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设备的竖直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4001发布日期:2020-06-16 21:0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用于输送设备的竖直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下方输送轨道和上方输送轨道的输送设备的竖直转向器,其中该竖直转向器设置和设计成用于竖直连接两个输送轨道并且该竖直转向器具有一个上方转向轨道和一个下方转向轨道。

从ep1475324b1中已知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竖直转向器。在该竖直转向器中,两个竖直间隔开来的输送层与对应的输送轨道彼此相连,其中该转向器具有在两个输送轨道之间变化的竖直斜度,该斜度从上往下沿着输送轨道看去设计成先是竖直凸面并且然后是竖直凹面。为此设置有相应的驱动构件并且待输送的容器,尤其是用于机场行李输送设备的容器在其底部下侧具有至少一个在容器的运动方向上延伸的槽形凹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开篇所述类型的竖直转向器,该竖直转向器的构造特别简单并且能够实现特别良好地连接在输送设备的输送轨道上。

该目的通过带有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竖直转向器得以实现。关于输送设备,该目的通过带有专利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输送设备得以实现,关于方法,该目的通过带有专利权利要求12的特征的方法得以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对于带有下方输送轨道和上方输送轨道的输送设备的竖直转向器,其中该竖直转向器设置和设计成用于竖直连接两个输送轨道,并且该竖直转向器具有下方转向轨道和上方转向轨道,根据本发明关键地设置成,下方转向轨道比上方转向轨道短,下方转向轨道设置和设计成至少在一侧降低,以便为连接上方转向轨道的待降低侧腾出空间,并且上方转向轨道设置和设计成至少在一侧降低且上方的转向轨道的降低端部贴靠在下方转向轨道的未降低端部先前放置的位置。通过这样的设计方案,尤其实现了转向轨道在输送轨道上的无过渡连接,尤其下降的上方转向轨道的下方端部在输送设备的对应下方输送轨道上的无过渡连接。尤其地,这通过下方转向轨道比上方转向轨道短来实现。在上方转向轨道的倾斜位置,为桥接转向器的区域,需要较大的长度。这通过上方转向轨道设计得比下方转向轨道长来实现。优选地,这些转向轨道分别设计成单件式,从而所运输的货物,尤其是件式货物在转向器内部贯穿地在无中断的轨道上得以运输。与输送设备的输送轨道的过渡由于转向轨道的根据本发明的长度而仅体现为输送轨道与转向轨道之间极小的空隙。

优选地,上方转向轨道和下方轨道可选地可在两侧降低。尤其地,该竖直转向器如此设计和设置成,在上方转向轨道在左侧降低时下方转向轨道那么也在左侧相应地降低,而上方转向轨道和下方转向轨道在右侧则保留在其初始位置。相反地,这一过程也如此在上方和下方转向轨道在右侧降低时进行,其中那么上方和下方转向轨道在左侧则保留在其位置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竖直转向器在其端部区域中具有侧柱,在其中安装有用于转向轨道运动的机械装置。此外优选的是,竖直转向器在其端部区域上具有侧柱,这些侧柱分别的宽度使得在每个侧柱后面有较短的下方转向轨道的一个端点以及还有较长的上方转向轨道的一个端点并且这两个端点被相应的侧柱所遮盖。这同样适用于输送轨道的对应端点。这两个设计方案当然可相互组合。通过侧柱的这种设计,在外部产生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外观,其中上方转向轨道和下方转向轨道的不同长度和由此产生的上方输送轨道和下方输送轨道的不同连接在视觉上就不显眼。通过如此构造的侧柱,也可将用于相应的枢转运动的机械装置安装在侧柱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上方转向轨道的长度是这样的并且其具有如此安排的支点,即使得在降低状态下相对而置的端部恰好位于往常下方转向轨道的端部所在的点上。上方转向轨道为此在其端部具有支点,这些支点由机械装置根据降低的端部确定。在此,支点位于侧柱的外侧边缘。降低过程结束后,上方端部的支点一如既往地位于侧柱的外侧边缘,降低的端部的支点那么位于对应侧柱的内侧边缘。侧柱的宽度那么必须这样大,即使得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的长度差能够得到补偿。

