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5376发布日期:2018-11-23 21:3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被广泛应用在矿山机械等领域,用以支撑整体机械设备。在指定工作位置,活塞杆伸出,支撑起支撑平台,使得位于支撑平台上的机械设备被稳固支撑。但是,常常会出现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伸出长度不一致的问题,会造成位于支撑平台上的机械设备不平衡,安全风险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同步阀控制或者三通自有分流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但是采用同步阀控制时,一旦多个油缸起始位置不一致,就会始终保持这种不一致,直到最先抵达到底的第一根油缸开始升高压力到溢流状态为止,其他油缸由于系统压力溢流,也不能继续追赶,造成不能达到一致的问题。采用三通自由分流的方式时,一旦出现多个活塞杆伸出长度不一致的问题,不具备实施调控的能力,只能等到多个油缸逐个抵达到底,无法控制在各个时刻支撑平台的平稳性。同时,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还需要对安放于其上方的机械设备进行运输,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很好的将支撑和移动系统合二为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支撑平台座;

轮胎组,所述轮胎组固设于所述支撑平台座的下表面;

油箱;

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进液口与所述油箱的出油口连接并连通;

主回油路,主回油路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连接并连通;

主出油路,主出油路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液口连接并连通;

若干个支撑系统,每个所述支撑系统均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液口连接并连通,并均与所述主回油路连接并连通,所述支撑系统包括:

支撑油缸,所述支撑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上设有伸出侧进油口和缩回侧进油口,所述杆体固设于所述支撑平台座的下表面;

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缸体的位移;

高频切换阀,所述高频切换阀用于切换所述液压泵向所述支撑油缸的伸出侧进油口供油或向所述支撑油缸的缩回侧进油口供油;

较佳地,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一探头、一接收器和一杆体,

所述接收器连接于所述杆体;

所述探头连接于所述活塞杆;

所述杆体固设于所述缸体。

较佳地,所述活塞杆上开设有一孔洞,所述探头安设于所述孔洞的端面,所述杆体的靠近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孔洞。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活塞杆的内部设置探头,同时通过将杆体伸入活塞杆内部的设置,使得杆体和探头不受中液体的影响,也不受支撑油缸外界的影响,只需检测杆体的尾端与探头之间位移的变化即可得到活塞杆相对于缸体移动的距离,通过连接于杆体的接收器向控制模块传输信号。

较佳地,所述高频切换阀用于连通所述伸出侧进油口与所述主出油路、连通所述缩回侧进油口与所述主回油路;所述高频切换阀还用于连通所述缩回侧进油口与所述主出油路、连通所述伸出侧进油口与所述主回油路;所述高频切换阀还用于连通所述伸出侧进油口与所述缩回侧进油口、连通所述缩回侧进油口与所述主回油路、所述伸出侧进油口与所述主回油路。

较佳地,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

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设置于所述伸出侧进油口与所述高频切换阀之间的连通管道上,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管路与所述缩回侧进油口连接并连通;

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缩回侧进油口与所述高频切换阀之间的连通管道上,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管路与所述伸出侧进油口连接并连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使得液压泵向支撑油缸的伸出侧进油口进油和支撑油缸的缩回侧进油口进油时,不影响另一路的回油,同时当液压泵不向伸出侧进油口和缩回侧进油口供油时,活塞杆相对于缸体的位置固定,使得支撑油缸可以平稳支撑支撑平台座。

较佳地,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通过伸出支路与所述伸出侧进油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通过缩回支路与所述缩回侧进油口连接并连通;

所述第一泄压阀的进液口与所述伸出支路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泄压阀的出液口与所述主回油路连接并连通;

所述第二泄压阀的进液口与所述缩回支路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泄压阀的出液口与所述主回油路连接并连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伸出支路上设置第一泄压阀,在缩回支路上设置第二泄压阀,使得在活塞杆相对于杆体固定即支撑油缸可以平稳地支撑支撑平台座时,一旦支撑平台座上承受的压力过大,活塞杆承受的压力大于预设值时,可通过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进行泄压,保证了装置的安全。

较佳地,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主路泄压阀,所述主路泄压阀的进液口与所述主出油路连接并连通,所述主路泄压阀的出液口与所述主回油路连接并连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主出油路上设置主路泄压阀,保证了主出油路的最大压力值,保证了装置的安全。

较佳地,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主出油路,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主出油路的压力值。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主出油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检测主出油路的压力值,便于用户的实时监控。

较佳地,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主出油路,所述压力表用于显示所述主出油路的压力值。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主出油路上设置压力表,可实时显示主出油路的压力值,便于用户的实时观察。

