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0041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可行驶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3月10日、申请号为201180022191.6、发明名称为"可行 驶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行驶装置,其具有:平板元件;至少一个可围绕第一转动轴转动 地安装的第一车轮;手柄支承杆,其具有远离平板元件并支承手柄的远端部和接近平板元 件的近端部;与第一车轮相邻的折叠铰接件,其将手柄支承杆的近端部与平板元件能够围 绕第一摆动轴摆动地相连接,使得在工作状态下手柄支承杆相对于平板元件以优选约为直 角或接近直角的角度取向,并因此使手柄支承杆的远端部相对于平板元件具有最大距离, 而在静止状态下使手柄支承杆的远端部相对于平板元件具有最小距离;以及至少一个可围 绕第二转动轴转动地安装的第二车轮,其设置在平板元件的与第一车轮和折叠铰接件的布 置间隔较远的端部上,在此,第一车轮还附加地围绕相对于第一转动轴成角度、优选约为直 角延伸的第三摆动轴可摆动地安装,从而通过围绕该第三摆动轴的摆动运动使行驶方向变 化,手柄支承杆是转向杆并配备有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将手柄支承杆的特定运动转换为 第一车轮围绕第三摆动轴的摆动运动;与第一车轮轴向间隔开地设置第三车轮,该第三车 轮以与第一车轮相同的方式安装,在此,该轴向间隔至少稍许大于固定在手柄支承杆上的 行李件的位于第一车轮和第三车轮之间的宽度;第三车轮附加地围绕相对于第一转动轴成 角度、优选约成直角延伸的第四摆动轴可摆动地安装,从而通过围绕该第四摆动轴的摆动 运动使行驶方向变化,并将转向机构设置为,将手柄支承杆的特定运动同样转换为第三车 轮围绕该第四摆动轴的摆动运动。
【背景技术】
[0003] 这种可行驶装置通常设计为滑板车、踏板车、踢板车或顶推车,它们可以通过不同 的操控技术和不同数量的轮子来运行。如果使用可行驶装置,则车轮在工作状态下应位于 交通路面或其他的基面上,由此,平板元件能够以一定的间隔保持在交通路面或其他基面 的上方,并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大致水平取向。在该状态下,平板元件用以充当使用者的脚 步,使用者同时抓住在工作状态下抬起的手柄支承杆的上方远端部上的手柄。多数情况下, 手柄支承杆还可以同时用于转向,并为此被设计为转向杆或与相应的转向机构耦接。这种 可行驶装置的推动可以选择通过使用者的身体实现,在此,使用者用脚撑在交通路面或其 他的基面上;或者也可以借助于通常装配在平板元件上的电机来实现,这种电机通常由小 型电动机或内燃机构成。
[0004] 在专利文献W0 2008071798 A1和US 6460866B1中分别示例性地公开了一种上述 类型的可行驶装置,其中,在手柄支承杆上装配有行李件(Gepickstiick)。在这里,可行 驶装置和行李件有利地组成一种如同可行驶的行李件形式的装置,其在踏板(Trittbrett) 上翻的状态或静止状态下可以作为常规的轮式箱体使用,而在展开状态或工作状态下作为 踏板车使用,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容易地跨越较长的距离。
[0005] 为了实现在保存时节约空间或运输简单的目的,可以使手柄支承杆和平板元件关 于它们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取向从工作状态进入节约空间的静止状态。在工作状态下,手柄 支承杆相对于平板元件展开并优选以约成直角或接近直角的角度取向,其中,手柄支承杆 的远端部相对于平板元件或与第一车轮和折叠铰接件的布置远距离间隔开的平板元件的 端部具有最大的间隔。与此相反的是,在静止状态下将手柄支承杆和平板元件彼此设置为, 使手柄支承杆的远端部相对于平板元件或与第一车轮和折叠铰接件的布置远距离间隔开 的平板元件的端部具有最小的间隔,并因此而有利地彼此并置。在使用如专利文献W0 2008071798 A1所述的具有行李件的可行驶装置时,优选将行李件装配在手柄支承杆的面 向踏板的一侧,并将折叠铰接件设置为,使踏板在静止状态下被上翻到背对手柄支承杆的 行李件的侧面上并基本贴靠在该侧面上,手柄支承杆和踏板由此将行李件包围在它们之间
