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输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864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片材输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对片材进行输送,具有:给送托盘(11),其载放所输送的片材;排出托盘(13),其在所述给送托盘的上方侧面对所述给送托盘地配设,且具有载放输送而来的片材的载放面(13A);输送部(18),其对载放在所述给送托盘上的片材进行输送,将该片材从排出口向所述排出托盘排出;以及支承机构(19),其将所述排出托盘支承成可在排出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排出位置,使所述载放面的所述排出口侧位于与所述排出口相同的高度或所述排出口的下方侧,在所述退让位置,使所述载放面的所述排出口侧位于所述排出位置的上方侧。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将容易产生片材堵塞的排出口的里侧予以充分开放。
【专利说明】片材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片材进行输送的片材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例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发明中,在供纸托盘的上方侧设有排纸托盘,排纸托盘可相对于装置主体摆动。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6075号公报
[0004]在输送片材时,在片材堵塞在供纸托盘等给送托盘侧的情况下,通常使用者或作业者(以下称为使用者)在进行将该给送托盘从装置主体上取下等、使片材堵塞的部位开放而作成可插入使用者等的手的状态后,将堵塞的片材予以去除。
[0005]专利文献I记载的发明的排纸托盘是,通过以排出口侧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变位,从而使供纸托盘侧开放。因此,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发明中,即使是排纸托盘进行摆动变位而使供纸托盘侧开放的状态,在排出口侧也存在排纸托盘。
[0006]但是,片材堵塞通常产生在片材排出口的里侧。因此,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发明中,难以将容易产生片材堵塞的排出口的里侧予以充分开放。
实用新型内容
[0007]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片材输送装置中,可将排出口侧予以充分开放。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对片材进行输送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点是,具有:给送托盘,该给送托盘载放所输送的片材;排出托盘,该排出托盘在给送托盘的上方侧面对给送托盘地配设,且具有载放输送而来的片材的载放面;输送部,该输送部对载放在给送托盘上的片材进行输送,将该片材从排出口向排出托盘排出;以及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将排出托盘支承成可在排出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移动,在排出位置,使载放面的排出口侧位于与排出口相同的高度或排出口的下方侧,在退让位置,使载放面的排出口侧位于排出位置的上方侧。
[0011]由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可使载放面的排出口侧位于排出位置的上方侧,故可使排出口侧充分开放。因此,即使是在排出口的里侧产生片材堵塞的情况,使用者等也可容易地去除堵塞的片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0013]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中央截面的示意图,并是表示排出托盘13处于排出位置时的示图。
[0014]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中央截面的示意图,并是表示排出托盘13处于退让位置时的示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视图,并是表示排出托盘13处于退让位置时的示图。
[0016]图5(a)及(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排出托盘13的特征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说明的“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即,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定技术特征等,并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具体构件和结构等。
[0018]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片材输送装置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各图所标记的表示方向的箭头等,是为了便于理解各图相互关系而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各图所标记的方向。
[0019]至少标记符号进行说明的部件或部位,除了事先说明是“多个”、“二个以上”等以夕卜,至少设有一个。下面,与说明书附图一起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20](第I实施方式)
[0021]1.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
[0022]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如图1所示,具有扫描部3及打印部5。扫描部3读取原稿等片材所记载的内容。打印部5如图2所示,具有将图像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形成部5A。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部5A是将细微的墨滴喷射到片材上的喷墨方式。
[0023]扫描部3配设在打印部5的上方侧。在扫描部3与打印部5之间,在排出口 9的前方侧设有排出片材的排出部7。排出部7的装置主体的前方侧被开口。排出口 9是图像形成结束后的片材被排出的部位,即是图像形成部5A的出口。
