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768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造纸机上的卷纸辊换卷接合装置,具体地,涉及ー种高速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造纸业的纸张生产过程中,卷纸是流水线上最后一道エ艺,卷纸辊作用是将流水线上的纸卷在卷纸辊上,当卷纸辊卷满纸后,需要重新更换ー根卷纸辊(空辊),此时未卷纸的卷纸辊(空辊)一般是由机械手从设备上方将卷纸辊放到付臂上准备换卷,此时有ー个带着轮胎的助动轮靠上卷纸辊使它初转,具有一定初速的卷纸辊逐渐靠近具有一定转速的冷缸,当卷纸棍与冷缸相切时,由冷缸作为主动轮带动卷纸棍旋转,旋转的卷纸棍(被动轮)开始工作完成卷纸的动作,同时与冷缸相切的卷纸辊由于纸不断地卷入,直径逐渐増大,当 纸速小于600m/min时,冷缸作为主动轮带动卷纸棍旋转,一般不会引起卷纸缺陷。随着造纸业的发展,纸速不断的增高,达1200m/min,纸的门幅变宽,纸卷质量很大,相切后,冷缸与卷纸辊之间会产生摩擦打滑现象,产生转差率造成断纸、皱纸等缺陷。所以在高速造纸生产过程中,用冷缸作为主动轮带动卷纸辊旋转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速造纸机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克服现有卷纸过程中,由冷缸作为主动轮带动卷纸辊旋转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ー种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中,该装置包含圆柱形的花键轴、轮毂、气缸、以及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所述的轮毂包含花键毂、接合套和内齿毂。所述的花键轴的一端设有外花键;所述的花键毂套置在花键轴设有外花键一端,该花键毂的内外均设有花键;所述的接合套套置在所述的花键毂上并与该花键毂滑动配合,该接合套内设有内花键;所述接合套和花键轴设有外花键一端同侧的末端与所述内齿毂的一端相邻,所述内齿毂的该一端面的中心处设有ー个圆柱槽,该圆柱槽内设有内花键并与所述花键毂的外圈相适配。所述的花键毂和接合套的外圈上沿圆周分别开设有花键毂和接合套槽,所述第一拨叉的一端嵌入花键毂槽中,所述第二拨叉的一端嵌入接合套槽中;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气缸连接。上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中,所述的花键轴、花键毂、接合套和内齿毂之间均为花键配合。花键是指轴和轮毂上有多个凸起和凹槽构成的周向联接件,花键联接由内花键和外花键配合构成,内、外花键均为多齿零件,在内圆柱表面上的花键齿为内花键,在外圆柱表面上的花键齿为外花键。上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中,所述的接合套能够沿所述花键毂作轴向移动。上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中,所述的接合套与内齿毂相接的末端设有内锥面。[0008]上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中,所述的内齿毂与接合套相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接合套相适配的外锥面。上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中,所述的内齿毂的另一端为卷纸辊。上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中,所述的花键轴能够通过电机带动而进行旋转。上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上还分别设有第一拨叉导向轴和第二拨叉导向轴。上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中,所述的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首先由电机带动花键轴旋转,花键轴带动花键毂旋转,接合套上的内花键与花键毂的外花键滑动配合,
接合套可轴向移动,花键毂带动接合套旋转;当接合套转速与内齿毂同步时,花键毂移动,其外花键嵌入内齿毂内花键中,带动内齿毂旋转,由于花键轴较长,花键毂仍然与花键轴啮合,从而达到由电机带动内齿毂旋转的目的。所述花键毂和接合套的移动是由气缸工作、分别带动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沿着第一拨叉导向轴和第二拨叉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换卷卷纸辊中加入ー动态接合装置,通过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可以由电机带动卷纸辊旋转,卷纸辊由从动轮旋转为主动轮旋转,以完成高速运行纸张的卷纸工作,这样无论生产中纸速高或低,都能保证卷纸辊正常卷纸和卷纸的质量,使用方便并能提高生产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的局部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ー步地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包含圆柱形的花键轴I、轮毂、气缸(图中未示出)、以及第ー拨叉2和第二拨叉3。其中,轮毂包含花键毂4、接合套5和内齿毂6。花键毂4的结构带有内花键和外花键,卷纸辊11 一端开有带内花键的圆柱槽61,在此称为内齿毂6,内齿毂6在该侧末端有一外锥面62。接合套5内有内花键,该内花键的断面齿廓、尺寸及齿数与花键毂4的外花键均相适配,接合套5靠近内齿毂6的一侧有ー内锥面51与内齿毂6外锥面62相适配;花键轴I上的外花键的断面齿廓、尺寸及齿数与花键毂4上内花键相适配。