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及丝印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0408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及丝印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及丝印机,其中传输系统包括作为安装基础的平台,平台上设有两条导轨,其中一条导轨设置于滑座上,滑座通过丝杆带动滑动,调整两条导轨之间的间距,导轨上具有传输带。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系统通过调整两条轨道之间的间距实现了适用不同尺寸的板材传输。
【专利说明】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及丝印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PCB制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及丝印机。

【背景技术】
[0002]在PCB板制备过程中需要对PCB板(基板)通过传输系统输送到指定位置,然后进行印刷等作业。而现有的传输系统不能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基板,并且板材定位不准,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3]由此可见,上述现有传输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陷,本设计人及加以研究和创新,最终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及丝印机,使其更加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可实现对板形器件的准确定位及固定。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包括:
[0007]平台;
[0008]第一前支座,设置于平台上;
[0009]第二前支座,设置于平台上;
[0010]第一导轨,固定于第一前支座和第二前支座上;
[0011]第一后支座,设置于平台上,与第一前支座对应;
[0012]第二后支座,设置于平台上,与第二前支座对应;
[0013]第一光轴,固定于第一前支座和第一后支座之间;
[0014]第一丝杆,与第一前支座和第一后支座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光轴平行;
[0015]第二光轴,固定于第二前支座和第二后支座之间;
[0016]第二丝杆,与第二前支座和第二后支座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光轴和第一光轴相互平行;
[0017]第一滑座,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螺纹孔,第一光轴穿过第一通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一丝杆螺纹配合;
[0018]第二滑座,具有第二通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二光轴穿过第二通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二丝杆螺纹配合;
[0019]手轮,设于第一丝杆或第二丝杆的一端;
[0020]第一链轮,固定于第一丝杆的端部;
[0021]第二链轮,固定于第二丝杆的端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为同步轮;
[0022]传动链条,设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
[0023]第二导轨,固定于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上;
[0024]第一带轮,为多个,设置于第一导轨内侧;
[0025]第一传输带,套设于第一带轮上;
[0026]第二带轮,为多个,设置于第二导轨内侧;
[0027]第二传输带,套设于第二带轮上;
[0028]第一升降电机,设于平台上,所述第一升降电机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
[0029]第一升降座,与第一升降电机连接,由第一升降电机带动升降;
[0030]第二升降电机,设于平台上,所述第二升降电机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所述第二升降电机和第一升降电机同步运动;
[0031]第二升降座,与第二升降电机连接,由第二升降电机带动升降;
[0032]吸附平台,为多条,且与第一导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吸附平台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升降座和第二升降座上,所述吸附平台上具有真空吸附装置;
[0033]六角轴,通过六角轴支座设置于平台上,所述六角轴穿过一个第一带轮及一个第二带轮,并带动该第一带轮和该第二带轮同步转动;
[0034]传输电机,设置于平台上,所述传输电机通过链条带动六角轴转动。
[0035]作为优选,第一导轨内侧形成有第一凸沿,第一凸沿位于第一传输带上方;第二导轨内侧形成有第二凸沿,第二凸沿位于第二传输带上方。
[003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座和第二升降座上设有尼龙柱,所述多条吸附平台分别与尼龙柱连接。
[0037]作为优选,所述平台上设置有挡停气缸和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到达该预定位置的板形器件,所述挡停气缸用于将到达该预定位置的板形器件挡停。
[003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二升降电机为直线步进电机。
[003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面上具有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内设有顶板气缸,所述顶板气缸的前端连接有夹板。