[0024]排出口 9配设有一对排出辊9A。一对排出辊9A以夹入片材的状态进行旋转从而将片材排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实质上一对排出辊9A接触的部位(夹持部)成为排出口 9。
[0025]在排出部7内收纳有可移动的排出托盘13。排出托盘13具有载放片材的载放面13A。从排出口 9排出的片材被载放在载放面13A上。因此,从排出口 9排出的片材的至少一部分被收容在排出部7内。
[0026]在图像形成部5A的下方侧设有给送托盘11。给送托盘11具有载放向图像形成部5A输送的片材的载放部11A。载放部IlA的上方侧开放,且给送托盘11装拆自如地安装在装置主体上。
[0027]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给送托盘11,可相对于装置主体向与从排出口 9排出的片材的排出方向平行的方向即向前后方向移动。并且,当向给送托盘11补充片材时,使用者等需要使给送托盘11向前方侧移动至可将片材补充到载放部IlA的位置。
[0028]排出托盘13的下表面侧的至少一部分以面对载放部IlA的状态配设在给送托盘11的上方侧。排出部7的上侧由扫描部3覆盖。
[0029]排出口 9位于扫描部3的前表面部3A的排出方向后进侧即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后侦U。排出部7的侧面侧即排出托盘13的宽度方向两端如图1所示,由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壁部17覆盖。所谓宽度方向,是与排出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方向)。
[0030]壁部17的前端部17A构成为与扫描部3的前表面部3A大致同一个面。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构成为,在从图像形成装置I的前表面向后方侧凹陷的排出部7上设有排出托盘13的至少一部分。
[0031]另外,在壁部17内设有侧框架(未图示),该侧框架对扫描部3从下方侧进行支承,并对图像形成部5A及给送托盘11等进行支承。如图2所示,输送部18将载放在给送托盘11上的片材输送到图像形成部5A,并且将该片材从排出口 9向排出托盘13排出。输送部18包括拾取辊18A、输送导向件18B、输送辊18C及排出辊9A等。
[0032]拾取辊18A与载放在给送托盘11上的片材接触而将片材送出。拾取辊18A与片材接触的位置,设定在排出口 9的排出方向后进侧,即在前后方向上设定在排出口 9的后方侧。
[0033]输送导向件18B将由拾取辊18A送出的片材引导到图像形成部5A的入口侧。因此,由拾取棍18A送出到后方侧的片材,其输送方向由输送导向件18B转向成前方侧地被输送。
[0034]输送辊18C配设在图像形成部5A的入口侧而将片材送入图像形成部5A。图像形成部5A具有喷墨方式的喷头5B。喷头5B将细微的墨滴喷射到片材上而形成图像。
[0035]2.排出托盘的支承机构
[0036]支承机构19是将排出托盘13支承成可在排出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移动的机构。在排出位置,如图2所示,载放面13A的排出口 9侧的里端部13E位于排出口 9的下方侧。在退让位置,如图3所示,里端部13E位于排出位置的上方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退让位置,里端部13E位于排出口 9的上方侧。
[0037]本实施方式的支承机构19,由四节连杆机构构成,该四节连杆机构具有可旋转地与排出托盘13连接的多个连杆19A。因此,排出位置上的排出托盘13(参照图2)的位置,是相对于处于退让位置时的排出托盘13 (参照图3)而平行地错开的位置。
[0038]在各连杆19A上,在下端侧形成有孔19B,且在上端侧形成有孔19C。在孔19B内插入有从排出托盘13的宽度方向端部侧突出的可旋转的轴13S。在孔19C内插入有从壁部17突出的可旋转的轴17S。
[0039]处于退让位置的各连杆19A如图3所示,其长度方向大致与铅垂方向一致。S卩,孔19C位于孔19B的大致铅垂方向上部侧。因此,排出托盘13被稳定地保持在退让位置。
[0040]处于排出位置的各连杆19A,与如图2所示那样处于退让位置的情况相比,其上端侧移动到排出方向前进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方侧)。因此,在排出位置,孔19C位于孔19B的前方侧,并且各连杆19A的长度方向是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
[0041]处于排出位置的排出托盘13,位于处于退让位置的排出托盘13的排出方向前进侦U。由此,使用者等通过将处于排出位置的排出托盘13向后方侧推压,从而可使排出托盘13移动到退让位置。
[0042]处于退让位置的排出托盘13如图3所示,位于处于排出位置的排出托盘13的排出方向后进侧,并且里端部13E位于排出口 9的上方侧且排出口 9的排出方向后进侧(后方侧)。
[004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中,当排出托盘13处于退让位置时,排出托盘13整体就成为被收纳在排出部7内的状态。即,当排出托盘13处于退让位置时,排出托盘13不从扫描部3的前表面部3A即图像形成部I的前表面突出。
[0044]3.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
[0045]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使里端部13E位于排出位置的上方侧,故如图4所示,可使排出口 9侧充分开放。因此,即使是在排出口 9的里侧产生片材堵塞的情况,使用者等也可容易地去除堵塞的片材。
[0046]另外,片材堵塞在拾取辊18A前后产生的可能性高,且拾取辊18A配设在排出口 9的里侧即排出口 9的排出方向后进侧。
[0047]但是,采用本实施方式,由于可使排出口 9侧充分开放,故即使是在排出口 9的里侧广生片材堵塞的情况,使用者等也可容易地去除堵塞的片材。
[0048]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是具有将给送托盘11及排出托盘13的宽度方向两端覆盖并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壁部17的情况,使用者等也可容易地去除堵塞的片材。
[0049]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点是,当里端部13E处于退让位置时位于排出口 9的上方侧。
[0050]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点是,排出位置上的排出托盘13的位置,是相对于处于退让位置时的排出托盘13而平行地错开的位置。由此,由于可使给送托盘11侧开放得更大,故使用者等可容易地去除堵塞的片材。
[0051]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点是,在排出方向上,处于排出位置的排出托盘13位于处于退让位置的排出托盘13的排出方向前进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抑制从排出口 9排出的片材相对于排出托盘13向排出方向前进侧较大地露出的现象,能可靠地使片材载放在排出托盘13上。
