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828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集装箱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属物流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集装箱输送主要有底盘车系统、跨运车系统龙门吊系统及混合型系统;1)底盘车系统:底盘车的需求量大,投资大,在运量高峰期可能会出现因底盘车不足而间断作业的现象;不易实现自动化。2)跨运车系统:码头前沿采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承担船舶的装卸作业,跨运车承担码头前沿与堆场之间的水平运输,以及堆场的堆码和进出场车辆的装卸作业;跨运车作业作业区域切换受限制,输送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集装箱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其主要优点:自带动力的载物小车3把工件吊至框架3-3的空腔内,在空中轨道上运行,可以自动取放工件,若干载物小车3利用车7的轨道和固定立柱的轨道实现x、y方向的行走,可实现全覆盖物流输送,容易实现自动化作业,效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集装箱输送装置1包括集装箱2的输送车3、车3运行的空中轨道4、立柱构件5和集装箱2的堆场及输送区域6;车3的长度方向是集装箱2的长度方向,车3的宽度方向是集装箱2的宽度方向,车3包括行走装置3-1、起重装置3-2、框架3-3和切换装置3-4,行走装置3-1位于框架3-3的下部,起重装置3-2位于框架3-3的上部,框架3-3是底部开口的空腔,起重装置3-2的吊挂装置3-2-1将框架3-3下方的集装箱2吊挂至框架3-3的空腔内;轨道4包括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1和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车3水平运行时框架3-3内的集装箱2的底面高于轨道4的上平面,即不影响车3的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2放置在轨道4的下方,或将轨道4下方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行走装置3-1包括a结构和b结构:

a结构、行走装置3-1包括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3-1-1、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3-1-2,切换装置3-4是具有顶升功能的切换装置3-4z,行走装置3-1-1低于行走装置3-1-2时,行走装置3-1-2脱离轨道4,行走装置3-1-1在轨道41上运行,切换装置3-4动作,使行走装置3-1-2低于行走装置3-1-1时,行走装置3-1-1脱离轨道4,行走装置3-1-2在轨道42上运行;