[004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丝印机,该丝印机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基板的传输。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41]丝印机,包括传输系统,所述传输系统为上述任一所述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43]本实用新型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使用时设置于丝印机等相应的设备上,根据要传输的不同尺寸的板形器件(PCB基板等),旋转手轮,从而通过丝杆带动滑座沿光轴滑动,达到调整两条导轨之间间距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适应不同尺寸板材的传输。并通过将电机、气缸以及传感器等电器部件与该设备的控制中心连接,通过该设备的控制中心实现对其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了板材的传输、定位和固定,便于后续的作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4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4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不,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包括:
[0049]平台I ;
[0050]第一前支座2,设置于平台I上;
[0051]第二前支座3,设置于平台I上;
[0052]第一导轨4,固定于第一前支座2和第二前支座3上;
[0053]第一后支座5,设置于平台I上,与第一前支座2对应;
[0054]第二后支座6,设置于平台I上,与第二前支座3对应;
[0055]第一光轴7,固定于第一前支座2和第一后支座5之间;
[0056]第一丝杆8,与第一前支座2和第一后支座5转动连接,第一丝杆8与第一光轴7平行;
[0057]第二光轴9,固定于第二前支座3和第二后支座8之间;
[0058]第二丝杆10,与第二前支座3和第二后支座8转动连接,第二丝杆10与第二光轴9和第一光轴7相互平行;
[0059]第一滑座11,位于第一前支座2和第一后支座5之间,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螺纹孔,第一光轴7穿过第一通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一丝杆8螺纹配合;
[0060]第二滑座(图中未示出,请参见第一滑座11结构部分),位于第二前支座3和第二后支座6之间,具有第二通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二光轴9穿过第二通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二丝杆10螺纹配合;
[0061]手轮12,设于第一丝杆8或第二丝杆10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手轮12设于第二丝杆的端部,用于手动旋转丝杆转动;
[0062]第一链轮13,固定于第一丝杆8的端部;
[0063]第二链轮14,固定于第二丝杆10的端部,第一链轮13与第二链轮14为同步轮;
[0064]传动链条15,设于第一链轮13和第二链轮14之间;
[0065]第二导轨16,固定于第一滑座11和第二滑座上;
[0066]第一带轮17,为多个,设置于第一导轨4内侧;
[0067]第一传输带18,套设于第一带轮17上;
[0068]第二带轮19,为多个,设置于第二导轨16内侧;
[0069]第二传输带20,套设于第二带轮19上;
[0070]第一升降电机21,设于平台I上,第一升降电机21位于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16之间;
[0071]第一升降座22,与第一升降电机21连接,由第一升降电机21带动升降;
[0072]第二升降电机23,设于平台I上,第二升降电机23位于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16之间,第二升降电机23和第一升降电机21同步运动;
[0073]第二升降座24,与第二升降电机23连接,由第二升降电机23带动升降,第二升降座24与第一升降座22同步升降;
[0074]吸附平台25,为多条,且与第一导轨4相互平行设置,吸附平台25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升降座22和第二升降座24上,吸附平台25上具有真空吸附装置27 ;
[0075]六角轴26,通过六角轴支座28设置于平台I上,六角轴26穿过一个第一带轮及一个第二带轮,并带动该第一带轮和该第二带轮同步转动;
[0076]传输电机29,设置于平台I上,传输电机29通过链条30带动六角轴转动。
[0077]本实用新型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将两条导轨中的一条设置在滑座上,并通过丝杆带动滑座滑动,从而实现调整两条导轨之间间距的目的。使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板材的传输。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系统中的吸附平台可以根据板材的尺寸大小进行添加或减少,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板材。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以三条吸附平台25为例。当然吸附平台25的个数可以更多。手轮12以便设于便于操作的一侧。第一链轮13和第二链轮14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于适当位置,在不妨碍设备运行的前提下,考虑便于维护等其他因素。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16相对的一侧为两者的内侧。
[007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一导轨4内侧形成有第一凸沿,第一凸沿位于第一传输带18上方;第二导轨16内侧形成有第二凸沿,第二凸沿位于第二传输带20上方。在输送PCB基板等板材时,板材位于传输带和凸沿之间,运行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座22和第二升降座24上设有尼龙柱31,多条吸附平台25分别与尼龙柱31连接。吸附平台25通过尼龙柱31固定于升降座上,稳定性更好,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007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平台I上设置有挡停气缸和位置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到达该预定位置的板形器件,所述挡停气缸用于将到达该预定位置的板形器件挡停。本设置可以使板材精确定位,为后续作业的衔接提供保证。
