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644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作业车辆(100)具有车体框架(1)、支承托架(20)。车体框架(1)具有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支承托架(20)横跨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配置。支承托架(20)的第一连结部(41)连结支承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下端部(21)与第一侧板(11)。第一连结部(41)从第一侧板(11)的侧面向上方延伸。支承托架(20)的第二连结部(42)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二下端部(22)与第二侧板(12)。第二连结部(42)从第二侧板(12)的侧面向上方延伸。
【专利说明】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0002]机动平地机等作业车辆使用工作装置进行所希望的作业。工作装置利用由液压泵加压的工作油驱动。该工作油储存在工作油箱内。例如,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作业车辆中,工作油箱在车体框架的上方被支承。具体而言,利用安装在车体框架上表面的支承托架支承工作油箱。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07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作业车辆的行驶中或者作业中,有时车体框架产生扭曲等弹性变形。例如,机动平地机等作业车辆在凹凸的路面上行驶时,有时右侧的后轮或者左侧的后轮从路面悬空。
[0008]在这种情况下,由该悬空的后轮的重量对车体框架施加应力。施加在该车体框架上的应力有时会对车体框架与支承托架的安装部分带来坏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问题不限于支承工作油箱的支承托架,对于支承其他对象物的支承托架也同样有可能发生。
[0009]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支承托架稳定地安装在车体框架上的作业车辆。
[00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本发明一方面的作业车辆具有车体框架、支承托架。车体框架具有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一侧的位置。第一侧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侧板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二侧的位置。第二侧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支承托架配置成横跨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支承托架在车体框架的上方支承对象物。支承托架具有托架主体部、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托架主体部具有第一下端部及第二下端部。第一下端部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一侧的位置。第二下端部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二侧的位置。第一连结部连结支承托架的第一下端部与第一侧板。第一连结部从第一侧板的侧面向上方延伸。第二连结部连结支承托架的第二下端部与第二侧板。第二连结部从第二侧板的侧面向上方延伸。
[0012]在车体框架由于悬空的车轮的重量等而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第一侧板的上表面及第二侧板的上表面被施加应力。对此,根据上述结构,第一连结部从第一侧板的侧面向上方延伸,未固定于第一侧板的上表面。因此,第一连结部能够稳定地安装在第一侧板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结部也同样稳定地安装在第二侧板上。
[0013]优选的是,第一连结部具有第一固定部、第一柱部及第一安装部。第一固定部在第一侧板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固定于第一侧板。第一柱部与第一侧板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柱部从第一固定部向上方延伸。在第一安装部上安装有托架主体部的第一下端部。
[0014]在车体框架由于悬空的车轮的重量等而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在上下方向上施加在第一侧板的中央的应力较小。对此,因为像上述结构那样第一连结部在上下方向上固定在第一侧板的中央部,所以第一连结部能够稳定地安装在第一侧板上。
[0015]优选的是,第一安装部沿前后方向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托架主体部的第一下端部容易地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
[0016]优选的是,第二连结部具有第二固定部、第二柱部、第二安装部。第二固定部在第二侧板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固定于第二侧板。第二柱部与第二侧板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二柱部从第二固定部向上方延伸。在第二安装部上安装有托架主体部的第二下端部。
[0017]在车体框架由于悬空的车轮的重量等而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在上下方向上施加在第二侧板的中央部上的应力较小。对此,因为如上述结构那样第二连结部在上下方向上固定于第二侧板的中央部,所以第二连结部能够稳定地安装在第二侧板上。
[0018]优选的是,第二安装部沿前后方向延伸。根据该结构,托架主体部的第二下端部能够容易地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
[0019]优选的是,第一连结部具有比托架主体部的第一下端部的刚性低的刚性。另外,第二连结部具有比托架主体部的第二下端部的刚性低的刚性。根据该结构,托架主体部经由第一及第二连结部安装在车体框架上。因此,即使在车体框架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该弹性变形也不会直接影响托架主体部。具体而言,车体框架的弹性变形经由第一及第二连结部传递到托架主体部。在此,第一及第二连结部具有比托架主体部的刚性低的刚性。因此,利用第一及第二连结部能够抑制车体框架的弹性变形对托架主体部的影响。
