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输送装置和输送方法

文档序号:417562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元件输送装置和输送方法本申请与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00-004413的申请相关,并要求35U.S.C.§119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作参照。本发明涉及元件输送(handling)装置和输送方法,特别涉及用于在运送(transporting)例如电子元件等元件的同时,对元件进行目视检查、特性测量、分选、标记、装带等的输送装置。例如单块陶瓷电容器那样的电子元件在制造后出厂前,要经过包括目视检查、特性测量、按合格/故障判据作分选、产品标记的标记以及装带等各种工序。例如,在进行目视检查时,将多个电子元件一个接一个地顺次送入到用于目视检查的检查站中,然后,根据目视检查的结果在分选站进行分选。在进行特性测量时,将多个电子元件一个接一个地顺次送入到特性测量站,并根据特性测量的结果在分选站进行分选。同样地,在进行挑选时,将多个电子元件一个接一个地顺次送入到挑选站,并将电子元件逐一插入带上的空腔中。在进行这种目视检查、特性测量、分选和装置等工序中,要求在运送多个电子元件的同时进行输送的输送技术。为了有效地进行目视检查、特性测量、分选、标记或装带等各个工序,希望提高电子元件的运送速度,同时增加单位时间能输送的电子元件的个数。随着运送速度的提高,施加在电子元件上的冲击加大,这会损坏电子元件。同样地,由于电子元件的回弹,会使电子元件跳出预定的路径。因此,希望在高速运送期间能防止电子元件的损坏或者跳出。此外,还希望能连续地并且最好能自动地进行前述的目视检查、特性测量、分选、标记、或装带等工序。在特性测量工序中,例如前所述速度提高时,能对每个电子元件提供足够的时间正确地进行特性测量。为满足前述要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元件输送装置和输送方法。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的元件输送装置用于运送元件,包括元件运送装置。所述元件运送装置由一中空运送通道规定,一端为元件引入口,另一端为元件排出口。所述元件运送装置包括在所述元件引入口附近使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口。由所述气体流入口流入的气流,将所述元件从外部送入到元件引入口内的负压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提供用于将元件通过运送通道送往元件排出口的驱动力。所述元件运送装置还包括在运送通道内排放气体的排气口,通过排气口排出气体,可降低元件的运送速度。较好的是在这种元件输送装置中,所述运送通道具有从所述元件引入口向所述元件排出口变狭的锥状。较好的是所述排气口包括用于控制气体排出压力的装置。所述排气口对于大气开放,以便简化元件输送装置的结构。在运送电子元件时,使用下述的元件输送装置是有利的。在这种场合,所述元件输送装置包括一分度台,所述分度台用于测量电子元件的特性,具体而言,沿其周围具有多个收装凹部,用于接收从所述元件排出口排出的电子元件。在分度台上相邻地设置收装凹部。随着分度台旋转,向着特性测量部在周围方向运送电子元件,所述特性测量部用于测量位于运送通道上预定位置上的电子元件的特性,并且按照所述分度台的旋转运送电子元件。较好的是在进行前述电子元件的特性测量时,还包括用于排出特性不良电子元件的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所述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设置在特性测量的下游,且位于分度台旋转的运送通道上。还包括用于排出特性良好电子元件的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所述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设置在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的下游。所述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包括例如用于电子元件装带的装带或者将电子元件成批包装的装置。此外,还包括用于对电子元件进行标记的标记部,所述标记部设置在运送通道上的预定位置上。这样可按照所述分度台的旋转来运送电子元件。此外,前述的元件输送装置还包括元件供给装置,用于将元件供给元件运送装置的所述元件引入口,还包括目视检查部,用于观察元件的成像。在这种场合,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包括面向元件引入口的元件发送单元,所述元件运送装置基于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的负压,维持元件在空中悬浮,并将从所述元件发送部发送的元件送入到元件引入口。所述目视检查部对送入到元件引入口之前悬浮在空中的元件的目视进行摄像。