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2811发布日期:2019-04-03 01:1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井道信息系统是应用于电梯的一种轿厢位置及速度值获取装置,其由安装于轿厢的传感器及贯穿井道全程的编码带组成。传感器实时感测编码带的信息,获取轿厢实时位置及速度值,供安全控制器准确实现电梯超速保护、上行超速保护、门开启情况下的意外移动、门开启情况下的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动作、减行程缓冲器的减速状况、检查平层和再平层和预备操作、极限开关等七项安全功能。

光电传感器,采用光电感应原理,通过感测编码带上的信息获取轿厢实时位置,但由于光电感应原理的特性,对传感器与编码带之间的绝对位置要求较高,如对准、间距等;同时对粉尘、凝露或霜冻等环境要求也较高。

目前光电感应原理的井道信息系统,其编码带安装位置存在缺陷。由于井道墙壁表面并不平整,垂直度也不能保证,无法保证传感器与编码带之间的间距,所以编码带不能安装于墙壁上。而安装在导轨伸出的安装臂上,针对高扬程的高速电梯,当电梯运行时,编码带容易弯曲变形,导致传感器报错,轿厢实时位置及速度值无法获取,影响安全控制器实现电梯安全功能。

同时,由于井道内部的环境较为恶劣,一旦发生粉尘浓度过高、凝露或霜冻等现象,光电传感器无法获取编码带的信息,轿厢实时位置及速度值无法获取,影响安全控制器实现电梯安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能准确感测编码带上的信息,保证井道信息系统的性能稳定,提高电梯运行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轿厢在井道内上下运行;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编码带、导向装置及外壳;

所述外壳,用于安装于轿厢上,外壳顶板及底板分别开设有导向孔;

所述编码带,自身带有表示井道绝对位置的编码,自井道顶部至井道底部安装在井道内,并通过所述导向孔穿过所述外壳;

所述导向装置,安装于外壳内部左右两侧中的一侧,编码带穿过该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限制外壳内的编码带的水平方向移动,并对编码带在垂直方向移动导向;

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于外壳内部左右两侧中的另一侧,用于通过光电感应原理,感测穿过所述外壳的编码带上的信息。

较佳的,所述外壳的顶板及底板采用透光材料,左侧板及右侧板采用非透光材料。

较佳的,所述导向装置的材料与编码带的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于0.4。

较佳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安装于外壳内部导向孔处的导向轮;

所述导向轮用于对编码带导向和压紧。

较佳的,外壳顶板的导向孔上安装有异物清洁装置。

较佳的,所述异物清洁装置包括毛刷、毛毡及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用于使所述异物清洁装置固定安装到外壳顶板的导向孔上;

所述毛刷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的上方;

所述毛毡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的近导向孔侧。

较佳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还包括空气过滤装置;

外壳的前侧板及后侧板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或出风口;

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风扇及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设置在进风口处;

所述风扇设置在出风口处。

较佳的,所述空气过滤装置还包括空气污染传感器及控制器;

所述空气污染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外壳内部的空气污染指数;

所述控制器,如果所述空气污染传感器检测的外壳内部的空气污染指数超过第一污染阈值,就控制启动风扇;

所述控制器,在风扇启动超过设定时间后,如果所述空气污染传感器检测的外壳内部的空气污染指数超过第二污染阈值,第二污染阈值高于第一污染阈值,则发送污染超标信号到电梯控制单元。

较佳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还包括除湿加热装置;

所述湿加热装置设置在外壳内;

所述除湿加热装置包括除湿加热器及温度湿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外壳内部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或者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就控制启动除湿加热器;

所述控制器,在除湿加热器启动超过设定时间后,如果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外壳内部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或者湿度超过第一湿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湿度阈值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就发送温湿度超标信号到电梯控制单元。

较佳的,所述除湿加热器同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共用一个风扇;

所述除湿加热器还包括一个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风扇的出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光电传感器安装于外壳内部,编码带穿过外壳且受到外壳内一侧的导向装置的限制,使得光电传感器与编码带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受电梯运行速度影响,避免因电梯高速运行导致光电传感器与编码带之间的距离不固定而影响感测性能,可以准确感测编码带上的信息,保证了井道信息系统的性能稳定,提高电梯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1、编码带2、导向装置3及外壳4;轿厢在井道内上下运行;

所述外壳4,用于安装于轿厢上,所述外壳4顶板及底板分别开设有导向孔;

所述编码带2,自身带有表示井道绝对位置的编码,自井道顶部至井道底部安装在井道内,并通过所述导向孔穿过所述外壳4;

所述导向装置3,安装于外壳4内部左右两侧中的一侧,编码带2穿过该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3限制外壳4内的编码带2的水平方向移动,并对编码带2在垂直方向移动导向;