[0020]优选的是,托架主体部的第一下端部具有第一前脚部及第一后脚部。第一前脚部向下方延伸。第一后脚部配置在第一前脚部的后方。第一后脚部向下方延伸。第一连结部连结第一前脚部与第一侧板,或者连结第一后脚部与第一侧板。第二下端部具有第二前脚部及第二后脚部。第二前脚部向下方延伸。第二后脚部配置在第二前脚部的后方。第二后脚部向下方延伸。第二连结部连结第二前脚部与第二侧板,或者连结第二后脚部与第二侧板。
[0021]优选的是,支承托架还具有第三连结部及第四连结部。第三连结部从第一侧板的侧面向上方延伸。第三连结部连结托架主体部的第一前脚部与第一侧板。第四连结部从第二侧板的侧面向上方延伸。第四连结部连结托架主体部的第二前脚部与第二侧板。第一连结部连结托架主体部的第一后脚部与第一侧板。第二连结部连结托架主体部的第二后脚部与第二侧板。
[0022]优选的是,第三连结部具有比第一前脚部的刚性低的刚性。另外,第四连结部具有比第二前脚部的刚性低的刚性。
[0023]优选的是,作业车辆还具有第一刚性部件及第二刚性部件。第一刚性部件安装在第一侧板的内侧面上。第二刚性部件安装在第二侧板的内侧面上。第一连结部安装在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上。第二连结部安装在第二侧板的外侧面上。
[0024]根据该结构,利用第一刚性部件能够抑制第一侧板自身的扭曲。其结果,第一连结部能够稳定地安装在第一侧板上。另外,利用第二刚性部件能够抑制第二侧板自身的扭曲。其结果,第二连结部能够稳定地安装在第二侧板上。
[0025]优选的是,第一连结部在前后方向上,在比第一刚性部件的前端靠近后方且比第一刚性部件的后端靠近前方的位置安装在第一侧板上。
[0026]优选的是,第二连结部在前后方向上,在比第二刚性的前端靠近后方且比第二刚性部件的后端靠近前方的位置安装在第二侧板上。
[0027]发明效果
[0028]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支承托架稳定地安装在车体框架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机动平地机的立体图。
[0030]图2是机动平地机的侧视图。
[0031]图3是车体框架的立体图。
[0032]图4是托架主体部的立体图。
[0033]图5是第一侧板的立体图。
[0034]图6是第一连结部的立体图。
[0035]图7是第一连结部的主视图。
[0036]图8是第二连结部的立体图。
[0037]图9是第二侧板的立体图。
[0038]图10是第三连结部的立体图。
[0039]图11是第四连结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机动平地机100。图1是机动平地机100的立体图,图2是机动平地机100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右” “左” “上”及“下”表示从驾驶室看向前方的状态为基准的方向。“车宽方向”与“左右方向”同义。另外,“前后方向”是指车体的前后方向。在各附图中,X轴表示前后方向,Y轴表示车宽方向,Z轴表示上下方向。另外,车宽方向的中央表示车宽方向的机动平地机100的中央。
[0041]如图1及图2所示,机动平地机100具有车辆主体101、工作装置102及驾驶部103。机动平地机100利用工作装置102能够进行整地作业、除雪作业、轻切削或材料混合坐寸ο
[0042]车辆主体101具有前部车体1la及后部车体101b。前部车体1la具有多个(例如两个)前轮104。各前轮104配置在前部车体1la的前部。
[0043]工作装置102具有牵引杆102a、旋转盘102b、刮板102c及多个液压缸102d?102h等。刮板102c经由牵引杆102a及旋转盘102b能够进行上下升降、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的变更、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倾斜角的变更、旋转及左右方向的移动。
[0044]后部车体1lb位于前部车体1la的后方。后部车体1lb具有多个(例如四个)后轮105。这些后轮105利用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旋转驱动,从而使机动平地机100行驶。后部车体1lb具有车体框架I。
[0045]图3是表示车体框架I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车体框架I具有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一侧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一侧板11配置在比车宽方向的中央靠近左侧的位置。第一侧板11沿前后方向延伸。
[0046]第二侧板12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二侧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二侧板12配置在比车宽方向的中央靠近右侧的位置。第二侧板12沿前后方向延伸。
[0047]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在车宽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相对。第一侧板11的内侧面Ila与第二侧板12的内侧面12a相对。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利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板13及后板14连结。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形成实质上左右对称的形状。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由钢材形成。例如,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能够由钆制钢材形成,具体而言,能够由SS400(日本工业标准定义(JIS G 3101))形成。
[0048]支承托架20配置成横跨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支承托架20在车体框架I的上方支承对象物。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支承托架20支承工作油箱31。除此之外,支承托架20支承电池32等。支承托架20配置在车体框架I前部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承托架20的下方配置有变矩器及变速箱等。
[0049]如图3所示,支承托架20具有托架主体部2及多个连结部41?44。例如,支承托架20具有第一?第四连结部41?44。
[0050]托架主体部2具有第一下端部21及第二下端部22。另外,托架主体部2具有支承主体部23。支承主体部23构成为支承上述对象物。虽然不作特别限定,但是在俯视图中,托架主体部2沿车宽方向的尺寸比沿前后方向的尺寸长。即,托架主体部2在俯视图中形成横向长的矩形状。