[0052](第2实施方式)
[0053]第I实施方式的排出托盘13,其与排出方向(前后方向)平行的外形部位的尺寸是一定的,但本实施方式的排出托盘13如图5(a)及图5(b)所示,能向排出方向(前后方向)伸缩。
[0054]S卩,排出托盘13具有沿上下方向重叠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第I?第3托盘板13B?13D。第I托盘板13B通过多个连杆19A与装置主体连接。第2托盘板13C可相对于第I托盘板13B向排出方向变位。第3托盘板13D可相对于第2托盘板13C向排出方向变位。
[0055]第2托盘板13C利用悬吊式导轨13L而可向排出方向滑动地与第I托盘板13B的下侧连接。第3托盘板13D利用悬吊式导轨13L而可向排出方向滑动地与第2托盘板13C的下侧连接。
[0056]由此,当将排出托盘13设在排出位置时,则如图5 (b)所示,只要使第2托盘板13C及第3托盘板13D成为相对于第I托盘板13B变位到排出方向前进侧(前方侧)的状态,那么,即使是排出大尺寸的片材的情况也能可靠地将该片材载放在排出托盘13上。
[0057]当将排出托盘13设在退让位置时,则如图5 (a)所示,只要使第2托盘板13C及第3托盘板13D成为与第I托盘板13B重叠的状态,就可将排出托盘13整体收纳在排出部7内。
[0058](其它实施方式)
[005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排出位置,里端部13E位于排出口 9的下方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里端部13E也可是与排出口 9相同的高度。
[006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退让位置,里端部13E位于排出口 9的上方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退让位置,里端部13E只要位于排出位置的上方侧就足够。
[006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排出位置上的排出托盘13的位置,是相对于处于退让位置时的排出托盘13而平行地错开的位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是以排出托盘13的排出方向前进侧端部为中心进行摆动的结构。
[006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排出方向上,处于排出位置的排出托盘13位于处于退让位置的排出托盘13的排出方向前进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0063]S卩,例如,也可作成排出托盘13可沿上下方向平行移动的结构,处于排出位置的排出托盘13与处于退让位置的排出托盘13在排出方向上处于同一个位置。
[006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四节连杆机构构成支承机构19,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由利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将排出托盘13支承成可平行移动的机构来构成支承机构19。
[006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应用于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装置及传真
目.-rf* ο
[0066]本实用新型只要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实用新型宗旨相一致即可,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对片材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具有: 给送托盘,该给送托盘载放所输送的片材; 排出托盘,该排出托盘在所述给送托盘的上方侧面对所述给送托盘地配设,且具有载放输送而来的片材的载放面; 输送部,该输送部对载放在所述给送托盘上的片材进行输送,将该片材从排出口向所述排出托盘排出;以及 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将所述排出托盘支承成可在排出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排出位置,使所述载放面的所述排出口侧位于与所述排出口相同的高度或所述排出口的下方侧,在所述退让位置,使所述载放面的所述排出口侧位于所述排出位置的上方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让位置,所述载放面的所述排出口侧位于所述排出口的上方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给送托盘及所述排出托盘的宽度方向两端覆盖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壁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位置上的所述排出托盘的位置,是相对于处于所述退让位置时的所述排出托盘而平行地错开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片材的排出方向上,处于所述排出位置的所述排出托盘位于处于所述退让位置的所述排出托盘的排出方向前进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退让位置的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排出口侧,位于所述排出口的上方侧且所述排出口的排出方向后进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是具有可旋转地与所述排出托盘连接的连杆的连杆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由四节连杆机构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具有与载放在所述给送托盘上的片材接触而将片材送出的拾取辊, 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片材的排出方向,所述拾取辊在所述排出口的排出方向后进侧的位置与片材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送托盘中载放片材的载放部的上方侧开放, 并且,所述给送托盘装拆自如地安装在装置主体上。
【文档编号】B65H29/20GK204211187SQ201420556831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山口渡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