较好的是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包括振动进料器,然而所述元件发送部不振动。较好的是所述元件发送部包括一条由两个V形截面的侧面限定的对准槽,与元件的侧面接触。这种结构有利于诸元件相互对准。所述对准槽的侧面与垂直面倾斜10度到80度。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的元件输送装置,用于运送元件并进行输送,包括元件供给装置、元件运送装置和分度台,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包括用于供给多个元件的振动进料器,以及逐个发送由所述振动进料器供给的元件的元件发送部。所述元件运送装置包括用于运送元件的中空运送通道,一端为元件引入口,另一端为元件排出口。所述元件引入口面对所述元件发送部,在所述元件引入口的近旁设置用于使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口,通过气体流入口流入的气流将用于从所述元件发送部向所述元件引入口送入元件的负压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并提供用通过所述运送通道向元件排出口的气流运送元件的驱动力。所述分度台沿其周围设置多个分别接收由气流运送的电子元件的收装凹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的元件输送装置,将从所述元件发送部发送的元件送入到元件引入口。这里基于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的负压,将元件维持在空中悬浮的状态实现的。还可以包括目视检查单元,对送入到元件引入口之前在空中悬浮的元件的图像进行摄像。如前所述,当元件输送装置包括目视检查装置时,还包括目视不良元件排出部,所述目视不良元件排出部在按照所述分度台的旋转来运送元件时,在运送通道上的规定位置排放外观不良元件。当所述元件是电子元件时,还包括特性测量部,在按照所述分度台的旋转来运送电子元件时,在运送通道上的规定位置上测量电子元件的特性。所述元件输送装置还包括装带装置,在按照所述分度台的旋转来运送元件时,在运送通道上的规定位置上将元件装带。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的元件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电子元件,具体而言,用于运送输送的电子元件。本发明还包括输送元件的方法,其中由前述的元件输送装置输送元件。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元件输送装置1的整体概略结构平面图。图2表示图1所示的元件输送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详细结构平面图以及控制系统结构的方框图。图3表示能在图2所示的元件发送部10中根据需要采用的电子元件的分离机构一例的主视图。图4表示图2所示的元件发送部10的端面图。图5表示用于说明与对准槽18的侧壁19和20的倾斜角θ相关的变形例的与图4相当的图。图6表示图2所示的目视检查部3中摄像机11的配置图。图7表示图2所示的元件输送装置的详细结构以及元件发送部10和分度台(indextable)5的剖视图。图8表示图7所示的元件运送装置4以及电子元件9的横剖视图。图9表示图7所示的元件运送装置4的结构更加详细的纵剖视图。图10表示沿着图9中Ⅹ-Ⅹ线的横剖视图。图11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元件运送装置4a的与图7相当的图。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实施形态图1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元件输送装置1诸元件的整体概略结构图。元件输送装置1包括元件供给装置2、目视检查部3、元件运送装置4和分度台5。元件供给装置2包括元件进料器部分6、直线进料器(linefeeder)部分7和振动进料器8。将从元件进料器部分6通过直线进料器部分7供给的电子元件9送到元件发送部10。元件发送部10无振动。后面将对元件发送部10详细地进行说明。目视检查部3对元件发送部10与元件运送装置4之间的电子元件9的目视进行摄像,包括例如由CCD摄像机构成的摄像机11。后面将对目视检查部3详细地进行说明。元件运送装置4简单地说是利用气流运送电子元件9。后面将对电子元件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分度台5在其周围形成多个收装凹部12。分度台5在箭头所示的方向间歇地旋转,随着分度台5旋转,将从元件运送装置4排出的电子元件一个接一个地接收在各收装凹部12中,并在周围方向运送电子元件。虽然在图1中没有示出,但沿着按照分度台5旋转运送的电子元件9的运送通道,设置例如用于进行特性测量或者分选工序的站,最后确定电子元件9目视和特性良好,装带后收装在带14的腔中。图2进一步详细地表示图1所示的元件输送装置的主要部分。图3到图11表示详细地说明包括在输送装置1中的各个部分。下面,参照图2以及图3对输送装置1详细地进行说明。如下所述,从元件供给装置2中的元件发送部10发送的电子元件,根据由元件运送装置4施加的负压或者真空,维持在空气中悬浮状态,并送入到元件运送装置4。