[0051]第一下端部21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一侧的位置。另外,第二下端部22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二侧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一下端部21配置在比车宽方向的中央靠近左侧的位置。另外,第二下端部22配置在比车宽方向的中央靠近右侧的位置。第一下端部21配置在第一侧板11的附近,第二下端部22配置在第二侧板12的附近。
[0052]第一下端部21从支承主体部23向下方延伸。具体而言,第一下端部21从支承主体部23的左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第一下端部21具有第一前脚部21a及第一后脚部21b。
[0053]第一前脚部21a及第一后脚部21b向下方延伸。具体而言,第一前脚部21a从支承主体部23的左侧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第一后脚部21b从支承主体部23的左侧后端部向下方延伸。S卩,第一后脚部21b配置在第一前脚部21a的后方。第一前脚部21a及第一后脚部21b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部211a,211b。
[0054]第二下端部22从支承主体部23向下方延伸。具体而言,第二下端部22从支承主体部23的右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第二下端部22具有第二前脚部22a及第二后脚部22b。
[0055]第二前脚部22a及第二后脚部22b向下方延伸。具体而言,第二前脚部22a从支承主体部23的右侧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第二后脚部22b从支承主体部23的右侧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即,第二后脚部22b配置在第二前脚部22a的后方。第二前脚部22a及第二后脚部22b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部221a,221b。
[0056]托架主体部2经由第一?第四连结部41?44安装在车体框架I上。第一?第四连结部41?44是连结车体框架I与托架主体部2的部件。
[0057]第一连结部41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下端部21与第一侧板11。具体而言,第一连结部41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后脚部21b与第一侧板11。第一连结部41从第一侧板11的侧面向上方延伸。具体而言,第一连结部41从第一侧板11的外侧面Ilb向上方延伸。第一连结部41由钢材形成。例如,第一连结部41能够由钆制钢材形成,具体而言,能够由SS400(日本工业标准定义(JIS G 3101))形成。
[0058]图5是从右侧看到的第一侧板11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第一连结部41未固定于第一侧板11的上表面11c。具体而言,第一连结部41不与第一侧板11的上表面Ilc接触。
[0059]第一连结部41具有比托架主体部2的刚性低的刚性。具体而言,第一连结部41具有比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后脚部21b的刚性低的刚性。
[0060]图6是表不第一连结部41的立体图。如图6所不,第一连结部41具有第一固定部41a、第一柱部41b及第一安装部41c。第一固定部41a在第一侧板1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固定在第一侧板11。例如,第一固定部41a固定在第一侧板11的外侧面Ilb上。优选第一固定部41a被焊接在第一侧板11上。
[0061]图7是表不从前方看到的第一连结部41的视图。如图7所不,第一柱部41b从第一固定部41a向上方延伸。另外,第一柱部41b与第一侧板11隔开间隔地配置。具体而言,第一柱部41b与第一侧板11的外侧面Ilb隔开间隔地配置。即,第一柱部41b不与第一侧板11接触。该第一柱部41b与第一侧板11的间隔d在5mm以上1mm以下程度。第一柱部41b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比第一后脚部21b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短。因此,第一连结部41的刚性比第一后脚部21b的刚性低。
[0062]如图6所示,第一安装部41c是供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下端部21安装的部分。具体而言,第一安装部41c是供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后脚部21b安装的部分。第一安装部41c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安装部41c与第一柱部41b的上端部连结。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后脚部21b在第一侧板11的上方安装在第一安装部41c上。例如,第一后脚部21b使用螺栓等连接部件安装在第一安装部41c上。螺栓从第一安装部41c的下方插入。
[0063]图8是表示第二连结部42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第二连结部42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二下端部22与第二侧板12。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部42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二后脚部22b与第二侧板12。第二连结部42从第二侧板12的侧面向上方延伸。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部42从第二侧板12的外侧面12b向上方延伸。
[0064]图9是从左侧看到的第二侧板12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第二连结部42未固定于第二侧板12的上表面12c。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部42不与第二侧板12的上表面12c接触。
[0065]如图8所示,第二连结部42具有比托架主体部2的刚性低的刚性。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部42具有比第二后脚部22b的刚性低的刚性。第二连结部42具有第二固定部42a、第二柱部42b、第二安装部42c。第二连结部42的结构实质上与第一连结部41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066]图10是表示第三连结部43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第三连结部43是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前脚部21a与第一侧板11的部件。第三连结部43固定在第一侧板11的外侧面Ilb上。第三连结部43未固定于第一侧板11的上表面11c。具体而言,第三连结部43不与第一侧板11的上表面Ilc接触。