b结构、切换装置3-4是具有回转功能的切换装置3-4r,当装置3-4r回轨90度时,装置3-1从沿着x或y方向运行回转至沿着y或x方向运行。

本发明的优点:自带动力的载物小车3把工件吊至框架3-3的空腔内,在空中轨道上运行,可以自动取放工件,若干载物小车3利用车7的轨道和固定立柱的轨道实现x、y方向的行走,可实现全覆盖物流输送,容易实现自动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组成集装箱输送装置1的输送车3、车3运行的空中轨道4、和立柱构件5的结构示意图,也是组件输送车3的行走装置3-1、起重装置3-2和框架3-3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也是行走装置3-1-1和行走装置3-1-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ⅰ局部放大视图,也是切换装置3-4z使行走装置3-1-2低于行走装置3-1-1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行走装置3-1-1脱离轨41,行走装置3-1-2在轨道42上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切换装置3-4z使行走装置3-1-1低于行走装置3-1-2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行走装置3-1-2脱离轨42,行走装置3-1-1在轨道41上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具有回转功能的切换装置3-4r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装置3-4r回轨90度时,装置3-1从沿着轨道41(y方向)运行回转至沿着轨道42(x方向)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集装箱2的堆场及输送区域6的结构示意图,也是x方向为集装箱2沿长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1x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x方向为集装箱2沿宽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2x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y方向为集装箱2沿长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1y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y方向为集装箱2沿海宽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2y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子区域62x-1的车3沿x方向的轨道42x5x运行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轨道42x5x的间距等于车3行走轮3-1-2-1的轮距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车3把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切换装置3-4z切换行走装置后车3沿空中轨道42x5x运行至过渡轨道42x-1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车3沿轨道41y5x进入另一子区域62x-1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子区域62y-1的车3沿y方向的轨道42y5y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车3把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切换装置3-4z切换行走装置后车3沿空中轨道42y5y运行至过渡轨道42y-1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车3沿轨道41x5y进入另一子区域62y-1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在子区域61x-1内,组成运输车7的行走装置7-1、框架7-3和轨道42y7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车7沿x方向的轨道8x5x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a-a视图,也是轨道8x5x的间距等于行走装置7-1中的行走轮7-1-1的间距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在子区域61y-1内,组成运输车7的行走装置7-1、框架7-3和轨道42x7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车7沿y方向的轨道8y5y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a-a视图,也是轨道8y5y的间距等于行走装置7-1中的行走轮7-1-1的间距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轨道42y5x将两个子区域61x-1在y方向连成一体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左边子区域61x-1的车7的轨道42y7与过渡轨道42y5x-1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车3利用过渡轨道42y5x-1从y方向驾出车7运行至轨道41x5x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车3利用过渡轨道41x5x-1从x方向运行至轨道42y5x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车3经过轨道42y5x、过渡轨道41x5x-1运行至相邻子区域61x-1的轨道41x5x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车3经过轨道42y5x-1从y方向进入车7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轨道42x5y将两个子区域61y-1在y方向连成一体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左边子区域61y-1的车7的轨道42x7与过渡轨道42x5y-1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车3利用过渡轨道42x5y-1从x方向驾出车7运行至轨道41y5y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车3利用过渡轨道41y5y-1从y方向运行至轨道42x5y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车3经过轨道42x5y、过渡轨道41y5y-1运行至相邻子区域61y-1的轨道41y5y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车3经过轨道42x5y-1从x方向进入车7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组成运输车7的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7-2和切换装置7-4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行走装置7-2、切换装置7-4实现x方向轨道与y方向轨道间的转换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区域62x的轨道41y5x与区域62y的轨道41x5y的接口处设有回转装置9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区域62x的轨道41y5x与区域61y的轨道42x5y的接口处过渡轨道42x5y-2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在轨道42x5y内设有与轨道41y5x对接的过渡轨道41y5x-2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区域61x的轨道42y5x与区域62y的轨道41x5y的接口处设有对接的过渡轨道41x5y-2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区域61x的轨道42y5x与区域61y的轨道42x5y的接口处设有回转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车3中的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2放置在位于装车位的卡车11上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起重机12将船14上的集装箱2放置在平台13上后,车3再也将平台13上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运送至区域6内设定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1是集装箱输送装置,包括集装箱2的输送车3、车3运行的空中轨道4、立柱构件5和集装箱2的堆场及输送区域6;2是集装箱;3是输送车,利用蓄电池或接触网供电,包括行走装置3-1、起重装置3-2、框架3-3和切换装置3-4;3-1是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装置3-1-1和行走装置3-1-2;3-1-1是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3-1-2是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3-1-2-1是装置3-1-2行走轮;3-2是起重装置,位于框架3-3的上部;3-3是框架,底部开口的空腔;3-4是切换装置,包括具有顶升功能的切换装置3-4z和具有回转功能的切换装置3-4r;3-4z是具有顶升功能的切换装置;3-4r是具有回转功能的切换装置;4是车3运行的空中轨道,轨道4包括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1和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41是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是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x5x是子区域62x-1的构件5x上设有的车3沿x方向的行走轨道;41y5x是在区域62x内的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x-1是轨道41y5x内设有与各子区域62x-1内的轨道42x5x相连的若干过渡轨道;42y5y是子区域62y-1的构件5y上设有的车3沿y方向的行走轨道;41x5y是在区域62y内的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y-1是轨道41x5y内设有与各子区域62y-1内的轨道42y5y相连的若干过渡轨道;42x5y-2是区域62x的轨道41y5x与区域61y的轨道42x5y的接口处过渡轨道;41y5x-2是在轨道42x5y内设有与轨道41y5x对接的过渡轨道;41x5y-2是区域61x的轨道42y5x与区域62y的轨道41x5y的接口处,在轨道42y5x内设有与轨道41x5y对接的过渡轨道;42y5x-2是在轨道41x5y内设有与轨道42y5x对接的过渡轨道42y5x-2;5是立柱构件;5x是区域62x的立柱构件;5y是区域62y的立柱构件;6是集装箱2的堆场及输送区域,分区域6x和区域6y;6x是垂直于沿海宽度方向的区域,包括区域61x和区域62x;61x是x方向为集装箱2沿长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2x是x方向为集装箱2沿宽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2x-1是区域62x的子区域;6y是沿海宽度方向输送的区域,包括区域61y和区域62y;61y是y方向为集装箱2沿长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2y是y方向为集装箱2沿海宽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2y-1是区域62y的子区域;7是子区域61x-1设有的运输车,包括行走装置7-1、行走装置7-2和框架(7-3);7-1是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7-1-1是行走装置7-1的行走轮;7-2是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7-3是框架;8x5x是相邻两构件5x上设有运输车7运行的空中轨道;7-4是运输车7的切换装置;42x7是框架7-3上设有垂直于轨道8y5y的行走装置3-1-2的运行轨道;42y7是框架7-3上设有垂直于轨道8x5x的行走装置3-1-2的运行轨道;42y5x是区域61x内设有车3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1x5x是子区域61x-1的构件5x的上方设有行走装置3-1-1运行的轨道;41x5x-1是在轨道42y5x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1x5x对接的过渡轨道;42y5x-1是在轨道41x5x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2y7对接的过渡轨道;42x5y是区域61y内设有车3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1y5y是子区域61y-1的构件5y的上方设有行走装置3-1-1运行的轨道;41y5y-1是在轨道42x5y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1y5y对接的过渡轨道;42x5y1是在轨道41y5y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2x7对接的过渡轨道;9是区域62x的轨道41y5x与区域62y的轨道41x5y的接口处设有的回转装置;10是区域61x的轨道42y5x与区域61y的轨道42x5y的接口处设有回转装置;11是集装箱卡车;12是岸边集装箱起重机;13是装卸平台;14是船。