较佳地,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主回油路,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油箱的进液口连接并连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主回油路上设置过滤器,保证了回油的洁净程度,保证了油箱中液体的洁净程度,减小了后续的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支撑油缸实现同步运动,使得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结构简单、柔性更佳、成本低,同时通过在支撑平台座的下表面安装支撑油缸和轮胎组,实现了对位于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的稳固支撑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液压控制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支撑油缸和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出油路10

主回油路20

伸出支路30

缩回支路40

支撑平台座100

油箱200

进油口210

液压泵300

支撑系统400

支撑油缸410

缸体411

活塞杆412

孔洞4121

伸出侧进油口413

缩回侧进油口414

位移传感器420

探头421

杆体422

接收器423

高频切换阀430

第一液控单向阀441

第二液控单向阀442

第一泄压阀451

第二泄压阀452

主路泄压阀460

压力传感器470

压力表480

过滤器490

控制模块500

轮胎组600

腔室A

腔室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座100、油箱 200、液压泵300、若干个支撑系统400、控制模块500和轮胎组600。其中,液压泵300的进液口与油箱200的出油口连接并连通。同时,设有与油箱 200的进油口210连接并连通的主回油路20和与液压泵300的出液口连接并连通的主出油路10。

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支撑系统400均与液压泵300的出液口连接并连通,并均与主回油路20连接并连通。支撑系统400包括支撑油缸410、位移传感器420、高频切换阀430。位移传感器420和高频切换阀430均与控制模块500电连接,控制模块500可接受位移传感器420的信号,从而进行判断操作高频切换阀430切换对应的腔室。在本实施中,支撑油缸410的数量为3个,在此不对本实用新型起限定作用。

如图1和图4所示,支撑油缸410包括缸体411和活塞杆412,缸体411 上设有伸出侧进油口413和缩回侧进油口414,缸体411固设于支撑平台座 100的下表面,通过支撑油缸410去支撑支撑平台座100,即在支撑平台座 100的底部固定多个支撑油缸410,通过保持各个支撑油缸410中的缸体411 和活塞杆412的相对位置的统一,使得支撑平台座100保持平衡。通过同步的改变各个支撑油缸410中的缸体411和活塞杆412的相对位置,使得支撑平台座100可以平稳的上下移动。

位移传感器420,位移传感器420用于检测活塞杆412相对于缸体411 的位移。如图4所示,位移传感器420包括一连接于活塞杆412的探头421、一杆体422和一杆体422相连接的接收器423。其中,杆体422固设于缸体 411。活塞杆412相对于缸体411可滑动连接,实现相对运动,所以将杆体 422固定于缸体411,将探头421固设于活塞杆412,即可实现杆体422和探头421的相对运动。同时通过在杆体422上连接接收器423,即可检测探头 421和杆体422的相对位移,两者的相对位移即为活塞杆412相对于缸体411 的位移。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412上开设有一孔洞4121,探头421安设于孔洞4121的端面,杆体422的靠近活塞杆412的一端套设于孔洞4121,即杆体422的尾部伸入活塞杆412的孔洞4121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杆体422和探头421不受支撑油缸410中液体的影响,也不受支撑油缸410外界的影响,只需检测杆体422的尾端与探头421之间位移的变化即可得到活塞杆412相对于缸体411移动的距离,通过连接于杆体422的接收器423向外界传输信号。

如图2-图4所示,高频切换阀430用于切换液压泵300向支撑油缸410 的伸出侧进油口413供油或向支撑油缸410的缩回侧进油口414供油;高频切换阀430用于连通伸出侧进油口413与主出油路10、连通缩回侧进油口 414与主回油路20;高频切换阀430还用于连通缩回侧进油口414与主出油路10、连通伸出侧进油口413与主回油路20;高频切换阀430还用于连通伸出侧进油口413与缩回侧进油口414、连通缩回侧进油口414与主回油路 20、连通伸出侧进油口413与主回油路20。在本实施例中,高频切换阀430 为三位四通高频切换阀430。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系统400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441、第二液控单向阀442、第一泄压阀451和第二泄压阀452。

