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组立自动化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1290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组立自动化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组立自动化搬运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推进,玻璃组立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但玻璃组立质量较大,其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应用的用于玻璃组立搬运大部分都是靠人工去完成各工序间工件的夹持和搬运,在生产时,需要多个人员来操作,作业强度大、效率较低、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组立自动化搬运系统,替代了人工搬运,减少了人员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玻璃组立自动化搬运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搬运机构、至少一个第二搬运机构以及一个控制机构,两个所述第一搬运机构相背设置,所述第二搬运机构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搬运机构的端部之间,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及所述第二搬运机构连接,使得玻璃组立依次沿着一所述第一搬运机构、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及另一所述第一搬运机构的方向进行搬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包括一支架、一滑动导轨以及至少一升降模块,所述支架根据玻璃的尺寸大小设有复数个小门,所述升降模块的个数比所述小门的个数少1,所述滑动导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模块安装于所述滑动导轨上,并位于所述小门上方,且所述升降模块与所述升降模块之间连续设置;所述升降模块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模块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滑槽、一感应器、一升降气缸以及至少一吸盘,所述第一基板安装于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滑槽设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垂直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基板安装于所述滑槽上,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所述第二基板固定于所述吸盘上;所述感应器设于所述吸盘的相应位置,并与所述吸盘及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升降气缸均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包括一基座以及至少一推送模块,所述基座根据玻璃的尺寸大小设有复数个小格,所述小格的个数为奇数n,所述推送模块的个数为(n-1)/2,所述推送模块固定于所述基座顶部,每两所述小格设有一所述推送模块,且所述推送模块与所述推送模块之间连续设置;所述推送模块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模块包括一升降杆以及一平移气缸,所述升降杆及所述平移气缸相对设置,均固定于所述基座顶部,所述升降杆及所述平移气缸均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马达、一第一气动控制阀以及一第二气动控制阀,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分别与所述升降杆及所述平移气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化搬运玻璃组立,减少了人员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组立自动化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搬运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搬运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组立自动化搬运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第一搬运机构、11-支架、111-小门、12-滑动导轨、13-升降模块、131-第一基板、132-第二基板、133-滑槽、134-感应器、135-升降气缸、136-吸盘、2-第二搬运机构、21-基座、211-小格、22-推送模块、221-升降杆、222-平移气缸、3-第三搬运机构、4-控制机构、41-马达、42-第一气动控制阀、43-第二气动控制阀、5-安放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组立自动化搬运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搬运机构1、至少一个第二搬运机构2以及一个控制机构4,两个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相背设置,所述第二搬运机构2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的端部之间形成一U型通道,所述控制机构4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及所述第二搬运机构2连接,使得玻璃组立依次沿着一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所述第二搬运机构2及另一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的方向进行搬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包括一支架11、一滑动导轨12以及至少一升降模块13,所述支架11根据玻璃的尺寸大小设有复数个小门111,所述升降模块13的个数比所述小门111的个数少1,所述滑动导轨12固定于所述支架11上;所述升降模块13安装于所述滑动导轨12上,并位于所述小门111上方,且所述升降模块13与所述升降模块13之间连续设置;所述升降模块13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机构4来控制所述升降模块13携带玻璃进行升降和左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模块13包括一第一基板131、一第二基板132、一滑槽133、一感应器134、一升降气缸135以及至少一吸盘136,所述第一基板131安装于所述滑动导轨12上,所述滑槽133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31的垂直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基板132安装于所述滑槽133上,所述升降气缸135通过所述第二基板132固定于所述吸盘136上;所述感应器134设于所述吸盘136的相应位置,并与所述吸盘136及所述升降气缸135连接,所述第一基板131及所述升降气缸135均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第一气动控制阀42推动所述升降气缸135下降,所述吸盘136下降至接近玻璃位置时,所述吸盘136将会吸住玻璃,此时所述吸盘136边上的所述感应器134会发出信号给所述升降气缸135,所述升降气缸135开始上升,上升到位后由所述马达41开始运送,运送到指定位置后,所述升降气缸135下降,所述吸盘136松开,然后所述马达41再推送所述升降模块13到原来位置,接着进行下一轮的搬运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