具体实施方式

集装箱输送装置1包括集装箱2的输送车3、车3运行的空中轨道4、立柱构件5和集装箱2的堆场及输送区域6;车3的长度方向是集装箱2的长度方向,车3的宽度方向是集装箱2的宽度方向,车3包括行走装置3-1、起重装置3-2、框架3-3和切换装置3-4,行走装置3-1位于框架3-3的下部,起重装置3-2位于框架3-3的上部,框架3-3是底部开口的空腔,起重装置3-2的吊挂装置3-2-1将框架3-3下方的集装箱2吊挂至框架3-3的空腔内;轨道4包括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1和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车3水平运行时框架3-3内的集装箱2的底面高于轨道4的上平面,即不影响车3的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2放置在轨道4的下方,或将轨道4下方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行走装置3-1包括a结构和b结构:

a结构、行走装置3-1包括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3-1-1、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3-1-2,切换装置3-4是具有顶升功能的切换装置3-4z,行走装置3-1-1低于行走装置3-1-2时,行走装置3-1-2脱离轨道4,行走装置3-1-1在轨道41上运行,切换装置3-4动作,使行走装置3-1-2低于行走装置3-1-1时,行走装置3-1-1脱离轨道4,行走装置3-1-2在轨道42上运行;

b结构、切换装置3-4是具有回转功能的切换装置3-4r,当装置3-4r回轨90度时,装置3-1从沿着x或y方向运行回转至沿着y或x方向运行。

所述的集装箱2的堆场及输送区域6包括区域6x和/或区域6y,区域6x包括x方向为集装箱2沿长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1x和x方向为集装箱2沿宽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2x,区域6y包括y方向为集装箱2沿长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1y和y方向为集装箱2沿海宽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2y。

所述的区域62x包括若干个子区域62x-1,子区域62x-1的两侧设有构件5x,相邻两构件5x上设有空中轨道42x5x,轨道42x5x的间距等于装置3-1-2行走轮3-1-2-1的轮距,子区域62x-1内的车3沿x方向的轨道42x5x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放置在轨道42x5x的下方,或将轨道42x5x下方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区域62x内设有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1y5x,将各子区域62x-1在y方向连成一体,轨道41y5x内设有与各子区域62x-1内的轨道42x5x相连的若干过渡轨道42x-1;子区域62x-1内的车3在通过过渡轨道42x-1进入轨道41y5x,通过轨道41y5x进入另一子区域62x-1,实现在区域62x内的若干子区域62x-1之间的转换;所述的区域62y包括若干个子区域62y-1,子区域62y-1的两侧设有构件5y,构件5y上设有空中轨道42y5y,轨道42y5y的间距等于装置3-1-2行走轮3-1-2-1的轮距,子区域62y-1内的车3沿y方向的轨道42y5y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放置在轨道42y5y的下方,或将轨道42y5y下方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区域62y内设有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1x5y,将各子区域62y-1在x方向连成一体,轨道41x5y内设有与各子区域62y-1内的轨道42y5y相连的若干过渡轨道42y-1;子区域62y-1内的车3在通过过渡轨道42y-1进入轨道41x5y,通过轨道41x5y进入另一子区域62y-1,实现在区域62y内的若干子区域62y-1之间的转换。