电机带动花键轴1,花键轴I上的外花键与花键毂4上的内花键配合,花键轴I的旋转带动花键毂4旋转,接合套5上的内花键与花键毂4的外花键滑动配合,接合套5可沿花键毂4轴向移动,花键毂4带动接合套5旋转。接合套5的外圈上沿圆周开有ー个接合套槽8,第二拨叉3的一端嵌入到该接合套槽8中,第二拨叉3另一端与气缸连接,第二拨叉3通过第二拨叉导向轴10来实现左右移动并带动接合套5。当调节汽缸内的压カ时,使气缸的压カ逐步增加以避免产生冲击,气缸推动第二拨叉3沿着第二拨叉导向轴10移动,同时推动接合套5向内齿毂6 —侧移动;接合套5末侧的内锥面51边旋转边逐步靠近内齿毂6末端的外锥面62,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内齿毂6的转速逐步加快,当内齿毂6达到接合套5 (或花键轴I)的同步转速吋,作用在花键毂4上的汽缸开始工作,带动第一拨叉2通过第一拨叉导向轴9移动,第一拨叉2 —端嵌入在花键毂4外圈沿圆周设置的花键毂槽7中,即第一拨叉2推动花键毂4移动,花键毂4的外花键嵌入内齿毂6圆柱槽61的内花键中,带动内齿毂6旋转,由于花键轴I较长,花键毂4仍然与花键轴I啮合,故达到将花键轴I旋转运动通过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带动内齿毂6转动;实现了动态过程中换卷工作,即将电机旋转运动通过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带动内齿毂6转动。參见图2和图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纸棍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在车速高达1200m/min时,也可由电机带动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旋转,将原来的卷纸辊11从动旋转变为主动旋转,以完成高速运行纸张的卷纸工作。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1.ー种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圆柱形的花键轴(I)、轮毂、气缸、以及第ー拨叉(2)和第二拨叉(3); 所述的轮毂包含花键毂(4)、接合套(5)和内齿毂(6); 所述的花键轴(I)的一端设有外花键; 所述的花键毂(4)套置在花键轴(I)设有外花键一端,该花键毂(4)的内外均设有花键; 所述的接合套(5)套置在所述的花键毂(4)上并与该花键毂(4)滑动配合,该接合套(5)内设有内花键; 所述接合套(5)和花键轴(I)设有外花键一端同侧的末端与所述内齿毂(6)的一端相 邻,所述内齿毂(6)的该一端面的中心处设有ー个圆柱槽(61),该圆柱槽(61)内设有内花键并与所述花键毂(4)的外圈相适配; 所述的花键毂(4)和接合套(5)的外圈上沿圆周分别开设有花键毂槽(7)和接合套槽(8),所述第一拨叉(2)的一端嵌入花键毂槽(7)中,所述第二拨叉(3)的一端嵌入接合套槽(8)中; 所述第一拨叉(2)和第二拨叉(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气缸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键轴(I)、花键毂(4)、接合套(5)和内齿毂(6)之间均为花键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合套(5)能够沿所述花键毂(4)轴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合套(5)与内齿毂(6)相接的末端设有内锥面(5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毂(6)与接合套(5 )相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接合套(5 )相适配的外锥面(62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毂(6)的另一端为卷纸辊(11)。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键轴(I)能够通过电机带动而进行旋转。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拨叉(2)和第二拨叉(3)上还分别设有第一拨叉导向轴(9)和第二拨叉导向轴(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该装置包含圆柱形的花键轴、轮毂、气缸、以及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轮毂包含花键毂、接合套和内齿毂。花键轴的一端设有外花键;花键毂套置在花键轴设有外花键一端;接合套套置在花键毂上;接合套的末端与内齿毂的一端贴合,内齿毂的该末端面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圆柱槽,该圆柱槽内设有内花键并与花键毂的外圈相适配。花键毂和接合套的外圈上沿圆周均开有一槽,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的一端分别嵌入花键毂槽和接合套槽中;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的另一端分别与气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纸辊动态换卷接合装置,能够完成高速运行纸张的卷纸工作,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文档编号B65H19/00GK202642912SQ20122025581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
发明者王孝聪, 王泽文 申请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