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6976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一种农用播种旋翼飞行器,具有可替代人工等优点,但由于利用飞行器自身携带的蓄电池飞行,滞空时间短,有时只有数分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滞空时间更长的农用飞行播种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制造一个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包括机身、若干个电动旋翼、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无线电信号接收处理发射设施和遥控器,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卫星定位终端、加速计、磁力计、气压传感器、陀螺仪和通讯模块。所述飞行播种装置采用一组两根以上与外部电源和所述飞行器的用电负载组成回路的输电线。外部电源通过输电线持续供应所述飞行播种装置电能。并采用一个播种设施;播种设施通过接口电路与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播种设施的状态根据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0005]还可以采用两架旋翼飞行器即播种飞行器和辅助飞行器,并采用一台跟踪小车,跟踪小车装载有自动卷线装置、种子输送管的自动收放装置、外部电源和仓筒;所述飞行播种装置采用一根种子输送管,种子输送管两端分别与播种设施和仓筒连通。
[0006]还可以采用两架旋翼飞行器即播种飞行器和辅助飞行器,并采用一台跟踪小车;播种飞行器上含有一个中间仓,跟踪小车装载有自动卷线装置、外部电源和带种子取出阀的仓筒。
[0007]根据需要,播种飞行器和辅助飞行器上也可以配置自动卷线装置及种子输送管的自动收放装置。
[0008]自动卷线装置及种子输送管的自动收放装置可以采用一个可正反转的电动滚筒制作,电动滚筒上卷绕输电线或者种子输送管。
[0009]旋翼飞行器包括一柱和多轴旋翼飞行器,一柱包括单翼和双翼。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一组两根以上与外部电源和所述飞行装置的用电负载组成回路的输电线,令外部电源通过输电线持续供应所述飞行装置电能,可以几乎无限制地增强所述飞行装置的滞空能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一个带种子输送管的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0012]图2是一个带种子输送管的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的运行轨迹图。
[0013]图3是一个带中间仓的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0014]图中1.播种飞行器;2.辅助飞行器;3.跟踪小车;4.机身;5.电动旋翼;6.外部电源;7.输电线;8.自动卷线装置;9.种子输送管;10.自动收放装置;11.仓筒;12.挑高杆;13.播种设施;14.田埂;15.中间仓;16.种子取出阀;17.起降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和图2共同给出实施例1。
[0016]实施例1中,制造一个带种子输送管的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包括两架旋翼飞行器组成的播种机组即播种飞行器1和辅助飞行器2,并采用一台跟踪小车3。播种飞行器1和辅助飞行器2包括机身4、若干个电动旋翼5、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无线电信号接收处理发射设施和遥控器,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卫星定位终端、加速计、磁力计、气压传感器、陀螺仪和通讯模块。所述飞行播种装置采用一组两根以上与外部电源6和飞行器1、2的用电负载组成回路的输电线7。跟踪小车3装载有输电线7的自动卷线装置8、种子输送管9的自动收放装置10、外部电源6、仓筒11、一根挑高杆12和起降平台17。飞行播种装置配置播种设施并采用一根其两端分别与播种设施13和仓筒11连通的种子输送管9。跟踪小车3自动跟踪辅助飞行器2。外部电源6通过输电线7持续供应播种机组电能。仓筒11配置有气动种子输送设施。播种设施13包括与播种飞行器前进方向垂直布置、水平安装的若干个播种器。播种设施13通过接口电路与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播种设施13的状态根据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0017]自动卷线装置8用于自动收放输电线7。自动收放装置10用于自动收放种子收放管。气动种子输送设施用于将种子栗到高处。播种设施用于播种。自动卷线装置、自动收放装置、气动种子输送设施、播种设施及播种机组的有关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所述这些设施包括播种设施13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
[0018]挑高杆12向上最高伸出6米、向一侧最多伸出5米,挑高杆12能明显缩短输电线7和输送管总成9在空中的长度。挑高杆12具有多个自动机械臂,其状态可以调整,包括避让前来吸取药液的飞行器。自动机械臂的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机器人的机械臂技术。
[0019]跟踪小车3在田中间的田埂14上移动。田埂14两边需要播种的农地宽约2*22米,每次一个来回播种的宽度约4米。