所述的区域61x包括若干个子区域61x-1,子区域61x-1设有运输车7,车7包括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7-1和框架7-3,行走装置7-1位于框架7-3的两端,子区域61x-1的两侧设有构件5x,相邻两构件5x上设有运输车7运行的空中轨道8x5x,轨道8x5x的间距等于行走装置7-1中的行走轮7-1-1的间距,框架7-3上设有垂直于轨道8x5x的行走装置3-1-2的运行轨道42y7,轨道42y7的间距等于装置3-1-2行走轮3-1-2-1的轮距;子区域61x-1内的车7沿x方向的轨道8x5x运行,行走装置3-1-2沿着y方向的轨道42y7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2放置在区域61x-1内,或将区域61x-1内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所述的区域61y包括若干个子区域61y-1,

子区域61y-1设有运输车7,车7包括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7-1和框架7-3,行走装置7-1位于框架7-3的两端,子区域61y-1的两侧设有构件5y,相邻两构件5y上设有运输车7运行的空中轨道8y5y,轨道8y5y的间距等于行走装置7-1中的行走轮(7-1-1的间距,框架7-3上设有垂直于轨道8y5y的行走装置3-1-2的运行轨道42x7,轨道42x7的间距等于装置3-1-2行走轮3-1-2-1的轮距;子区域61y-1内的车7沿y方向的轨道8y5y运行,行走装置3-1-2沿着x方向的轨道42x7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2放置在区域61y-1内,或将区域61y-1内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

所述的区域61x内设有车3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y5x,将若干个子区域61x-1在y方向连成一体,子区域61x-1的构件5x的上方设有行走装置3-1-1运行的轨道41x5x,在轨道42y5x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1x5x对接的过渡轨道41x5x-1,轨道41x5x-1垂直于轨道42y5x,在轨道41x5x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2y7对接的过渡轨道42y5x-1,过渡轨道42y5x-1垂直于轨道41x5x,通过过渡轨道42y5x-1实现车3从y方向出入车7,并通过轨道41x5x和轨道42y5x实现车3在不同的区域61x-1间的转换;所述的区域61y内设有车3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x5y,将若干个子区域61y-1在x方向连成一体;子区域61y-1的构件5y的上方设有行走装置3-1-1运行的轨道41y5y,在轨道42x5y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1y5y对接的过渡轨道41y5y-1,轨道41y5y-1垂直于轨道42x5y,在轨道41y5y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2x7对接的过渡轨道42x5y-1,过渡轨道42x5y-1垂直于轨道41y5y,通过过渡轨道42x5y-1实现车3从x方向出入车7,并通过轨道41y5y和轨道42x5y实现车3在不同的区域61y-1间的转换。

所述的区域61x和/或区域61y中设有运输车7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8y5x和/或轨道8x5y,运输车7还包括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7-2和切换装置7-4,通过行走装置7-2、切换装置7-4和轨道8y5x实现车7在区域61x内不同的区域61x-1间的转换,通过行走装置7-2、切换装置7-4和轨道8x5y实现车7在区域61y内不同的区域61y-1间的转换。

所述的区域62x的轨道41y5x与区域62y的轨道41x5y的接口处设有回转装置9,车3通过装置9实现了在轨道41y5x与轨道41x5y之间的转换;所述的区域62x的轨道41y5x与区域61y的轨道42x5y的接口处,在轨道41y5x内设有与轨道42x5y对接的过渡轨道42x5y-2,或在轨道42x5y内设有与轨道41y5x对接的过渡轨道41y5x-2,车3通过轨道42x5y-2或过渡轨道41y5x-2实现了在轨道41y5x与轨道42x5y之间的转换;所述的区域61x的轨道42y5x与区域62y的轨道41x5y的接口处,在轨道42y5x内设有与轨道41x5y对接的过渡轨道41x5y-2,或在轨道41x5y内设有与轨道42y5x对接的过渡轨道42y5x-2,车3通过过渡轨道41x5y-2或过渡轨道42y5x-2实现了在轨道42y5x与轨道42y5y之间的转换;所述的区域61x的轨道42y5x与区域61y的轨道42x5y的接口处设有回转装置10,车3通过装置10实现了在轨道42y5x与轨道42x5y之间的转换。