在这种场合,仅仅元件发送部10上最前面的电子元件9与后续的电子元件9分离,并根据前述的负压被送入到元件运送装置4中。为了确保在元件发送部10上的最前面的电子元件9与后续的电子元件9分离,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下面参照图3,设置压脚(holding)15,以便对于电子元件9(B)作用,这种电子元件9(B)位于与最前面电子元件9(A)接续的电子元件9中的最前面。如箭头16所示,压脚15能上下运动,对应于向下运动,通过保持而对准电子元件9(B)。通过例如螺线管(solenoid)移动压脚15,以规定的定时进行上下运动。也可以用图3中虚线所示的楔形脚17代替前述的压脚15,也可以使其插在最前面的电子元件9(A)与后续的电子元件9(B)之间。目视检查部3以在空气中悬浮的状态对送入到元件运送装置4的最前面的电子元件9的目视进行摄像。因此,希望这种在空气中悬浮状态的电子元件9的姿势和轨道稳定。为了稳定这种姿势和轨道,最好采用图4和图5所示的元件发送部10的结构。参照图4,在元件发送部10上形成对准槽18。用配置成V字状的2个侧面19和20限定对准槽18。这些侧面19和20对垂直面21倾斜成规定的角度θ,典型地将这种角度θ选择成45°。因此,通过在电子元件9的侧面与对准槽18的侧面19和20之间的接触,使电子元件9总是对准在规定的位置,结果,从元件发送部10发送的电子元件9能容易地沿着固定的轨道以固定的姿势飞行。电子元件9的侧面倾斜的飞行,能使飞行状态稳定化。此外,最好将前述的对准槽18的V字型槽设置在直线进料器部分7中。在图4的结构中,虽然对准槽18的侧面19和20与垂直面21确定的角度θ选择成45°,但这种角度θ在10°到80°之间变化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在图4和图5中,虽然电子元件9为方形棱柱体状,但在电子元件9为矩形的场合也能利用对准槽18将这种电子元件9对准在固定的位置上。如图6所示,在目视检查部3中,为了分别从4个方向拍摄电子元件9,最好设置4个摄像机11。在电子元件9为方形棱柱的场合,将摄像机11设置成对应于各个侧面。如前所述,电子元件9用倾斜侧面运送,所以将4个摄像机配置成相互对角线相对。如果如前所述配置摄像机11,则能几乎同时地对电子元件9全部4个侧面摄像,能提高目视检查的速度。使摄像机11相互对角相对,能比以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使摄像机11相对的场合进一步减小配置摄像机11所需的空间。此外,能使灰尘难于堆积在位于下方的摄像机11的透镜表面上。因此,不必特别设置用于清扫的专用机构,并能较长期间地拍摄正确的图像。4个摄像机11不必设置在轨道上的同一位置上。换言之,4个摄像机11不必同时拍摄图像。因此,4个摄像机11也可以分别设置在轨道上的多个位置上。例如,在图6中,将上侧的2个摄像机11与下侧的2个摄像机11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并使对角线相对的2个摄像机11不在同一位置上,则能防止与摄像机11相关设置的光源22(参照图2)造成的逆光状态。此外,也可以对元件发送部10上电子元件9的4个侧面中的2个侧面进行摄像,剩下的2个侧面在从元件发送部10发送后处于在空气中悬浮的状态进行摄像。在对元件发送部10上的电子元件9摄像的场合,可以从元件发送部10的上方摄像,也可以通过元件发送部10从下方摄像。在后一种场合,在通过元件发送部10从下方摄像的场合,可用透明材料构成元件发送部10,但在例如在元件发送部10的对准槽18上有伤痕的场合,因为对这种伤痕也进行摄像,所以会导致对电子元件9的目视检查的误判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用难于在对准槽18上产生伤痕的透明材料构成元件发送部10。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能有效地使用例如丙烯酸树脂或者蓝宝石玻璃等制作元件发送部10。如前所述,在对元件发送部10上的电子元件9摄像时,来自振动进料器8的振动不会传输到元件发送部10上,因为元件发送部10无振动,所以能对电子元件9稳定地摄像。用于目视检查的电子元件9的摄像可以仅在元件发送部10上进行。图7表示元件运送装置4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元件运送装置4规定用于运送电子元件9的中空的运送通道24,其一端为元件引入口,另一端为元件排出口。如箭头26所示,元件运送装置4,在元件引入口的近旁设置气体流入口27,让空气等气体流入运送通道25。通过控制阀28将气体流入口27接至压缩空气源29。通过气体流入口27流入的气体在运送通道25中产生如箭头30所示的气流,如箭头31所示,这种气流利用负压将外部的元件送入元件引入口23。基于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23的负压,维持元件在空中悬浮,并将从前述的元件发送部10发送的电子元件9送入元件引入口23。如前所述,通过气体流入口27流入的气体产生的气流,提供的驱动力用于通过运送通道25向元件排出口24用气流运送电子元件9。