所述光电传感器1,安装于外壳4内部左右两侧中的另一侧,用于通过光电感应原理,感测穿过所述外壳4的编码带2上的信息,从而获取当前轿厢在井道中的绝对位置。

实施例一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光电传感器1安装于外壳4内部,编码带2穿过外壳4且受到外壳4内一侧的导向装置3的限制,使得光电传感器1与编码带2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受电梯运行速度影响,避免因电梯高速运行导致光电传感器1与编码带2之间的距离不固定而影响感测性能,可以准确感测编码带2上的信息,保证了井道信息系统的性能稳定,提高电梯运行的可靠性。该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通过安装在轿厢上外壳内的光电传感器读取对应的编码带,获取轿厢的实时位置,并由此信息进一步获得轿厢速度值,使得电梯控制单元能准确实现电梯超速保护、上行超速保护、门开启情况下的意外移动、门开启情况下的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动作、减行程缓冲器的减速状况、检查平层和再平层和预备操作、极限开关等七项安全功能。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所述外壳4的顶板及底板采用透光材料,左侧板及右侧板采用非透光材料。

较佳的,所述导向装置3的材料与编码带2的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或动摩擦系数)小于0.3。导向装置3与编码带2的材料相适应,动摩擦因数小,可以避免由于电梯高速运行使得两者摩擦导致导向装置3或编码带2的过快磨损。

较佳的,所述导向装置3包括安装于外壳4内部导向孔处的导向轮3a,该导向轮3a用于对编码带导向和压紧。

实施例二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外壳4的顶板及底板透光使得装置外壳内部光照充分,不会影响光电传感器1感测编码带的信息;用于安装固定光电传感器1及编码带2的外壳左右侧板采用非透光材料,防止井道中或轿厢上的其他部件影响光电传感器1感测穿过外壳4的编码带2的信息。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外壳4顶板的导向孔上安装有异物清洁装置5。

较佳的,异物清洁装置5包括毛刷5a、毛毡5b及固定件5c;

所述固定件5c用于使所述异物清洁装置5固定安装到外壳4顶板的导向孔上;

所述毛刷5a固定于所述固定件5c的上方;

所述毛毡5b固定于所述固定件5c的近导向孔侧。

实施例三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外壳顶板的导向孔上设置异物清洁装置5,毛刷5a可以防止体积较大的异物,如石子、螺钉等进入壳体内部,划伤编码带2表面的编码,遮挡光电传感器1的感测信号;毛毡5b可以清除附着于编码带2表面的液体,如油污、凝露,还可以清除附着于编码带2表面的细小灰尘,并避免损伤编码带2表面,避免影响光电感应的感测性能,使得光电传感器1可以准确感测外壳内编码带2上的信息。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一,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还包括空气过滤装置6;

外壳4的前侧板及后侧板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或出风口;

所述空气过滤装置6包括风扇6a及过滤网6b;

所述过滤网6b设置在进风口处或者出风口处;

所述风扇6a设置在出风口处。

实施例四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在外壳上安装有空气过滤装置6,通过风扇6a运转使得保护装置外壳内部空气流通,通过过滤网6b使得保护装置外壳内部空气的污染等级下降,避免影响感测性能。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四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所述空气过滤装置6还包括空气污染传感器及控制器;

所述空气污染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外壳内部的空气污染指数;

所述控制器,如果所述空气污染传感器检测的外壳内部的空气污染指数超过第一污染阈值,就控制启动风扇6a,强制空气流通,使得保护装置外壳内部的污染等级下降;

所述控制器,在风扇6a启动超过设定时间后,如果所述空气污染传感器检测的外壳内部的空气污染指数超过第二污染阈值,第二污染阈值高于第一污染阈值,则发送污染超标信号到电梯控制单元,供其执行停止电梯运行的操作,以节省风扇6a的运转时间,增加其寿命,节省能量消耗。

实施例五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当外壳内部空气污染严重时,使用空气过滤装置6及时清洁装置内部空气,使得光电传感器1可以准确感测编码带2上的信息。

实施例六

基于实施例五,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还包括除湿加热装置7;

所述湿加热装置7设置在外壳4内;

所述除湿加热装置7包括除湿加热器7a及温度湿度传感器7b;

所述控制器,当温湿度传感器7b检测到外壳内部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或者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就控制启动除湿加热器7a,防止编码带2及传感器1上产生凝露或霜冻,影响光电感应的感测性能;

所述控制器,在除湿加热器7a启动超过设定时间后,如果温湿度传感器7b检测到外壳内部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或者湿度超过第一湿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湿度阈值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就发送温湿度超标信号到电梯控制单元,供电梯控制单元执行停止电梯运行的操作,同时也节省了除湿加热器7a的运转时间,增加其寿命,并节省了能量消耗。

较佳的,所述除湿加热器7a同所述空气过滤装置6共用一个风扇6a;

所述除湿加热器7a还包括一个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风扇6a的出风口处,供风扇将热风吹入保护装置内部,防止内部湿度过大形成凝露或温度过低形成霜冻。

实施例六的井道信息系统保护装置,外壳内设置除湿加热装置7,当外壳内部湿度较大或温度较低时,使用除湿加热装置对保护装置内部加热除湿,避免在光电传感器1及编码带2上形成凝露或霜冻,使得传感器1可以准确感测编码带2上的信息。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