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式自动发药机药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2946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直立式自动发药机药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立式自动发药机储药槽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医疗体制逐渐完善,自动化药房已经成为医院药房管理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市面上现有的自动化药房以两种发药方式居多,机械手式自动化药房和储药槽式自动化药房:机械手式自动化药房主要由一个机械手进行药盒搬运,实现药品的出库和入库,并且能够实现药盒的密集存储和数量管理;其核心是真空吸附和机械加持协调动作的机械手,缺点是每次只能够处理一盒药品,药品的出库入库不能同时进行,工作效率较低,不适用于药品密集发放的中国医院。

储药槽式自动化药房主要采用重力落料原理,其发药方式主要分为两类,自由落体式和杆件助推式:其中,自由落体式自动发药机药槽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排列,发药时发药翻版将药盒顶出,依靠药品自身重力下滑,完成发药过程,但这种发药方式受药槽的影响较大,质量较轻的药品在下滑的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力会使药品卡在药槽当中影响发药准确度,同时,矩阵式的药品排列方式也不适合于液体药品的自动发放;杆件助推式自动发药机在得到发药指令时,发药助推杆推动药品克服弹簧挡板的阻力,使药品下落,但这种发药方式中助推杆难以控制,经常会出现药品数量错误的问题;储药槽式自动化药房一般靠增加出药动作来保证出药效率,通过提高出药槽数量来加大药盒存储量,因此,加工成本和电气控制成本很高,人工上药工作量很大,药品的入库速度跟不上药品的出库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直立式自动发药机药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自动发药机的储药槽,包括用于约束药盒的储药槽壳体,用于发药的发药器。发药器中的发药转轴通过铜套、垫片、轴用挡圈固定在储药槽壳体下部,底板与侧板的通孔上。

其中,所述的储药槽壳体包括前面板,左侧板,右侧板,后面板,左底板,右底板,U型板;上述的左侧板中央带有镂空部分,用于人工观察确定药品的剩余数量,底部带有通孔,与左底板通孔大小相等并相互连接;上述的后面板底部有一定的弧度,用于在药品下落时将最底部药品推出一定距离方便下一次发药操作;上述左底板为直角折板,侧边有一通孔,用于与左侧板连接,固定发药转轴;上述U型板固定在侧板旁,底部开有通孔,用于放置步进电机;上述右侧板与左侧板相对,底部开有通孔,与右底板相连;上述右底板与左底板相对,水平部分与左底板平齐,与左底板分别从左右拖住药盒,而这中间空隙用于发药凸起的通过。

所述的发药器包括步进电机,传动锥齿轮,发药转轴,铜套,垫片,轴用挡圈;上述步进电机固定在U型板上,其电机轴穿过U型板底部的通孔,通过固定销与纵向传动锥齿轮相连;上述发药转轴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端的侧板与底板的通孔上,一端开有键槽,用于嵌入平键,与横向传动锥齿轮相连;上述转轴凸起为发药转轴上的异形凸起结构,与发药转轴焊接成为一体,用于药盒的推出,每次推出位于最底部的一盒药品;上述两传动锥齿轮啮合,达到传递运动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平行或斜置式储药槽改为直立式储药槽,减少了药槽对于药品的影响。

2、从药槽底部出药的方式使可以发放液体药品而无需担心其自身重量的问题。

3、多个直立式药槽组成的发药组与落药斜板以及传送皮带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发药的效率,降低门诊患者的排队等药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发药槽整体结构主视图;

附图2:发药槽整体结构侧视图;

附图3:药槽壳体局部放大图;

附图4:发药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201前面板,202左侧板,203后面板,204左底板,205 U型板,206右侧板,207右底板,301步进电机,302纵向传动锥齿轮,303轴用挡圈,304发药转轴,305铜套,306垫片,307转轴凸起,308横向传动锥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零部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说明。

如附图1、2所示,一种模块化自动发药机的储药槽,包括用于约束药盒的储药槽壳体,用于发药的发药器。

如附图3所示,药壳体槽主要由前面板201,左侧板202,后面板203,左底板204,U型板205,右侧板206,右底板207组成,其尺寸刚好比药盒尺寸大一点,只允许药盒单排竖直放置;上述的左侧板202中央带有镂空部分,用于人工观察确定药品的剩余数量,底部带有通孔,与左底板204通孔大小相等并相互连接;上述的后面板203底部有一定的弧度,用于在药品下落时将最底部药品推出一定距离方便下一次发药操作;上述左底板204为直角折板,侧边有一通孔,用于与左侧板202连接,固定发药转轴304;上述U型板205固定在左侧板202旁,底部开有通孔,用于放置步进电机301;上述右侧板206与左侧板202相对,底部开有通孔,与右底板207相连;上述右底板207与左底板204相对,水平部分与左底板204平齐,与左底板204分别从左右拖住药盒,二者中间空隙用于发药凸起307的通过;其工作流程如下:其中,前面板201、左侧板202、右侧板206、后面板203构成了药槽的槽体,约束药盒的下落运动,当发药转轴发出药盒后,顶部的药盒下落,底板在药盒下落后承接药盒,后面板底部有微小弧度将下落后最底部的药盒推出1-2mm,为下一次的发药动作做准备工作。

如附图4所示,发药器包括步进电机301,横向传动锥齿轮308,纵向传动锥齿轮302,发药转轴304,铜套305,垫片306,轴用挡圈303,转轴凸起307;上述步进电机301固定在U型板205上,其电机轴穿过U型板205底部的通孔,通过固定销与纵向传动锥齿轮302相连;上述发药转轴304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端的侧板与底板的通孔上,一端开有键槽,用于嵌入平键,与横向传动锥齿轮308相连;上述转轴凸起307为发药转轴304上的异形凸起结构,与发药转轴304焊接成为一体,用于药盒的推出,每次推出位于最底部的一盒药品;上述两传动锥齿轮啮合,达到传递运动的效果;其工作流程如下:当步进电机301的传动轴转动时,纵向带动锥齿轮302的转动,纵向锥齿轮302与横向锥齿轮308啮合传动,带动发药转轴304转动一周,转轴突起307将药盒弹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