图8表示用气流运送电子元件状态的元件运送装置4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理想的是用气流运送的电子元件9保持在空气中悬浮的状态,不与规定运送通道25的壁面接触。下面,再次参照图7,元件运送装置4还包括在元件排出口24的近旁用于如箭头32所示在运送通道25中排出气体的排气口33。通过控制阀34将真空源35连接在排气口33上,通过排气口33将气体强行排出。通气壁36分开运送通道25与排气口33,以便防止电子元件9偏离航道不希望地行进到排气口33。通过前述排气口33排出的气体,用减小电子元件9运送速度的方法作用在运送通道25中的电子元件9上。从元件运送装置4的元件排出口24排出的电子元件9,一个接一个地收装在分度台5上各个收装凹部12中,并且前述的电子元件9的减速能防止由于碰撞力使电子元件9与收装凹部12的壁面碰撞,因此能防止由此造成的电子元件9的损坏。来自真空源35的真空也通过控制阀施加在分度台5上各个收装凹部12中。通过吸附,在各个收装凹部12内使电子元件9定位。如图7清楚地所示,最好运送通道25具有从元件引入口23向着元件排出口24变狭的锥状。由于这种锥状的通道,在元件引入口23能用负压稳定地吸引电子元件9,并且在元件排出口24以稳定的姿势容易地送到分度台上收装凹部12正确的位置上。下面参照图9和图10,示出了前述的元件运送装置4的更加具体的结构。图9表示元件运送装置4的纵剖视图,图10表示沿着图9中Ⅹ-Ⅹ线的横剖视图。对图9和图10中与图7中相同的元件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图9和图10示出了元件运送装置4特别在排气口33侧较佳的结构。即,在运送通道25的元件排出口24的近旁用较长的距离设置用于确定图7所示的通气壁36的多个小直径穿通孔38,并将排气室39设置在运送通道25的周围通过这些穿通孔38与运送通道25中的空间连通。因此,通过穿通孔38、排气室和排气口33,排出运送通道25内的气体。通过设置排气室39和在排气室39与运送通道25之间的多个穿通孔38,排放运送通道25中的气体,可以稳定各个穿通孔的排气状态,在较宽的范围稳定地,将制动力施加在如箭头30所示的气流运送的电子元件9上(参照图8)。再次参照图2对与分度台5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将来自真空源35的真空施加在沿着分度台5周围形成的多个收装凹部12的各个凹部,根据这种真空产生的吸引力,决定各收装凹部内的电子元件的位置。在各个收装凹部12中通过导管40提供真空。在导管40中设置阀41。利用控制装置42控制阀41,由此在供给真空的状态与不供给真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将阀切换成非真空状态时,施加来自压缩空气源29的压缩空气,控制装置42控制电子元件9,以便强制地从收装凹部12中排出。在按照分度台的旋转运送电子元件9的运送通道上的第一位置,设置目视不良元件排出部43。这种目视不良元件排出部43排出在目视检查部3确定为目视不良的电子元件9。这样,当电子元件9在目视检查部3确定为目视不良时,来自控制装置42的目视不良信号44使阀41动作,停止来自真空源35的真空供给,并将来自压缩空气源29的压缩空气提供给导管40,以便将电子元件9强制地排出到目视不良元件排出部43中。在按照分度台的旋转运送的电子元件9的运送通道上与目视不良元件排出部43后续的第二位置上,设置特性测量部45。这种特性测量部45测量电子元件9的特性,例如静电容、电阻或者电感的值。因此,设置与电子元件9接触的测量端。虽然在图2中在2个地方设置特性测量部45,但也可以按照需要测量的项目数改变这种特性测量部45的数。在按照分度台的旋转运送电子元件9的运送通道上与前述特性测量部45后续的第三位置上,设置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46。这种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46排出在特性测量部45中决定的特性不良的电子元件9。图2中二个位置表示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46的理由是它们分别与特性测量部45关联,并对于每个测量的项目排出特性不良元件。将在前述特性测量部45中得到的测量数据47提供给控制装置42,当在控制装置42判断测量数据为不良时,从控制装置42输出特性不良信号48,特性不良信号48使与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46相关的阀41动作。这种阀41动作提供真空,并且将来自压缩空气源29的压缩空气通过导管40引入收装凹部12中,将特性不良的电子元件强制地排入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46。在按照分度台的旋转运送电子元件9的运送通道上与前述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46后续的第四位置上,设置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49。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49排出在特性测量部45确定为特性良好的电子元件9。在本实施例中,在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49中设置用于电子元件9装带的装带装置。