[0080]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二升降电机为直线步进电机。运行平稳,行程准确可控,保证了对板材顶升和吸附作业的顺利完成。另外,第二导轨16的顶面上具有横向凹槽,横向凹槽内设有顶板气缸32,顶板气缸32的前端连接有夹板33。当板材运行到位时,顶板气缸32将板材顶至第一导轨4,使板材对齐,以便吸附定位。
[0081]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0082]1、根据板材(如PCB基板)的尺寸,选择吸附平台25的个数;
[0083]2、旋转手轮,从而通过丝杆调整两个导轨之间的间距;
[0084]3、传输电机工作,板材由传输带向前传送;
[0085]4、板材到达预定位置时,位置传感器感应到该板材,挡停气缸上升挡停板材;
[0086]5、顶板气缸伸出,前端的夹板33将板材顶至与第一导轨对齐;
[0087]6、升降电机工作将吸附平台25升起,当吸附平台25与板材下平面接触,真空吸附装置27工作,将板材吸附于吸附平台25上,同时顶板气缸32收回;升降电机继续工作,带动吸附平台25、吸附装置27及已经吸附于吸附平台上的板材升至工作作业位置,升降电机停止上升;
[0088]7、工作作业开始(如丝印);
[0089]8、作业完成后,升降电机下降至板材到达传输带,真空设备关闭,板材与吸附平台脱离,升降电机继续下降至原点位置;
[0090]9、传输电机工作将板材传出。
[009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丝印机,该丝印机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基板的传输。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92]丝印机,包括传输系统,所述传输系统为上述任一所述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
[0093]传输系统中的电机、气缸、传感器等电器部件与丝印机的控制中心连接。通过控制中心对各部件的动作进行自动控制。
[0094]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 第一前支座,设置于平台上; 第二前支座,设置于平台上; 第一导轨,固定于第一前支座和第二前支座上; 第一后支座,设置于平台上,与第一前支座对应; 第二后支座,设置于平台上,与第二前支座对应; 第一光轴,固定于第一前支座和第一后支座之间; 第一丝杆,与第一前支座和第一后支座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光轴平行; 第二光轴,固定于第二前支座和第二后支座之间; 第二丝杆,与第二前支座和第二后支座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光轴和第一光轴相互平行; 第一滑座,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螺纹孔,第一光轴穿过第一通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一丝杆螺纹配合; 第二滑座,具有第二通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二光轴穿过第二通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二丝杆螺纹配合; 手轮,设于第一丝杆或第二丝杆的一端; 第一链轮,固定于第一丝杆的端部; 第二链轮,固定于第二丝杆的端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为同步轮; 传动链条,设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 第二导轨,固定于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上; 第一带轮,为多个,设置于第一导轨内侧; 第一传输带,套设于第一带轮上; 第二带轮,为多个,设置于第二导轨内侧; 第二传输带,套设于第二带轮上; 第一升降电机,设于平台上,所述第一升降电机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 第一升降座,与第一升降电机连接,由第一升降电机带动升降; 第二升降电机,设于平台上,所述第二升降电机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所述第二升降电机和第一升降电机同步运动; 第二升降座,与第二升降电机连接,由第二升降电机带动升降; 吸附平台,为多条,且与第一导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吸附平台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升降座和第二升降座上,所述吸附平台上具有真空吸附装置; 六角轴,通过六角轴支座设置于平台上,所述六角轴穿过一个第一带轮及一个第二带轮,并带动该第一带轮和该第二带轮同步转动; 传输电机,设置于平台上,所述传输电机通过链条带动六角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导轨内侧形成有第一凸沿,第一凸沿位于第一传输带上方;第二导轨内侧形成有第二凸沿,第二凸沿位于第二传输带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座和第二升降座上设有尼龙柱,所述多条吸附平台分别与尼龙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设置有挡停气缸和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到达该预定位置的板形器件,所述挡停气缸用于将到达该预定位置的板形器件挡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二升降电机为直线步进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面上具有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内设有顶板气缸,所述顶板气缸的前端连接有夹板。
7.丝印机,包括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系统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板形器件传输系统。
【文档编号】B65H5/02GK203922161SQ20142026945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3日
【发明者】张延忠, 赵永先 申请人:北京中科同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