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式给料机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559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槽式给料机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槽式给料机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槽式给料机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煤炭、化工和矿山等行业中的块状物 料的均匀给料,适用于短距离给料。现有的槽式给料机的进给装置的转轴来回 滚动的轨道为吊挂设置,转轴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同轴的转轮,两转轮上支撑滚 动连接有进给板。这种进给装置的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吊挂轨道容易晃动,稳 定性较差,另外转轮与进给板接触面积较小,在输送物料时容易打滑,导致物 料输送不均匀、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 好、输送物料均匀的槽式给料机进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槽式给料机进给装 置,包括转轴和导轨,转轴两端分别设有一转轮,所述两转轮之间的转轴上支 撑滚动连接有进给板,导轨设在转轮下方,导轨与转轮滚动连接。
所述两转轮外侧的转轴上均设有一个直径大于转轮的阻挡轮。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转轮的滚动轨道设置在转轮下,稳定性加强,进给 板与转轴滚动连接,接触面积加大,不容易打滑,输送物料均匀、效率高;阻 挡轮可防止转轮脱离导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延长 了整个进给装置的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为企业创造 良好的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槽式给料机进给装置,包括转轴1和导轨2,转 轴1两端分别设有转轮3和转轮4,转轮3和转轮4之间的转轴1上支撑滚动连接有进给板5,导轨2为两根,分别设在转轮3和转轮4下方,导轨2与转轮3 和转轮4滚动连接。转轮3和转轮4外侧的转轴1上均设有一个直径大于转轮3 和转轮4的阻挡轮6,阻挡轮6可保证转轮3和转轮4始终在导轨2上滚动。
工作使用时,导轨2上的转轮3和转轮4分别并排设置两个,进给板5铺 设在转轮3和转轮4之间的两根转轴1上,动力带动转轴1转动,转轴1带动 进给板5及转轮3和转轮4转动,随着转轴1的正反转动,转轮3和转轮4在 导轨2上往复滚动,物料在进给板5上进行输送。
权利要求1、槽式给料机进给装置,包括转轴和导轨,转轴两端分别设有一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转轮之间的转轴上支撑滚动连接有进给板,导轨设在转轮下方,导轨与转轮滚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给料机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转轮 外侧的转轴上均设有一个直径大于转轮的阻挡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槽式给料机进给装置,包括转轴和导轨,转轴两端分别设有一转轮,两转轮之间的转轴上支撑滚动连接有进给板,导轨设在转轮下方,导轨与转轮滚动连接,两转轮外侧的转轴上均设有一个直径大于转轮的阻挡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延长了整个进给装置的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65G25/08GK201296516SQ20082022056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
发明者飞 刘, 刘国良, 焦栋梁, 种彦龙, 郭永强, 陈随军 申请人: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