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电梯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7456发布日期:2019-08-03 16:5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电梯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型电梯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为了保证电梯的运行正常和人员的生命安全,电梯需要检测装置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自动检测装置CN107628505A。该专利技术的称重装置起到更为精确稳定的效果,但是,该专利检测功能单一,对于电梯的精确平稳运行,一项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且对于电梯的不正常运行并没有保护装置来保护轿厢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电梯自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电梯自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专利检测功能单一,对于电梯的精确平稳运行,一项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且对于电梯的不正常运行并没有保护装置来保护轿厢内人员的生命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电梯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固定于墙体的电梯井顶盖和曳引绳,所述电梯井顶盖的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柜,所述电梯井顶盖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曳引机,所述曳引机的侧表面设置有曳引轮,所述电梯井顶盖的上表面后侧靠近曳引轮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导向轮,所述曳引绳的一端悬吊连接有轿厢,所述轿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称重控制仪,所述轿厢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雷达测速仪,所述轿厢滑动连接有轿厢导轨,所述曳引绳另一端绕过曳引轮和导向轮悬吊连接有对重,所述对重滑动连接有对重导轨,所述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均固定安装于墙体,所述轿厢的正下方地面位置固定安装有液压缓冲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柜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控制柜内部最底部设置有备用电源,所述控制柜内部位于第一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单片机,所述控制柜内部位于第二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通讯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缓冲装置包括下支撑平台,所述下支撑平台固定安装于底面,所述下支撑平台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筒,所述液压筒内部放置有液压油,所述液压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一端,所述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支撑平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支撑平台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安装的称重控制仪称重效果更加稳定精确,对于电梯的平稳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2、本实用新型安装的液压缓冲装置在电梯处于不可控的状态时对轿厢内的人员的生命安全是个很好的保证。

3、本实用新型安装的雷达测速仪和单片机能对电梯的运行状态精确掌控,保证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并通过通讯模块通知后台管理人员。

4、本实用新型安装的备用电源能在停电或其他情况造成的断电时对电梯提供电源进行照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改进型电梯自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改进型电梯自动检测装置中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改进型电梯自动检测装置中液压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井顶盖;2、控制柜;3、曳引机;4、导向轮;5、曳引轮;6、曳引绳;7、对重导轨;8、轿厢导轨;9、对重;10、液压缓冲装置;11、称重控制仪;12、轿厢;13、雷达测速仪;14、备用电源;15、单片机;16、通讯模块;17、推杆;18、连接架;19、上支撑平台;20、液压油;21、液压筒;22、下支撑平台;23、第一隔板;24、第二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改进型电梯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固定于墙体的电梯井顶盖1和曳引绳6,所述电梯井顶盖1的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柜2,所述电梯井顶盖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曳引机3,所述曳引机3的侧表面设置有曳引轮5,所述电梯井顶盖1的上表面后侧靠近曳引轮5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导向轮4,所述曳引绳6的一端悬吊连接有轿厢12,所述轿厢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称重控制仪11,所述轿厢12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雷达测速仪13,其中称重控制仪11可选为前景DTZZⅢ型称重控制仪,雷达测速仪13可选为SJGC-18-5型雷达测速仪,所述轿厢12滑动连接有轿厢导轨8,所述曳引绳6另一端绕过曳引轮5和导向轮4悬吊连接有对重9,所述对重9滑动连接有对重导轨7,所述轿厢导轨8与对重导轨7均固定安装于墙体,所述轿厢12的正下方地面位置固定安装有液压缓冲装置10。

为了对电梯的各项数据进行及时精确的测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控制柜2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23和第二隔板24,所述控制柜2内部最底部设置有备用电源14,所述控制柜2内部位于第一隔板23的上表面设置有单片机15,其中单片机15为STC89C51RC型单片机,所述控制柜2内部位于第二隔板24的上表面设置有通讯模块16。

为了对电梯不正常运行时对轿厢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有所保证,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液压缓冲装置10包括下支撑平台22,所述下支撑平台22固定安装于底面,所述下支撑平台2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筒21,所述液压筒21内部放置有液压油20,所述液压筒21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17一端,所述推杆1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8,所述连接架18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支撑平台19。

为了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上支撑平台19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称重控制仪11可以对轿厢12内的人员数量进行控制,保证不会超载,在电梯运行时雷达测速仪13会实时测量电梯速度,并反馈给单片机15,单片机15会通过通讯模块16将信息传输给后台管理人员,若电梯发生突发情况导致坠落,此时,安装在底面的液压缓冲装置10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液压缓冲装置10通过轿厢12对上支撑平台19的撞击对推杆17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在液压筒21内部的液压油20受到作用力后对推杆17产生反向作用力,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保证轿厢12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本实用新型安装的备用电源能在停电或其他情况造成的断电时对电梯提供电源进行照明。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