第一液控单向阀441设置于伸出侧进油口413与高频切换阀430之间的连通管道上,第一液控单向阀441的液控管路与缩回侧进油口414连接并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442设置于缩回侧进油口414与高频切换阀430之间的连通管道上,第二液控单向阀442的液控管路与伸出侧进油口413连接并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液压泵300向支撑油缸410的伸出侧进油口413 进油和支撑油缸410的缩回侧进油口414进油时,不影响另一路的回油,同时当液压泵300不向伸出侧进油口413和缩回侧进油口414供油时,活塞杆 412相对于缸体411的位置固定,使得支撑平台座100不仅可以平稳的上下移动,还可以平稳的固定在指定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控制向支撑油缸410的不同的腔室进油来实现支撑平台座100的平稳移动,在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通过其他支撑部件来限定支撑平台座100的位置。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液控单向阀441通过伸出支路30与伸出侧进油口413连接并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442通过缩回支路40与缩回侧进油口414连接并连通。第一泄压阀451的进液口与伸出支路30连接并连通,第一泄压阀451的出液口与主回油路20连接并连通;第二泄压阀452的进液口与缩回支路40连接并连通,第一泄压阀451的出液口与主回油路20连接并连通。通过在伸出支路30上设置第一泄压阀451,在缩回支路40上设置第二泄压阀452,使得在活塞杆412相对于杆体422固定即支撑油缸410 可以平稳地支撑支撑平台座100时,一旦支撑平台座100上承受的压力过大,活塞杆412承受的压力大于预设值时,可通过第一泄压阀451和第二泄压阀452进行泄压,保证了装置的安全。

在该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中,控制模块500实时获取杆体422相对于探头421的位移的信号,即实时监测活塞杆412伸出的长度。

如图3所示,当控制模块500检测到支撑于支撑平台座100下部的其中一个支撑油缸410相对于其他支撑油缸410而言,活塞杆412伸出的长度过小,并未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控制模块500控制高频切换阀430切换至伸出侧进油口413与主出油路10连接并连通的状态。此时,液压泵300向伸出侧进油口413供油,缩回侧进油口414与油箱200连接并连通。如图4 所示,腔室A进油,腔室B出油,活塞杆412向外伸出,直至控制模块500 检测到的此支撑油缸410的活塞杆412伸出的长度与其他支撑油缸410的活塞杆412伸出的长度相一致。

如图3所示,当控制模块500检测到支撑于支撑平台座100下部的其中一个支撑油缸410相对于其他支撑油缸410而言,活塞杆412伸出的长度过大,并未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控制模块500控制高频切换阀430切换至缩回侧进油口414与主出油路10连接并连通的状态。此时,液压泵300向缩回侧进油口414供油,伸出侧进油口413与油箱200连接并连通。如图4 所示,腔室B进油,腔室A出油,活塞杆412向内缩回,直至控制模块500 检测到的此支撑油缸410的活塞杆412伸出的长度与其他支撑油缸410的活塞杆412伸出的长度相一致。

当控制模块500检测到支撑于支撑平台座100下部的每个支撑油缸410 的活塞杆412伸出的长度一致,或保持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同时,支撑平台座100已到达预定的高度时,控制模块500控制高频切换阀430切换至缩回侧进油口414和伸出侧进油口413均与主出油路10连接并连通的状态。此时,设置于伸出支路30上的第一液控单向阀441限制了腔室A向油箱200 的回油,设置于缩回支路40上的第二液控单向阀442限制了腔室B向油箱 200的回油。使得,各个支撑油缸410的活塞杆412伸出的长度一致时,可通过切换高频切换阀430,使得支撑平台座100稳定在指定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系统400还包括主路泄压阀460、压力传感器470、压力表480和过滤器490。

主路泄压阀460的进液口与主出油路10连接并连通,主路泄压阀460 的出液口与主回油路20连接并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保证了主出油路10 的最大压力值,保证了装置的安全。

压力传感器470设于主出油路10,压力传感器470用于检测主出油路 10的压力值。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实时监控主出油路10的压力值,便于用户的实时监控。

支撑系统400还包括压力表480,压力表480设于主出油路10,压力表 480用于显示主出油路10的压力值。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实时显示主出油路 10的压力值,便于用户的实时观察。

过滤器490设于主回油路20,过滤器490与油箱200的进液口连接并连通。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主回油路20上设置过滤器490,保证了回油的洁净程度,保证了油箱200中液体的洁净程度,减小了后续的维修成本,使得设备的使用更为安全。

另外,轮胎组600固设于支撑平台座100的下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用于移动和支撑位于支撑平台座100上部的大型器件。在需要对大型器件进行搬运移动时,通过高频切换阀430控制进油的方向,使得活塞杆412向缸体411的内部回收,轮胎组600直接与地面接触受力,且活塞杆412的下表面远离地面。这时,支撑平台座100通过轮胎组600支撑,可直接通过轮胎组600移动液压支撑移动平台装置实现对大型器件的搬运移动。在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通过高频切换阀430控制进油的方向,使得活塞杆412向外伸出,使得轮胎组600远离地面,对支撑平台座100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通过控制高频切换阀430使得活塞杆412伸出至合适的位置使得支撑平台座100位于预设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