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93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丝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钢丝绳生产采用的放线装置有顶尖式和工字轮穿杆式两种。由于原放线座无张力调整和翻身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无张力控制容易造成芯线打扣或拉断等现象;放线设备部能随主机同步旋转,容易导致绳芯上劲或松散,导致钢丝绳在瓦口处起灯笼和上劲打钮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钢丝绳的性能。

因此,亟需一种钢丝绳翻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丝绳翻身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丝绳翻身装置,包括:

机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支架,侧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轴承,机架设置于成绳生产线的合绳机的前端;

翻转架,包括翻转架本体、第一翻转连接轴和第二翻转连接轴,第一翻转连接轴和第二翻转连接轴分别设置于翻转架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翻转连接轴和第二翻转连接轴分别穿设于安装轴承中,第二翻转连接轴上沿其轴向设置有用于钢丝绳穿过的通孔,翻转架本体上设置有工字轮;

翻转驱动电机,翻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翻转连接轴传动连接;

成像机构,包括CCD相机和辅助LED灯,CCD相机设置于成绳生产线的合绳机的加捻位置,辅助LED灯设置于CCD相机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CCD相机拍摄加捻位置的图像,当绳芯松散起灯笼需上劲,翻转架转动方向与捻向一致;当绳芯上劲打扭时需破劲,翻转架转动方向与捻向相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翻转架本体包括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第三主梁、二第一连接臂和二第二连接臂,第一主梁、第二主梁和第三主梁相互平行且三者沿底座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二第一连接臂相互平行且二者连接于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二第二连接臂连接于第二主梁和第三主梁之间且二第二连接臂之间的距离由第二主梁至第三主梁为由大渐小设置,第一主梁和二第一连接臂之间、第二主梁和二第一连接臂之间、第二主梁和二第二连接臂之间、以及第三主梁和二第二连接臂之间设置有加强块,第一翻转连接轴设置于第一主梁上,第二翻转连接轴设置于第三主梁上,工字轮设置于二第一连接臂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加强块,大大提高翻转架本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工字轮安装机构,包括工字轮安装轴和限位连接件,工字轮安装轴转动设置于二第一连接臂上,工字轮的轴向两端设置于工字轮安装轴上,限位连接件设置于工字轮安装轴上且位于第一连接臂和工字轮之间。

其中,上述的限位连接件包括限位转盘、阻尼盘、弹簧和滚珠,所述阻尼盘、限位转盘设置于工字轮安装轴上,阻尼盘位于第一连接臂和限位转盘之间,限位转盘的靠近工字轮的一侧端面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弹簧连接设置于安装槽内,滚珠与弹簧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限位连接件,避免工字轮和第一连接臂之间产生硬性摩擦。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限位连接件包括限位转盘、阻尼盘、滚珠和环状气袋,阻尼盘、限位转盘设置于工字轮安装轴上,阻尼盘位于第一连接臂和限位转盘之间,限位转盘的靠近阻尼盘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气袋设置于环状凹槽中,环状气袋上设置有气口,限位转盘的靠近工字轮的一侧端面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滚珠转动设置于安装槽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安装工字轮后,向环状气袋内充气,使其在工字轮的轴向两端限制工字轮的位置,也避免工字轮和第一连接臂之间产生硬性摩擦,减少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钢丝绳翻身装置,包括:

机架,包括底座10、以及设置于底座10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支架11,侧支架1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轴承12,机架设置于成绳生产线的合绳机的前端;

翻转架,包括翻转架本体、第一翻转连接轴和第二翻转连接轴,第一翻转连接轴和第二翻转连接轴分别设置于翻转架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翻转连接轴和第二翻转连接轴分别穿设于安装轴承中,第二翻转连接轴上沿其轴向设置有用于钢丝绳穿过的通孔,翻转架本体上设置有工字轮;

翻转驱动电机,翻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翻转连接轴传动连接;

成像机构,包括CCD相机和辅助LED灯,CCD相机设置于成绳生产线的合绳机的加捻位置,辅助LED灯设置于CCD相机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CCD相机拍摄加捻位置的图像,当绳芯松散起灯笼需上劲,翻转架转动方向与捻向一致;当绳芯上劲打扭时需破劲,翻转架转动方向与捻向相反。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翻转架本体包括第一主梁20、第二主梁21、第三主梁22、二第一连接臂23和二第二连接臂24,第一主梁20、第二主梁21和第三主梁22相互平行且三者沿底座10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二第一连接臂23相互平行且二者连接于第一主梁20和第二主梁21之间,二第二连接臂24连接于第二主梁21和第三主梁22之间且二第二连接臂24之间的距离由第二主梁21至第三主梁22为由大渐小设置,第一主梁20和二第一连接臂23之间、第二主梁21和二第一连接臂23之间、第二主梁21和二第二连接臂24之间、以及第三主梁22和二第二连接臂24之间设置有加强块,第一翻转连接轴设置于第一主梁20上,第二翻转连接轴设置于第三主梁22上,工字轮设置于二第一连接臂23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加强块,大大提高翻转架本体的结构强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工字轮安装机构,包括工字轮安装轴和限位连接件,工字轮安装轴转动设置于二第一连接臂上,工字轮的轴向两端设置于工字轮安装轴上,限位连接件设置于工字轮安装轴上且位于第一连接臂和工字轮之间。

其中,上述的限位连接件包括限位转盘、阻尼盘、弹簧和滚珠,所述阻尼盘、限位转盘设置于工字轮安装轴上,阻尼盘位于第一连接臂和限位转盘之间,限位转盘的靠近工字轮的一侧端面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弹簧连接设置于安装槽内,滚珠与弹簧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限位连接件,避免工字轮和第一连接臂之间产生硬性摩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限位连接件包括限位转盘、阻尼盘、滚珠和环状气袋,阻尼盘、限位转盘设置于工字轮安装轴上,阻尼盘位于第一连接臂和限位转盘之间,限位转盘的靠近阻尼盘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气袋设置于环状凹槽中,环状气袋上设置有气口,限位转盘的靠近工字轮的一侧端面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滚珠转动设置于安装槽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安装工字轮后,向环状气袋内充气,使其在工字轮的轴向两端限制工字轮的位置,也避免工字轮和第一连接臂之间产生硬性摩擦,减少噪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