用于转向轨道的运动的机械装置优选这样设计,即通过转向器的角部区域中的电机可竖直移动下方转向轨道和上方转向轨道。因此在一种相对简单的设计中,即每个侧柱仅带一个电机,该机械装置可通过上方和下方转向轨道来运行。优选地,用于转向轨道的运动的机械装置具有一个滑架,该滑架向上和向下移动并且具有水平的纵向槽口,在该纵向槽口中可移动地引导转向轨道的端部托架,该端部托架也形成了支点。优选地,下方转向轨道和上方转向轨道在这样的带有水平纵向槽口的滑架中高度可调。在此,优选地,上方转向轨道的滑架可通过带有电机的齿形皮带来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下方转向轨道的滑架与导轨固定相连,该导轨与上方转向轨道的滑架可移动地相连,其中该导轨具有这样的尺寸,即下方转向轨道的运动与上方转向轨道的运动耦联。导轨在此这样构造,即该导轨位于上方滑架上并且在上方滑架降低时总体上向下降低,从而下方转向轨道的滑架同样降低,直至滑架到达止挡处。然后上方转向轨道的滑架可在导轨中或导轨上沿着滑动,因为滑架与导轨未固定相连。在上方滑架受电机驱动向上运动期间,滑架先是在导轨中向上移动,直至滑架到达导轨上的上方止挡处并且然后使导轨一并向上移动并且固定在其上的下方滑架也一并向上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带有下方输送轨道和上方输送轨道以及带有竖直转向器的输送设备,该竖直转向器用于按照上述说明连接两个输送轨道。

优选地,该输送设备这样构造,即下方输送轨道在竖直转向器区域内比上方输送轨道更突出。尤其地,下方输送轨道突出的程度恰好是这样的,即使得下方输送轨道连接在较短的下方转向轨道上。因此,上方输送轨道的区域中和下方输送轨道的区域中均存在与上方转向轨道和下方转向轨道的无缝连接。输送轨道与转向轨道之间的过渡位于侧柱区域中,侧柱安排在转向器的端部区域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带有下方输送轨道和上方输送轨道的输送设备的竖直转向器的方法,其中该竖直转向器设置和设计成用于连接两个输送轨道并且具有下方转向轨道和上方转向轨道,并且下方转向轨道比上方转向轨道短。根据该方法,那么在上方转向轨道在一侧降低的同时下方转向轨道在该侧一并降低,直至下方转向轨道到达其目标位置并且上方转向轨道那么继续降低,直至上方转向轨道以其降低的端部贴靠在下方转向轨道的未降低端部先前放置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竖直转向器可特别良好地运行。

优选地,上方转向轨道从降低状态中被重新提起,方法是:降低的端部相应地向上枢转并且在一定的部分运动之后那么降低的下方转向轨道一并被提起,从而上方转向轨道和下方转向轨道同时到达其初始位置。通过这种方法,可特别简单地实现两个转向轨道的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详细来说,示意图示出了:

图1根据本发明的转向器的侧视图,其中上方转向轨道和下方转向轨道水平对齐;

图2根据图1的竖直转向器的侧视图,其中上方转向轨道已降低,以便使下方输送轨道与上方输送轨道相连;

图3与图1类似的上方输送轨道的侧视图,带转向器的侧柱的内部情况;

图4根据图3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向器的侧视图(上方输送轨道处于部分降低位置);

图5根据图3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向器的侧视图(上方输送轨道处于降低位置);

图6根据图3的带有容纳在其中的机械装置的侧柱的放大视图;

图7根据图4的侧柱的放大视图;

图8根据图5的侧柱的放大视图;

图9上方转向轨道的滑架的细节图;

图10下方转向轨道的滑架的细节图;