[0020]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简介为: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系统开机自检,辅助飞行器2和播种飞行器1先后从起降平台17上升空悬停;然后跟踪小车3跟随播种机组到达现场田埂14处,启动气动种子输送设施并实施播种作业。采用补给车适时对仓筒11补充种子。作业过程中,自动卷线装置8和自动收放装置10自动收放输电线7和种子输送管9。挑高杆12可在如图2虚线半圆形范围内转动。
[0021]由于辅助飞行器2的帮助,原来需要喷洒飞行器1承担的横向跨距最大22米的输电线,由挑高杆承担约5米跨距、由辅助飞行器承担12米跨距后,只需要喷洒飞行器1承担5米横向跨距。工况大为改善。而对于辅助飞行器2而言,其两边所受拉力如图1中两个实线箭头表示的矢量相叠加,合成为虚线箭头。显然横向拉力相互抵消总量大为缩小,这使得辅助飞行器2的工况处于良好状态。
[0022]作业完成,机组飞行器降落在起降平台17上并撤回库房。
[0023]显然,在一些山坡上,仅仅使用一架播种飞行器和带挑高杆12的跟踪小车3,并令跟踪小车3位于较高处也可以对较低处实施播种作业。野生铁皮楓斗多生长在山崖上,当山崖是可以方便播种种植时,可以更多的创造财富。
[0024]图3给出实施例2。
[0025]实施例2中,制造一个带中间仓的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包括两架旋翼飞行器组成的播种机组即播种飞行器1和辅助飞行器2,并采用一台跟踪小车3。播种飞行器1和辅助飞行器2包括机身4、若干个电动旋翼5、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无线电信号接收处理发射设施和遥控器。所述飞行播种装置采用一组两根以上与外部电源6和飞行器1、2的用电负载组成回路的输电线7。喷洒飞行器1上设置有播种设施13和中间仓15。跟踪小车3装载有输电线7的自动卷线装置8、外部电源6、带种子取出阀16的仓筒11、一根挑高杆12和起降平台17。跟踪小车3自动跟踪辅助飞行器2。外部电源6通过输电线7持续供应播种机组电能。
[0026]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简介为: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系统开机自检,辅助飞行器2和播种飞行器1先后从起降平台17上升空悬停;然后跟踪小车3跟随播种机组到达现场,播种飞行器1每次都先飞到仓筒11前打开种子取出阀16将种子放进中间仓15,从然后实施播种作业一个来回,如上面所述播种176(44*4)平方米;并再次飞回去加仓、再播种……。作业过程中,自动卷线装置8自动收放输电线7进行配合。作业完成,机组飞行器降落在起降平台17上并撤回库房。
[0027]由于可以长时间连续作业,本实用新型比现有只能滞空数分钟的播种飞行器工作效率高许多倍、不用配置更换电池的资源。又由于播种作业不被打断,既不漏播也不多播,效率高。
[0028]辅助飞行器分担了种子输送管和输电线的重量,实现播种飞行器从其机身上面连接输电线增加了播种的自由度;辅助飞行器的支持可以有效增加播种飞行器作业的距离和面积。
[0029]播种飞行器要求尽可能贴地飞行,采用辅助飞行器使得播种飞行器可以从上面连接输电线,增加飞行器的飞行自由度。采用挑高杆可以减轻飞行器的输电线负荷。
【主权项】
1.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包括机身、若干个电动旋翼、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无线电信号接收处理发射设施和遥控器,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卫星定位终端、加速计、磁力计、气压传感器、陀螺仪和通讯模块,其特征是所述飞行播种装置含有一组两根以上与外部电源和所述飞行器的用电负载组成回路的输电线,并含有一个播种设施;播种设施通过接口电路与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播种设施的状态根据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状态的变化而变化。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架旋翼飞行器即播种飞行器和辅助飞行器,还包括一台跟踪小车,跟踪小车装载有自动卷线装置、种子输送管的自动收放装置、外部电源和仓筒;飞行播种装置含有一根种子输送管,种子输送管两端分别与播种设施和仓筒连通。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架旋翼飞行器即播种飞行器和辅助飞行器,还包括一台跟踪小车;播种飞行器上含有一个中间仓;跟踪小车装载有自动卷线装置、外部电源和带种子取出阀的仓筒。
【专利摘要】外部电源供电遥控旋翼飞行播种装置,包括机身、若干个电动旋翼、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无线电信号接收处理发射设施和遥控器,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卫星定位终端、加速计和通讯模块,其特征是所述飞行播种装置含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输电线,并含有一个播种设施;播种设施通过接口电路与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播种设施的状态根据飞行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采用与外部电源连接的输电线,令外部电源通过输电线持续供应所述飞行装置电能,可以几乎无限制地增强所述飞行装置的滞空能力。
【IPC分类】B64D1/02, A01C7/00
【公开号】CN204979244
【申请号】CN201520723319
【发明人】施国樑
【申请人】邱丽琴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