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式垃圾车的填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9424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压缩式垃圾车的填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垃圾转运站或垃圾车上将垃圾进行装载转运的填料装置,属于环卫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式垃圾车的填料装置,包括压缩机构和填料箱,压缩机构设置在填料箱内,由压缩机构对垃圾进行挤压后填充到车厢箱体内。通常压缩机构的滑板设计为平板状,而平板状的滑板,其形状不能够对垃圾产生挤压力,从而致使垃圾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并且填充到车厢箱体内的垃圾不够紧实,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垃圾装载量,因而降低了垃圾车的装载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可提高垃圾车的垃圾装载量的填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式垃圾车的填料装置,包括填料箱以及设置在填料箱内的压缩机构,所述填料箱的底部设有料斗;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可沿所述填料箱长度方向移动的滑板、与所述滑板下端铰接的刮板以及用于带所述动滑板移动和刮板转动的液压油缸;所述滑板朝向料斗一侧的侧面上固接有折弯板。

优选的,所述折弯板呈L型。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式垃圾车的填料装置在传统滑板的基础上,增加了折弯板,这样滑板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容纳在料斗内的垃圾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尽可能地将垃圾中的水分挤出使垃圾压的更紧实;另外,所述滑板在沿填料箱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滑板能够对刮板刮起的垃圾产生一个向填料箱的箱体方向的挤压力,将装入箱体的垃圾压缩的更紧实,使压缩的垃圾不易下落,增加垃圾车的运载量。

优选的,所述填料箱的侧板上设有导轨,所述滑板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块。这样可以通过导轨与滑块的配合使滑板沿填料箱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折弯板与滑板之间设有若干加强肋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填料机构的压缩机构处于第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填料机构的压缩机构处于第二位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填料机构的压缩机构处于第三位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填料机构的压缩机构处于第四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填料装置100铰接于压缩式垃圾车箱体的尾部,包括填料箱以及设置在填料箱内的压缩机构,填料箱的底部设有圆弧状料斗13;压缩机构包括可沿填料箱长度方向移动的滑板1、与滑板1下端铰接的刮板3以及用于带动滑板1移动和刮板3转动的液压油缸(图中未示出);刮板3与料斗13的形状相匹配,滑板1朝向料斗13一侧的侧面上固接有折弯板11。折弯板11有三个,沿滑板1的移动方向间隔分布。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滑板1上增加了折弯板11的焊接,焊接于滑板1与刮板3铰接点一端。该折弯板11呈L型,折弯板11与滑板1之间设有若干加强肋板12,从而增加折弯板11的强度。在填料箱左、右两侧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4,填料箱的侧板4上设有导轨5,滑板1上设有与导轨5相配合的滑块(未图示),这样就可以通过导轨5与滑块的配合使滑板沿填料箱长度方向移动。

圆弧状料斗13自上向下凹陷,并和侧板4围设成垃圾的收容空间,圆弧状料斗13能够将垃圾中的水分过滤掉。滑板1倾斜放置且两侧通过滑块与导轨5连接;滑板液压油缸6有两个,滑板液压油缸6的一端铰接在侧板4的上端、另一端通过第一安装轴9铰接到滑板1的下端,滑板液压油缸6用于为滑板提供动力。刮板液压油缸7的一端通过第二安装轴10铰接到滑板1的上端,另一端铰接到刮板3上不同于枢纽端转点的位置,刮板液压油缸7用于为刮板3绕第三安装轴8旋转提供动力。

填料装置100将垃圾压缩包括四个运作过程。其中,第一个过程(参见图2至图3):刮板液压油缸7带动刮板3绕第一安装轴8逆时针旋转,由初始位置运动到预工作位置;第二个过程(参见图3至图4):滑板液压油缸6带动滑板1向下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滑板1位于下侧的圆弧面对垃圾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将垃圾中的水分挤压出来并通过料斗13过滤掉;第三个过程(参见图4至图5):刮板液压油缸7带动刮板3绕第一安装轴8顺时针旋转从而将垃圾往箱体内挤压,在这个过程中,刮板3的尖端形成一个与料斗13上表面的圆弧轮廓相对应圆弧形运动轨迹;第四个过程(参见图5至图2):滑板液压油缸6带动滑板1向上运动,刮板3回到初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滑板1位于上侧的圆弧面和刮板3对垃圾产生一个向箱体方向的挤压力,从而将垃圾紧实地压缩到垃圾车箱体内,增大垃圾车的运载量。

本实施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如图2-图5所示,填料箱的侧板4上设有设有与滑板1平行的挡板2,挡板2向填料箱内凸伸。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