图11转向轨道水平对齐且侧柱打开时的输送设备的部分透视图;以及

图12下方转向轨道降低且侧柱打开时的输送设备的部分透视图。

在图1和图2中分别显示了具有上方输送轨道2和下方输送轨道3的输送设备1。输送轨道2和3是不连续的并且中断处由具有上方转向轨道4和下方转向轨道5的转向器14封闭。在上方输送轨道2至上方转向轨道4之间和下方输送轨道3与下方转向轨道5之间的过渡区域中,朝向两侧安排有侧柱8、9(在此在转向器14的左侧区域中)和侧柱10、11(在此在转向器14的右侧区域中)。转向器14总体上包括上方转向轨道4、下方转向轨道5和侧柱8、9、10、11。侧柱8和9和10和11分别为了机械稳定性而上下彼此相连,从而分别形成一个门架,输送轨道2、3及连接在其上的转向轨道4、5运动穿过该门架。侧柱8、9、10、11设计成这样宽,即使得在转向轨道4和5的水平指向时以及在根据图2上方转向轨道4在单侧降低的状态下,转向轨道4和5的端部区域在侧视图中位于侧柱8、9、10、11的后面。侧柱内侧具有弧形凹陷12、13,上方转向轨道4的对应托架和枢转点在这些凹陷中延伸并且沿着这些凹陷12、13受到引导。在此还可看出,上方转向轨道4在水平指向时在侧柱9中在外侧旁结束,然而在根据图2的降低状态下在侧柱8和9的内侧边缘区域旁结束。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上方输送轨道4紧紧地贴靠在上方输送轨道2上或者那么下方输送轨道3上。这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上方转向轨道4比下方转向轨道5长并且为了进行匹配,上方输送轨道2伸入侧柱8、9、10、11中的程度不及下方输送轨道3。上方输送轨道2在侧柱8、9、10、11的外部区域中结束,而下方输送轨道3突出至侧柱8、9、10、11的中间区域或者甚至接近内侧区域。转向轨道通过自身的电机进行驱动。上方转向轨道4具有驱动电机6并且下方转向轨道5具有驱动电机7,该驱动电机驱动转向轨道的输送装置,即例如输送带或受驱动的辊子。电机6和7分别安排在对应的转向轨道4和5下方。

在假设运输方向为从左向右时,有三种可能的不同的输送情况。首先,图1中显示的情况是可能的,其中件式货物在两个平行运行的输送轨道2和3上得以输送并且相应地也运动穿过转向器14。

在图2中显示了第二种情况,即上方转向轨道4在入口处降低并且件式货物那么从左侧的下方输送轨道3通过降低的上方转向轨道4被运输至右侧连接的上方输送轨道2。在第三种(此处未显示的)情况下,上方转向轨道4在出口处,即在从左向右输送时在右侧降低并且在左侧保持在上方。件式货物那么从左侧的上方输送轨道2通过向右降低的上方转向轨道4被输送至右侧连接至转向器14的下方输送轨道3。

在图3至图6中显示了转向器14的侧视图,其中侧柱8和10的前隔板分别被移除,从而可看见用于转向轨道的运动的机械装置。

图3示出了与图1类似的位置并且图5示出了与图2中的位置类似的位置,然而具有相反地降低的端部,也跟结合图1和2所描述的第三种情况一样。在图4中显示了图3与图5之间的运动的中间状态。