[0006] 虽然以上述方式使可行驶的装置进入静止状态已经形成不可小视的节约空间的 布置和保存,但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前面所述类型的可行驶装置在静止状态下的节 省空间的效果并改善其行驶方式和可行驶性。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可行驶装置得以实现,该装置具有:平板元件;至少一个可 围绕第一转动轴转动地安装的第一车轮;手柄支承杆,其具有远离平板元件并支承手柄的 远端部和接近平板元件的近端部;与第一车轮相邻的折叠铰接件,其将手柄支承杆的近端 部与平板元件能够围绕第一摆动轴摆动地相连接,使得在工作状态下手柄支承杆相对于平 板元件以优选约为直角或接近直角的角度取向,并因此使手柄支承杆的远端部相对于平板 元件具有最大距离,而在静止状态下使手柄支承杆的远端部相对于平板元件具有最小距 离;以及至少一个可围绕第二转动轴转动地安装的第二车轮,其设置在平板元件的与第一 车轮和折叠铰接件的布置间隔较远的端部上,其中,第一车轮还附加地围绕相对于第一转 动轴成角度、优选约为直角延伸的第三摆动轴可摆动地安装,从而通过围绕该第三摆动轴 的摆动运动使行驶方向变化,手柄支承杆是转向杆并配备有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将手柄 支承杆的特定运动转换为第一车轮围绕第三摆动轴的摆动运动;与第一车轮轴向间隔开地 设置第三车轮,该第三车轮以与第一车轮相同的方式安装,在此,该轴向间隔至少稍许大于 固定在手柄支承杆上的行李件的位于第一车轮和第三车轮之间的宽度;第三车轮附加地围 绕相对于第一转动轴成角度、优选约成直角延伸的第四摆动轴可摆动地安装,从而通过围 绕该第四摆动轴的摆动运动使行驶方向变化,并将转向机构设置为,将手柄支承杆的特定 运动同样转换为第三车轮围绕该第四摆动轴的摆动运动,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锁定转向机 构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被设计为,只在静止状态下优选例如为了防止直线运动而将转 向机构锁定在空挡位置上。
[0008] 由于希望可行驶装置具有转向性,因此第一车轮应该附加地围绕相对于转动轴成 角度、优选约成直角延伸的第三摆动轴可摆动地安装,从而通过围绕该第三摆动轴的摆动 运动使行驶方向变化,手柄支承杆是转向杆并配备有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将手柄支承杆 的特定运动转换为第一车轮围绕第三摆动轴的摆动运动。此外,与第一车轮轴向间隔开地 设置第三车轮,第三车轮以与第一车轮相同的方式安装,在此,该轴向间隔至少稍许大于待 固定在手柄支承杆上的行李件的位于第一车轮和第三车轮之间的宽度。通过使用两个彼此 间隔开的前轮,特别是在行李件作为有效负荷固定在手柄支承杆上时,可以得到更稳定、明 显更好的行驶性能。为了获得最佳的转向,在此使第三车轮附加地围绕相对于第一转动轴 成角度、优选约成直角延伸的第四摆动轴可摆动地安装,从而通过围绕第四摆动轴的摆动 运动引起行驶方向的变化,并配置转向机构,用于将手柄支承杆的特定运动同样转换为第 三车轮围绕第四摆动轴的摆动运动。
[0009] 但是根据本发明设置用于锁定转向机构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被设计为,只在 静止状态下优选例如为了防止直线运动而将转向机构锁定在空挡位置上。在踏板的静止状 态下锁定转向装置将有利于防止由于前轮驶入特别是两个终点位置的其中一个而扩大有 效宽度,否则将会增加静止状态下的空间需求。根据本发明将转向装置锁定的另一个优点 在于,在静止状态下可将其上固定有行李件的可行驶装置作为手推车使用,并因此使其由 使用者放在后面牵拉。
[0010]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和扩展方案由其它部分给出。
[0011]优选锁定装置具有转动杠杆,该转动杠杆相对于手柄支承杆抗扭地设置在手柄支 承杆的近端部上,并在转动杠杆的自由端部上设有留空。该锁定装置还具有销钉,该销钉径 向地设置在铰接件中,该铰接件围绕大致平行于第一摆动轴延伸的第五摆动轴可摆动地且 相对于平板元件抗扭地设置,在此,转动杠杆和位于其自由端部中的留空以及径向销钉在 铰接件上的设置和取向被确定为:在静止状态下,当手柄支承杆在转向位置(在该转向位置 上,第一车轮和第三车轮处于其直线向前的状态中)上转动时,留空容纳销钉。
[0012] 此外,安放在与第一车轮和折叠铰接件的布置间隔较远的平板元件的端部上并因 此形成后轮的第二车轮提供了对静止状态下节省空间的效果进行优化和改善的潜力。因为 为了在可行驶装置的工作状态下使平板元件以一定的间隔保持在交通路面或其他基面的 上方,后面的第二车轮需要从平板元件的底面相应地突出。但是这样在静止状态下(此时手 柄支承杆和平板元件折叠在一起并可以因此说:平板元件的底面构成了整个装置的外面) 会使第二车轮向外伸出或突出。这是很麻烦的,尤其是当第二车轮相对于整个装置的尺寸 有相对较大的空间要求时。类似的还有如专利文献W0 2008071798 A1中所述的可行驶装 置,在静止状态下突出的第二车轮相对于整个装置的尺寸有相对较大的空间要求。尽管当 第二车轮直径较小时可以减轻这一问题,但仍然会因此在驾驶以及驶过较小的障碍物时承 担风险。
[0013]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使第二车轮还附加地围绕基本上沿 行驶方向延伸的第二摆动轴可摆动地设置在平板元件上,并通过机械机构与手柄支承杆相 耦合,该机械机构将手柄支承杆相对于平板元件围绕第一摆动轴的摆动运动转换为第二车 轮围绕第二摆动轴的摆动运动,从而使第二车轮的第二转动轴在静止状态下相对于平板元 件的角度大于在工作状态下的角度。当在静止状态下手柄支承杆相对于平板元件偏转时, 该机械机构负责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