因此,带14设置多个用于收装电子元件9的空腔,以便沿着带14的长度方向分布。如前所述,将来自特性测量部45的测量数据47提供给控制装置42,当特性测量部45判断电子元件9的特性为良好时,从控制装置42输出特性良好信号51。特性良好信号51使与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49相关的阀41动作,停止对收装凹部12提供真空。然后,由拾取装置保持电子元件9,并且插入带14上对应的空腔50中。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49不一定包括装带装置,可以构成用没有包装的状态简单地排出判定为特性良好的电子元件9,也就是说,也可以仅仅设置成将元件成批排出的装置。虽然在图2中没有示出,但也可以在按照分度台的旋转运送电子元件9的运送通道上规定的位置设置对电子元件9标记的标记部,这种标记部能设置在例如在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46和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49之间。下面,参照图2和图7对这种输送装置1的工作详细地进行说明。根据施加在元件运送装置4的元件引入口23的负压,维持元件在空中悬浮,并将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中元件发送部10发送的电子元件9送入元件引入口23。传感器52检测前述电子元件9的通过,并将元件通过信号53提供给控制装置42。控制装置42接收到元件通过信号53在规定的定时使光源22接通。控制装置42控制图像处理装置54,图像处理装置54根据摄像机11拍摄的图像对图像信号55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的信号提供给控制装置42。控制装置42确定电子元件目视的质量,当判断为目视不良时,如前所述,输出目视不良信号44。接着,如前所述,提供给元件运送装置4的元件引入口23的的电子元件9通过运送通道25用气流运送,并在元件排出口24的近旁使运送速度减速后,收装在分度台5上各个收装凹部12中。然后,按照分度台5的旋转,运送电子元件9。电子元件9沿着运送通道从上游移动到下游,在目视不良元件排出部43排出判断为目视不良的电子元件9。如果电子元件9的目视良好,则接着在特性测量部45测量电子元件的特性。如果确定特性不良,则在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46排出,如果在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49确定特性良好,则在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49装带。因此,采用这种输送装置1,则能连续地进行例如目视检查、目视不良元件排出、特性测量、特性不良元件排出和特性良好元件排出的一系列工序。图11与图7相当,表示元件运送装置4的另一实施例,在图11中对与图7中相应的元件附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图7所示的元件运送装置4中,包括在排气口33控制气体排出压力的装置,但是图11所示的元件运送装置4a的特征在于排气口33对于大气是开放的。相应地,图11所示的元件运送装置4a具有能够简化装置的结构的优点。在这种元件运送装置4a中,通过调节通气壁36中的气体的流通量和控制流入气体引入口27的气体压力,来控制通过运送通道25用气流运送的电子元件9的运送速度的减小程度。前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进行种种变化。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公开了电子元件9作为输送的元件,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电子元件以外的元件。采用本发明,能在高速运送的同时有效地输送元件。在这种元件输送装置中,如果在元件排出口的近旁减小用气流运送元件的速度来构成元件输送装置,则能防止从元件排出口排出的元件与用驱动力收装元件的壁面碰撞,从而能防止元件被损坏或者由于弹跳而飞出。因为能运送元件直到到达元件排出口的近旁,因而能容易地增加单位时间输送的元件数。在前述运送通道中,从元件引入口向着元件排出口变狭的锥状能确保将元件可靠地运送到元件引入口,并能在正确的位置从元件排出口排出。为了减小元件的运送速度,如果在排出气体的排气口设置用于控制排气压力的装置,则能容易地控制减小元件的运送速度。如果向着大气开放排气口,则能简化元件运送装置的结构。本发明适用于电子元件的运送,并提供具有收装从元件排出口排出的电子元件的多个收装凹部的分度台。分度台上的各个收装凹部随着分度台旋转一个接一个地收装元件,并在运送通道规定的位置上设置特性测量部。在运送元件时,随着分度台旋转运送电子元件,以便在一系列工序期间测量电子元件的特性,这便于提供用于精确测量电子元件特性的时间。通过在特性测量部的下游设置用于排出特性不良电子元件的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或者在下游设置用于排出特性良好电子元件的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紧接着前述的特性测量工序,能基于特性测量有效地分选电子元件。