连接部82,其中,弹性部81相对于主体部75在横向方向Y上间隔设置,每个连接部82连接弹性部81和主体部75。在每个偏压部78中在轴向方向X上并排设置有一对弹性部81,并且所述一对弹性部81沿轴向方向X设置成使连接部82插置在其间。每个弹性部81呈向上隆起的形状。该一对弹性部81在沿横向方向Y观察时整体上呈现为波形。
[0182]第三修改示例中的第一接合构件70包括第一板部71、第二板部72和弯曲部73。第一板部71呈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在第一板部71中设置有沿横向方向Y细长的多个接合孔83(在第三修改示例中为^^一个)。接合孔83沿厚度方向穿透第一板部71并且沿轴向方向X以等间隔布置。
[0183]第二板部72呈板状,其设置成面对第一板部71且比第一板部71更靠近上侧。第二板部72在横向方向Y上具有与第一板部71的尺寸相同的尺寸。第二板部72的前端部72A在轴向方向X上设置在与第一板部71的前端部71A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另外,第二板部72的后端部72B比第一板部71的后端部71B更靠近前侧设置。换言之,第一板部71在轴向方向X上朝向后侧长于第二板部72。在第二板部72中设置有锁定孔84,并且固定释放部57的锁定部58可以插入穿过该锁定孔84。
[0184]弯曲部73呈板状,连接前端部71A与前端部72A。弯曲部73弯曲成比前端部71A和前端部72A向前凸出更远,并且弯曲部73平滑地连接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这种第一接合构件70的形状通过使一片板材的稍端弯曲成向后折叠而形成。因此,第一板部71的底表面71C通向第二板部72的顶表面72C,并且第一板部71的顶表面71D通向第二板部72的底表面72D。
[0185]第一接合构件70设置在第二接合构件74的上侧上。第二接合构件74的四个弹性部81(两对)从下方与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一板部71的底表面71C相接触。在这种状态下,位于横向方向Y上的两侧上的弹性部81跨过接合孔83并且比第一板部71的横向方向Y上的两个端部边缘更靠近内侧设置。另外,在横向方向Y上,接合突起77分别与接合孔83位于相同的位置处(从严格意义上讲,位于接合孔83的内侧)。
[0186]第三修改示例中的按压构件42与第一修改示例中的按压构件42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与第一修改示例中的按压构件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处。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从上方与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一板部71的顶表面71D相接触。以这种方式,在第三修改示例中,按压构件42相对于第一接合构件70设置在与第二接合构件74相反的一侧上,由此被支承在车身12侧上(从严格意义上讲,下套17侧)。
[0187]与实施方式类似,在按压构件42中,旋转轴29插入穿过贯穿孔47,并且按压构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