各右侧的侧柱在图6、7和8中以放大视图显示。在上方转向轨道4的位置方面,图3和图6对应,图4和图7对应并且图5和图8对应。

在四个侧柱8、9、10、11中设置有环绕的皮带15,该皮带竖直指向并且由电机16驱动。电机16在此优选地安排在相应的侧柱8、10的下方端部上。在侧柱的上方端部区域中,皮带15通过导向辊21运行,该皮带优选为齿形皮带。皮带15与滑架19固定相连,其中滑架19具有水平槽口20,在该水平槽口中容纳有上方转向轨道4的导辊18。滑架19通过辊子支承在侧柱8、10的两侧,并且借助皮带15和电机16和导向辊21上下移动。水平槽口20在其底侧设计有滑动面17,导辊18可在该滑动面上滚动,从而在滑架19从上向下运动并进入侧柱10期间导辊18可从外向内,在此为从右向左滚动至水平槽口20的滑动面17上。在上方转向轨道4降低时,由此自动出现长度变化,该长度变化通过将辊子容纳进水平槽口20中来实现。与此相对应地,在侧柱10中在朝向转向轨道4的一侧设置有弧形的凹陷13,导轨18通过该凹陷与上方转向轨道4相连。以同样的方式存在第二滑架22,该第二滑架安排在侧柱8、10中的第一滑架19下方并且在该第二滑架中有导辊23可在水平槽口24中移动,其中该导辊23与下方转向轨道5相连。第二滑架22同样以辊子在侧柱8、10中受到侧面引导并且可在侧柱中上下移动。第二引导滑架22不具有自身的电机驱动。第二滑架22与导轨25相连,该导轨与上方转向轨道4的滑架19相连并且由此随动。

在图9中显示了带滑架19的侧柱10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滑架19在侧柱10的侧面通过其中的辊子上下移动。在滑架19的滑动面17上,导辊18可沿着移动并且在滑架19向下移动期间向左移动至侧柱10的内侧,因为上方转向轨道4的水平延伸程度由于上方转向轨道4的不断变倾斜的位置而变小。滑架19通过皮带15上下移动,其中皮带15借助夹紧板25与滑架19固定相连。在滑架19上挂有导轨26,该导轨在该处沿着导向块27滑动,其中导向块27与滑架19固定相连。导轨26用于移动下方滑架22,该下方滑架移动下方转向轨道5。

在图10中显示了下方滑架22的区域中的侧柱10。导轨26与下方滑架22固定相连。在下方滑架22中设置有水平槽口24,导辊23可在该水平槽口中在滑动面28上滚动。

在图11和12中分别显示了输送设备1在转向器14的根据图1和2的左侧侧柱8的区域中的透视图。在图11和12的左侧区域中,在此可分别看到上方输送轨道2和下方输送轨道3,而在右侧区域中显示了上方转向轨道4和下方转向轨道5。在此,在侧柱8中还显示了带电机16和导向辊21的皮带15,借助该皮带移动上方滑架19,该上方滑架上下移动上方转向轨道4。在图11中,上方转向轨道4处于上方位置中。在这些图中可尤其明显地看到导轨26,该导轨借助导向块27可移动地固定在滑架19上。如果现在根据图11借助电机16和皮带15降低上方滑架19和由此的上方转向轨道4,那么可移动地固定在其上的导轨26一并向下移动。由此,与导轨26固定相连的下方滑架22那么也一并向下移动,直至导辊23和与之相连的下方转向轨道5到达挡块29处。上方滑架22那么继续向下移动,其中导向块27沿着导轨26的竖直凹陷向下移动,直至上方滑架19到达最下方的位置,即恰好下方转向轨道5之前所在的位置。在该处,现在存在与下方输送轨道3的直接连接。

在向上移动过程中,电机7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并且皮带15使上方滑架19一并向上移动,该皮带尤其设计为齿形皮带。在该向上移动过程中,导辊18在滑架19的该水平槽口20内再次向侧柱的外侧移动。在即将到达端点时,滑架19和由此还有的导向块27到达导轨26的端部。上方滑架19那么与导向块27一起提起导轨26和由此还有的与导轨26固定相连的下方滑架22。上方滑架19和下方滑架22那么同时到达其水平终端位置。

所有在前述说明书中和在权利要求中提到的特征均可任意选择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组合。因此,本发明的公开内容不限于所描述或要求保护的特征组合,而是所有在本发明的框架中有意义的特征组合均应被视为已公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