搬运机构2包括一基座21以及至少一推送模块22,所述基座21根据玻璃的尺寸大小设有复数个小格211,所述小格211的个数为奇数n,所述推送模块22的个数为(n-1)/2,所述推送模块22固定于所述基座21顶部,每两所述小格211设有一所述推送模块22,且所述推送模块22与所述推送模块22之间连续设置;所述推送模块22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模块22包括一升降杆221以及一平移气缸222,所述升降杆221及所述平移气缸222相对设置,均固定于所述基座21顶部,所述升降杆221及所述平移气缸222均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当玻璃放置所述升降杆221位置时,第二气动控制阀43开始推动所述升降杆221上升将玻璃顶高,接着由所述平移气缸222向前推送,推送到指定位置后,所述升降杆221下降将玻璃放下,然后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43再推送所述推送模块22到原来位置,接着进行下一轮的搬运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一马达41、一第一气动控制阀42以及一第二气动控制阀43,所述马达41安装于所述支架11上,且所述马达41与所述第一基板131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42与所述升降气缸135连接;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43分别与所述升降杆221及所述平移气缸222连接。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组立自动化搬运系统,包括一第一搬运机构1、一第二搬运机构2以及一第三搬运机构3,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与所述第三搬运机构3相背设置,所述第二搬运机构2穿设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搬运机构3的端部之间,所述控制机构4分别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所述第二搬运机构2及所述第三搬运机构3连接,使得玻璃组立依次沿着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所述第二搬运机构2及所述第三搬运机构3的方向进行搬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包括一支架11、一滑动导轨12以及至少一升降模块13,所述支架11根据玻璃的尺寸大小设有3个小门111,所述升降模块13的个数为2,所述滑动导轨12固定于所述支架11上;所述升降模块13安装于所述滑动导轨12上,并位于所述小门111上方,且所述升降模块13与所述升降模块13之间连续设置;所述升降模块13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玻璃搬运方向是从左往右运送。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模块13包括一第一基板131、一第二基板132、一滑槽133、一感应器134、一升降气缸135以及两吸盘136,所述第一基板131安装于所述滑动导轨12上,所述滑槽133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31的垂直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基板132安装于所述滑槽133上,所述升降气缸135通过所述第二基板132固定于两所述吸盘136上;所述感应器134设于所述吸盘136的相应位置,并与两所述吸盘136及所述升降气缸135连接,所述第一基板131及所述升降气缸135均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搬运机构2包括一基座21以及至少一推送模块22,所述基座21根据玻璃的尺寸大小设有3个小格211,所述推送模块22的个数为1,所述推送模块22固定于所述基座21顶部,每两所述小格211设有一所述推送模块22,且所述推送模块22与所述推送模块22之间连续设置;所述推送模块22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玻璃搬运方向是从前往后运送。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模块22包括一升降杆221以及一平移气缸222,所述升降杆221及所述平移气缸222相对设置,均固定于所述基座21顶部,所述升降杆221及所述平移气缸222均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搬运机构3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的结构类似,区别在于:所述第三搬运机构3的支架11根据玻璃的尺寸大小设有4个小门111,所述升降模块13的个数为3,玻璃搬运方向是从右往左运送。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一马达41、一第一气动控制阀42以及一第二气动控制阀43,所述马达41安装于所述支架11上,且所述马达41与所述第一基板131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42与所述升降气缸135连接;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43分别与所述升降杆221及所述平移气缸22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小门111及所述小格211对应位置均设有安放台5,用于放置玻璃组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7所示,将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的两个所述升降模块13移至左边,在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最左端的所述安放台5a位置上放下玻璃A,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42推动所述升降气缸135下降,所述吸盘136下降至接近玻璃A位置时,所述吸盘136将会吸住玻璃A,此时所述吸盘136边上的所述感应器134会发出信号给所述升降气缸135,所述升降气缸135开始上升,上升到位后由所述马达41开始运送,运送到安放台5b位置后,所述升降气缸135下降,所述吸盘136松开,然后所述马达41再推送所述升降模块13到原来位置,接着进行下一轮的搬运工作,再将玻璃A运送到安放台5c位置;此时玻璃A进入到了所述第二搬运机构2内,当玻璃A放置所述升降杆221位置时,第二气动控制阀43开始推动所述升降杆221上升将玻璃A顶高,接着由所述平移气缸222向前推送,推送到安放台5d位置后,所述升降杆221下降将玻璃A放下,然后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43再推送所述推送模块22到原来位置,接着进行下一轮的搬运工作,再将玻璃A运送到安放台5e位置;此时玻璃A进入到了所述第三搬运机构3内,将所述第三搬运机构3的三个所述升降模块13移至右边,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42推动所述升降气缸135下降,所述吸盘136下降至接近玻璃A位置时,所述吸盘136将会吸住玻璃A,此时所述吸盘136边上的所述感应器134会发出信号给所述升降气缸135,所述升降气缸135开始上升,上升到位后由所述马达41开始运送,运送到安放台5f位置后,所述升降气缸135下降,所述吸盘136松开,然后所述马达41再推送所述升降模块13到原来位置,接着进行下一轮的搬运工作,依次将玻璃A运送到安放台5g、安放台5h位置。其他玻璃(玻璃B、玻璃C、玻璃D、玻璃E、玻璃F、玻璃G、玻璃H)的搬运方式与玻璃A的方式是相同的,玻璃与玻璃之间的运送具有连续性,根据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的所述升降模块13的个数来决定第一次放置在所述第一搬运机构1下方安放台5的玻璃个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化搬运玻璃组立,减少了人员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