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件取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5174发布日期:2019-08-27 20:08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件取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件取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件在冲击线网带上经过冷热冲击后达到剔除不良品的目的,一般在网带上根据玻璃件的尺寸每一排放置2-4个,冲击线是连续运行的。当放置大玻璃件2个或因前端设备停机时,网带上就有空余位置,为节约能源,由人工放置需二次冷热冲击的玻璃件。由于产品重量最大达到10kg,环境温度达到50℃,网带在移动,网带离地面1.5米,靠两个工人放坯。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玻璃件易碰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能够整齐放置玻璃件,代替人工,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保证玻璃件不碰损的玻璃件取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玻璃件取放装置,包括输送架、置件输送带、夹爪导轨、夹爪和导轨支架,所述输送架与置件输送带平行放置,所述夹爪导轨安装于导轨支架上,所述夹爪通过导轨承座安装于夹爪导轨上,所述夹爪可沿夹爪导轨水平直线移动,同时可通过气缸上下移动,所述气缸安装于导轨承座与夹爪之间,所述夹爪导轨水平横跨于输送架和置件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夹爪导轨与输送架的运行方向形成夹角θ,所述输送架的两端高度不同,所述夹爪导轨位于输送架的较高的一端,且输送架的运行方向为自低的一端向高的一端运行,所述输送架与置件输送带的运行方向相同。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爪由4个气动爪组成,夹紧力为50kg。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角θ为128°。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置件输送带的运行速度为0.8m/min。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架低的一端高度为1m,高的一端高度为1.5m。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置件输送带采用网带输送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夹爪夹取定位排列于网带的玻璃件,然后顺夹爪导轨移动将玻璃件放置在网带上;由于网带匀速运行,要同排的玻璃件每排放整齐,本实用新型将夹爪导轨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形成一个非垂直的夹角安装,这样消除了输送带运行与夹爪运行相对运动时的偏差,保证了玻璃件的整齐排列,保证了下一道工序对输送带上玻璃件应排列整齐的要求;采用机械结构代替了以往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工投入成本,并且消除了安全隐患,有效避免了玻璃件碰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承座、气缸和气动爪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夹角θ的计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送架;2、夹爪导轨;3、导轨支架;4、导轨承座;5、气缸;6、气动爪;7、置件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包括输送架1、置件输送带7、夹爪导轨2、夹爪和导轨支架3,所述输送架1与置件输送带7平行放置,所述夹爪导轨2安装于导轨支架3上,所述夹爪通过导轨承座4安装于夹爪导轨2上,所述夹爪可沿夹爪导轨2水平直线移动,同时可通过气缸5上下移动,所述气缸5安装于导轨承座4与夹爪之间,所述夹爪导轨2水平横跨于输送架1和置件输送带7的上方,所述夹爪导轨2与输送架1的运行方向形成夹角θ,所述输送架1的两端高度不同,所述夹爪导轨2位于输送架1的较高的一端,且输送架1的运行方向为自低的一端向高的一端运行,所述输送架1与置件输送带7的运行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爪由4个气动爪6组成,夹紧力为50kg。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θ为128°。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架1为包括平皮带和金属辊轴,所述输送架1低的一端高度为1m,高的一端高度为1.5m。

本实施例中,所述置件输送带7采用金属网带输送带。

本实施例中,置件输送带7的线速度为0.8m/min,玻璃件规格为550kN,伞盘直径360mm,重量9.7kg,夹爪单件玻璃件夹取时间为30S,前后两玻璃件中心排距为400mm,单排玻璃件共有3个,分别设为玻璃件A、玻璃件B和玻璃件C,则:

取玻璃件A用时30s,网带向前走了30×0.8×1000/60=400mm;

取玻璃件B用时30s,网带向前走了30×0.8×1000/60=400mm;

取玻璃件C用时30s,网带向前走了30×0.8×1000/60=400mm。

如上所述,如图5所示,则夹角θ的计算过程如下:

图中,L为A件移动的总长度,玻璃件中心排距一般取400~420mm,本实施例玻璃件中心排距取400mm,则L=400×3=1200;S为取件点到A件中心点的垂线距离,取件点为输送架1的中点,本实施例中,该取件点距置件输送带7边缘395mm,置件输送带7宽1500mm,则A件中心点距置件输送带7边缘1125mm,即S=395+1125=1520mm,夹爪取件的顺序依次为A、B、C,

则图中α=arctan(1200/1520)≈38°;

故θ=α+90°=38°+90°=1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