所述的装置1是一种用于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输送装置。

所述的区域6包括集装箱卡车11的装卸车位,车3中的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2放置在位于装车位的卡车11上,或将缷车位卡车11上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所述的区域6还包括岸边集装箱起重机12的装卸平台13,起重机12将船14上的集装箱2放置在平台13上后,车3再也将平台13上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运送至区域6内设定的位置;或者车3将区域6内设定的位置上的集装箱2抓取、运行并放置在平台13上后,起重机12再抓取平台13上的集装箱2运送至船13上。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如图1~图6所示,集装箱输送装置1包括集装箱2的输送车3、车3运行的空中轨道4、立柱构件5和集装箱2的堆场及输送区域6;车3的长度方向是集装箱2的长度方向,车3的宽度方向是集装箱2的宽度方向,车3包括行走装置3-1、起重装置3-2、框架3-3和切换装置3-4,行走装置3-1位于框架3-3的下部,起重装置3-2位于框架3-3的上部,框架3-3是底部开口的空腔,起重装置3-2的吊挂装置3-2-1将框架3-3下方的集装箱2吊挂至框架3-3的空腔内;轨道4包括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1和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车3水平运行时框架3-3内的集装箱2的底面高于轨道4的上平面,即不影响车3的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2放置在轨道4的下方,或将轨道4下方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行走装置3-1包括a结构和b结构:

a结构、行走装置3-1包括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3-1-1、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3-1-2,切换装置3-4是具有顶升功能的切换装置3-4z,行走装置3-1-1低于行走装置3-1-2时,行走装置3-1-2脱离轨道4,行走装置3-1-1在轨道41上运行,切换装置3-4动作,使行走装置3-1-2低于行走装置3-1-1时,行走装置3-1-1脱离轨道4,行走装置3-1-2在轨道42上运行;

b结构、切换装置3-4是具有回转功能的切换装置3-4r,当装置3-4r回轨90度时,装置3-1从沿着x或y方向运行回转至沿着y或x方向运行。

如图7~图10所示,集装箱2的堆场及输送区域6包括区域6x和/或区域6y,区域6x包括x方向为集装箱2沿长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1x和x方向为集装箱2沿宽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2x,区域6y包括y方向为集装箱2沿长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1y和y方向为集装箱2沿海宽度方向输送的区域62y。

如图11~图16所示,区域62x包括若干个子区域62x-1,子区域62x-1的两侧设有构件5x,相邻两构件5x上设有空中轨道42x5x,轨道42x5x的间距等于装置3-1-2行走轮3-1-2-1的轮距,子区域62x-1内的车3沿x方向的轨道42x5x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放置在轨道42x5x的下方,或将轨道42x5x下方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区域62x内设有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1y5x,将各子区域62x-1在y方向连成一体,轨道41y5x内设有与各子区域62x-1内的轨道42x5x相连的若干过渡轨道42x-1;子区域62x-1内的车3在通过过渡轨道42x-1进入轨道41y5x,通过轨道41y5x进入另一子区域62x-1,实现在区域62x内的若干子区域62x-1之间的转换;所述的区域62y包括若干个子区域62y-1,子区域62y-1的两侧设有构件5y,构件5y上设有空中轨道42y5y,轨道42y5y的间距等于装置3-1-2行走轮3-1-2-1的轮距,子区域62y-1内的车3沿y方向的轨道42y5y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放置在轨道42y5y的下方,或将轨道42y5y下方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区域62y内设有车3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1x5y,将各子区域62y-1在x方向连成一体,轨道41x5y内设有与各子区域62y-1内的轨道42y5y相连的若干过渡轨道42y-1;子区域62y-1内的车3在通过过渡轨道42y-1进入轨道41x5y,通过轨道41x5y进入另一子区域62y-1,实现在区域62y内的若干子区域62y-1之间的转换。

