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片机加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7295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片机加料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制药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片机加料系统。



背景技术:

片剂是公众健康医药卫生行业最具需求的给药系统之一,压片机是世界各国制药企业生产片剂的主要设备,主要用于将药物与适量辅料混合后经压制而成的片状或异形片状制剂。目前国内各制药企业所使用的国产压片机可简单地分为单冲式压片机和多冲式或旋转压片机。在压片过程中,常由于原辅料粉体流动性问题导致填充不完全,进而造成片重差异,影响片剂质量。

旋转式压片机的强制加料系统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在中、高速压片机上的一种加料形式,是不同于自然加料系统的又一种填充加料形式,主要是利用电机带动强迫加料器叶轮的转动,强制性将物料填充的到转台中模孔内,进而通过转台的旋转,对冲模的物料进行压制,完成片剂的出片。旋转式压片机的强制加料系统主要包括3部分,料斗部分、电机部分和强迫加料器。

重量差异是片剂质量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强制加料系统的结构是影响重量差异的因素之一,如强迫加料器的核心部件叶轮,不同的叶轮结构和运动均能有效改善粉末颗粒流动性,进而影响片剂重量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片机加料系统,通过设计一种非对称结构的料斗和新的叶轮组件有效改善粉末颗粒流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

非对称结构的料斗;和

强迫加料器,所述强迫加料器包括入口、叶轮组和齿轮组,所述入口和所述料斗相连,所述齿轮组包括主齿轮、副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主齿轮与加料电机联动连接,所述主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副齿轮啮合,所述副齿轮还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叶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轮联动连接的第一叶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联动连接的第二叶轮和与所述第三齿轮联动连接的第三叶轮。

优选的,在上述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上下设置,所述第二叶轮位于靠近所述入口侧,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三叶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在上述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第一叶轮的叶片、所述第二叶轮的叶片和所述第三叶轮的叶片形状均为直线形。

优选的,在上述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第一叶轮的叶片和所述第二叶轮的叶片形状为直线形,所述第三叶轮的叶片形状为沿旋转方向弯折的折线形。

优选的,在上述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中,

第三齿轮中心至主齿轮中心的连线和主齿轮中心至副齿轮中心的连线组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一齿轮中心至副齿轮中心的连线和主齿轮中心至副齿轮中心的连线组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二齿轮中心至副齿轮中心的连线和主齿轮中心至副齿轮中心的连线组成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的,在上述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料斗的截面积沿介质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在上述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料斗的竖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顶部面积大于底部面积,所述直角梯形的底部与所述入口相连。

优选的,在上述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入口的截面积沿介质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压片机加料系统的叶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叶轮组和入口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片机加料系统,通过设计一种非对称结构的料斗和新的叶轮组件有效改善粉末颗粒流动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

非对称结构的料斗1和强迫加料器2,两者可通过管道3连接;

强迫加料器2包括入口21、叶轮组和齿轮组,入口21和料斗1通过管道3相连,齿轮组包括主齿轮22、副齿轮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和第三齿轮26,主齿轮22与加料电机联动连接,主齿轮22分别与第三齿轮26和副齿轮23啮合,副齿轮23还分别与第一齿轮24和第二齿轮25啮合,叶轮组包括与第一齿轮24联动连接的第一叶轮27、与第二齿轮25联动连接的第二叶轮28和与第三齿轮26联动连接的第三叶轮29。

在上述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中,

第一叶轮27和第二叶轮28上下设置,第二叶轮28位于靠近入口2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叶轮28至入口21的距离比第一叶轮27至入口21的距离小。第一叶轮27和第三叶轮29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的,第一叶轮27的叶片271、第二叶轮28的叶片281和第三叶轮29的叶片291形状可均为直线形,或第一叶轮27的叶片271、第二叶轮28的叶片281形状为直线形,第三叶轮29的叶片291形状为沿旋转方向弯折的折线形。

在上述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中,

第三齿轮26中心至主齿轮22中心的连线和主齿轮22中心至副齿轮23中心的连线组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一齿轮24中心至副齿轮23中心的连线和主齿轮22中心至副齿轮23中心的连线组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二齿轮25中心至副齿轮23中心的连线和主齿轮22中心至副齿轮23中心的连线组成的夹角为钝角。

在上述压片机加料系统的技术方案中,

料斗1的截面积沿介质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具体可以为:料斗的竖截面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顶部面积大于底部面积,直角梯形的底部与入口21相连,入口21的截面积沿介质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