这便于这种分选工序的自动化。在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设置用于电子元件装带的装带装置,以便形成用于进一步处理的电子元件的最终产品。在本发明中,元件输送装置将元件从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发送部发送到元件引入口。基于提供给元件输送装置的元件引入口的负压,将元件悬浮在空气中。在供给到元件引入口前,对悬浮的元件进行摄像,因此,能从多个方向对元件摄像,例如能同时在四个方向摄像,因此能提高元件目视检查的效率。当前述的元件供给装置设置振动进料器时,通过使元件发送部保持不振动,能以悬浮在空气中的状态稳定元件的轨道,所以能更加精确地摄像。本发明采用的元件发送部的结构设置了对准槽,这种对准槽由排列成V字状的两个侧面确定。对准槽的侧面与垂直面倾斜10°到80°的角度。采用这种结构,能使元件始终保持在对准槽的规定的位置上。而且,当元件为方形棱柱形时,能将侧面保持在倾斜的位置。这便于稳定元件的飞行轨道。因此,如果本发明元件输送装置包括(1)元件运送装置,(2)元件供给装置,(3)目视检查部,(4)分度台,(5)特性测量部(例如目视检查),则能在连续的运送通道的途中进行电子元件的特性测量。能在高速运送中有效地并且连续地进行目视检查和特性测量,并能容易地实现过程自动化。权利要求1.一种元件输送装置,用于运送元件并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规定用于运送元件的中空运送通道的元件运送装置,其一端为元件引入口,另一端为元件排出口;所述元件运送装置包括在所述元件引入口近旁使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口,由所述气体流入口流入的气流,将所述元件从外部送入元件引入口内的负压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提供用于通过运送通道向着元件排出口用气流运送元件的驱动力,及所述元件运送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元件排出口的近旁排出所述运送通道内的气体的排气口,通过排气口排出气体,以便降低元件的运送速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通道具有从所述元件引入口向着所述元件排出口变狭的锥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包括用于控制排气压力的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对于大气开放。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是电子元件,所述元件输送装置还包括旋转分度台,所述旋转分度台沿其周围具有多个收装凹部,随着旋转将从所述元件排出口排出的电子元件一个接一个地收装在各个收装凹部中,并沿四周方向运送,及特性测量部,所述特性测量部用于测量位于运送通道上预定位置上的电子元件的特性,并且通过所述运送通道按照所述分度台的旋转运送电子元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排出特性不良电子元件的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所述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设置在按照所述分度台的旋转来运送电子元件的运送通道上靠所述特性测量部的下游。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排出特性良好电子元件的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所述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设置在按照分度台的旋转而运送电子元件的运送通道上特性不良元件排出部的下游。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性良好元件排出部包括一选自电子元件装带的装带装置和电子元件包装装置的装置。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电子元件进行标记的标记部,所述标记部设置在按照分度台的旋转来运送电子元件的运送通道上预定的位置。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元件供给装置,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用于将元件送入所述元件运送装置的所述元件引入口,和目视检查部,所述目视检查部用于拍摄元件的图像,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包括位于面向元件引入口的元件发送部,所述元件运送装置基于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的负压,维持元件在空中悬浮,并将从所述元件发送部发送的元件送入元件引入口,所述目视检查部以空中悬浮的状态,对送到元件引入口之前的元件的目视摄像。