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口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1061发布日期:2018-09-18 22:4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舱口盖。



背景技术:

舱口盖是在船舶上广泛使用的舱室出入口的启闭装置,既可供人员出入。也可提供体积较小的设备或部件出入。常用的舱口盖按密性主要分为风雨密、水密和非风雨密;按型式主要分为带围板式、平置式和埋入式,国内船舶行业已经建立了相关的行业标准CB/3728-2011。

埋入舱口盖的主要特点是安装完后舱口盖面板与甲板齐平,不突出甲板面,方便货物装卸和人员行走。在现有的海工辅助船中,船型一般为中机型,机舱设计在船舶的中部,上建设计在首部,主甲板布置许多大型设备,如拖缆机、起重机等等,因大型设备工作需要,主甲板往往设计有木甲板,用于保护作业过程的精密仪器设备和主甲板,同时舱口盖增加木甲板设置,兼顾载货面积,以及保证木甲板区域整体平整度要求;考虑机舱内主机等设备的检修需要,主甲板往往设计有大型的埋入式舱口盖。在现有技术中,舱口盖选择为埋入式,安装完后在舱口盖面板上铺设木甲板,这种型式较为常规,但是机舱内的设备检修时,每次均需要拆去木甲板,设备检修完成后再回装木甲板,工作繁琐,不方便,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舱口盖,方便对机舱内的设备检修,简化安装过程,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舱口盖,包括舱口盖本体和木甲板,所述木甲板铺设于所述舱口盖本体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舱口盖本体的前、后两侧设有嵌条,且所述嵌条位于所述木甲板的外围。

优选地,所述嵌条的横截面为L型。

优选地,所述舱口盖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挡条,且所述挡条位于所述木甲板的外围。

优选地,所述挡条的横截面为T型。

优选地,所述木甲板的前、后两端的两侧均设有L型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木甲板铺设于所述舱口盖本体的表面组成一个整体,船员对机舱内的设备进行检修时,只需拆去舱口盖,即相当于同时拆去了木甲板;检修完后也只需安装舱口盖就实现了对木甲板的同时安装,不用先拆去木甲板再回装,方便了对机舱内的设备检修,降低了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舱口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舱口盖本体,2-挡条,3-木甲板,4-嵌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和2,本实施例的一种舱口盖,包括舱口盖本体1和木甲板3,所述木甲板3铺设于所述舱口盖本体1的表面。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舱口盖,通过将木甲板3铺设于所述舱口盖本体1的表面组成一个整体,船员对机舱内的设备进行检修时,只需拆去舱口盖,即相当于同时拆去了木甲板3;检修完后也只需安装舱口盖就实现了对木甲板3的同时安装,不用先拆去木甲板3再回装,方便了对机舱内的设备检修,降低了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舱口盖本体1的前、后两侧设有嵌条4,且所述嵌条4位于所述木甲板3的外围,所述嵌条4的横截面为L型。将前、后两侧的所述嵌条4的横截面设置成L型,所述嵌条4的一侧与所述舱口盖本体1的表面组成一个槽体,将所述木甲板3卡进槽体,不仅安装简单方便,同时也增加了所述木甲板3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舱口盖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挡条2,且所述挡条2位于所述木甲板3的外围,所述挡条2的横截面为T型。将所述挡条2的横截面设置成T型,所述档条2的平面可以填补所述舱口盖与船体甲板上的木甲板之间的间隙,使整个甲板区域表面平整。同时,所述档条2的一侧与所述舱口盖本体1的表面组成一个槽体,将所述木甲板3卡进槽体,增加了所述木甲板3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木甲板3的前、后两端的两侧均设有L型槽。将所述木甲板3的两端设为L型槽,在安装所述木甲板3的时候所述L型槽正好卡进所述档条2的一侧与所述舱口盖本体1的表面组成的槽体,使得所述舱口盖表面与船体甲板上的木甲板表面齐平,保证了整个木甲板区域的整体平整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