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23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转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大量轮胎经过不同工序加工后汇集在一个区域内,需要对该区域内的轮胎进行输送,且需要对散乱在该区域的轮胎进行逐一输送,上述输送过程中,需要专用的装置进行配合。

实用新型201620298788.3涉及一种轮胎转运装置,包括:转运齿轮,以及分别位于转运齿轮两侧的坡道和传送带,转运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平台上,转运齿轮位于坡道下端一侧,转运齿轮与坡道直径吻合,转运齿轮周向设置若干个斜齿,相邻两斜齿之间为齿槽,齿槽设有长边和短边,长边和短边交接处为圆弧形的齿槽底部,齿槽底部形状与轮胎外周形状吻合,传送带一端衔接在转运齿轮边缘,转运齿轮上设置若干个斜齿,并形成朝向一并倾斜的齿槽,这样在转运齿轮朝向倾斜方向旋转时,便可以对齿槽附近的轮胎进行攫取,并将轮胎跟随其一起旋转。

该装置只能对同种轮胎进行转运,轮胎直径较大,相应的该装置的转动齿轮非常大,因此十分占用面积,同时轮胎厂不可能只生产一种直径的轮胎,对于不同轮胎的转运则需要再添加与轮胎直径相互匹配的本装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胎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轮胎转运装置,包括坡道,所述坡道一端设有斜坡,所述斜坡上设有s形分类槽,所述s形分类槽一边设有台阶一,另一边设有台阶二,所述斜坡底部设有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

优选的,所述坡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之间设有多个辊筒,所述辊筒一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上设有传动链,所述其中一个辊筒的一端还连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辊筒的长度略大于轮胎直径。

优选的,所述坡道两端设有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台阶一和台阶二的前端为逐渐变厚的倾斜面。

优选的,所述斜坡为表面光滑的铝合金方板。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轮胎转运装置,本发明针对直径不同的两种轮胎进行转运的,开启电机,带动辊筒转动,传动链带动其他辊筒转动,形成运输辊道,轮胎从辊道上运动至斜坡上的s形分类槽,由于重力而向下滑动,分类槽间距一为s形分类槽一边到台阶一一边的距离,分类槽间距二为s形分类槽两边的间距,分类槽间距一略大于小直径的轮胎但是小于大直径的轮胎,分类槽间距二略大于大直径的轮胎,轮胎进入s形分类槽内,先靠向s形分类槽的右边,小直径的轮胎位于台阶一与s形分类槽右侧边的中间,而大直径的轮胎右边靠向s形分类槽的右边,而左边则会顺着台阶一前端的倾斜面滑至台阶一的上端,小轮胎经过s形分类槽的第一个折弯处后,小轮胎左边靠着台阶一的边缘,继续向下滑动至第二个折弯处,此时小轮胎要靠向s形分类槽的右侧,但是在s形分类槽的右侧设有台阶二,因此小轮胎由于台阶二的限定而滑入传送带一,再由传送带一运至目标区域,大轮胎经过s形分类槽的第一个折弯处后,大轮胎的左边位于台阶一上,大轮胎的右边顺着台阶二的前端的倾斜面滑入台阶二上的上端,此时大直径轮胎从第二个折弯处因为惯性而滑入传送带二上,然后由传送带二转运至目标区域,本装置相比传统转运装置,增加了大小直径轮胎的分类功能,占用更小的面积,减少人力消耗,提高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其中,1-坡道,11-辊筒,12-电机,13-传动链,14-齿轮,15-隔板,16-支架,2-斜坡,3-s形分类槽,31-台阶一,32-台阶二,4-传送带一,5-传送带二,a-分类槽间距一,b-分类槽间距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图2出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轮胎转运装置,包括坡道1,所述坡道1一端设有斜坡2,所述斜坡2上设有s形分类槽3,所述s形分类槽3一边设有台阶一31,另一边设有台阶二32,所述斜坡2底部设有传送带一4和传送带二5。

本实施例中,所述坡道1包括支架16,所述支架16之间设有多个辊筒11,所述辊筒11一端设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上设有传动链13,所述其中一个辊筒11的一端还连有电机12。

本实施例中,所述辊筒11的长度略大于轮胎直径,使轮胎在坡道1上不会出现两个并行运输,造成堵塞,占用较小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坡道1两端设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设在支架16上,避免轮胎滑落坡道1。

本实施例中,所述台阶一31和台阶二32的前端为逐渐变厚的倾斜面,方便大直径的轮胎滑上台阶一31和台阶二32上端,避免被台阶一31和台阶二32的前端堵住。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坡2为表面光滑的铝合金方板,有利于轮胎的滑动。

基于上述,本发明结构的一种轮胎转运装置,本发明针对直径不同的两种轮胎进行转运的,开启电机12,带动辊筒11转动,传动链13带动其他辊筒11转动,形成运输辊道,轮胎从辊道上运动至斜坡2上的s形分类槽3,由于重力而向下滑动,分类槽间距一a为s形分类槽3一边到台阶一31一边的距离,分类槽间距一b为s形分类槽3两边的间距,分类槽间距一a略大于小直径的轮胎但是小于大直径的轮胎,分类槽间距一b略大于大直径的轮胎,轮胎进入s形分类槽3内,先靠向s形分类槽3的右边,小直径的轮胎位于台阶一31与s形分类槽3右侧边的中间,而大直径的轮胎右边靠向s形分类槽3的右边,而左边则会顺着台阶一31前端的倾斜面滑至台阶一31的上端,小轮胎经过s形分类槽3的第一个折弯处后,小轮胎左边靠着台阶一31的边缘,继续向下滑动至第二个折弯处,此时小轮胎要靠向s形分类槽3的右侧,但是在s形分类槽3的右侧设有台阶二32,因此小轮胎由于台阶二32的限定而滑入传送带一4,再由传送带一4运至目标区域,大轮胎经过s形分类槽3的第一个折弯处后,大轮胎的左边位于台阶一31上,大轮胎的右边顺着台阶二32的前端的倾斜面滑入台阶二32上的上端,此时大直径轮胎从第二个折弯处因为惯性而滑入传送带二5上,然后由传送带二5转运至目标区域,本装置相比传统转运装置,增加了大小直径轮胎的分类功能,占用更小的面积,减少人力消耗,提高生产效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转运装置,包括坡道,所述坡道一端设有斜坡,所述斜坡上设有S形分类槽,所述S形分类槽一边设有台阶一,另一边设有台阶二,所述斜坡底部设有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本装置相比传统转运装置,增加了大小直径轮胎的分类功能,占用更小的面积,减少人力消耗,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梅杰益;尹维;胡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海格力斯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7
技术公布日:2017.12.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