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包括振动进料器,所述元件发送部与振动隔离。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发送部包括两个排成V形截面而限定对准槽的侧面,对准槽与元件的侧面接触以对准所述元件,而且所述对准槽的侧面与垂直面倾斜10度到80度之间的角度。13.一种元件输送装置,用于运送元件并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元件供给装置,元件输送装置和分度台,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包括用于供给多个元件的振动进料器,以及一个接一个地发送由所述振动进料器供给的元件的元件发送部,所述元件运送装置限定中空运送通道,其一端为元件引入口,另一端为元件排出口,所述元件引入口位于面对所述元件发送部,在所述元件引入口的近旁设置用于使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口,通过气体流入口流入的气流将用于从所述元件发送部向所述元件引入口供给元件的负压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并提供通过所述运送通道向着元件排出口用气流运送元件的驱动力,所述分度台沿着周围设置多个收装凹部,一个接一个地接收通过所述运送通道用气流运送的并由元件排出口排出的电子元件。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的负压,维持元件在空中悬浮,并将从所述元件发送部发送的元件送到元件引入口,及目视检查部对以空中悬浮的状态送到元件引入口之前的元件拍摄图像。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度台可旋转,还包括目视不良元件排出部,用于排出在按照所述分度台的旋转来运送电子元件的运送通道上规定位置上的外观不良元件。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是电子元件,所述元件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电子元件的特性的特性测量部,所述特性测量部设置在按照分度台的旋转来运送电子元件的运送通道上规定的位置上。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元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度台是可以旋转的,分度台还包括用于元件装带的装带装置,所述装带装置设置在按照分度台的旋转来运送电子元件的运送通道上规定的位置上。18.一种元件输送装置,用于运送元件并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规定用于运送元件的中空运送通道的元件运送装置,其一端为元件引入口,另一端为元件排出口;及在所述元件引入口近旁使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口,由所述气体流入口流入的气流,将所述元件从外部送入元件引入口的负压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并提供用于通过运送通道向着元件排出口用气流运送电子元件的驱动力,所述元件运送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元件排出口的近旁排出所述运送通道内的气体的排气口,通过排气口排出气体,以便降低元件的运送速度,元件供给装置,用于将元件提供给所述元件运送装置的所述元件引入口,目视检查部,用于拍摄电子元件的图像,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包括位置面向所述元件引入口的元件发送部,基于提供给所述元件引入口的负压,维持元件在空中悬浮,并将从所述元件发送部发送的元件送到元件引入口,所述目视检查部对以空中悬浮状态的元件送入引入口之前进行摄像,旋转分度台,沿其周围具有多个收装凹部,随着旋转将从所述元件排出口排出的电子元件一个接一个地收装在各个收装凹部中,并以四周方向运送,及特性测量部,用于测量位于运送通道上预定位置上的电子元件的特性,并且通过所述运送通道按照分度台的旋转运送电子元件。全文摘要本发明揭示一种元件输送装置,能高速运送电子元件,并有效地进行例如目视检查、特性测量、分选和装带。为了将电子元件运送到进行例如目视检查、特性测量、分选和装带工序的分度台,使用元件运送装置并基于负压,将从元件发送部10发送的电子元件运送到元件引入口23,元件用气流运送通过运送通道25,并从元件排出口24排出。元件运送装置包括在元件排出口近旁使电子元件运送到分度台前减速的排气口33。文档编号B65G47/86GK1304286SQ0110160公开日2001年7月18日申请日期2001年1月15日优先权日2000年1月13日发明者有城政利,奥村邦夫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