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57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系统的迅猛发展,片式元器件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片式元器件的其中一道工序是对元件进行排置;目前片式元器件生产企业中的排置工艺普遍采用的是人工手工排置,部分采用仿人式自动排置装置,但是仍然存在生产效率低、装载率差、叠片率高等问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装置,能够对片式元器件进行自动排置,可以保证装载率、控制叠片率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装置,包括机架、治具夹取组件、治具传输组件、加料组件和控制组件,其中:

所述治具夹取组件、所述治具传输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治具夹取组件用于将装载前的治具夹取到所述治具传输组件上以及将装载后的治具从所述治具传输组件上夹取到预定位置;

所述治具传输组件用于传送所述治具;

所述加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治具传输组件的上方,用于将预定数量的片式元器件下料至所述治具传输组件上的治具上;

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连接并控制所述治具夹取组件、所述治具传输组件和所述加料组件。

优选地,所述加料组件包括第一震动器、料片容器机构和控料闸门,所述料片容器机构上设有开口,所述控料闸门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震动器设置在所述料片容器机构的下方以将所述料片容器机构中的片式元器件从所述开口处震动下料至所述治具传输组件上的所述治具上。

优选地,所述料片容器机构包括漏斗、导料槽和排置槽,所述导料槽设置在所述漏斗的下方,所述排置槽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下方,所述排置槽的底面为倾斜结构,所述控料闸门设置在所述排置槽的底部。

优选地,在所述排置槽上还设有控量板,所述控量板设置在所述控料闸门之前,所述控量板垂直设置在所述排置槽上,与所述排置槽的底面之间设有空隙。

优选地,所述加料组件还包括第二震动器,所述第二震动器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治具夹取组件包括第一治具夹取组件和第二治具夹取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治具夹取组件设置在所述治具传输组件的头端,用于将装载前的治具夹取到所述治具传输组件上;所述第二治具夹取组件设置在所述治具传输组件的尾端,用于将装载后的治具从所述治具传输组件上夹取到预定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治具夹取组件包括第一治具夹取机构、第一治具传送机构和第一治具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治具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治具传送机构的下方,用于将所述治具升降至预定的高度,所述第一治具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治具传送至所述第一治具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治具夹取机构用于将装载前的治具从所述第一治具升降机构上夹取至所述所述治具传输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治具夹取组件包括第二治具夹取机构、第二治具传送机构和第二治具升降机构,所述第二治具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治具传送机构的下方,用于将所述治具升降至预定的高度,所述第二治具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治具从所述第二治具升降机构上传送至预定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治具夹取机构用于将装载后的治具从所述治具传输组件上夹取至所述第二治具升降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治具传输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同步带,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同步带以驱动所述同步带,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同步带的下方以将所述同步带升降至预定的度。

优选地,在所述同步带上设有多个卡位,所述卡位用于对放置在所述同步带上的所述治具进行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装置通过设置自动化的治具夹取组件、治具传输组件和加料组件,实现了对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能够保证装载率、控制叠片率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符合实际生产需求,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的需求,自动化生产也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加料组件通过第一震动器使料片容器机构从开口下料至治具上,并通过控料闸门控制每个治具的装载量,实现了精确下料;进一步地,料片容器机构包括漏斗、导料槽和排置槽,通过在排置槽上设置控量板,严格控制从排置槽下料至治具的流量,更精确地控制叠片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治具夹取组件中的第一治具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第一治具夹取组件中的第一治具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第一治具夹取组件中的第一治具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治具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加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治具夹取组件2、第二治具夹取组件3、治具传输组件4、加料组件5和控制组件6,其中第一治具夹取组件2、第二治具夹取组件3、治具传输组件4、加料组件5和控制组件6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

第一治具夹取组件2设置在治具传输组件4的头端,用于将装载前的治具7夹取到治具传输组件4上,包括第一治具夹取机构21、第一治具传送机构22和第一治具升降机构23,如图2所示,第一治具夹取机构21包括无杆气缸211、升降气缸212、夹爪气缸213和夹爪214,无杆气缸211控制夹爪214左右运动,升降气缸212控制夹爪214上下运动,夹爪气缸213控制夹爪214开合以夹住或放下夹具7;如图3所示,第一治具传送机构22包括电机221和两根传送带222,电机221带动两根传送带222运动,夹具7可以放置在两根传送带222上实现夹具7的传送,其中在两根传送带222之间设有缝隙,第一治具升降机构23设置在缝隙的下方;如图4所示,第一治具升降机构23包括电机231、丝杆232和升降平台233,电机231带动丝杆232上下运动以带动升降平台233上下升降。第二治具夹取组件3设置在治具传输组件4的尾端,用于将装载后的治具从治具传输组件4上夹取到预定位置处,包括第二治具夹取机构、第二治具传送机构和第二治具升降机构,其组成和结构和第一治具夹取组件2的结构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治具传输组件4包括电机41、同步带42和升降机构43,电机41连接并驱动同步带42,在同步带42上设有多个卡位421,卡位421可以对放置在同步带42上的治具7进行定位;升降机构43设置在同步带42的下方,用于将同步带42升降至预定的高度。

如图6所示,加料组件5设置在治具传输组件4的上方,用于将预定数量的片式元器件下料至治具传输组件4上的治具上,包括漏斗51、导料槽52、排置槽53、控料闸门54、第一震动器55和第二震动器56,其中导料槽52设置在漏斗51的下方,排置槽53设置在导料槽52的下方,排置槽53的底面为倾斜结构,控料闸门54设置在排置槽53的底部,在排置槽53上设有控量板531,控量板531设置在控料闸门54之前,控量板531垂直设置在排置槽53上,且与排置槽53的底面设有一定高度的空隙,以控制片式元器件从排置槽53往下下料的流量,以使得从排置槽53往下下料至治具7上时得到单层平整的料层;控料闸门54通过气缸541控制开合;第一震动器55设置在整个组件的下方,用于对整个组件进行震动,使待排置的片式元器件通过震动驱动并在控量板531设定的高度下传动得到单层平整的料层;第二震动器56设置在导料槽52的下方,用于对导料槽52进行震动,使导料槽52内的待排置的片式元器件通过震动传送至排置槽53内。

控制组件6连接并控制第一治具夹取组件2、第二治具夹取组件3、治具传输组件4和加料组件5。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装置的工作流程包括:第一治具传送机构22传送空的治具7至第一治具升降机构23的升降平台233上,第一治具升降机构23使空治具7升降到入料夹取位,第一治具夹取机构21下降夹取夹具7,然后上升平移搬送至治具传输组件4的入料治具的放置位上方后下降,夹爪214打开放置治具后上升返回至入料夹取位上方进行下一循环;治具传输组件4将治具传输到加料组件5的下方,升降平台43将同步带42上升至排置槽53的槽口与治具7的装载面相接触,气缸541控制控料闸门54打开,第一震动器55和第二震动器56震动下料的同时同步带42传送治具7向前运动,直至治具7离开排置槽53的槽口处时气缸541控制控料闸门54关闭;升降平台43将同步带42下降至初始位置,再等待下一治具到达加料组件5的下方,重复前述动作;当装载好片式元器件的治具7到达出料夹取位时,第二治具夹取机构下降夹取夹具7,然后上升平移搬送至第二治具升降机构的升降平台上,再下降并松开放置装料夹具后上升,第二治具升降机构下降一层,当第二治具升降机构接收载料治具达到设定层数后,将整摞治具放置在第二治具传送机构上进行出料传送。整个生产运行过程中各个工位通过控制组件6协调控制,循环进行,实现了对片式元器件的自动排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装载率和控制了叠片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