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传送盒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97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包装传送盒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包装传送盒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装盒的收集,大都采用人工摆放在放置支架的方式,将传送盒逐个放置,直至整个收集支架装满为止,如果采用机械自动化的收集方式,只能针对收集支架其中一层进行收集,或者将其中一层收集满后,调整收集支架的位置,进行重复操作。采用这种方式仍然不能对多层支架一次性进行收集。

因此,研究一种全自动化收集包装传送盒的收集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传送盒收集装置,采用传送装置与收集装置结合的方式,进行包装传送盒的收集。其中,收集装置上设置的自动掉落装置能够将传送盒进行由下至上的逐层收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装传送盒收集装置,包括传送盒、传输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的传送盒由传输装置运送至收集装置中,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支架和自动掉落装置,所述的收集支架为多层承载传送支架,所述的自动掉落装置包括下落口,设于下落口处的限位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定,所述的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支架、设于传输支架上的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的轨迹边缘还设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的收集支架的传送轨迹方向的下落口的前端还设有感应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限定,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传感器和伸缩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限定,所述的收集支架的每层的两端还设有挡块。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限定,所述的收集支架的运动传输轨迹上设有运动轨迹滑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传送装置与收集装置结合的方式,进行包装传送盒的收集。其中,收集装置上设置的自动掉落装置能够将传送盒进行由下至上的逐层收集,无需人员进行逐个收集,只需将收集满的整个收集装置进行更换,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同类型产品的自动收集。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传送带,2—挡板,3—传送盒,4—传送支架,5—收集支架,6—限位传感器,7—伸缩挡板,8—挡块,9—感应传感器,10—下落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包装传送盒收集装置

一种包装传送盒收集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传送盒3、传输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的传送盒3由传输装置运送至收集装置中,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支架5和自动掉落装置,所述的收集支架5为多层承载传送支架,所述的自动掉落装置包括下落口10,设于下落口10处的限位装置。

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支架4、设于传输支架4上的传送带1,所述的传送带1的轨迹边缘还设有挡板2,使得传送盒3沿着所形成的运动轨迹进行传送。

收集支架5的传送轨迹方向的下落口10的前端还设有感应传感器9,当感应传感器9检测时间为传送盒3通过时间的两倍时,收集支架5的具有感应传感器的该层的上一层的限位传感器6上的伸缩挡板7停止伸缩,即传送盒3运动至限位传感器6时,不进行掉落。

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传感器6和伸缩挡板7,当传送盒3传送至收集支架5每层的限位传感器6的位置时,伸缩挡板7伸缩后传送盒3从限位传感器6的位置掉落至下一收集支架层。

收集支架5的每层的两端还设有挡块8,防止传送盒3的传送的过程中从收集支架5上掉落。

收集支架5的运动传输轨迹上设有运动轨迹滑槽,使得传送盒3沿着运动轨迹滑槽进行滑动,防止滑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需要收集的产品置入传送盒3中,并放入传送带1上,传送盒3沿着挡板2在传送带1上围成的运动轨迹运动,然后运动至收集装置上,收集装置上同样设有传送装置,传送盒3继续沿着传送装置运动,从收集支架5的一端运动至另一端,在收集支架5每层的末端设置的自动掉落装置,能够使得传送盒3从收集支架5的第一层掉落至其下一层,然后继续沿着传送装置继续运动,运动至该层的末端时会掉落至再下一层,如此重复,最终运动至收集支架5的运动末端,挡块8限制传送盒3的运动。收集支架5上的运动轨迹为连续的“S”形状,在每个自动掉落装置运动轨迹的前端设置的感应传感器9能够对传送盒3的运动进行感应检测,单个传送盒3的运动时间通过时,收集支架5上的传送装置正常运行;当感应传感器9长时间检测到传送盒3不进行运动时,其上一层的自动掉落装置就会停止掉落,直至整个收集装置上盛满传送盒3。其中收集装置可以进行整体的移动,即收集装置上收集满传送盒3后,可将收集装置进行整体置换,再进行下一个收集装置的收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定,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作为启示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