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驱动同步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0902发布日期:2018-11-28 00:0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单驱动同步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单驱动同步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医用X射线摄影床由于结构及技术方面的缺陷,大多存在升降不平顺振动过大或者结构复杂导致的重量太重的问题,其原因是因为现有的医用X射线摄影床大多是使用剪叉式结构并采用多个驱动来实现升降,剪叉式结构的缺点是体积大、重量大、功率大、振动大,多个驱动很难保证运动的同步性,这些缺点会导致产品成本高、功耗高、故障率高和用户体验差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单驱动同步升降装置,特别适合用于对同步性和平稳性要求高的产品,比如X射线摄影床等医疗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单驱动同步升降装置,包括用于与需要升降的设备连接的升降机构,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驱动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跟随转动的传动轴的一端,升降机构为两个,传动轴可旋转连接在两个升降机构之间,升降机构皆包括升降台和链轮组件,链轮组件皆包括位于传动轴上跟随转动的主链轮和与主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的副链轮,副链轮皆穿在齿轮轴上,齿轮轴跟随副链轮转动,齿轮轴上齿与升降机构下方的竖向齿条啮合,齿轮轴与升降台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撑筒,支撑筒上设有轴孔,轴孔内嵌有轴套,轴套与轴孔过盈配合,导向轴从支撑筒内的轴套穿过,升降机构设置在导向轴顶部,竖向齿条设置在支撑筒上。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向机构还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装在弹簧芯轴上,弹簧芯轴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支撑筒内,压缩弹簧能对导向轴起到支撑作用,升降机构在升降行程中的任意位置,压缩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主链轮与副链轮为上下位置关系,即主链轮为上链轮,副链轮为下链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实用范围广,特别适合对同步性、平稳性和噪音要求高的升降设备,还具有结构轻巧、成本低、功耗低的特点,如果用于载人设备,可以极大提高人体的舒适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机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10-传动机构,11-蜗轮蜗杆减速机,12-减速机带轮,13-多楔带,14-驱动电机带轮,15-驱动电机,16-编码器,2-传动轴,30-升降机构,31-齿条,32-链条,33-齿轮轴,34-轴承,35-链轮,36-导向轴,40-导向机构,41-自润滑轴套,42-弹簧芯轴,43-压缩弹簧,44-支撑筒,4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单驱动同步升降装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单驱动同步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30、给升降机构30提供动力的传动机构10、传动轴2和导向机构40。

为了升降的平衡,所述升降机构30有两个,升降机构30皆包括能够垂直运动的升降台、位于升降台下方的竖向设置的齿条31、与齿条31啮合的齿轮轴33,齿轮轴33还插入升降台的轴孔内,通过轴承34进行支撑,使得当齿轮轴33在齿条31上上下活动时,会带动升降台上下活动。升降台用于与需要升降的设备连接,比如医疗床。

齿轮轴33与下链轮35之间通过平键连接,使得下链轮35转动带动齿轮轴33,下链轮35对应有与其通过链条32连接的上链轮35;两个升降机构30中的上链轮35分别设置在传动轴2的两侧,跟随传动轴2转动。传动轴2的转动就通过上链轮35、下链轮35带动了齿轮轴33在齿条31上的活动,从而带动升降台升降运动。因为有了传动轴2的同步传递力矩,传动轴2两侧的齿轮轴33会同步转动,带动两侧升降台的同时升降。

而传动轴2的转动由传动机构10驱动。传动机构10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11(以下简称减速机)、多楔带13、驱动电机15和编码器16、传动轴2。

减速机和驱动电机15皆安装在同一升降台上,减速机的减速机带轮12与驱动电机15的驱动电机15带轮14之间通过多楔带13连接,驱动电机15输出转速经过减速机后会大幅降低,输出力矩会相应增加,实现小功率的驱动电机15驱动较大的载荷。编码器16用于检测电机的转动圈数,以便于最终收集升降台的位置数据。

减速机的输出端为空心孔,传动轴2的一端插在减速机的输出端内,传动轴2与减速机输出端之间设有平键,通过平键来传递力矩。传动轴2的另一端插入升降台的轴孔内,通过轴承34进行支撑。

导向机构40包括底座45,底座45上设有支撑筒44,支撑筒44上设有轴孔,轴孔内嵌有自润滑轴套41,轴套与轴孔过盈配合,导向轴36从支撑筒44内的轴套穿过,自润滑轴套41在导向轴36升降时起到支撑和润滑作用。上述升降台设置在导向轴36顶部。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因为存在惯性,升降台起步瞬间要求的力矩会比较大,为了不增加驱动电机15的功率,导向机构40还包括压缩弹簧43,防止压缩弹簧43的弯曲,压缩弹簧43套装在弹簧芯轴42上,弹簧芯轴42焊接在底座45上,且位于支撑筒44内。升降台在升降行程中的任意位置,压缩弹簧43都处于压缩状态。弹簧芯轴42位于上述自润滑轴套41下方,且其尺寸小于自润滑轴套41的内径,当弹簧芯轴42套装压缩弹簧43后,尺寸与导向轴36匹配,这样就使得压缩弹簧43始终给导向轴36提供一个向上的弹力,即给升降台一个向上的力。这样压缩弹簧43起到助力的作用。而且弹簧可以消除冲击载荷,在升降台上升下降的过程中吸收振动,让升降台平稳升降。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