[0067]第三连结部43具有主体部43a及水平部43b。主体部43a具有前板部43c、后板部43d及上板部43e。前板部43c、后板部43d及上板部43e由一个部件形成。具体而言,通过弯曲一张板状部件来形成前板部43c、后板部43d及上板部43e。
[0068]前板部43c及后板部43d固定在第一侧板11的外侧面Ilb上。具体而言,前板部43c及后板部43d被焊接在第一侧板11的外侧面Ilb上。
[0069]上板部43e沿前后方向延伸。上板部43e未固定于第一侧板11的上表面11c。具体而言,上板部43e不与第一侧板11接触。在上板部43e上安装有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前脚部21a。例如,第一前脚部21a使用螺栓等连接部件安装在上板部43e上。需要说明的是,螺栓从上板部43e的下方插入。
[0070]水平部43b在前板部43c与后板部43d之间延伸,分别与前板部43c及后板部43d连结。另外,水平部43b固定在第一侧板11的外侧面Ilb上。
[0071]图11是表示第四连结部44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第四连结部44是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二前脚部22a与第二侧板12的部件。第四连结部44固定在第二侧板12的外侧面12b上。具体而言,第四连结部44被焊接在第二侧板12的外侧面12b上。第四连结部44未固定于第二侧板12的上表面12c。具体而言,第四连结部44不与第二侧板12的上表面12c接触。
[0072]第四连结部44的结构实质上与第三连结部43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073]如图5所示,在第一侧板11的内侧面Ila上安装有第一刚性部件51。通过安装第一刚性部件51,提高第一侧板11的刚性。第一连结部41在前后方向上,在比第一刚性部件51的前端靠近后方且比第一刚性部件51的后端靠近前方的位置安装在第一侧板11上。另外,在上下方向上,第一连结部41在第一刚性部件51的附近安装在第一侧板11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刚性部件51构成为支承未图示的车轴装置。第一刚性部件51由钢材形成。例如,第一刚性部件51能够由轧制钢材形成,具体而言,能够由SS400(日本工业标准定义(JIS G3101))形成。第一刚性部件51沿前后方向延伸。。
[0074]如图9所示,在第二侧板12的内侧面12a上安装有第二刚性部件52。通过安装第二刚性部件52,提高第二侧板12的刚性。第二连结部42在前后方向上,在比第二刚性部件52的前端靠近后方且比第二刚性部件52的后端靠近前方的位置安装在第二侧板12上。另外,在上下方向上,第二连结部42在第二刚性部件52的附近安装在第二侧板12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刚性部件52构成为支承未图示的车轴装置。第二刚性部件52由钢材形成。例如,第二刚性部件52能够由轧制钢材形成,具体而言,能够由SS400(日本工业标准定义(JIS G3101))形成。第二刚性部件52沿前后方向延伸。
[0075]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机动平地机100的托架主体部2经由第一连结部41及第二连结部42安装在车体框架I上。因此,即使在车体框架I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其弹性变形也不会直接影响托架主体部2。具体而言,车体框架I的弹性变形经由第一连结部41及第二连结部42传递到托架主体部2。在此,第一连结部41及第二连结部42具有比托架主体部的刚性低的刚性。因此,利用第一及第二连结部能够抑制车体框架的弹性变形对托架主体部的影响。
[0076][变形例]
[0077]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不脱离本发明要旨就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0078]第一变形例
[007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连结部43的结构与第一连结部41的结构不同,但是第三连结部43的结构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第三连结部43的结构可以与第一连结部41的结构相同。同样地,第四连结部44的结构可以与第二连结部42的结构相同。
[0080]第二变形例
[008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结部41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后脚部21与第一侧板11,第三连结部43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前脚部21a与第一侧板11,但是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调换第一连结部41与第三连结部43。即,可以第一连结部41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前脚部21a与第一侧板11,第三连结部43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后脚部21b与第一侧板11。
[0082]第三变形例
[008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连结部42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二后脚部22b与第二侧板12,第四连结部44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二前脚部22a与第二侧板12,但是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调换第二连结部42与第四连结部44。即,可以第二连结部42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二前脚部22a与第二侧板12,第四连结部44连结托架主体部2的第二后脚部22b与第二侧板12。
[0084]第四变形例
[008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托架主体部2具有四个脚部41?44,但是不特别限定该托架主体部2的脚部的数量。
[0086]第五变形例
[008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结部41固定于第一侧板11的外侧面11b,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第一连结部41可以固定于第一侧板11的内侧面11a。同样地,第二连结部42可以固定于第二侧板12的内侧面12a。
[0088]第六变形例