如图17~图20所示,区域61x包括若干个子区域61x-1,子区域61x-1设有运输车7,车7包括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7-1和框架7-3,行走装置7-1位于框架7-3的两端,子区域61x-1的两侧设有构件5x,相邻两构件5x上设有运输车7运行的空中轨道8x5x,轨道8x5x的间距等于行走装置7-1中的行走轮7-1-1的间距,框架7-3上设有垂直于轨道8x5x的行走装置3-1-2的运行轨道42y7,轨道42y7的间距等于装置3-1-2行走轮3-1-2-1的轮距;子区域61x-1内的车7沿x方向的轨道8x5x运行,行走装置3-1-2沿着y方向的轨道42y7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2放置在区域61x-1内,或将区域61x-1内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所述的区域61y包括若干个子区域61y-1,

子区域61y-1设有运输车7,车7包括沿集装箱2长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7-1和框架7-3,行走装置7-1位于框架7-3的两端,子区域61y-1的两侧设有构件5y,相邻两构件5y上设有运输车7运行的空中轨道8y5y,轨道8y5y的间距等于行走装置7-1中的行走轮7-1-1的间距,框架7-3上设有垂直于轨道8y5y的行走装置3-1-2的运行轨道42x7,轨道42x7的间距等于装置3-1-2行走轮3-1-2-1的轮距;子区域61y-1内的车7沿y方向的轨道8y5y运行,行走装置3-1-2沿着x方向的轨道42x7运行,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2放置在区域61y-1内,或将区域61y-1内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

如图21~图30所示,区域61x内设有车3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y5x,将若干个子区域61x-1在y方向连成一体,子区域61x-1的构件5x的上方设有行走装置3-1-1运行的轨道41x5x,在轨道42y5x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1x5x对接的过渡轨道41x5x-1,轨道41x5x-1垂直于轨道42y5x,在轨道41x5x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2y7对接的过渡轨道42y5x-1,过渡轨道42y5x-1垂直于轨道41x5x,通过过渡轨道42y5x-1实现车3从y方向出入车7,并通过轨道41x5x和轨道42y5x实现车3在不同的区域61x-1间的转换;所述的区域61y内设有车3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42x5y,将若干个子区域61y-1在x方向连成一体;子区域61y-1的构件5y的上方设有行走装置3-1-1运行的轨道41y5y,在轨道42x5y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1y5y对接的过渡轨道41y5y-1,轨道41y5y-1垂直于轨道42x5y,在轨道41y5y上设有若干与轨道42x7对接的过渡轨道42x5y-1,过渡轨道42x5y-1垂直于轨道41y5y,通过过渡轨道42x5y-1实现车3从x方向出入车7,并通过轨道41y5y和轨道42x5y实现车3在不同的区域61y-1间的转换。

如图31~图32所示,区域61x和/或区域61y中设有运输车7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8y5x和/或轨道8x5y,运输车7还包括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7-2和切换装置7-4,通过行走装置7-2、切换装置7-4和轨道8y5x实现车7在区域61x内不同的区域61x-1间的转换,通过行走装置7-2、切换装置7-4和轨道8x5y实现车7在区域61y内不同的区域61y-1间的转换。

如图33~图37所示,区域61x和/或区域61y中设有运输车7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轨道8y5x和/或轨道8x5y,运输车7还包括沿集装箱2宽度方向运行的行走装置7-2和切换装置7-4,通过行走装置7-2、切换装置7-4和轨道8y5x实现车7在区域61x内不同的区域61x-1间的转换,通过行走装置7-2、切换装置7-4和轨道8x5y实现车7在区域61y内不同的区域61y-1间的转换。

如图38所示,装置1是一种用于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输送装置;区域6包括集装箱卡车11的装卸车位,车3中的起重装置3-2将框架3-3内的集装箱2放置在位于装车位的卡车11上,或将卸车位卡车11上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所述的区域6还包括岸边集装箱起重机12的装卸平台13,起重机12将船14上的集装箱2放置在平台13上后,车3再也将平台13上的集装箱2抓取至框架3-3内,运送至区域6内设定的位置;或者车3将区域6内设定的位置上的集装箱2抓取、运行并放置在平台13上后,起重机12再抓取平台13上的集装箱2运送至船14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