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1832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式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式自动上料机。



背景技术:

自动螺旋上料机主要用做粉粒料上料,适用于食品、化工、建材、塑料以及包装等行业,与包装机、混料机、注塑机、干燥机等配套使用,将原料从低处螺旋输送到高处位置。

在现有技术中,自动上料机大多往高精度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需要,但较高的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并不适合一些普通应用场合。而传统的上料机又存在许多不足,如大流量下出料筒容易堵塞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螺旋式自动上料机,在降低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前提下,既可以实现自动化上料,满足普通应用场合的需要;又通过设置异形出料筒解决了大流量工况下出料筒易堵塞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式自动上料机,包括控制器、供料机构、传送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控制器位于供料机构的侧面;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电动机和长螺杆,所述电动机位于供料机构的内部,所述长螺杆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筒和异形出料筒;所述出料筒套装在长螺杆上,所述异形出料筒位于出料筒顶端的下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支架和位于支架上端的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圆形卸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异形出料筒的上端设有椭圆形开口,下端设有圆形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出料筒为两端封闭的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的下端的上侧面设有圆形进料口;该筒状结构的上端设有椭圆形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筒状结构上端的椭圆形开口与异形出料筒的椭圆形开口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出料筒与地面的夹角为30º~45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螺旋式自动上料机,在降低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前提下,既可以实现自动化上料,满足普通应用场合的需要;又通过设置异形出料筒解决了大流量工况下出料筒易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自动上料机的正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自动上料机的异形出料筒斜视图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自动上料机的异形出料筒斜视图二。

图中:1、控制器;2、料斗;3、出料筒;4、异形出料筒;5、长螺杆;6、电动机;7、支架;8、椭圆形开口;9、圆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式自动上料机,异形出料筒4的椭圆形开口8与出料筒3的下侧面通过焊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当颗粒物被长螺杆5从料斗2的卸料口处送至椭圆形开口8时,颗粒物自动落入异形出料筒4内,并经由圆形开口9排出。

由于重力作用和摩擦作用,颗粒物在出料筒3的位置越靠近出料筒3的顶端,阻力越大,越容易产生堵塞现场;特别是在传统出料筒3的出料口位置处,颗粒物容易板结、挤压在出口处。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出料筒3的出料口处设置异形出料筒4,上述异形出料筒4的上端设有椭圆形开口8,下端设有圆形开口9,中间呈漏斗形,可以有效的缓解颗粒物板结、挤压现象。

进一步的,出料筒3为两端封闭的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的下端的上侧面设有圆形进料口;该筒状结构的上端设有与形出料筒4的椭圆形开口匹配的椭圆形开口。

进一步的,控制器1用来控制电动机6的启动和停止;电动机6带动长螺杆5转动,为颗粒物运输提供动力。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