[008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连结部41?44由与托架主体部2不同的部件构成,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托架主体部2与各连结部41?44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例如,可以使第一连结部41从托架主体部2的第一后脚部21b连续地延伸。
[0090]符号说明
[0091]I车体框架
[0092]11第一侧板
[0093]12第二侧板
[0094]2托架主体部
[0095]21第一下端部
[0096]21a第一前脚部
[0097]21b第一后脚部
[0098]22第二下端部
[0099]22a第二前脚部
[0100]22b第二后脚部
[0101]41第一连结部
[0102]41a第一固定部
[0103]41b 第一柱部
[0104]41c第一安装部
[0105]42第二连结部
[0106]42a第二固定部
[0107]42b 第二柱部
[0108]42c第二安装部
[0109]43第三连结部
[0110]44第四连结部
【权利要求】
1.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 车体框架,其具有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一侧的位置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板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二侧的位置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支承托架,其配置成横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在所述车体框架的上方支承对象物; 所述支承托架具有: 托架主体部,其包括第一下端部及第二下端部,所述第一下端部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二下端部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中央靠近第二侧的位置; 第一连结部,其从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向上方延伸,连结所述第一下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板; 第二连结部,其从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向上方延伸,连结所述第二下端部与所述第二侧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结部具有: 第一固定部,其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 第一柱部,其与所述第一侧板隔开间隔地配置,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向上方延伸; 第一安装部,其安装有所述第一下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沿前后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结部具有: 第二固定部,其在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 第二柱部,其与所述第二侧板隔开间隔地配置,从所述第二固定部向上方延伸; 第二安装部,其安装有所述第二下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沿前后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结部具有比所述第一下端部的刚性低的刚性, 所述第二连结部具有比所述第二下端部的刚性低的刚性。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端部具有第一前脚部及第一后脚部,所述第一前脚部向下方延伸,所述第一后脚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前脚部的后方并向下方延伸; 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前脚部与第一侧板,或者连结所述第一后脚部与所述第一侧板; 所述第二下端部具有第二前脚部及第二后脚部,所述第一前脚部向下方延伸,所述第二后脚部配置在所述第二前脚部的后方并向下方延伸; 所述第二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二前脚部与所述第二侧板,或者连结所述第二后脚部与所述第二侧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托架还具有: 第三连结部,其从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向上方延伸,连结所述第一前脚部与所述第一侧板; 第四连结部,其从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向上方延伸,连结所述第二前脚部与所述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后脚部与所述第一侧板; 所述第二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二后脚部与所述第二侧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连结部具有比所述第一前脚部的刚性低的刚性, 所述第四连结部具有比所述第二前脚部的刚性低的刚性。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第一刚性部件,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上; 第二刚性部件,其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面上; 所述第一连结部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上; 所述第二连结部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结部在前后方向上,在比所述第一刚性部件的前端靠近后方且比所述第一刚性部件的后端靠近前方的位置,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结部在前后方向上,在比所述第二刚性部件的前端靠近后方且比所述第二刚性部件的后端靠近前方的位置,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
【文档编号】B65D25/20GK104364140SQ201480000834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中西润一, 近藤阳辅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